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伤寒论》第176条云:伤寒脉浮滑,此以表又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历来对本条经文的注解极多、争议很大,总结起来大都认为本条存在文字错误,故而导致难以理解。如何理解《伤寒论》中的这一条文也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疑案。  相似文献   

2.
依据《内经》中宗气“贯心脉,行呼吸”的功用,分析《伤寒论》第28条病机的特点为胸阳(即宗气)内虚。认为原条文“去挂”的合理性体现在减弱全方辛散、阳动的作用,以降低对于宗气的辛散耗伤及扰动其收藏。通过加白术、茯苓以健肺脾,加强了水谷津液的转输能力,从而起到温阳利水、表里兼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第190条原文是:“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对于本条的诠释,历代诸家多在“能食”“不能食”“中风”“中寒”的字面上辨解,而忽略了本条在整个《伤寒论》书中的作用。故笔者在仔细审读“阳明篇”的上下文后,谈谈自己对此条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第六条(以下简称“该条”),是论中阐述太阳温病主证及误治变证的唯一条文,由于“该条”未明言治法及当用方药,仲景在其它篇中又未再作补叙,历来注家仁智之见各别,认识很不统一,往往使学者莫衷一是。在温病学说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今天,一般学者对此又不再作深究,无形中成了不了了之,而成为学用《伤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成书年代久远,文辞古朴,言简意赅.因此,论中的许多条文是比较费解的,必须前后互参,反复推敲,才能领悟其中的奥秘;望文生义或拘泥于前人的注释,则往往容易产生误解.《伤寒论》原文第184条,是辨阳明病静证并治篇的开首条文.论中各篇,均以本经提纲为首;唯独阳明篇例外,以184条原文为首,尔后才列述阳明病提纲(185条).这种特殊的安排提示着,184条原文对于阳明病的辨证论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第306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原文第306条所述的“少阴病”,本病证候危重,并未采用四逆之类的回阳救急之方,却采用桃花汤治疗,其意并非治疗少阴病本证,而是针对“下利,便脓血”的主要症状,实为救急治标之法,体现了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思想。条文中桃花汤方的应用,实为权宜之计治标之法。  相似文献   

7.
8.
《中医学报》2019,(11):2299-2302
《伤寒论》第73条强调了鉴别诊断的意义,看似以"渴"与"不渴"的证候来鉴别五苓散证和茯苓甘草证,实则蕴含着中医辨证思维与临床鉴别诊断思维,从病位、证候、方药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疾病。五苓散适用于有具体的脱水史,可明确诊断病位在三焦,证候并见上、下二焦证候的患者;茯苓甘草汤适用于素体胃阳虚弱,可明确诊断病位在中焦脾胃,证候未见上、下二焦证候的患者。当临床不能明确区分五苓散证与茯苓甘草汤证时,可先予五苓散以试探之,若"汗出"与"渴"同时出现,则选用五苓散;若不同时出现,或者出现"不渴"时,选取茯苓甘草汤。  相似文献   

9.
(一) 《伤寒论》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大汗出,脉洪大,何以与桂枝汤?多数注家认为是由于汗不如法,邪仍在袭,如《伤寒论注释》云:“真气疏泄太猛,邪反得以逗留”。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因为人体正气得药力之助,气血外达,岂能容邪不去而仍留?再说论中因发汗导致大汗出的条文共有八条,除本条外,26条亦为大汗出后耗津液,胃热化燥成阳明里热炽盛之证;64条发汗过多,损伤心阳致心阳虚心悸证;71条是大汗后,胃中干形成蓄水证;75条是重发汗,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述《伤寒论》第374条的具体含义,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以《伤寒论思维与辨析》一书中所总结的《伤寒论》动态思维为基础,结合《伤寒论》原文当中与燥屎证、小承气汤、栀子豉汤以及下利有关的条文,以仲景本身的理论来分析并解释第374条原文的真正意义。[结果]第374条并非独立的一条,而是当与第375条结合,阐述了在治疗阳明病实热兼夹证时先使用大剂量的小承气汤攻下燥屎,后使用栀子豉汤清除余热的治疗思路。同时第374条在理解时也应与第368条至375条相参,以对比的方式阐述了寒性下利、湿热下利、实热兼夹利、虚热下利的区别和治法。[结论]《伤寒论》第374条创立了治疗阳明病实热兼夹证时的先下后清之法,并通过和其它与之并列条文的结合,完善了治利的理论体系。同时此两方合用的范例,对临床治疗各种兼夹证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伤寒论》原文第149条,诸多医家均对条文中的“柴胡汤证”有所阐发,且多认为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为寒热错杂.研究认为“发热”一症是诊断柴胡汤证的关键;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为脾胃受损,运化失职,痰湿中阻,导致脾胃气机痞塞,升降失常,而非寒热错杂.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第29条如实地记录了一例因辨证平脉失准而发生误治的病例,第30条又以师弟问答形式进行了讨论。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后世医家对这条原文的注释大多委婉其辞,随文敷衍。迄今歧义犹存,莫衷一是。试综合原文大意,谈谈个人体会。一、原始病候辨析原文第29条记叙了本病例的原始病候、误治和救治的全过程:“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关于上述脉证,应该怎样理解?历代注家见仁见智,综其大概,主要有  相似文献   

13.
14.
对于原文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的认识,迄今为止,历代注家对此多避重就轻,阐发未能得其真要.少阴病阳衰阴盛,而遣方用药却没有针对少阴病的心肾虚衰,而仅以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的吴茱萸汤主之,这绝非偶然.笔者认为,本条所论少阴病属于寒化重证,标本俱急,且标急难以救本,故以"吴茱萸汤主之",属权宜治法.对此,贸然提出以下认识,以求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第73条强调了鉴别诊断的意义,看似以"渴"与"不渴"的证候来鉴别五苓散证和茯苓甘草证,实则蕴含着中医辨证思维与临床鉴别诊断思维,从病位、证候、方药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疾病。五苓散适用于有具体的脱水史,可明确诊断病位在三焦,证候并见上、下二焦证候的患者;茯苓甘草汤适用于素体胃阳虚弱,可明确诊断病位在中焦脾胃,证候未见上、下二焦证候的患者。当临床不能明确区分五苓散证与茯苓甘草汤证时,可先予五苓散以试探之,若"汗出"与"渴"同时出现,则选用五苓散;若不同时出现,或者出现"不渴"时,选取茯苓甘草汤。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34条云:“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侵者,表未解也。瑞而汗出者,葛根黄羊黄连汤主之。”历代医家认为本条属里热挟表证,其症是表邪未能全部内陷,故原文用“表未解也”之词;然笔者临床观察似觉原文有误,现述如下。太阳病桂枝证,本应使用解表法,若失表可化热火里,此例加之医误用下法,引邪入里,化热迫肠伤津,故利下不止,其脉促者,显然是里证明象,接下“表本解也”之语,里应“表巴解也”。加之“喘而汗出”进一步说明表邪入里追肠伤律后,出现的又一里热象征,热蒸则开出,热邪上逆于肺则喘急。所以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伤寒论》第282条,探讨其证之病因病机。[方法]基于《伤寒论》282条原文的论述,参考多家医家之注释,对照仲景其他条文的叙述,分析对该条文所述病因病机的认识,权衡急缓,附以适宜方药。[结果]原文冠首"少阴病",宜理解为"伤寒";"虚故引水自救"并非指向"阳虚",宜是阴虚;疾病本是错综复杂,原文虽存在阴虚证候,但总体仍是少阴寒化证;原条文虽未给出汤药,经过讨论,此处应及时处方以白通汤,以防病变加剧。[结论]《伤寒论》282条论述了一种少阴病寒化证的动态发展过程,结合其他与之并列条文,可见其完善了少阴寒化证的症状,原文虽未给出治法,然非无药可治,是仲圣已于其它处论述,这提示后人,有机地联系前后条文,是学习《伤寒论》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报》2021,36(11):2289-2292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第131条争议颇多,笔者认为病发于阳可以理解为发热重恶寒轻的太阳病,病发于阴可以理解为恶寒重无发热的太阳病;"痞"字不能理解为心下痞,当理解为藏结;结胸证中的水饮是下法伤脾产生的。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我认为此条方证不合,实有传抄错漏之嫌。现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浅见。 《伤寒论》一书言简意赅,且成书于战乱时代,难免散失不全,故常须采取上下连贯和前后互参的读法,方不违背仲景本意。我们研究34条,应与32条、33条连贯看,还要与167条合参。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33条:“太阳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