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概述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系统性的血管疾病,主要发生在冠状动脉和脑动脉,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同时,还累及上肢或下肢等外周动脉。近年来,上肢或下肢动脉病变引起的外周动脉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危害程度高的重要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类型。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年龄>60岁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预计到2030  相似文献   

2.
刘爱学  王蕴  吴颖  于常英  梁晓慧 《山东医药》2008,48(38):113-114
动脉粥样硬化(AS)是慢性炎症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冠状动脉、脑动脉和外周动脉等血管床.现将慢性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异常与AS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外周动脉疾病(PAD)是指除中枢血管和冠状动脉之外的全身其他主要血管,由于狭窄和前向血流减少或中断导致的缺血性疾病,病因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因此,也可以说,PAD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中的一种常见类型。PAD多发于老年人,常合并其他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或其他ASCVD。全球范围内,PAD在老年人中患病率高达10%~20%[1]。近10年,PAD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正>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动脉疾病,常同时累及多处动脉血管床。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和危险因素。其中,美国60岁以上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为70%,而我国发病率为49.4%。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外周动脉疾病已被列为冠心病的等危症。亚临床阶段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病变程度、范围的相关性研究有重要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  相似文献   

5.
外周血管病是指除冠状动脉之外的主动脉及其分支动脉的狭窄、闭塞或瘤样扩张疾病。冠状动脉与非冠状动脉循环相互共存,两者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同时受到一种疾病进程影响,往往需要类似的治疗方法。临床实践中,心血管专科医生常常关注到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性病变,然而,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除冠状动脉以外,还常累及脑动脉、颈动脉、肾动脉和下肢动脉等多处血管。因此,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人类疾病谱中首要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及主动脉粥样硬化的一致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累及全身大、中型动脉,如主动脉、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随冠状动脉及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及主动脉粥样硬化的一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粥样硬化多累及全身大、中型动脉,如主动脉、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随冠状动脉及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组主要累及全身大、中型弹力型动脉的血管硬化性疾病,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多见,其特征是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和粥样斑块形成,且发病机制与高血压、血脂紊乱及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各种细胞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引起愈来愈多研究者的重视,现谨就择要作综述。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一些重要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脉粥样硬化是累及全身动脉系统,包括冠状动脉、颈动脉和主动脉-股动脉血管床的慢性血管疾病,可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病和间歇性跛行。动脉粥样硬化因其可累及全身许多重要器官并引起功能障碍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做好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并成为新世纪的重要课题。 近30年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在循证医学原则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10.
病在腿上险在心上——心内科医生应关注外周血管疾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周血管疾病是“心脏以外的心脏病”。以前,临床医生和患者常将注意力集中到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后果,但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除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外,还常累及包括下肢动脉在内的外周动脉,这种弥漫性的动脉粥样硬化对判断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有无  相似文献   

1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的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常呈多节段分布,是全身动脉硬化性疾病在下肢动脉的表现,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肾动脉狭窄的流行病学与诊断策略最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肾动脉狭窄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较为常见的、进展性的疾病,同时也是引发高血压的病因。大约90%肾动脉狭窄病变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同时伴发主动脉、冠状动脉、大脑动脉、外周动脉的系绕性动脉粥样硬化较为常见。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nID),是非动脉硬化性、非炎性疾病,通常影响肾动脉,并且是肾动脉狭窄的第2个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动脉粥样硬化(AS)是众多致死性和致残性血管事件发生的前期病理基础。AS的病理变化主要累及全身大中型肌弹力型动脉,受累动脉病变始于内膜,渐累及动脉中层,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使动脉壁增厚变硬,以致管壁失去弹性、管腔缩小,进而使受阻动脉远端缺血而导致局部组织坏死、纤维化。临床表现为冠状动脉、颅脑动脉、四肢动脉、肾动脉及其他内脏  相似文献   

14.
低分子肝素与血栓栓塞性疾病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和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涉及冠状动脉、脑动脉和外周动脉;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导致动脉和静脉血管内血栓形成和(或)栓塞并导致组织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治疗的关键是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传统的抗凝药物主要是未分离肝素,  相似文献   

15.
兰艳丽  冯小智 《山东医药》2011,51(48):48-48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标志是血管内膜增厚。颈动脉因其解剖部位较易寻找和固定,已被作为柃测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全身动脉系统,主要表现在大中型动脉,如冠状动脉和颈动脉。  相似文献   

16.
<正>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因的外周动脉疾病(PAD)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PAD广义上指除冠状动脉和颅内动脉以外的其他动脉疾病,包括颈动脉、四肢动脉和内脏动脉,其特点是动脉系统不能将富氧血液送达外周组织。狭义PAD则指临床上最常见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病变,我们着重讨论后者。PAD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岁以上人群PAD患病率约18%,跛行患者7%。我国目前约有3000万PAD患者。虽大多数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动脉粥样硬化(AS)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位杀手。AS是以进行性脂质沉积、纤维组织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累及全身大、中型弹性和肌性动脉的慢性疾病。病理学研究证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下肢动脉是AS的易患部位。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瓣硬化和颈动脉斑块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广泛累及全身性动脉系统,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特别是中型动脉,如冠状动脉和颈动脉,表现为斑块沉积和管腔狭窄,以不规则性瓣膜增厚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瓣硬化(AVS)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在血管壁以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外周动脉病(PAD)是全身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常见表现,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很高.PAD的治疗目的 是减轻劳累性症状,改善行走能力和生存质量,以及预防和延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其二级预防策略包括戒烟、体力活动、饮食改变、维持体重、控制血压、控制胆固醇、抗血小板治疗、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本文就PAD近年的非介入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动脉粥样硬化常可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可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1].如发生部位为冠状动脉则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准确及时地判断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是治疗的前提[2].临床上可以通过介入技术对该病进行明确诊断及分级,但介入是一种有创的检查方法,往往不易被初发或症状较轻的患者所接受.踝臂指数(ABI)常用于诊断外周动脉疾病.本研究试将ABI应用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诊断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