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太素·经筋篇》中,“主癎痸及痓”之“痓”字误,应为“痉”。2)《太素·骨空论》中,“九窌在腰尻分间”应为“腰凥分间”。3)《太素·杂病·腰痛篇》说:“居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弩弦,刺居阴之脉,在月嵩踵鱼肠之外。”居阴,乃“厥阴”也。“居”、“厥”两字,声转可通也。非传写草书而有误也。4)《太素·杂病·风痓》中,“风痓,身反折“应为”风痉”。  相似文献   

2.
自从拙作《太素遗篇考》在《浙江中医学院学报》一九七八年第三期上发表后,收到了不少热情赞扬的来信。这是对我的鼓励,也是对我的鞭策,表示衷心感谢。但其中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萧北承氏校勘《太素》二十年,为什么只找到几十条“零璧断珪”的遗文(见《太素》附篇《黄帝内经太素遗文并杨氏原注》一文),而未能发现全部遗篇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也颇不容易,绝非三言两语所能解决。简言之,这是由于萧氏所用的考证方法不严密、不深入之故。换句话说,萧氏所得的“太素遗文”是根据林亿等新校正的按语与内经  相似文献   

3.
杨上善是我国隋唐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为《黄帝内经太素》和《黄帝内经明堂类成》撰注,对发展我国的医学作出了贡献。然而杨上善正史无传,关于杨上善与《太素》的一些问题,至今存在着不同意见。此文略就杨上善注《太素》的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太素·设方》乃杨上善对《黄帝内经》论治理论的专题阐发:时代与地域不同,病治有异;注重内外合察,用针必知形气在;五脏所伤,治有不同,移易精神,调理脏气;标本不得,邪气不服,针刺须知虚实补泻。其设方理论对临床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太素》(以下简称《太素》)是医史上最早分类注释《内经》的重要典籍,由于作者杨上善的爵里时代正史无稽,故而对于他的生活时代和《太素》成书年代,后世众说纷纭.笔者经多方考查,认为杨氏的主要活动时期当在唐初;《太素》最后写定的年代大约是在唐高宗乾封年间(公元666~668年)或稍晚一些.  相似文献   

6.
《太素》一书,为杨上善奉敕撰注,成书于唐高宗年间。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内经》全注本,也是分类研究《内经》的早期之作。本文通过对《太素》经文与《素问》、《灵枢》及《甲乙经》的分析比较,归纳出杨上善类编经文的四个特点。一是全文类编。其编辑经文的方式多是整篇或大段入编。《九卷》经文多排在《素问》之前。二是删削重复。对《素问》与《九卷》间的重文,多是取《九卷》而舍《素问》。三是重出奇经八脉部分经文,反映了杨上善对经络理论的重视。四是设类分篇,系统《内经》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哲学是《黄帝内经》医学体系的灵魂,气学思想又是《黄帝内经》哲学思想的核心。纵观《黄帝内经》气学理论,传统认为《黄帝内经》所持有的"气一元论"思想并不明确,而是以真气论呈现的气本体论和天地阴阳之气的二元论思想。真气系生命的主宰,无阴阳、升降、清浊之性;《黄帝内经》藏象理论中的"肾气""经气""藏真"的概念皆是真气的具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太素》成书年代的三种观点-后周说、主隋说、主唐说评述后,认为应从书志记载、先贤叙述、思想倾向、时代烙印、官衔新证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指出杨上善撰注《太素》当在唐初。  相似文献   

9.
有关《黄帝内经太素》的撰注年代,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如宋人林亿、高保衡等《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谓《黄帝内经》“晋皇甫谧刺而为《甲乙》,及隋杨上善,篡而为《太素》。”是以为杨上善撰注《太素》在隋时。明李濂《医史》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亦同此说。《日本访书志》云:“杨上善爵里时代,古书无征据,其每卷首题,通直郎守太子文学臣杨上善奉敕撰注。按《唐六典》:“魏置太子文学,自晋之后不置,至后周建德三年,置太子文学十入,后废,唐朝显庆中始置。是隋代并无太子文学之官,则上善为唐显庆以后人。  相似文献   

10.
本年表对《黄帝内经太素》成书迄今1300年间(公元666-1998年)中日两国有关研究史实,凡有年可稽者予以收集。内容包括成书、东渡、引述、政令、亡佚、复出、传抄、舶归、保护、国宝认定、刊印、考证、评论、校注、辑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本年表对<黄帝内经太素>成书迄今1 300年间(公元666-1998年)中日两国有关研究史实,凡有年可稽者予以收集.内容包括成书、东渡、引述、政令、亡佚、复出、传抄、舶归、保护、国宝认定、刊印、考证、评论、校注、辑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从正观点、存底本、主杨说、纠误训、讨难词、赁实据、尚简要、重词义、善取舍、多修改等10个方面,总结了整理研究《黄帝内经太素》的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从正观点、存底本、主杨说、纠误训、讨难词、凭实据、尚简要、重词义、善取舍、多修改等10个方面,总结了整理研究《黄帝内经太素》的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对《黄帝内经》的文本分析,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知识,指出真气为人体依据自身DNA而合成的内源性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为人体的先天之气.经气是经脉中运行之气,包括后天水谷转化而成的营卫之气和先天真气;正气包括经气和自然界随季节出现的正常物理因素;邪气是自然界的非正常物理因素和人体中的病理物质及异常微环境;宗气是人体中...  相似文献   

16.
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为现存《内经》系统诸传本中的最古者,具有中医语料源头的重要意义。浑浑一词在《太素》中共出现了4次,或状脉象,或述病症,其语义在校勘上多有混乱不清之处,故采用古文校勘常用之本校与理校法,予以厘清,以求医理文理两相合宜。  相似文献   

17.
虽然仁和寺本的公诸于世,使《太素》佚卷由通行本的七卷半缩减至五卷半.但尚缺的五卷半究竟包括哪些内容,见于《素问》、《灵枢》的何卷何篇,至今仍是学术界所关注的问题.笔者为此曾采取对照筛选、排除异文,取证认定、考核佚文,依类编排、据义定名的方法予以考察.现列所辑佚卷篇目于下,以质通达.  相似文献   

18.
根据目前史料 ,命门之词起自《内经》 ,但学术贡献把它作为中医学基本理论之一来论述者 ,则源于《难经》。而《内经》、《难经》所论命门之歧义 ,至今仍是一桩历史悬案。在既往中医学发展史上 ,多数学者认为 ,命门学说自提出后的近千年中 ,经历了相当长的沉寂阶段 ,一直到宋明时期才有了实质性的建树。但笔者通过对杨上善所著《黄帝内经太素》一书的学习 ,感到情况并非如此简单。杨上善的生卒年代 ,正史中均无记载 ,近代学者萧延平氏考证其为隋末唐初人氏 ,是比较可信的[1] 。杨氏是最早对《内经》进行分类研究的医家 ,所著《黄帝内经太素》…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首创鼓胀之名,阐明病机关键为五藏不足、水液停聚,症状特点为腹胀大,腹壁苍黄,筋脉显露突起,并将其与水肿、肤胀相鉴别;治疗上可行刺络、发汗、利水之法平调五脏阴阳,最早创立治疗鼓胀方剂鸡矢醴,并指出调节饮食,固护脾胃对疾病的转归及预后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日本国宝的仁和寺本《黄帝内经太素》,1981年影印出版前,其原书在我国从未得见。而其保存了丹波赖基1166 ̄1168年的手抄真迹,能反映《太素》旧貌,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从补《太素》通行本这谬误、断《太素》校注之是非、供《太素》研究之史料等方面,评述了仁和寺本所具有的早、全、真特点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