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期痴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怡峰 《山东医药》2003,43(25):49-49
老年期痴呆主要包括 Alzheimer病 (AD)、血管性痴呆(VD)及其他类型的痴呆 (如额颞性痴呆、帕金森病性痴呆等 )。本文主要介绍 AD和 VD的发病机制。1  AD目前研究表明 ,β-淀粉样肽 (Aβ)沉积和 Tau蛋白异常可能在 AD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另外 ,血管因素和细胞凋亡也参与 AD的发生发展过程。1.1  Aβ与 AD  Aβ是老年斑的主要成分 ,在 AD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Aβ由 39~ 4 3个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为 4 .0~4 .2 k D,它的前体是β-淀粉样前体蛋白 (βAPP) ,该前体蛋白基因已被克隆 ,定位在第 2 1号染色体短臂 11~ 12区…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痴呆类型,约占老年期痴呆的50%~70%。尽管对AD的研究已达百余年,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且目前的治疗方法对AD的防治效果有限。流行病学研究发现,AD与T2DM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糖代谢紊乱、IR、炎症、胰岛素信号通路障碍等,这可能与T2DM患者早期发生AD有关,甚至提出AD是"3型糖尿病"的假说。胰岛素降解酶(IDE)在糖代谢异常促使AD发病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除调节β淀粉样蛋白(Aβ)清除外,还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信号传导等参与AD的发病机制,但具体的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本文就IDE生物学特性及其与T2DM合并AD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AD)是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率在85岁以前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几乎每5年增加1倍[1],但病因至今尚未阐明,β淀粉样蛋白(Aβ)在AD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线粒体是Aβ发挥毒性作用的一个重要靶位[2],也有研究揭示了线粒体的功能紊乱与衰老及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3].  相似文献   

4.
Alzheimer病(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为一种神经变性疾病。传统观点认为,AD和血管性痴呆不论在发病机制和还是治疗上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痴呆类型,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血管因素在A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对脑缺血及其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胆固醇等在AD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做了综述,以期为预防和延迟AD的发生和进展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在1906年由Alzheimer教授首次报道了1例51岁的女性痴呆患者而命名的.它是一种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能严重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生活自理能力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AD具有相对特异的病理改变,即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及神经细胞的减少.自1985年首次从AD老年斑中分离出β淀粉样蛋白(Aβ1-42)以来,大量研究集中于Aβ与AD的关系上,旨在揭示AD的发病机制、帮助临床诊断,最终达到治疗AD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正>痴呆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据2018年国际AD协会的最新报告数据显示,全球每3s就将有1例痴呆患者产生,目前全球约有5千万人患有痴呆,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1.52亿,是现在的3倍之多。2018年全球痴呆相关成本为1万亿美元,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2万亿美元。目前,AD发病的原因并不完全清楚。多年来,大部分学者都坚信β淀粉样蛋白(Aβ)在AD的发病中起到最为关键性的作用,最终可引起患者死亡~([1-2])。Aβ是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经β和γ分泌酶的蛋白水解作  相似文献   

7.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痴呆最常见的病因,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得到阐明,病理以细胞外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老年斑(SP)形成,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为主要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不可逆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变性疾病,是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痴呆,记忆、理解、判断等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存质量.AD无论是家族性的,还是散发性的,目前为止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9.
胆固醇24S-羟化酶与阿尔茨海默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65岁以上的痴呆人群中,有一半以上可归因于AD.AD的特征性病理变化有两类:一是以β-淀粉样蛋白(Aβ)为中心的沉积于细胞间的老年斑,二是细胞内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FT).迄今为止,AD的病因尚未明了.大量的研究表明,胆固醇的代谢在AD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Aβ的产生、聚积及tau蛋白的磷酸化均与胆固醇代谢有关.然而,胆固醇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在颅内,它主要通过胆固醇24S-羟化酶(CYP46)转化为24S-羟胆固醇,24S-羟胆固醇能够通过转运机制透过血脑屏障,从而保持胆固醇在脑内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目前全球超过7 000万人有不同程度的痴呆,其中AD超过50%〔1〕。虽然近年来对AD的发病机理有了深入了解,但其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  相似文献   

11.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是痴呆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类,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其最显著的两个病理特征是神经细胞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的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块(SPs)及胞内神经纤维缠结(NFT)。目前关于A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比较公认的是Aβ级联假说与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假说,而这与大脑中的小胶质细胞(MG)密切相关。近年来,由于多个针对Aβ的药物在临床研究中接连失败[1],越来越多的AD治疗将目标转向其他靶点,  相似文献   

1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以记忆力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的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是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病理上以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和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为主要特点。虽然近年来AD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研究发现,AD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之间也有许多共性,如大部分AD患者脑皮质和基底节深部白质有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3.
Alzheimer型老年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异质性脑神经退行性疾病,以不可逆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丧失为主要临床特征,是老年人痴呆的主要原因.AD发病机理极其复杂,属多病因、多阶段的慢性中枢神经疾病,至今A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Alzheimer型痴呆的主要神经病理特征包括:神经细胞内的神经元纤维缠结(NFT);神经细胞外的神经变性斑,又称老年斑(SP),其核心主要是β-淀粉样肽Aβ的沉积;还有大量神经细胞的凋亡丧失等.而与NFT发生有密切关系的神经蛋白是tau蛋白(τ蛋白),可以认为异常磷酸化及糖基化修饰tau蛋白的病理性沉积最终导致NFT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AD的病理改变主要为皮质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神经元大量减少,并可见老年斑(SP)、神经原纤维缠结(NFT)等.通常认为SP和NFT是AD的病理学标志,其主要成分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在对AD的诊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中有决定性的作用[1].随着对AD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越来越多的因素与AD发病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早老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氏病(AD),是一种以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为特征的脑退行性疾病.目前为止,AD的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也没有很好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Toll样受体4(TLR4)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及血管性痴呆(Va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表达情况,探讨TLR4在老年期痴呆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AD患者(n=26)、VaD患者(n=31)和正常对照组(n=29)共86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膜上TLR4蛋白阳性表达率及平均荧光强度(MFI)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外周血单核细胞膜表达TLR4的阳性表达率和MFI AD组和VaD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TLR4作为免疫炎性机制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在AD、VaD的发病中均表现为增高,提示炎性机制在AD和VaD的发病中均发挥了作用,TLR4可能不能作为鉴别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3%~5%,临床以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痴呆表现为特征,其发病机制复杂,病因尚不明确,虽有众多假说,但临床中尚缺乏治疗AD的特效药物。AD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与大脑内葡萄糖代谢异常有关~([1]),衰老、肥胖、代谢综  相似文献   

18.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大量研究发现AD发病和胶质细胞密切相关,胶质细胞在神经变性病的发病机制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AD疾病早期,它们可局限、分解、吞噬β-淀粉样蛋白(Aβ),阻止Aβ聚集和沉积,维护中枢细胞微环境如转运兴奋性氨基酸、清除自由基等发挥脑保护作用.随着疾病进展,胶质细胞本身受到损伤,不但不能发挥保护作用,反而释放各种有害因子,参与氧自由基形成及兴奋性毒性作用,加重神经元损伤.同时,激活的星形细胞和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本身也会产生β-分泌酶即淀粉蛋白前体β位分解酶1(β-site APP-cleaving enzyme 1,BACE1),分解淀粉前体蛋白(APP),产生Aβ.Aβ在AD发病机制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Aβ是一种由APP剪切而成的肽,Aβ是在BACE1蛋白切割酶作用下形成的[1].最新研究发现,缺乏BACE1的动物甚至在APP过量表达的时候都不能产生Aβ肽.大量研究表明抑制BACE1表达,AD就会得到控制.因此,BACE1倍受医学界的关注,成为研究AD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9.
AD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目前最常见的痴呆病因.AD的神经病理学特征是斑块中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的积累、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促进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形成以及神经炎症,这些因素共同导致神经变性和认知衰退[1].众多研究提示,神经炎症机制在...  相似文献   

20.
阿尔茨海默病的"有害网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尔茨海默病 (AD)是一种以智力缓慢性、进行性丧失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 ,是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老年斑(SP)、神经纤维缠结 (NFT)、区域性神经细胞死亡是 AD的主要病理特征。AD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AD的发病过程相当复杂 ,目前尚不能用单一的因素来解释 A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AD不是由单一因素所引起的 ,即 AD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而是由不同的致病因素引起的多种代谢紊乱的异质性发病过程。研究发现 ,不同的致病因素在导致 AD的发生上有一条普遍的致病途径 ,即不同的 AD致病因素会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