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调节蛋白(Ps2)和C-erbB-2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NACT)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接受NACT的乳腺癌患者化疗前的ER、PR、Ps2、C-erbB-2,并分析其与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ER阳性和PR阳性者NACT有效率分别为59.4%和60.6%,明显低于ER阴性者的83.3%和PR阴性者的82.4%(P均〈0.05),Ps2阳性者与Ps2阴性者及C-erb2过表达者与非过表达者相比P均〉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ER、PR表达与NACT疗效相关,Ps2、C-erbB-2表达与NACT疗效无关。ER、PR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对化疗更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老年妇女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208例,65岁及以上112例,65岁以下96例.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比较两年龄组患者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和p53.结果 ≥65岁组患者的ER阳性、PR阳性、肿瘤临床分期中Ⅰ期病例构成比明显高于<65岁组(P<0.05);≥65岁组患者C-erbB-2、p53阳性、临床分期Ⅱ和Ⅲ+Ⅳ期、有淋巴转移的病例构成比明显低于<65岁组(P<0.05);<65岁组C-erbB-2和p53表达阳性的患者肿瘤大于5 cm、有淋巴转移的比例明显高于≥65岁组(P<0.05);<65岁组p53阳性患者Ⅰ+Ⅱ期的比例明显低于≥65岁组(P<0.05);<65岁组p53阳性患者中Ⅲ+Ⅳ期比例明显高于≥65岁组(P<0.05).结论 65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ER和PR表达高,C-erbB-2和p53表达低,预后好.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组织中HER-2、ER和PR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道旺  吴强  王红群 《山东医药》2008,48(24):57-58
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二步法检测98例乳腺癌和26例癌旁正常的乳腺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ER)、催乳素(PR)和甾体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结果 HER-2、ER和PR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4%、53.1%、50.0%,癌旁乳腺组织分别为0、42.3%和100.0%,两组织中HER-2和PR阳性表达率相比,P均<0.05.乳腺癌组织中HER-2、ER和PR的表达分别与组织学分级有关,同时PR的表达还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有关(P均<0.05).乳腺癌中HER-2的表达与ER呈负相关(r=-0.234,P<0.05),ER和PR呈显著正相关(r=0.695,P<0.01).认为HER-2、ER和PR与乳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可用来指导临床用药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49例病理诊断明确的乳腺癌根治标本中ER、PR和Her-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率为21.54%(226/1049),ER为58.63%(615/1049),PR为51.10%(536/1049)。ER、PR和Her-2蛋白之间有显著性相关(P均〈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Her-2蛋白呈阳性表达。三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文华  孙奇  覃希  李婷 《山东医药》2011,51(47):54-56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人乳脂肪球膜蛋白(HMFG)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58份(肿瘤组)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58份(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两组ER、PR、C-erbB-2和HMFG表达水平,并分析各指标间及与乳腺癌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C-erbB-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余指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C-erbB-2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型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HMFG阳性表达与导管癌组织学分级相关;相关分析示ER与PR、HMFG表达呈正相关,其他各指标间无相关性。结论 ER、PR、C-erbB-2和HMFG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四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价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进而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erbB-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其预后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二步法)检测83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蛋白的表达. 结果 83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阳性表达48例,阳性率57.83%,有淋巴结转移阳性表达占69.81%(37/53),无淋巴结转移阳性表达占36.67%(11/30),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7.32, P<0.05);C-erbB-2阳性者与阴性相比,3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C-erbB-2阳性表达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作为拟定术后较合理治疗方案及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老年乳腺癌患者ER、PR、C-erbB-2、GSTπ、P53等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以106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P53、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5-3(CA15-3)、糖链抗原125(CA125)、α-L-岩藻糖苷酶(AFU)、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老年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与C-erbB-2、GSTπ、P53的高表达存在显著联系(P<0.05);而与ER、PR、AFP、CEA、CA15-3、CA125、AFU、hCG的表达无关(P>0.05).结论 老年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与C-erbB-2、GSTπ、P53的高表达存在显著联系,对C-erbB-2、GSTπ、P53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可以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110例Ⅱ/Ⅲ期的乳腺癌病例在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Ki-67的表达.结果 发现,110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经2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后,ER、PR和C-erbB-2的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新辅助化疗后74例Ki-67由高表达变为低表达(P<0.01).认为新辅助化疗可能部分通过抑制Ki-67的表达来抑制乳腺癌的增殖,但对ER、PR、C-erbB-2的表达化疗前后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ER、PR及C-erb-2、p53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60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及C-erb-2、p53。结果乳腺癌组织中均有ER、PR及C-erb-2、p53表达。C-erb-2表达与肿瘤大小有关(P〈0.05)。ER、PR及C-erb-2、p53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且p53与ER、PR与的表达呈负相关(r分别为-0.445、-0.034,P均〈0.05),p53与C-erb-2的表达呈正相关(r=0.235,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2、p53均呈阳性表达,但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不同,联合检测这四项指标对于乳腺癌的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表达与老年乳腺癌患者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 Bb-2等标记物间的相关性。方法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34例的乳腺癌病理组织进行免疫组染色测定雄激素受体、ER、PR、Cer Bb-2的表达情况,并依据患者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雄激素受体在乳腺癌病理组织内的阳性表达率高达60.4%,雄激素受体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ER、PR、Cer Bb-2有相关关系(P0.05)。雄激素受体阳性表达率与肿瘤体积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可以将雄激素受体作为老年乳腺癌临床分期、肿瘤转移、组织学分级的重要检验学指标,有助于提高标志物检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雌激素受体(ER)、肺耐药蛋白(LRP)和胸苷酸合成酶(TS)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30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组织中ER、LRP和TS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乳腺腺瘤中ER、LRP和TS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67%(20/48)、25.00%(12/48)和43.75(21/48);乳腺癌中ER、LRP和TS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54%(67/130)、63.08%(82/130)和58.46%(76/130);其中LRP和TS在腺瘤中的阳性表达低于乳腺癌(P0.05)。LRP、TS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相关(P0.05),TS、LRP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ER、LRP、TS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及部位无关(P0.05)。结论 ER、LRP和TS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乳腺癌中LRP、TS的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联合检测它们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指标,并可作为临床选择内分泌治疗或基因靶向治疗的指南。  相似文献   

12.
陈浩  李兴东  王梅先  金锋 《山东医药》2009,49(24):64-65
目的探讨家族性乳腺癌和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1表达的差异,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C-erbB-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家族性乳腺癌及非家族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ER、C—erbB-2的表达。结果BRCA1蛋白在家族性乳腺癌中表达明显高于散发性乳腺癌(P〈0.05);BRCA1阳性表达与ER的阳性表达负相关(P〈0.05),与C-erbB-2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BRCA1在家族性乳腺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BRCA1异常表达的患者,其ER的表达阴性居多,而与C-erbB-2蛋白关系不明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手术切除乳腺癌标本120例,术前未做放化疗,病理诊断明确。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 PR、ER和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47.5%和47.5%。PR的表达与ER呈正相关性(r=0.208,P<0.05),与EGFR呈负相关(r=-0.218,P<0.05)。ER、PR、EGFR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学类型有关(P<0.05),EGFR、P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淋巴结转移数越多EGFR表达率越高,ER、PR、EGFR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及癌变部位无关(P>0.05)。结论 ER、PR和EGFR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EGFR的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ER、PR的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良好,EGFR、ER、PR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指标,并可作为临床选择内分泌治疗或基因靶向治疗的指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150例年龄≥60岁的女性乳腺癌病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标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Ki-67、P53、Bcl2、E-Cadherin、EGFR、CK5/6、CK14的表达。回顾性分析各病理学指标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学类型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1)肿瘤大小分期为T1、T2的患者所占比例为92.67%;临床分期在Ⅰ、Ⅱ期的占77.33%;浸润性导管癌占86.67%;(2)ER、PR、HER-2、Ki-67、P53、Bcl-2、E-Cadherin、EGFR、CK5/6、CK1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67%、62.67%、18.00%、96.67%、43.33%、62.00%、95.33%、4.67%、8.67%、4.00%;(3)PR表达在不同病理类型、TNM分期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P=0.012);HER-2及P53的表达在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有统计学差异(P=0.002,P=0.004);Bcl-2的表达在不同肿瘤大小及TNM分期有统计学差异(P=0.033,P=0.016)。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ER、PR阳性表达率高,HER-2阳性表达率低,提示老年乳腺癌具有较好的预后;Bcl-2可以作为老年乳腺癌的良性预后指标;而Bcl-2与P53的表达在不同肿瘤大小与TNM分期中具有相同的趋势,提示二者在老年乳腺癌的肿瘤发生发展机制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琳  郭宝文 《山东医药》2009,49(38):87-88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中MMP-7和血管内皮细胞CD34的表达,分析MMP-7与乳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肿瘤ER、PR、PCNA、p53、C-erbB-2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的关系。结果MMP-7在直径〉2 cm、有淋巴结转移及PCNA、p53、C-erbB-2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均〈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MMP-7表达与肿瘤直径、有无淋巴结转移、MVD及PC-NA、p53、C-erbB-2表达相关。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MP-7表达有助于判断乳腺癌血管生成情况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ERβ在不同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浸润性乳腺癌中与肿瘤病理参数和生物学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0例乳腺癌(其中8例原位癌、44例浸润性导管癌、18例浸润性小叶癌)、15例乳腺增生、15例正常乳腺组织石蜡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α、ERβ、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 (1)乳腺癌组织中的ERα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及乳腺增生组织;晚期乳腺癌患者ERα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早期患者;C-erbB-2阳性患者的ERα阳性表达率明显减低。(2)乳腺癌组织中的ERβ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乳腺及乳腺增生组织;在浸润性乳腺癌中淋巴结转移阳性者、C-erbB-2表达阳性者的ERβ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ERα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促进作用,ERα的阳性表达与一些预后良好因素相关。ERβ可能对维持乳腺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其与某些预后不良因素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及p53的表达与以蒽环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NAC)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40例乳腺癌患者接受以蒽环类为基础的NAC.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AC前ER、PR、c-erbB2及p53的表达情况,c-erbB2表达为阳性及强阳性者进一步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以确定HER-2基因的扩增水平.NAC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40例患者中,缓解30例(75%),无缓解10例(25%);HER-2基因无扩增及p53表达阴性均与高反应性相关(P均<0.05);化疗≥4个周期的患者疗效达完全缓解的比例显著高于<4个周期者(P<0.05).结论 HER-2基因无扩增及p53表达阴性的患者可能对以蒽环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敏感;适当增加化疗周期数可能增加完全缓解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70岁及以上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70岁及以上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测定乳腺癌组织中ER、PR、Her-2的表达,并对ER、PR、Her-2与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24例患者乳腺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0%(93/124)、71.0%(88/124),Her-2表达+++的阳性率11.3%(14/124),Her-2表达++的阳性率24.2%(30/124).ER、PR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均无相关性(P>0.05),Her-2与乳腺癌的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70岁以上乳腺癌组织中ER、PR表达阳性率高,其与临床病理预后指标不相关;Her-2过度表达与临床病理预后指标相关.  相似文献   

19.
C-erbB-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p53、Ki-67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57例C-erbB-2表达阴性的乳腺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p53和Ki-67。结果显示,p53阳性表达率为40.35%,其表达与癌组织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情况有关。Ki-67阳性表达率为70.18%,其表达与癌组织大小及ER、PR表达情况有关。认为p53和Ki-67也可作为C—erbB-2表达阴性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乳腺癌临床病理学指标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患者,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50例。术中将肿瘤切除后,运用免疫组化法对患者的病理学指标进行检测,对这些病理学指标与Ki-67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原发单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Ki-67表达的阳性率为93.33%(56/60),Ki-67过表达,Ki-67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Ki-67表达与ER、PR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Her-2、P53表达呈正相关(P0.05);"三阴性"乳腺癌中Ki-67过表达率80%(8/10)显著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52%(26/50)(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Ki-67阳性表达率,Ki-67阳性表达随着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升高,且受到ER、PR、Her-2、P53阳性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