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肾病综合症属中医水肿的一种,以蛋白尿、浮肿反复出现为主症。它的病因病机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肺为水之上源,外邪伤肺,肺气不宣,气机雍塞,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可致水肿;脾阳不足,湿困中焦,水湿停滞;肾阳虚亏,不能化气行水,使水液泛滥横溢而肿。关于水肿的洽疗.笔者分肺脾肾施治,  相似文献   

2.
肾病综合症(泛称肾病)是小儿肾脏疾病中常见治疗之一,目前对小儿肾病的治疗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现就个人临床实践谈体会。1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辨证论治法小儿肾病多全身高度浮肿,尤其在应用激素治疗前,故中医诊断为“水肿证”,而且多属“阴水”虚寒证,临床所见小儿肾病的诱因最多是呼吸道感染,因此有“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的说法。所以小儿肾病的辨证应着眼于肺脾肾,但在激素治疗前,全身高度浮肿,按中医辨证论治应以健脾益气,温阳利水的实脾饮加减,如生芪、党参、茯苓、陈皮、大腹皮、冬瓜皮、车前子。有呼吸道感染,面目浮肿…  相似文献   

3.
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血脂症为主要表现,属中医"水肿"、"虚劳"范畴.该病易复发.其原因除与用药治疗欠规范有关外,还常与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情绪波动等密切相关.自2003年以来本院肾内科在运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基础上,予以辨证施治,并实施各项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属中医"水肿"范畴。现将中西结合辨证论治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外邪侵袭,饮食起居失常,或劳倦内伤,均可导致肺失通调,脾失传输,肾失开合,终至膀胱气化无权,三焦水道失畅,水液停聚,泛滥肌肤,而成水肿。水不自行,赖气以动,故水肿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表现,与肺脾肾三脏关  相似文献   

5.
肾病综合症以高度浮肿、大量尿蛋白、肾型高血压、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为其特点,苔多薄腻、舌淡微胖,脉常濡细。西医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症,但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多,且停药后疾病容易复发。中医认为肾病综合症属于“水肿”、“虚劳”、“腰痛”等范畴,中医药治疗肾病综合症有较好疗效。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肾病的现状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6.
钟柏松 《陕西中医》1992,13(7):302-303
本文从小儿肺的生理病理等方面探讨了小儿肺不足的内涵,认为肺常不足是指肺系组织,全而未壮;肺系功能,娇弱不全,外邪易犯,功能易乱。认识这些特点,对儿科疾病的防治和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李杰  王雪峰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1):907-908
儿童难治性肾病 (RSN) ,是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激素足量正规治疗 8周无效应、或部分效应、或频繁发作、或激素依赖者。凝血与纤溶障碍是肾病综合征难治和反复的主要原因[1 ] ,目前 ,西医仍以糖皮质激素疗法 ,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为主 ,长期使用不但其毒副反应大 ,极易合并感染 ;而且易造成血液的高凝 ,加重肾脏损伤 ,临床治疗颇为棘手。中医认为 ,脾肾亏虚是小儿水肿发病的根本 ,水肿与瘀血关系密切 ;加上小儿脾常不足 ,脾虚湿困 ,郁而化热 ,故小儿肾病以湿热瘀阻型多见。笔者以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基础治疗上加用自拟中药…  相似文献   

8.
肾病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为主要表现,是小儿泌尿系的常见病,属中医“水肿”、“虚劳”范畴。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所以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非药物治疗中,护理工作十分重要,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9例,男25例,女24例;年龄最大12岁,最小10个月;病程最长者8年,最短者3个月。护理方法1.起居护理:本病多因感受外邪,风热之邪居多,经咽喉循经入侵肾脏;或皮肤生疮痍,湿热之邪内侵,致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水运失常,水湿内停而发病…  相似文献   

9.
管竞环主任医师从事肾病临床40余载,学验俱丰。现将管师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的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1消肿须理气管老认为,肾病综合征患者多有肺气虚,易感外邪。外邪袭肺,致肺气壅滞,气聚而水停,使原有水肿加重。水气本为同类,故治水者当兼理气,气化水自化。...  相似文献   

10.
肾病综合症是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肾小球病变为主的一组综合症.其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明显水肿.目前由于小儿肾病综合征易复发的特点及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使用后的毒副作用等,小儿肾病综合症的治疗仍较为棘手,中医药在该病治疗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一个重要体现。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感外邪,而肺为娇脏,为最高之华盖,最易为外邪所伤。肺以宣降为和,大肠以通导为顺,只有肺与大肠气机协调,才能使邪有出路,外感之邪不得以在体内停滞甚至入里转归。在治疗上外感肺病时需注意保证肠道功能的正常运行,必要时以治肠来达到治肺的目的。本文通过几个病例来浅谈釜底抽薪之法在小儿外感肺病中的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12.
孙丽平认为小儿"肺脾肾常不足",且"脏腑薄,肌肤嫩,易感外邪",导致小儿"内有痰、外感邪"的病理状态是小儿肺系疾病啰音产生的主要原因。临床治疗小儿肺系疾病从啰音入手,重在"疗痰",并结合病情辨证加减。对于啰音难消、顽痰难除的患儿根据其体质佐以活血、温阳、固肾等法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3.
<正>咳嗽是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最常见病症,约占门诊量的50%~([1])。临床上根据有痰无痰可分为有痰咳嗽(湿性咳嗽)和无痰咳嗽(干性咳嗽)~([2])。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干性咳嗽疗效较好。1病因病机外感风邪。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且"肺常不足",腠理薄弱,卫外不固,易于感受外邪。"风为百  相似文献   

14.
<正>外感发热是儿科临床常见急症之一,由于小儿神气怯弱,发热常易致惊厥等危症,所以应及时给予恰当治疗。中医无论内治或是外治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中医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常用方法综述如下。1内治法1.1宣散清利外感发热的根本原因在于外邪作用于人体,故祛除外邪是治疗的根本原则。换言之,使  相似文献   

15.
小儿肾病综合征,简称小儿肾病,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临床以明显水肿和实验室检查的大量蛋白尿、血清胆固醇增高、低蛋白血症为特点,属中医水肿的范畴。以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湿不运为主要病机。近年来,笔者运用扶正祛邪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属中医水肿的范畴 ,其病程长、易复发、病情复杂。湖北中医学院陈陶后教授从事儿科临床 40余年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 ,取得较单纯西药治疗为佳的疗效 ,并能降低复发率。笔者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分为单纯性肾病、肾炎性肾病及先天性肾病。单纯性肾病病理改变以微小病变居多 ,以阳虚者多见 ;肾炎性肾病病理类型复杂 ,小儿以系膜增生病理改变多见 ,以阴阳两虚者多见 ;先天性肾病相对较少见。辨证施治为中医的灵魂、精髓 ,但与辨病不相悖 ,结合辨病可帮助我们更好辨证 ,提…  相似文献   

17.
张亚荣  张洪翠 《新中医》1997,29(8):52-53
肾病综合征是小儿常见的肾脏病,它具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4大临床特点,由于其症见全身高度水肿,属中医学水气、肿胀、水肿范畴。其水肿特点为一身漫肿,呈烂泥样,且水肿反复出现,有时迁延不愈,故认为小儿肾病综合征之水肿大多为里证、虚证,属阴水范畴。现据笔者的临证经验浅谈对此病水肿辨治体会。1小儿肾病综合征水肿的病机中医学认为肾病综合征水肿的病机为肺、脾、肾五脏俱虚,感受外邪而诱发。《诸病源候论》云:“水病者,由脾、肾俱虚故也。肾虚不能宣通水气,脾虚不能制水,故水气盈溢,渗透皮肤,…  相似文献   

18.
肺位最高,不耐寒热,素有"娇脏"之称,外邪侵入,肺则首当其冲;肺朝百脉,如肺有病常及它脏,它脏有病亦常累及于肺;中医治肺有法可效,有方可循,方法庞杂,应用不当常难以奏效;遍览各家治肺之法,结合临床体会归纳整理为"治肺六法"。  相似文献   

19.
喘息性支气管炎为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常以咳、喘为主症,具有易反复发作的特点。李伟伟教授认为其多为外邪侵袭机体导致肺卫不固,肺气失宣,津液失布,而小儿脾常不足,感邪后肺脾运化水湿不足,水湿内停,形成"伏饮"。其病因病机为"伏饮"留于体内,感受外邪,导致肺气升降失司而为病。遂从饮的角度出发论治喘息性支气管炎,治以宣肺的同时加以健脾,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20.
答:众所周知,感受外邪常常是慢性肾炎反复发作或加重的因素。中医认为肺主卫外、主皮毛,肺能敷布卫气散于肌表,有防御外邪之功。若肺气虚损,则宣发卫气和输精于皮毛的生理功能减弱,从而导致表卫不固,抵御外邪侵袭的能力下降,因而易于感受外邪。而感邪之后,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水液代谢失调,常可致水湿泛溢肌肤而发为水肿;而且金不生水,还可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