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布地奈德对伴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并评估联合用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3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胎龄<34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出生4 h内发生RDS的早产儿30例,将其随机分为PS+布地奈德组和PS组。PS+布地奈德组使用PS和布地奈德混合剂(每70 mg PS中加入0.25 mg布地奈德),PS剂量70 mg.kg-1,布地奈德0.25 mg.kg-1。PS组单使用PS,剂量70 mg.kg-1。在出生30~60 min由气管内滴入。于1、7、14 d进行血清CK-MB和肌钙蛋白测定,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比值(MVE/A)、三尖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比值(TVE/A)、左心室(LV)-Tei指数进行测定。结果 PS+布地奈德组血清CK-MB和肌钙蛋白14 d低于PS组(Pa<0.05);与PS组比较,PS+布地奈德组心脏收缩功能LVEF 14 d明显增加(P<0.05),RVEF 7、14 d均明显增加(Pa<0.05)。2组MVE/A和TVE/A均逐渐增加,PS+布地奈德组增加明显,MVE/A 14 d,TVE/A 7、14 d与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0.05)。PS+布地奈德组LV-Tei指数14 d低于PS组(P<0.05)。结论使用PS联合布地奈德对伴RDS的VLBWI进行干预对其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可促进心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3.
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是由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合成分泌的脂质蛋白混合物,主要功能是降低肺泡气-液界面表面张力.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时多种原因引起PS的量和质出现变化,导致其功能异常.外源性PS替代治疗可以改善儿童ARDS肺部气体交换,但提高存活率作用不肯定.这可能与ARDS病因、PS成分、给药方法、时机、剂量及次数等不同有关.目前不推荐PS作为儿童ARDS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治疗效果尚不明确。相关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PS、给药剂量、给药方式等因素均可能影响PS使用效果。该文对PS治疗ARDS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ARDS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经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100 mg/kg,其余治疗方案同对照组。结果共纳入26例ARDS足月新生儿,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例,两组新生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原发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治疗组新生儿在治疗2、6、12、24 h时的PaO2/Fi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新生儿的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的ARDS可改善氧合功能,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肺表面活性物质与肺持续扩张压力联合应用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与肺持续扩张压力联合应用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住我院新生儿科的所有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出生体重<1 500 g、胎龄≤34周的极低出生体重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联合组应用PS与Infant Flow Advance系统提供的相对恒定的肺持续扩张压力联合治疗;PS组为单用PS治疗;CDP组单用Infant Flow Advance系统治疗。观察3组患儿治疗后1,6,12,24 h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变化,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慢性肺病及住院天数、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儿治疗前PaO2,PaCO2,pH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6,12,24小时PaO2,PaCO2,pH值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联合组PaO2,PaCO2分别与PS组,CDP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pH值与PS组、CD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氧疗时间比较,观察组与PS组,CD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住院天数联合组少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 PS与Infant Flow Advance系统联合应用,可有效治疗NRDS,减少机械通气率,缩短氧疗时间及住院天数,从而减少有创通气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用猪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1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PS经气管插管注入肺内,首次剂量200mg/kg,重复剂量100mg/k9,用1~3次。给PS后5~15分钟PaO_2显著上升,随后可调低吸入氧浓度(FiO_2)和平均气道压(NAP)。治疗后5.5±0.8小时胸片即见改善,40.2±16.5小时胸片基本恢复正常,治疗组0~3天及总死亡例数比对照组低。结果显示猪肺PS对NRDS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剂型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血气改善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的影响。方法将出生4 h内发生NRDS的早产儿184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46例:PS+布地奈德气雾剂持续喷入组(简称气雾持续组)、PS+单剂布地奈德液体剂型组(简称液体组)、PS+布地奈德气雾剂单剂喷入组(简称气雾单次组)、单用PS组。比较4组治疗后动脉血气的变化及治疗后改为有创机械通气率、辅助通气时间、重复使用PS率及BPD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第2~4天4组pH、PCO_2、氧合指数(FiO_2/Pa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指标改善效果依次为气雾持续组、液体组、气雾单次组、单用PS组。气雾持续组辅助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其他3组(P0.05),液体组明显短于气雾单次组及单用PS组(P0.05)。4组治疗后改用有创机械通气率、重复使用PS率及BPD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气雾持续组这3个指标的发生率均最低,其次为液体组。结论气雾剂型布地奈德持续喷入联合PS治疗NRDS的疗效优于单剂液体剂型,但两者在降低BPD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新生儿的疗效.方法 将66例ARDS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机械通气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PS制剂猪肺磷脂注射液1剂.观察二组肺氧合功能改变.对二组患儿住院天数、机械通气天数、用氧天数和呼吸机参数[包括吸气峰压(PIP)、呼气末正压(PEEP)、平均呼吸道压(MAP)和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经PS治疗后,Pa(O2)和动脉血氧分压/肺泡氧分雎比值[a/A p(O2)]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氧合指数(O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观察组呼吸机参数PIP、MAP和FiO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具有显著件差异(Pa<0.005);观察组PEE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用氧天数、机械通气天数和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a<0.05).结论 PS替代治疗能明显改善ARDS新生儿的氧合功能,降低呼吸机参数,缩短用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Res-piratioryDistressSyndrome,NRDS)病死率甚高,为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缺乏所致。80年代自日本首次报道应用牛PS治疗NRDS获得成功以来,使NRDS的预后有了很大改善。现将应用人工合成PS治疗18例NRDS的体会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系广东省妇幼保健院NICU自1996年6月至1998年1月收治的18例NRDS患儿。男14例、女4例;胎龄27~36周(平均30.7±2.6周);出生体重770g~1900g(平均1400±350g);1分钟Apgar评分≥8分7例,4~7分6例,≤3分5例;多胎(2胎以上)6例,前置胎盘4例。接受… 相似文献
11.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不同胎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不同胎龄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胎龄28~39周,出生体质量760~3 240 g,经PS治疗的RDS患儿67例.早期组:胎龄28~30周的早期早产儿18例;中期组:胎龄31~33周的中期早产儿28例;晚期组:胎龄34周以上的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21例.比较3组PS治疗时RDS的重症程度、PS开始使用时间、第1次使用剂量、总剂量、重复使用例数、氧疗时间、最高吸氧体积分数(FiO2)、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结果 PS治疗时早期组和中期组轻度RDS例数明显多于晚期组(Pa<0.05).中期组和晚期组重度RDS例数明显多于早期组(Pa<0.05),PS开始使用时间晚期组明显晚于早、中期组(Pa<0.05).第1次使用剂量早期组明显多于中、晚期组(Pa<0.05).使用总剂量和重复使用例数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a>0.05).机械通气时间早、晚期组明显多于中期组(P=0.040);最高FiO2以晚期组最高(P=0.006).结论 早期早产儿RDS病情轻、开始PS治疗时间早、剂量足,但需氧疗和机械通气时间长;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RDS病情危重、开始PS治疗时间晚、剂量不足、需氧疗和机械通气时间长.对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RDS治疗应尽早、足量使用PS. 相似文献
12.
产前皮质激素及产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前应用皮质激素(ACS)联合产后应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与单一应用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07年1月本院NICU收治的143例RDS新生儿。随机分为4组:第1组为产前应用ACS联合产后应用PS (n=36);第2组为单一产前应用ACS (n=33);第3组为单一产后应用PS (n=39);第4组为2种治疗措施均未采用(n=35)。对4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如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Apgar评分、产时复苏情况、围生期并发症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组间应用鼻导管吸氧、头罩吸氧、持续呼吸道正压(CPAP)、机械通气(MV)等不同氧疗模式的时间,治愈的平均治疗时间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4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征相似(Pa〉0.05)。第1、2、3、4组采用鼻导管吸氧时间分别为(75.81±15.63)、(130.09±27.32)、(150.67±28.59)、(174.32±25.92) h (P=0.041);头罩吸氧时间分别为(37.16±5.51)、(55.29±11.71)、(62.69±12.39)、(100.75±28.10) h (P=0.047);CPAP时间分别为(24.33±4.41)、(27.44±4.47)、(26.53±3.13)、(56.50±5.50) h (P=0.005);MV时间分别为(56.12±15.65)、(110.19±21.59)、(127.79±26.36)、(156.61±12.92) h (P=0.009);第1组采用MV的几率最低。4组患儿住院天数分别为(15.89±1.29)、(21.61±2.30)、(28.31±3.40)、(32.73±4.57) d(P=0);治愈率分别为63.89%、51.52%、35.90%、20.0%(P=0.005)。结论产前应用ACS联合产后外源性补充PS是治疗RDS的最佳措施,单一产前应用ACS对RDS的疗效优于单一产后应用PS。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观察早期或晚期抢救性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9例需要机械通气的RDS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PS的给予时间分为早期组(出生2 h内)48例和晚期组(出生2~12 h)51例,观察2组在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病死率以及并发症:气漏(肺间质气肿、气胸)、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PDA、严重脑室内出血(IVH)的发生率方面的变化.结果 早期组和晚期组机械通气时间[(4.14±1.88) d vs (5.84±3.36) d]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氧疗时间[(5.84±3.36) d vs (8.05±5.48)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 d内早产儿的病死率:早期组为6.25%、晚期组为5.88%,出生12 h内不同时间给予PS对病死率无影响(OR=1.07,95% CI 0.21~5.56,P=1.00).早期组BPD的发生率8.7%,低于晚期组16.0%,但无统计学差异(OR=0.49,95%CI 0.13~1.74,P=0.36).其他并发症如气漏、肺出血、PDA、NEC、严重IVH发生率,2组患儿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a>0.05).结论 早期抢救性给予PS能显著减少RDS早产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和氧疗时间,降低BP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挽救性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救治情况,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挽救性治疗策略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男33例,女13例;年龄40 min~6 h;胎龄32+5周;出生体质量(2 022±779) g.按照是否应用PS分为2组:使用PS组(n=32)与未使用PS组(n=14).比较2组呼吸支持时间和吸入吸氧体积分数(FiO2)、氧疗时间、住院天数、治愈率、病死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使用PS组和未使用PS组患儿的呼吸支持时间[17.5 h(0~120.0 h) vs 0.5 h(0.5~24.0 h),P<0.05]、FiO2[32.5%(22%~90%) vs 85.0%(40%~100%),P<0.0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而2组氧疗时间[24 h(2~240 h) vs 48 h(2~408 h),P>0.05]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但与使用PS组比较,住院天数明显缩短.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使用PS组患儿的治愈率为81.3%、病死率为18.8%,未使用PS组NRDS患儿的治愈率为35.7%、病死率为64.3%,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挽救性应用PS可以显著提高NRDS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G. NOACK P. BERGGREN T. CURSTEDT G. GROSSMANN P. HERIN W. MORTENSSON R. NILSSON B. ROBERTSON 《Acta paediatrica (Oslo, Norway : 1992)》1987,76(5):697-705
Ten newborn infants (795–1680 g) with sever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 were treated with the isolated phospholipid fraction of bovine or porcine surfactant, which was administered via the airways (dose 200 mg/kg), at a median age of 10.5 h. Before receiving surfactant, all the infants were on artificial ventilation (FiO2 0.6–1.0). Within 2 h after surfactant replacement, the arterial-to-alveolar PO2 ratio increased from 0.1 to 0.35. There was a concomitant improvement in lung aeration on the chest roentgenograms an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right-to-left shunt. Four patients died of cerebral hemorrhage; two of them also had a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One surviving infant developed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and another succumbed 8 months later to the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No antibodies against surfactant were detected in the sera of the survivors. Since our results show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lung function after replacement therapy, the efficacy of this new surfactant preparation should be further tested in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相似文献
17.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方法采用抗感染、甲泼尼龙、盐酸氨溴索、持续呼吸道正压(CPAP)辅助通气为主的综合方法治疗小儿ALL并ARDS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痊愈出院,死亡1例,治愈率85.7%。结论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小儿ALL并ARDS,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方法,将98例RDS患儿分为PS治疗组和对照组,研究两组机械通气的天数、氧疗时间、住院天数、存活率以及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动脉导管未闭、颅内出血、肺出血、肺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呼吸暂停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机械通气的天数、氧疗天数缩短[(9.5±6.2)d vs(7.0±5.4)d,(13.2±8.1)d vs(10.0±6.4)d],存活率由69.2%上升为87.0%,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合并肺气漏发生率由32.7%下降为15.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由44.2%下降为23.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存活者中治疗组较对照组未合并BPD的比例由75.0%上升为92.5%,未合并颅内出血由77.8%上升为95.0%,同时未合并BPD和颅内出血的比例由58.3%上升为80.0%,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S替代治疗RDS可以明显缩短机械通气的天数、氧疗时间及提高存活率,降低气漏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降怠浪存活者中脑损害和肺损伤的发生率,提高了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5(1):31-34]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麻疹肺炎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措施.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07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32例麻疹肺炎并ARDS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死亡组与存活组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体积分数比值(P/F)、激素治疗组和对照组间病死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2例中好转或治愈16例,死亡16例(包括放弃后死亡的病例),总病死率达50%;死亡组机械通气前P/F比值明显低于存活组[分别为(11.93±1.67) kPa、(21.77±1.16) kPa,P<0.01)];激素治疗组和对照组间病死率分别为40.0%、41.67%,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RDS是小儿麻疹肺炎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P/F比值对ARDS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