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临床中化学检验分析之前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探讨,对检验分析前质量的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进行重新认识,以建立一个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科学管理体系。方法应用VFP6.0来建起气数据库的管理系统,对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期间我院进行化学检验当中的最常见问题采取统计分析,将样本合格率定为临床各部门的质控标准。结果样本延时送检、不规范采样、患者不按照规定准备及样本质量不合格是分析前质量的主要4个影响因素。结论临床中化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检验结果及时准确的前提和保证全面质量的必需阶段,这需要患者、临床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相似文献   

2.
浅谈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检验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方法分析包括检验要求、患者准备、样本采集及运送等过程对检验分析的影响。结果临床医师、护士、检验人员对检验分析前工作的重视、沟通、配合对消除影响因素至关重要。结论检验前阶段的质量保证工作是保证为临床提供准确、有效的检验信息,因此,应建立和健全检验前的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3.
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O/IEC15189文件《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专用要求》将医学实验室检验全过程分为3部分,即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管理。近年来,各种现代化的先进仪器在医院检验科得到广泛应用,检验人员的素质普遍提高,检验科的科学化管理体系正在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建立的目的是规范工作流程,保证检验质量。合理的工作流程使检验过程的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4.
王志强 《云南医药》2002,23(6):488-490
临床化学质量管理应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 3个阶段 ,但至今分析前及分析后的质量管理还未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作为质量管理的全过程 ,分析前的质量管理应首当其冲 ,监控不好这一阶段 ,分析的结果便失去临床意义甚至起相反的作用。现就分析前的质量管理若干问题讨论如下。1、医生开单应规范 据我院临床化学检验单的随机初步调查 ,无科别门诊占 4 3% ,无病室的占 79 5 % ,无床号占 1 5 % ,无年龄占 2 3% ,无诊断占 2 9 6% ,无送验者占 4 5 % ,医生签名不清的占 37 9%。这种情况的结果必然导致做错项目 ,张冠李戴 ,无法投递等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5.
可靠的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依赖于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却是整个质量控制中一个非常重要却易被忽视的环节,检验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分析前阶段的工作,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标准、高质量的检验,为临床提供认实有效的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导致检验前生化标本出现质量问题的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检验科的生化标本共2500例作为回顾性分析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不相符或者结果异常的样本数和其结果异常的原因。结果在2500例生化标本中有109例标本出现与临床症状不符或者是标本不及格,不及格率为4.36%。其中有30.28%是由于标本量少,有19.27%的标本是由于放置时间过长;而17.43%的标本是由于标本溶血以及餐后抽血所导致的。结论生化标本检查前的质量控制是影响影响生化标本检测结果正确性的重要环节。其中涉及到患者,护理工作人员对标本的采集,标本的运送时间,标本的处理等。做好每个环节的质控,提高生化标本的检测水平,为患者提供可靠的临床检查数据。  相似文献   

7.
<正>在人体代谢过程中大部分的代谢产物是通过肾脏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其中尿就是人体重要的代谢产物之一,同时尿是一种容易获得的检验材料。尿液分析前质量控制涉及到患者检验前的准备、标本的采集、检测时间的选择及标本保存、运送等,这些因素都将影响检验结果,约有80%的检验结果均可溯源到标本不符合要求[1]。为了确保尿液标本的合格性,不仅要求检验科与医护人员增加沟通,还要重视分析前、中、后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及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加强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来提高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的183例患者在我院临床检验中检验科与护理部的各种差错进行统计。结果造成临床检验环节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是分析前差错,其占64.40%的比例,而分析中出现的差错占23.80%,分析后出现的差错占11.90%,影响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有样本采集不规范、样本不规范处理、患者未按照规定做好准备、样本送检时间延长等。结论加强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降低临床检验的出错率。  相似文献   

9.
杨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7):2656-2658
实验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中最容易被忽视而且非常重要的检验。大量的文献报道表明,在临床反馈不满意的结果中.约有80%的检验结果均可溯源到标本不符合要求,现归纳分析有以下几点潜在影响因素:1护理人员影响因素血标本管理流程分析:由于检验科缺乏有效的培训,护理人员思想意识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标本试管的选择、需血量、如何采血等方面知识不足,抽血后无核对签发制度,临床科室及检验科之间未建立交接手续,缺乏有效依据,以至于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互相推脱责任,彼此抱怨,而影响病人检验结果的及时发送,给医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预防和控制检验误差。方法对分析前质量管理的各种影响因素提出要求,以期获得合格检验标本。结果进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完善了检验程序,保证了检验质量。结论全程控制检验质量是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于临床血液标本分析前对标本控制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明确对应的规避策略.方法:随机筛选2019年1月-2020年1月,200例血液样品和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围绕这200例血液样品临床血常规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实际,全面分析对质量控制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针对性地采取处理对策.结果:对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李用钊 《北方药学》2014,(4):169-169
目的:质量是检验科生存的基础,检验前质量差错占检验科差错很大比例。做好检验前质量控制,提高检验前质量。方法:通过分析检验前质量影响因素,积极与临床沟通,使全员质控、全程质控落实到工作中。结果:全员提高质量意识,提高标本质量。结论:只有通过医、护、技各方面的相互协作,杜绝标本采集缺陷,才能提高检验前质量,确保检验准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生化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此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检验科1000例生化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生化检验结果出现异常现象的患者进行统计,并且分析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结果 50例患者的标本检测结果不合格,所占比例为5%。其中,标本量较少是造成标本检测结果不及格的重要原因,所占比例为30%,其次为标本放置时间较长、标本溶血、餐后抽血、血清中含有EDTA-K2抗凝剂存在问题以及采血位置存在问题等。结论生化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会对生化标本检测的准确性造成较大影响,要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此来将临床生化检验的准确性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门诊、住院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尿液标本6549份,对其展开尿液常规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49份标本中不合格标本34份,以门诊标本所占比例最高(P<0.05),不合格因素包括有:标本标记不清、标本污染、标本量不足、采集时间不当、容器不合格以及超时送检等。结论导致尿液标本不合格的因素较多,对检验结果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应在分析前展开质量控制,从而确保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减少患者的误诊和漏诊,避免医疗纠纷。方法通过总结和收集2000至2010年来检验科反馈到护理部的各种隐患和差错。结果针对各种不同的隐患和差错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结论护理工作加强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而且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生化血液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方法展开观察与分析,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1500例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中130例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并分析生化血液标本质量受到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130例生化检验不合格的标本中,溶血标本由44例,占33.8%;标本量较少的有23例,占17.7%;标本的放置时间过长的有20例,占15.4%;餐后抽血16例,占12.3%;将EDTA2K混进血清标本中有8例,占6.2%;在输液中同侧手臂采集的血液标本有4例,占3.1%;另有15例因其他因素导致检验不合格,占11.5%。结论生化检验人员应深入分析血液标本检验前受到的各种影响因素,将薄弱环节找出,并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充分促进生化血液标本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要保证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关键在于血液标本质量的高低。检验信息正确、有效的先决条件是保证分析前阶段质量控制,也是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关键环节[1]。《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具体要求》(ISO15189:2003)中提出了"分析前阶段"的概念为"从临床医师开出医嘱起始,按时间顺序,包括提出检验要求,患者的准备,原始标本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传  相似文献   

18.
刘海波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66-367
<正>要获得准确可靠的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必须按照《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其中,分析前质量控制是一个容易被忽视却非常重要的环节。根据报道,在实验误差中分析前的误差占总误差的70%~80%左右[1]。因此,做好临床医学检验  相似文献   

19.
医学检验工作中应加强对分析前的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种进口检验仪器的引进和应用,检验领域不断扩大,检验项目不断增多,为确保检验质量,各医院检验科都相继开展了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问质量控制,使检验质量明显提高。但在检验工作中,除了开展室内及室间质量控制外,分析前的质量管理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质量控制在尿常规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未实施前质量控制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320例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实施了前质量控制后在我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320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尿常规检验,对照组沿用常规的尿液样本质量管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分析影响尿液样本质量因素的基础上,实施前质量控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常规检验样本不合格率1.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3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质量控制能够显著提高尿常规临床检验中尿液样本合格率,从而显著提高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