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1 毫秒
1.
研究《内经》应以训诂发端,舍此则无门径。何谓“训诂”?《说文解字》言部:“训,说教也”,段玉裁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这就是“训”字之意;《说文》:“诂,训故言也”,段氏注:“故言者,旧言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所谓“故言”,即前人传下来的语言。我们对前代的语言加以解释,这种学术工作就叫“训诂”。  相似文献   

2.
训诂学是古代汉语的一门分支学科,以词义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各种训释词义的方法 ;传统的训诂学中还研究古代文献语言的语义规律.医古文在中医学课程体系中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语言,提高认识古代语言能力,为深入学习中医、阅读古代医籍准备必要的文字基础.从而也为继承传统并进一步创新发展开出一条路径.考察训诂学在医古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训诂方法的运用,二是运用训诂学对于教学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古籍的训诂,在解释词义方面,据其途径之不同,可分为“形训”、“音训”、“义训”几种。现将形训举例介绍于下,冀能对学习与研究古医籍者有所帮助。所谓“形训”,就是从字形结构的分析入手的训诂方法以说明词义的训诂方法。形训通常用来探求字的本义(造字之初的意义);弄清字的本义,又便于掌握一个词的词义系统,从而有利于解决阅读古籍中所遇到的语言文字障碍。  相似文献   

4.
段玉裁《说文解字》运用自己建立的古音体系 ,以“声与义同原”、“义存于音”为理论基础 ,深入分析了词与词之间的音义关系。段氏的同源词研究融声训法、转语说、“古文说”为一炉 ,形、音、义互求 ,充分重视汉字形体的辅助作用 ,总结出汉语语词孳生、演变的一些规律 ,这对于主要以训释单个字词意义为目标的传统训诂学来说 ,是一大进步。同时 ,他注意将词义引申、新词派生的研究与同源词研究相结合 ,并把同源词研究与训诂实践相结合。段氏的同源词研究在同时期的同类研究中独对一帜 ,在同源词研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古代医书,言辞吉奥,文字障碍频繁,给读者带来诸多不便。若能掌握一些训沽的方法,就能为进人古医籍的堂奥开启一扇方便之门。所谓训估,即“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简言之,就是用通俗的话解释词义。训访法主要是指在语言文字的源流系统中探讨字义、词义,并作出训释的方法。我们知道,汉字由形、音、义三方面构成,因此,训沽的方法也必然离不开这三个方面,即形训、声训、义训三种。l形训形训指通过分析汉字字形结构,加以训释字义、词义的方法,又称“因形索义”。最早的汉字是根据字义来描绘的,属表意文字。字形与字义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晚清经学家、教育家俞樾所著《内经辨言》的校勘训诂特色,为后世研究《内经》提供重要参考。[方法]运用史料考证、文献分析的方法,从文字演变、词句异义、音韵、衍文、传抄错误等多个角度研究《内经辨言》的训诂特色,并总结归纳其对《内经》研究的影响。[结果]从清儒研治《内经》的过程看,俞樾的研究有承前启后之功,清以后治《内经》的方法多是参阅俞氏训诂。《内经辨言》善采词法文义、行文句式等多种途径,校勘训释《素问》四十八条。《内经辨言》广泛运用了文字考证、训诂学等方法,利用古本典籍,旁引百家之说,校勘训释《素问》。[结论]《内经辨言》是训诂《内经》之专书,研究此书的训诂特色,对后世研究《内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钱超尘教授为我院王筑民、辛维莉同志所著《中医古籍训诂概论》一书写的序。征得钱超尘教授同意,现予全文刊载。此次刊出时,根据本人意见,文字略有修改。《中医古籍训诂概论》一书,现已由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有关此书事宜,可直接与作者联系(地址:)。训沽”是以解释古书字又为主的一门学问,它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训治”也可以写作“训故”、””故训”、‘’话训”。汉初毛亨给《诗经》作训沽,名其书为《毛诗故训传》。“‘毛传”以解释《诗经》的词义为主.问时也简明涉及《诗》义的阐发,从中可以看出个1旧的重点所…  相似文献   

8.
三国时代魏张揖编著的《广雅》中收录有医学词汇,清代训诂大家王念孙所著的《广雅疏证》是《广雅》最好的注本,最注重以声音通训诂、系联同源词,以此对词义进行训释,沟通词际关系。以《广雅》中收录的医学词汇为语料,挖掘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训释医词时所使用的破通假、系同源、沟通普通词汇与医学词汇等理论、方法,并结合王念孙在校勘《广雅》文本中存在的误字、脱文、衍文等问题时采用的校勘学方法,从中探索当今医学词汇研究可以借鉴的释词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筑民、辛维莉二位先生合著的《中医古籍训诂概论》,出版于1994年,是对钱超尘先生《内经语言研究》《中医古籍训诂研究》的继承和发展,突出表现在:阐明了学习训诂学与学习中医学的关系;丰富了训诂学的研究材料和训诂内容;拓展了中医训诂的方法;阐述了中医训诂的理论基础;概述了中医古籍训诂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成就.本书对以后的中...  相似文献   

10.
陈竹友《简明中医训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出版.该书是继钱超尘《中医古籍训诂研究》、王筑民、辛维莉《中医古籍训诂概论》之后出版的又一部中医训诂理论著作.该书对中医训诂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引进了广义训诂学和狭义训诂学的概念;拓展了训诂研究的材料和方法;分析了中医训诂的基本特点;指明了中医训诂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徐复先生兼综章、黄 ,克绍师裘 ,完成了“经验训诂学”向“理论训诂学”的转化 ,成为章、黄之后的一代训诂学大师。其训诂学说包括七个方面 :全凭语言事实材料得出结论 ,以声音阐明训诂 ,以上古音通训诂 ,借文法求训诂 ,视校勘为训诂的首要环节 ,发展并运用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 ,从训诂学向词汇学过渡  相似文献   

12.
中医训诂学是普通训诂学的一个分支,是利用传统小学即文字、音韵、训诂之学研究中医古籍语言的一门学问.这门学问虽历史悠久,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总结和指导,因此难免有一定欠缺.钱超尘先生秉承传统小学良好师承,将普通训诂学引进到中医界,有力推动了中医训诂学及中医古籍的整理研究.其贡献主要表现在:全面阐述中医古籍训诂学的理论;运用文字音韵训诂考据之法,解决中医古籍疑难问题;开创中医古籍训诂史的研究;致力中医训诂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13.
<正> 名物之训释,乃训诂之重要方面发。《本草纲目》虽为方技之书,然其“释名”一项,实为名物训诂之属。取证群书,博采异名,郭璞注《尔雅》之绪余也,推本求源,训释名义,刘熙撰((释名》之遗意也;广访南北,备列方言,杨雄著《方言》之流亚也。全书五十二卷,载药1892种,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凡17类。涉及面之广,所举物之众,皆为可观。训诂之旨,在于求通。所谓通,一则沟通古今,使古今如旦暮也;一则沟通方俗,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报》2013,(11):1770-1771
目的:研究训诂学在中医古籍整理中的运用。方法:从医籍词义的诠释,对本草学著作名物的训诂,以及校勘与训诂结合等方面入手阐述。结果:训诂学与中医古籍整理密切相关。结论:研究整理中医古代医籍,训诂学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基础学科。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语言学,过去称为小学,小学内容包括文字、音韵、训诂三个部分。第五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医古文》(下简称“教材”)训诂一章指出:“文字学以研究汉字形体为主,同时也涉及音韵学和训诂学知识;音韵学以研究音韵为  相似文献   

16.
直说词义即直接对训释词的词义予以解说,不考虑词义来源和形义关系(旧称义训).直说词义在具体运用中,又可分为同训,分训、互训、递训、标明义界,以共名释别名等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17.
如何正确解释医古文词语是学习和运用医学文献时常常碰到的问题,医古文的词义训释不同于一般文献的词语训释,因为在医古文中常常是一字一病、一字一治法,一字可以生人,而误一字亦足以杀人,词义训释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关系到人的生命与健康.任应秋先生曾在<如何学习内经>一文中指出:"经中文字,同此一字,平仄不同,意义悬殊,同此一句,句读离合,词义迥别."  相似文献   

18.
浅谈元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元气和元气学说 何谓元气,《说文解字》曰:“元,始也,见《尔雅·释诂》。九家易曰,元者,气之始也。”可见元气即原始的最初的气。元气是怎么产生的呢?古人已认识到“宇宙生气”(《淮南子·天文训》),即宇宙大爆炸出现的“混沌”状态为气。并认为这种气不停运动变化,气中“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淮南子·天文训》);“本乎天者为天气,本乎地者为地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元气是物质世界的本源,宇宙万物皆由元气所化生。如王充《论衡·言毒》中说:“万物之生,全禀元气”。《春秋·繁露》…  相似文献   

19.
对《内经》中的“粗工凶凶”的“凶凶”、“生乃不固”的“固”、“淋露”及“众脉不见”的“脉”的词义提出质疑,并重新考证训释。  相似文献   

20.
对《内经》中的“粗工凶凶”的“凶凶”、“生乃不固”的“固”、“淋露”及“众脉不见”的“脉”的词义提出质疑 ,并重新考证训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