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花胡麻草环烯醚萜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廖立平  张紫佳  胡之璧  侴桂新  王峥涛 《中草药》2012,43(12):2369-2371
目的 研究大花胡麻草Centranthera grandiflora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柱色谱方法及制备液相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大花胡麻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环烯醚萜苷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桃叶珊瑚苷(1)、玉叶金花苷(2)、8-表番木鳖碱(3)、8-表番木鳖酸(4)、玉叶金花酸(5)、梓醇(6)、栀子新苷甲酯(7)、京尼平苷酸(8)、6-O-methylaucubin (9).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胡麻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鲜地黄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从鲜地黄叶中分离鉴定了7种成分,8-表番木鳖酸,苯甲酸,丁二酸,C17~C30系列脂肪酸,β-谷甾醇,胡萝卜甙和D-甘露醇,均为鲜地黄叶中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达乌里芯芭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方法:按照2020版中国药典杂质检查项下要求,实施了重金属、砷盐、灰分、水分及浸出物等检查项目。利用TLC法对达乌里芯芭中益母草苷、梓醇和8-表番木鳖酸进行色谱鉴别。采用HPLC法对不同来源达乌里芯芭进行定量分析,其条件为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A:0~13 min, 15%~25%;13~20 min, 25%~45%。结果:益母草苷和梓醇的展开剂为三氯甲烷-甲醇-甲酸(14∶6∶1),8-表番木鳖的展开剂为三氯甲烷-甲醇-甲酸(14∶7∶1)时,益母草苷、梓醇和8-表番木鳖的斑点清晰、Rf值合理和分离度好。12批达乌里芯芭中重金属、砷盐、水分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达乌里芯芭的灰分、酸不溶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的量变化分别在8.36%~13.10%、1.16%~9.01%、24.50%~41.18%、19.56%~35.25%。达乌里芯芭中被检测成分梓醇、桃叶珊瑚阿苷和益母草苷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梓醇、桃叶珊瑚阿苷和益母草苷在不同批次芯芭中相对含量变化分别为(10.32±0.13)~(11.81±0.16)、(4.03±0.05)~(4.91±0.07)、(2.54±0.03)~(2.93±0.05)mg/g。结论:建立准确、可靠、稳定的达乌里芯芭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4.
紫菀正丁醇萃取液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紫菀正丁醇萃取液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树脂、硅胶柱层析以及制备液相分离化合物,并利用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药紫菀中正丁醇萃取部位分得9个化合物,其中紫菀皂苷类4个,分别为:3-O-[O-α-D-吡喃阿拉伯糖-(1→6)-β-D-吡喃葡萄糖基]-2β,3β,16α-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28-[O-β-D-吡喃木糖基-(1→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4)-[O-β-D-呋喃芹菜糖基-(1→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酯(astersaponin A,1)、3-O-[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2β,3β,16α-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8-[O-β-D-吡喃木糖基-(1→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4)-[O-β-D-呋喃芹菜糖基-(1→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α-L-吡喃鼠李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酯(astersaponin C,2)、3-O-[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2β,3β,16α-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28-[O-β-D-吡喃木糖基-(1→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4)-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酯(astersaponin E,3)和3-O-[O-α-D-吡喃阿拉伯糖-(1→6)-β-D-吡喃葡萄糖基]-2β,3β,16α-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4),以及shionosides A(5)、epifriedelinol(6)、astin C(7)、二十四烷酸(8)和棕榈酸(9)。结论:化合物4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19,(2)
目的研究短管兔耳草Lagotis brevituba Maxim的化学成分。方法短管兔耳草7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柱和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二甲氧基苯甲醛(1)、3,4-二甲氧基苯丙酸(2)、阿魏酸甲酯(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木犀草素(5)、柯伊利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6)、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7)、4-p-香豆酸-O-α-D-吡喃葡萄糖苷(8)、4-p-香豆酸-O-β-D-吡喃葡萄糖苷(9)、6-O-[α-L-(3-3,4-二甲氧基肉桂酰)-吡喃鼠李糖基]-梓醇(10)。结论化合物2~4、8~10为首次从该属分离得到,化合物1~4、8~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6,(1)
目的:分离并鉴定马钱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ODS反相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马钱子中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香树脂醇(1)、番木鳖次碱(2)、硬脂酸(3)、β-谷甾醇(4)、香草醛(5)、没食子酸乙酯(6)、没食子酸甲酯(7)、奴弗新(8)、番木鳖碱(9)、胡萝卜苷(10)、马钱子碱氯甲氯化物(11)、番木鳖苷酸(12)、番木鳖碱氯甲氯化物(13)、马钱子碱(14)、京尼平苷(15)、马钱素(16)。结论:其中,化合物3、6、7、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王凯  刘双  李蒙  李丽丽  于金倩  王晓 《中草药》2022,53(8):2285-2291
目的 研究忍冬Lonicera japonica叶化学成分及其保肝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C18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与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利用体外肝细胞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化合物单体抵抗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人肝癌HepG2细胞损伤的作用。结果 从忍冬叶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断氧化马钱苷酸(1)、8-表番木鳖酸(2)、马钱苷酸(3)、咖啡酸(4)、绿原酸(5)、隐绿原酸(6)、新绿原酸(7)、6′-O-β-D-呋喃芹糖基獐牙菜苷(8)、demethylsecologanol(9)、獐牙菜苷(10)、断马钱子苷半缩醛内酯(11)、表断马钱子苷半缩醛内酯(12)、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3)、异绿原酸A(14)、异绿原酸B(15)、木犀草苷(16)、木犀草素-7-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7)、木犀草素-7-O-木糖(18)、忍冬苷(19);其中化合物2~11、1~15、17具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地黄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结构鉴定。方法采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Sephadex LH-20,MCI Gel CHP-20,硅胶等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地黄叶的50%含水丙酮组织破碎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27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1),龙胆酸(2),6,7-二羟基香豆素(3),对羟基苯乙醇(4),3,4-二羟基苯乙醇(5),原儿茶酸(6),1,2,4-苯三酚(7),香叶木素(8),木樨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9),芹菜素(10),2β,3β,19α-三羟基齐墩果-12-烯-13,28-二羧酸(11),2α,3β-二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12),glutinolic acid(13),β-hydroxyacteoside(14),松果菊苷(15),焦地黄苯乙醇苷B1(16),毛蕊花糖苷(17),异毛蕊花糖苷(18),筋骨草醇(19),梓醇(20),8-表番木鳖酸(21),木樨草素(22),齐墩果酸(23),熊果酸(24),齐墩果酮酸(25),β-谷甾醇(26),胡萝卜苷(27)。结论化合物1~14,23~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祁菊非药用部位秸秆7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提高现有药用植物资源的再生能力和内在质量奠定化学基础。[方法]利用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祁菊非药用部位秸秆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奎宁酸酯类单体化合物,分别为3-O-咖啡酰基奎宁酸(1),绿原酸甲酯(2),4-O-咖啡酰基奎宁酸(3),1,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4),1,4-二咖啡酰基奎宁酸(5),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6),3,4-二咖啡酰基奎宁酸(7),3,4-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8)。[结论]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3、5、6、8为首次从秸秆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干姜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ODS、硅胶柱层析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干姜中分离并鉴定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为:姜酮(1)、[6]-姜酚(2)、(E)-6-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癸-4-烯-3-酮(3)、4-(4-羟基-3-甲氧基苯基)丁-3-烯-2-酮(4)、1-(4-羟基-3-甲氧基苯基)乙酮(5)、环-(色氨酸-缬氨酸)-二肽(6)、异落叶松脂素(7)、[4]-姜酚(8)、二氢阿魏酸乙酯(9)、阿魏酸乙酯(10)、松脂素(11)、8-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1-丙酮(12)、8-羟基-1-(4-羟基)苯基-1-丙酮(13)、4-(1-甲氧基乙基)-苯酚(14)、环(L-亮氨酸-L-脯胺酸)(15)。结论:其中,化合物5~7、9~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张佳  杨桠楠  姜建双  冯子明  苑祥  张旭  张培成 《中草药》2021,52(17):5176-5184
目的对仙鹤草Agrimoniapilosa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利用去血清损伤的PC12细胞模型筛选化合物的神经保护活性。方法利用80%乙醇对仙鹤草进行提取,再通过大孔吸附树脂、ODS、硅胶、SephadexLH-20凝胶以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然后根据质谱、核磁、圆二色谱等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仙鹤草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命名为仙鹤草酸酯(1)、仙鹤草苷A(2)、苦树苷C(3)、长花马先蒿苷B(4)、(7R,8S)-4,7,9,9′-四羟基-3,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7-O-β-D-葡萄糖苷(5)、(7S,8S)-3-甲氧基-8,4′-氧代新木脂素-3′,4,7,9,9′-五醇(6)、红叶藤苷(7)、(7S,8R)-1-[4-O-(β-D-吡喃葡糖糖基)-3-甲氧基苯基]-2-[4-(3-羟丙基)-2,6-二甲氧基苯氧基]-1,3-丙二醇(8)、密穗马先蒿苷(9)、淫羊藿醇A2(10)。结论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仙鹤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a和1b为1对互变的葡萄糖端基手性相反的8-O-4′型木脂素酸酯;化合物1在10μmol/L对去血清损伤的PC12神经细胞表现出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轮叶马先蒿的环烯醚萜苷成分及其抗补体活性。方法:通过溶血实验,以抗补体活性为导向分离手段,对轮叶马先蒿各部位进行抗补体活性测试,采用各种色谱法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确定化合物的抗补体活性成分。结果:轮叶马先蒿正丁醇部位抗补体活性较强,从中分离鉴定了12个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分别为:玉叶金花苷酸甲酯(1)、小米草苷(2)、龙船花苷(3)、桃叶珊瑚苷(4)、玉叶金花苷酸(5)、山栀苷甲酯(6)、京尼平苷(7)、7-去氧栀子新苷(8)、乙基胡桃苷(9)、乙基表桃叶珊瑚苷(10)、7-去氧-8-表番木鳖酸(11)、kankanoside A(12)。化合物5、6、11对经典途径的补体激活具有抑制作用。结论:其中,化合物7、8、12为首次从马先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6、9、10、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显示出较强的抗补体活性,50%抑制溶血浓度(CH_(50))为164μg/mL,可作为今后开发天然补体抑制剂的候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卢青  李海波  姚新生  于洋 《中草药》2019,50(14):3261-3268
目的研究兴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和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反相半制备型HPLC等各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兴安升麻根茎大孔吸附树脂30%乙醇水洗脱部位中共分离得到了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imicifugaside F(1)、(+)-(2S,3R)-2-(4-羟基-3-甲氧基苯基)-3-[(β-D-吡喃葡萄糖氧基)甲基]-7-甲氧基苯并呋喃-5-丙烯酸(2)、5-羟基-2-甲氧基苯甲酸(3)、苯甲酸-4-O-β-D-葡萄糖苷(4)、异阿魏酸(5)、阿魏酸(6)、阿魏酸-4-O-β-D-阿洛糖苷(7)、阿魏酸-4-O-β-D-葡萄糖苷(8)、芥子酸-4-O-β-D-葡萄糖苷(9)、6,6′-二-O-芥子酰基蔗糖(10)、番石榴酸(11)、蜂斗菜酸(12)、N-反式对羟基苯乙基阿魏酰胺-4-O-β-D-阿洛糖苷(13)、N-反式-3′-甲氧基-4′-羟基苯乙基阿魏酰胺-4-O-β-D-阿洛糖苷(14)、N-反式-3′-甲氧基-4′-羟基苯乙基阿魏酰胺-4-O-β-D-葡萄糖苷(15)、grevilloside G(16)、丁香脂素(17)、丁香脂素-4,4′-O-β-D-双阿洛糖苷(18)、(+)-异落叶松树脂素-3a-O-β-D-葡萄糖苷(19)、(-)-5′-甲氧基异落叶松树脂素-3a-O-β-D-葡萄糖苷(20)。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的木脂素苷类化合物,化合物2~4、8~10、15~17、20为首次从升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仙人掌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应用多种波谱技术,结合文献对照,对分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仙人掌肉质茎的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二甲基(2R)-2-[(4-乙氧基-4-氧代丁酰基)氧基]琥珀酸酯(Ⅰ)、愈创木基甘油-β-阿魏酸醚(Ⅱ)、香豆酸甲酯(Ⅲ)、对羟基苯甲酸甲酯(Ⅳ)、苯甲酸(Ⅴ)。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仙人掌酯(opun tiaester),化合物Ⅱ~Ⅳ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中成药》2020,(10)
目的研究关苍术Atractylodes japonica Koidz. ex Kitam.的化学成分。方法关苍术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咖啡酸(1)、阿魏酸(2)、对甲氧基肉桂酸(3)、十七烷酸(4)、二十八烷酸(5)、7-羟基香豆素(6)、东莨菪内酯(7)、3-乙酰氧基-6E,12E-二烯-8,10-二炔-1-醇(8)、1,3-二亚油酸甘油酯(9)、滨蒿素(10)、双[5-甲酰基糠基]醚(11)、1-呋喃-9-甲氧基-1E,7E-3,5-辛二炔(12)。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瓜馥木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瓜馥木F issistigm a oldham ii(H em sl.)M err.为番荔枝科瓜馥木属植物,根入药,性温味辛,具有祛风除湿、镇痛消肿、活血化瘀等功效,主要用于跌打损伤、关节炎及坐骨神经痛的治疗[1]。为寻找反映瓜馥木中抗炎、镇痛活性特征成分,笔者对瓜馥木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前文[2]已报道N-甲基-2,3,6-三甲氧基吗啡烷二烯酮(N-m ethy l-trim ethoxym orph inand ien-7-one),本研究从其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4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为O-甲基芒籽碱(O-m ethy l-m oschtao line,Ⅰ)、酸花木碱(毛叶含笑碱,oxy lop-ine,Ⅱ)、氧代克斑…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从姜 Zingiber officinale L.根茎中分得4个姜烯酚:[4]-姜烯酚(1)、[6]-姜烯酚(2)、[8]-姜烯酚(3)和[10]-姜烯酚(4),并研究了它们对成神经细胞瘤细胞 IMR32及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β-淀粉样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2012,(9)
目的:分析川黄柏抗糖尿病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酸水沉淀、中压制备、凝胶柱分离及制备液相等多种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离,应用质谱和核磁等手段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活性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鉴定为:小檗碱(1)、药根碱(2)、黄柏碱(3)、5-羟基小檗碱(4)、肉桂酸(5)、阿魏酸(6)、3-O-阿魏酰-奎尼酸甲酯(7)、4-O-阿魏酰-奎尼酸(8)、4-O-阿魏酸-奎尼酸甲酯(9)、Cyclohexanecarboxylic acid(10)。结论:化合物4、9和10为首次从黄柏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蝉翼藤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层析、中压液相等色谱技术对蝉翼藤根茎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所得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蝉翼藤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3-[(6-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β-D-吡喃葡萄糖基)氧基]丁基]-3,5,5-三甲基-2-环己烯-1-酮(1)、prunustosananside AⅡ(2)、荷花山桂花糖A(3)、(7S,8R)-1-[4-O-(β-D-吡喃葡萄糖基)-3-甲氧苯基]-2-[4-(3-羟丙基)-2,6-二甲氧基苯基]-1,3-丙二醇(4)、落叶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5)、对羟基肉桂酸甲酯(6)、阿魏酸甲酯(7)。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一个新的单萜苷类化合物,化合物2~4为首次从蝉翼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4为首次从远志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大枣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及聚酰胺柱层析等色谱技术分离并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大枣的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3S,4R,8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胺]18.十八烯-1,3,4-三醇(1)、1-O-β—D-吡喃葡萄糖-(2S,3S,4R,8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胺]8-十八烯-1,3,4-三醇(2)、2α-羟基齐墩果酸(3)、2α-羟基乌苏酸(4)、3β,6β豆甾烷-4-烯-3,6-二醇(5)、伊谷甾醇(6)、胡萝卜苷(7)、十七烷酸(8)、二十四烷酸(9)、芦丁(10)、D-葡萄糖(11)。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枣属植物中分得的神经酰胺及脑苷脂类化合物,化合物4、5、8和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