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姜黄素对人单核细胞株THP-1中炎症相关因子NF—κB、TNF-α和IL-1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佛波酯(TPA)构建鼠耳肿胀急性炎症反应模型,采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处理THP-1细胞,1μg/mL脂多糖(LPS)刺激细胞4h,提取细胞总RNA。用RT—PCR方法检测NF-κB、TNF-α和IL-1βmRNA的表达。结果:局部外用0.8和1.6μmol的姜黄素及腹腔注射50mg/kg和100mg/kg姜黄素,对鼠耳肿胀急性炎症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浓度为50μg/mL和25μg/mL。的姜黄素可以明显抑制THP-1细胞中LPS诱导的NF—κB、TNF—α和IL-1βmRNA的表达。结论:姜黄素对炎症因子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人单核细胞株THP-1 Toll样受体4(TLR4)信号传导通路中相关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姜黄素(50、25、12.5 mg/L)预处理THP-1细胞12 h,0.043 mg/L地塞米松处理组作为阳性对照,继而用1 mg/L脂多糖(LPS)刺激诱导细胞4 h,以不做处理的THP-1作为阴性对照,仅用1 mg/L LPS刺激的THP-1作为LPS刺激组.提取细胞总RNA,用RT-PCR方法检测TLR4信号传导通路中TNF受体相关因子(TRAF)6、IL-1受体相关激酶(IRAK1)、核因子κB(NF-κB)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未经处理的THP-1细胞经LPS刺激4 h,可以显著提高TRAF6、IRAK1、NFκB mRNA的表达,与阴性对照组比较,t值分别为38.69、39.13、23.99(P<0.01). 50、25 mg/L姜黄素可以明显抑制THP-1细胞经LPS诱导后TRAF6、IRAK1、NF-κB mRNA的表达(P值均<0.01),抑制率均在50%以上.结论 一定浓度的姜黄素可以抑制LPS诱导后THP-1细胞TRAF6、IRAK1、NF-κB mRNA的表达,表明姜黄素对TLR4信号传导通路中相关因子mRNA水平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烟曲霉对THP-1细胞中IL-6水平和细胞内信号分子NF-κB抑制蛋白(IκBα)激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HP-1细胞,分为10~6CFU/mL和10~7CFU/mL烟曲霉组,β-Glucan(100g/L)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RT-PCR和ELISA检测各组IL-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IκBα和磷酸化IκBα水平。结果:10~6 CFU/mL IL-6 mRNA水平低于10~7CFU/mL烟曲霉组,选择10~7CFU/mL烟曲霉组作为实验浓度。10~7CFU/mL烟曲霉组IL-6 mRNA和蛋白浓度分别为(209.38±25.35)ng/L和(879.86±32.35)ng/L高于空白对照组的(1.19±0.36)和(10.67±0.1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烟曲霉作用于THP-1细胞后磷酸化IκBα蛋白水平显著升高。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BAY 11-7082可显著降低烟曲霉组IL-6 mRNA的表达。结论:烟曲霉可能通过激活THP-1细胞中的IκBα刺激IL-6分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明确烟曲霉对THP-1细胞中IL-6水平和细胞内信号分子NF-κB抑制蛋白(IκBɑ)激活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THP-1细胞,分为106 CFU/mL和107CFU/mL烟曲霉组,β-Glucan (100g/L)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 RT-PCR和ELISA检测各组IL-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IκBɑ和磷酸化IκBɑ水平。结果: 106 CFU/mLIL-6 mRNA水平低于107 CFU/mL烟曲霉组,选择107 CFU/mL烟曲霉组作为实验浓度。107 CFU/mL烟曲霉组IL-6 mRNA和蛋白浓度分别为209.38 ± 25.35和(879.86±32.35) ng/L高于空白对照组的1.19 ±0.36和(10.67±0.1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烟曲霉作用于THP-1细胞后磷酸化IκBɑ蛋白水平显著升高。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BAY 11-7082可显著降低烟曲霉组IL-6 mRNA的 表达。 结论 烟曲霉可能通过激活THP-1细胞中的IκBɑ刺激IL-6分泌。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NF-κB信号通路激活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刺激THP-1细胞TNF-α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NF-α分泌量,免疫印迹法分析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体外作用于THP-1细胞后IκBα和磷酸化IκBα的水平,免疫荧光法观察NF-κB-p65核转位。同时设置地塞米松(NF-κB抑制剂)抑制组,并检测100 n M地塞米松预处理THP-1细胞后TNF-α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刺激THP-1细胞后6 hTNF-αmRNA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1)。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刺激THP-1细胞后24 h,TNF-α蛋白水平为(4610.419±121.501)pg/mL,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86.964±98.073)pg/m 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作用THP-1细胞后30~60 min,磷酸化IκBα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为时间依赖性。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组细胞核内NF-κB-p65较空白对照组荧光强度增强。100 nM地塞米松预处理各组THP-1细胞后,TNF-αmRNA水平较前明显降低。结论:人THP-1细胞体外与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作用后激活NF-κB信号通路并上调TNF-α分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灰树花多糖(GFP)对TNF-α/IFN-γ诱导的HaCaT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TNF-α/IFN-γ诱导HaCaT细胞炎症模型,以不同浓度的GFP(0.2 mg/mL、0.4 mg/mL和0.8 mg/mL)进行干预。分别采用qPCR和ELISA技术检测HaCaT细胞TARC、MDC、IL?6 和TNF-α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NF-κB和p-NF-κB表达水平。结果:GFP对HaCaT细胞炎性模型中TARC、MDC mRNA和蛋白及 p-NF-κB的 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GFP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F-κB P65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小鼠角质形成细胞291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姜黄素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其抑制因子IκBα的干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291细胞至90%融合,分别加入5,10,15,20,25μmol/L的姜黄素,继续培养3h和6h,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不同时间,291细胞增殖的情况;在常规培养至90%融合的291细胞中,分别加入肿瘤坏死因子(TNF-α)20ng/mL和/或姜黄素20μmol/L,继续培养3h,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活性;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吸光度;Western blot法分析各组细胞NF-κB及IκB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姜黄素对29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大、时间延长而增加;显微镜下可见,姜黄素作用于291细胞3h后,细胞收缩,形态变圆,单个视野死亡细胞数较空白组和TNF-α组显著增加,姜黄素组细胞吸光度显著下降(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姜黄素组NF-κB蛋白表达显著下降,IκBα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TNF-α组NF-κ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姜黄素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机制,可能是抑制NF-κB表达,增加IκBα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念珠菌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系)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和细胞内信号分子NF-κB抑制蛋白(IκBα)激活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105、106 CFU/ml灭活白念珠菌刺激THP-1细胞IL-6 mRNA表达水平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分泌量.免疫印迹法分析白念珠菌体外作用THP-1细胞后不同时间IκBα和磷酸化IκBα的水平.结果 105 CFU/ml白念珠菌刺激THP-1细胞后l、3、6h,IL-6 mRNA水平(2-△△α)分别为1.48±0.06、6.48±0.30、125.34±1.47,刺激3h、6h后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 0.001).106 CFU/ml白念珠菌刺激THP-1细胞后1、3、6h,IL-6 mRNA水平分别为2.96±0.35、8.57±1.27、588.10±2.3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值分别为0.036、0.001、<0.001.106 CFU/ml白念珠菌刺激THP-1细胞后24 h,IL-6蛋白水平为(924.9±30.13) ng/L,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106 CFU/ml白念珠菌作用THP-1细胞后30 min、60 min,磷酸化IκBα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而IκB α蛋白水平相应降低.结论 人THP-1细胞体外与白念珠菌作用后激活信号分子NF-κB并分泌IL-6,参与抗念珠菌感染固有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脂氧素A4(LXA4)在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炎症因子调解机制。方法将大鼠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孔,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缺氧/复氧组(H/R组)、LXA4处理组(LXA4+H/R组),SP法观察每组心肌细胞中NF-κB、TNF-α、IL-1β、IL-10的表达情况,同时RT-PCR法检测NF-κB mRNA的表达情况,提取上清液ELISA测定TNF-α、IL-1β、IL-10的浓度。结果与H/R组相比Control组和LXA4+H/R组心肌细胞中IL-10的表达明显增强,NF-κB、TNF-α、IL-1β表达明显减弱,同时H/R组NF-κB mRNA表达水平升高,上清液中的TNF-α、IL-1β、IL-10浓度与心肌细胞内的表达趋势相同。结论LXA4可抑制缺氧/复氧心肌细胞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同时上调抑炎因子,起到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两性霉素B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系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化的影响.方法 将THP-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两性霉素B组(分别加入2、4、8mg/L两性霉素B处理);阳性对照组(用100 μg/L β葡聚糖或者100 mg/L脂多糖处理).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不同刺激物和THP-1细胞作用一定时间后TNF-α、IL-8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8 mg/L两性霉素B刺激THP-1细胞24 h后上清液中TNF-α分泌量.Western印迹检测8 mg/L两性霉素B作用THP-1细胞后p38MAPK和磷酸化p38MAPK的水平.结果 2、4、8 mg/L两性霉素B刺激6h,TNF-α mRNA水平分别为7.55±1.17、19.47±2.91、57.22±0.6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0.001、0.001).IL-8mRNA水平分别为2.98±0.04、5.22±1.35、11.82±1.66,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0.001、0.001).8 mg/L两性霉素B刺激THP-1细胞1、3、6h后TNF-αmRNA水平分别为8.61±0.30、10.75±0.08、56.98±2.4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0.001).IL-8 mRNA水平分别为2.63±0.28、5.35±0.98、11.73±1.18,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0.001).8mg/L两性霉素B刺激THP-1细胞24 h上清液中TNF-α蛋白水平为(4039.06±223.87) ng/L,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两性霉素B体外可促进人THP-1细胞p38MAPK蛋白磷酸化及TNF-α和IL-8分泌,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利用角质形成细胞核因子(NF)-κB抑制药物来氟米特对地蒽酚诱导角质形成细胞所表达的炎症因子进行调控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表达的变化,以此反映药物对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使用MTT法检测药物处理后细胞增殖活力的改变,RT-PCR检测药物对炎症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来氟米特可显著抑制地蒽酚对角质形成细胞HaCaT株IκBα蛋白的降解作用,也即抑制地蒽酚对NF-κB信号途径的活化.实验表明,NF-κB活化与地蒽酚抑制增殖的作用无关.实验显示,在相应的剂量范围内,来氟米特可以显著抑制地蒽酚所诱导的炎症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NF-κB活化并未参与抗银屑病外用药物地蒽酚对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靛蓝(indigo, IDG)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致人巨噬细胞(THP-1来源)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LPS诱导THP-1细胞炎症损伤模型,分别用0.4、4、40μmol/L的靛蓝作用于THP-1细胞炎症损伤模型1 h,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白介素(IL)-1β、IL-6、IL-8、IL-23p19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的mRNA表达的变化;ELISA实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6、IL-8、IL-23p19和TNF-α的含量差异。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 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 HO-1)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靛蓝能够显著抑制LPS诱导的细胞IL-1β、IL-6、IL-8、IL-23p19和TNF-α的转录水平(P<0.05)以及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6、IL-8、IL-23p19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对PM2.5诱导的HaCaT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HaCaT细胞分为NAC干预组、不同浓度PM2.5组(25、50、100、200、400 μg/mL)及空白对照组。 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HaCaT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RT-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IL-1β、IL-33、TSLP 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CCK-8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存活率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PM2.5组HaCaT细胞RO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0 μg/mL和400 μg/mL PM2.5处理组细胞中IL-1β、TSLP、IL-3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PM2.5组比较,NAC干预组HaCaT细胞存活率增高,ROS水平降低,NF-κB p-p65蛋白表达降低,IL-1β、TSLP、IL-33分泌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C对PM2.5诱导的HaCaT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33(IL-3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协同作用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方法分别构建腺病毒表达载体AAV-IL-33和AAV-TNF-α转染HaC aT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control组,IL-33组,TNF-α组和L-33+TNF-α组。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IL-33和TNF-α的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ELISA检测IL-6,IL-8和IFN-γ的含量,并检测细胞核内NF-κB和IκBα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IL-33和TNF-α能够促进HaC aT的增殖并降低其凋亡,提升IL-6,IL-8和IFN-γ的含量,增加细胞中NF-κB和IκBα的蛋白水平,且在其协同作用下效果更加显著。结论 IL-33和TNF-α的协同作用能增强HaC aT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水平,抑制细胞凋亡,这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33(IL-3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协同作用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方法分别构建腺病毒表达载体AAV-IL-33和AAV-TNF-α转染HaC aT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control组,IL-33组,TNF-α组和L-33+TNF-α组。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IL-33和TNF-α的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ELISA检测IL-6,IL-8和IFN-γ的含量,并检测细胞核内NF-κB和IκBα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IL-33和TNF-α能够促进HaC aT的增殖并降低其凋亡,提升IL-6,IL-8和IFN-γ的含量,增加细胞中NF-κB和IκBα的蛋白水平,且在其协同作用下效果更加显著。结论 IL-33和TNF-α的协同作用能增强HaC aT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水平,抑制细胞凋亡,这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体外角质形成细胞白细胞介素(IL)-1β分泌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包皮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SAA不同浓度刺激组(1μg/m L、10μg/m L、100μg/m L)。分别用Real-time PCR和ELISA检测细胞中IL-1β前体mRNA和成熟IL-1β的表达。角质形成细胞在SAA(10μg/m L)存在下与同种型对照免疫球蛋白Ig G1、TLR-2抗体(10μg/m L)、TLR-4抗体(20μg/m L)或TLR-2抗体+TLR-4抗体孵育24h。RT-PCR检测IL-1βmRNA的表达。将角质形成细胞暴露SAA 15min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NF-κB p65磷酸化。在存在NF-κB抑制剂Bay11-7082的情况下,以10μg/m L SAA处理正常原代角质形成细胞。24h后,RT-PCR法检测细胞IL-1βmRNA水平。结果 SAA刺激角质形成细胞中IL-1β的表达。随SAA浓度的升高IL-1β的表达也逐渐增加。角质形成细胞在SAA(10μg/m L)存在下与同种型对照免疫球蛋白Ig G1、TLR-2抗体(10μg/m L),TLR-4抗体(20μg/m L)或TLR-2抗体+TLR-4抗体孵育24h,IL-1βmRNA表达被不同程度抑制。将正常原代角质形成细胞暴露于SAA后,NF-κB p65磷酸化表达增加。在存在NF-κB抑制剂Bay11-7082的情况下,SAA诱导IL-1βmRNA的表达明显被抑制。结论 SAA在体外角质形成细胞中通过TLR-2/TLR-4/NF-κB通路诱导IL-1β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棕榈酸对HaCaT细胞增殖及产生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棕榈酸(0、25、50、75、100、125、150、175、200 μmol/L)刺激HaCaT细胞3~ 24h,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HaCaT细胞增殖情况.选取一定浓度棕榈酸(0、75、100、125、150 μmol/L)刺激HaCaT细胞24 h后,分别用免疫组化荧光染色法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核因子(NF)-κB p65细胞核转位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6(IL-6)分泌量,实时PCR法检测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α(PPARα)mRNA及IL-6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PPARα、总蛋白NF-κB p65及核蛋白NF-κB p65表达量.用GraphPad Prism 5.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50~175 μmol/L棕榈酸均可刺激HaCaT细胞增殖(均P< 0.05).75、100、125、150 μmol/L棕榈酸可剂量依赖性增强HaCaT细胞NF-κB p65向细胞核内转位,各浓度组核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536±0.0173、0.5184±0.0206、0.5333±0.0231、0.6160±0.0297,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PARα mRNA及其蛋白产物、IL-6 mRNA及分泌量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各浓度组IL-6分泌量分别为(31.5677±0.2268)、(32.3773±0.4156)、(32.9837±0.0029)、(33.6890±0.0936) ng/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棕榈酸可促进HaCaT细胞增殖,并在一定浓度内剂量依赖性增强NF-κB核转移、IL-6及PPARα表达量,在激活和促进相关炎症因子表达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红景天苷对经UVA/UVB辐射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过程中TNF-α和IL-1β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在进行UVA/UVB辐射的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实验组中加入红景天苷,应用RT-PCR法检测TNF-α和IL-1β mRNA的表达。结果: UVA/UVB辐射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后,TNF-α和 IL-1β mRNA 的表达增加(0.48±0.01/0.47±0.03和0.54±0.04/0.47±0.03);加入红景天苷后,TNF-α和IL-1β mRNA的表达降低(0.24±0.02/0.26±0.03和0.22±0.03/0.22±0.04)。结论:经UVA/UVB辐射后,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TNF-α和IL-1β mRNA的表达增高,加入红景天苷后TNF-α和IL-1β mRNA的表达降低,延缓成纤维细胞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黑素瘤细胞A375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与核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交互作用。 方法 将培养的A375细胞分为对照组、选择性ERK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10 μmol/L、5 μmol/L)处理组和选择性NF-κB通路抑制剂BMS-345541(10 μmol/L、5 μmol/L)处理组,分别提取蛋白质和mRNA,用Western 印迹、RT-PCR观察U0126抑制ERK通路后,NF-κB P65、p-IκBα蛋白及NF-κB P65 mRNA的表达,观察BMS-345541抑制NF-κB通路后ERK1/2 、p-ERK1/2蛋白及ERK1 mRNA的表达。 结果 应用10 μmol/L、5 μmol/L U0126抑制ERK通路后,胞核NF-κB P65蛋白表达(分别为0.60 ± 0.04、0.56 ± 0.06)均较对照组(1.54 ± 0.15)减少(P < 0.01),其表达量与药物浓度无显著相关性(P > 0.01);p-IκBα蛋白的表达(0.90 ± 0.05、0.70 ± 0.02)均较对照组(0.61 ± 0.03)增加(P < 0.01),两药物浓度组之间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NF-κB P65 mRNA的表达(0.79 ± 0.05,0.75 ± 0.04)均较对照组(0.86 ± 0.05)减少(P < 0.01)。应用10 μmol/L BMS-345541抑制NF-κB通路后,ERK1/2、p-ERK1/2蛋白及ERK1 mRNA的表达(0.73 ± 0.07、0.75 ± 0.09、1.51 ± 0.02)较对照组减少(P < 0.01),BMS-345541浓度为5 μmol/L时,ERK1/2、p-ERK1/2蛋白和ERK1 mRNA的表达(0.94 ± 0.11、0.99 ± 0.04、1.62 ± 0.03)较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NF-κB通路和ERK通路在黑素瘤A375细胞中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确定他克莫司与罗格列酮单独及联合应用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HL37及核因子- 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TNF-α诱导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处于炎性状态,在不同浓度的他克莫司与罗格列酮单独及联合作用下,采用RT- PCR法检测LL37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检测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1)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中LL37及NF- κB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他克莫司、罗格列酮单独及联合应用均可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LL37及NF- κB的表达(P<0.05);二者联合应用的作用效果均较单独用药组更强(p<0.05).结论:他克莫司和罗格列酮联合应用能增强其对TNF-α诱导的LL37及NF-κB表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