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围绝经期功血是由于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严重失调而引起,以肾虚为本,肝郁为标,累及心、脾、冲任。常辨证分为肝肾阴虚、脾肾两虚等型,采用辨证分型论治、专方专药等法治疗,从补肾、健脾、调肝等方面调理,标本兼治,三因治宜。  相似文献   

2.
蔡连香教授认为,复发性流产肾虚是发病之本,同时脾肾两虚导致冲任不固,胎元失养,胎失所系,故屡孕屡堕。临证采用孕前论治,预培其损,排卵期前治以补肾健脾,常用药物有菟丝子、熟地黄、炙龟板、女贞子等,排卵期后治以补肾助阳,健脾疏肝,常用药物有巴戟天、淫羊藿、鹿角霜等;孕后安胎,以固胎元,补肾常用药物有寿胎丸、杜仲、女贞子、旱莲草等,健脾常用药物有党参、太子参、山药、白术等,同时运用现代医学检测手段,中西合用;并病证结合,融古汇今,采用补肾健脾法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补肾止血方治疗脾肾两虚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血瘀型崩漏的40例患者口服自拟健脾补肾止血方水煎剂,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40例中治愈31例,显效3例,好转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结论中药自拟健脾补肾止血方治疗脾肾两虚血瘀型崩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介绍王长洪教授辨治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病位在肠,关乎肝、脾、肾三脏;治疗以疏肝、健脾、温肾为法。初期治以疏肝健脾,后期治以健脾温肾,病久者肝、脾、肾同调。  相似文献   

5.
肝脾肾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机以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为本,痰瘀互阻为标,多虚实夹杂。从肝脾肾论治,顺势而为,调整补肾、健脾疏肝及化痰除湿、活血化瘀用药量,常收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何若苹教授从脾肾论治胎漏、胎动不安的经验。[方法]通过跟诊学习,整理相关临床医案,从病因病机认识、辨证论治、方药运用三个方面,分析何教授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的临床经验,并佐以医案。[结果]何教授认为,胎漏、胎动不安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肾虚脾弱,亦不可忽视气血亏虚、血热气结等,治疗以补肾健脾为根本大法,佐以清热滋阴、开郁顺气,并以古方为依据,结合自己多年经验自拟安胎方,辨证审因,随证加减,中西合参。所附医案,何教授辨为脾肾亏虚证,治以益肾健脾为主,选用安胎方加减,取得良好疗效。[结论]何教授从脾肾论治胎漏、胎动不安,在补肾健脾的基础上灵活遣方,疗效确切,临床实用,值得学习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和补肾健脾三方对模拟失重大鼠腰椎骨的影响,比较其防治作用的异同。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悬吊组、补肾组、健脾组和补肾健脾组共5组。除正常对照组外,余组大鼠头低位-30°尾部悬吊连续21 d,补肾、健脾和补肾健脾组大鼠从实验第1天开始依次给予补肾方、健脾方和补肾健脾方灌胃,其余各组大鼠灌服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实验第21天处杀各组大鼠,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L4椎体骨密度,L4椎体丽春红三色染色观察骨形态计量学静态参数。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悬吊组大鼠L4椎体骨密度、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显著降低(P<0.01),骨小梁分离度明显增高(P<0.01);与悬吊组相比,补肾组、健脾组和补肾健脾组大鼠L4椎体骨密度、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显著升高(P<0.01,P<0.05),骨小梁分离度明显降低(P<0.01,P<0.05);较之补肾健脾组,补肾组大鼠L4椎体骨密度降低、骨小梁厚度降低升高(P<0.05),健脾组大鼠L4椎体骨密度和骨小梁厚度均明显降低(P<0.01),补肾组和健脾组大鼠L4椎体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降低(P<0.05)、骨小梁分离度升高(P<0.05)。结论:补肾、健脾和补肾健脾三方均对模拟失重引起的骨丢失具有防护作用,以补肾健脾方作用为优。  相似文献   

8.
功血病在中医属崩漏范畴,在辨证治疗方面各有所见,有的从肾治,有的从脾治,笔者二十多年临证观察,在治疗中必须根据妇女生长发育衰老都与肾肝脾有关这一生理特点,从而以不同年龄给予不同的治疗,青春期重在肾,中年期重在肝,老年期重在脾。正如《河间六书》中所说的“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既绝,乃属太阴经也”这就具体地说明了这个道理,那种不分年龄,一律补肾或补脾的方法,是不符合生理情况的,其效果必受影响。现分别举病案以阐明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郑小伟教授治疗顽固性咳嗽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门诊抄方、整理医案及查阅相关文献,探讨顽固性咳嗽的病因病机,并运用病案列举兼评析的方法总结郑师治疗顽固性咳嗽的诊治思路及用药经验。[结果]郑师辨治顽固性咳嗽多从肺、脾、肾出发,辨证以风邪滞肺、脾虚湿困、肺肾气虚为主,治以清肺祛风、健脾化痰、补肾固本。郑师治疗顽固性咳嗽,注重审证辨因,标本同治,附举案例中风邪滞肺、宣发不彻者,治以清肺止咳、祛风止痒;脾虚湿困、痰气郁结者,治以健脾祛痰、理气止咳;肺肾气虚者,治以补肾纳气、敛肺止咳,均获良效。[结论]郑师对顽固性咳嗽辨证思路清晰,咽痒而咳从肺论治,痰多而咳从脾论治,虚喘而咳从肾论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0.
对于绝经前后诸证的治疗,临床医家多从脏腑论治,且多具有各自独特的论治特点.从脏腑论治,脏腑兼证论治,及兼夹病理产物三方面探讨临床各家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经验,结果表明,临床医家多从肾虚论治绝经前后诸证,亦有一些医家强调在肾虚的基础上从肝论治、从脾论治、从心论治,以及从夹痰瘀等病理产物论治等,治疗多以补肾为主,兼以疏肝、健脾、养心、祛痰化瘀等法.  相似文献   

11.
桥本氏甲状腺炎,属中医"瘿病"范畴,病机复杂,西医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病在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证候表现,历代医家及现代中医名家多认为本病病位多在肝、脾、肾,结合分期论治,疾病早期多为肝郁化火或肝气郁滞证,中期肝木犯土则可见肝郁脾虚证,后期多为脾肾阳虚证,临床治疗也多以疏肝、健脾、补肾为治疗原则,用药多入肝、脾、肾三经,疗效显著。本文主要从脏腑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经脉的循行路线、脏腑之间相互关系、中医治未病思想几方面入手,对从肝、脾、肾论治桥本氏甲状腺炎进行理论探讨,并结合目前临床的组方用药情况进行归纳整理,最后进行总结分析,旨在能更好地指导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2.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 ,从胃、脾、肝三脏辩证 ,多采用和胃降逆、健脾消食、舒肝理气、滋养胃阴等辨治。实践证明 ,从肾论治亦是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治法  相似文献   

13.
姚克敏对经断前后诸证的辨证思路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断前后诸证常规多从肾论治。云南妇科名中医姚克敏则认为本病发病机理是源于脾,发于肝,根于肾。治疗从肝脾肾的调治入手,融健脾、疏肝、益肾于一炉,以濡养、调和为主。常采用滋阴养血,平肝清热法;疏肝解郁,养血健脾法;补血益气,养心安神法;育阴生津,宁心安神法及健脾益肾,温补气血法等,临床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14.
探讨王秀云教授治疗崩漏病经验总结。王秀云教授为国家级名中医,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对于崩漏病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崩漏的病因可归纳为虚、瘀、热三个方面,多与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治法上活用治崩三法,并推陈出新,倡导按年龄侧重,分期论治,师古而不泥,疗效颇丰。  相似文献   

15.
崩漏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冲任损伤不能统撮经血,从脏腑论肝脾肾功能失调是主要原因。而肾虚是崩漏发病的根本原因。就气血论崩漏的病机可概括为:“热,瘀、虚”;澄源治本求因,施以“清,攻,补”;复旧相机病情,调补“肝,脾,肾”。不同年龄生理特征及病因病机各异,治则青年多摄肾佐以健脾,中年养肝疏郁为多,老年健脾为主兼补肾气。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妇科常见病,属于祖国医学中“崩漏”的范畴。虽然功血在青春期、性成熟期、更年期的妇女中均可发病,但临床上仍以青春期女子功血为常见,且症状严重。一般医籍及文献中对“崩漏”的治疗多是从肾、肝、脾三脏论治,  相似文献   

17.
总结国医大师张琪教授辨治肝肾综合征(HRS)的经验,认为HRS为本虚标实之证,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正虚为本,气滞、血瘀、湿热、邪毒为病机关键。临证当辨本虚标实,审轻重缓急,谨守病机,分期论治。早期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中期温阳健脾,行气利水;晚期肝、脾、肾三脏同治,消补兼施。  相似文献   

18.
段亚亭认为,崩漏的发生发展与肝肾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密切相关,治疗上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的治崩三法,提出以疏肝补肾,固冲止血为治疗大法.治疗用药上多加疏肝解郁之物,治肝佐以滋肾,治肾亦需舒肝,注重疏肝养肝,补肾止血,以治肝肾从而治崩漏,恢复脏腑生理功能,调整月经周期.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关于骨质疏松症中医治疗原则的研究有不同程度的进展,有的从补肾入手,有的脾肾双补,有的从血瘀论治。我们在全面研究其病因病机的基础上,提出“补肾壮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原则。为了证实这一治则的科学性,据此法拟中药骨康方来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取得了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0.
查和萍教授擅长治疗脊柱筋伤痛,临证重视从肝脾肾分析脊柱筋伤病的发病及治疗.认为肝牌肾三脏与脊柱的稳定性密切相关,肝脾肾三经与脊柱筋伤病的发病相关,故辨证取穴用药均以调肝健脾补肾为要,治疗颈肩腰腿痛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