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全庆 《右江医学》2004,32(4):343-344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 3 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  3 3例均一次穿刺成功 ,16例术后 3天复查CT证实原血肿已基本消失 ,10例术后 6天复查CT证实血肿已基本消失 ,7例术后病情恶化而死亡。其余均无并发症出现 ,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微创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 38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清除术前后行CT扫描 ,在CT引导下行微创清除术 ,并动态观察其疗效。结果 :38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首次血肿清除率达 2 8.0 %~ 4 0 .0 %,其中 1 2例首次清除率为 4 0 .0 %~ 5 6 .0 %。存活 32例 7d后复查头颅CT证实者血肿清除率达 80 %以上。治愈有效率为 84 .2 %,死亡率为 1 5 .8%。结论 :CT引导下的微创清除术能有效地降低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潘海英  沈海宁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1):2220-222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8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清除术前后行CT扫描,在CT引导下行微创清除术,并动态观察其疗效.结果:38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首次血肿清除率达28.0 %~40.0 %,其中12例首次清除率为40.0 %~56.0 %.存活32例7 d后复查头颅CT证实者血肿清除率达80 %以上.治愈有效率为84.2 %,死亡率为15.8 %.结论:CT引导下的微创清除术能有效地降低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清除术对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提供临床借鉴。方法应用CT确定头颅穿刺点,颅骨钻孔,穿刺针引导置入引流管,用注射器抽出约出血量的1/3~1/2陈旧性血液,再注入含尿激酶1万~2万单位的生理盐水3~5mL液化血肿,保留4h后放开引流。术后复查头颅CT,观察穿刺方向、深度及血肿清除量、血肿周围组织水肿情况。结果 86例患者定位准确,成功率100%,血肿清除率75%~95%,连续引流3~7d,血肿基本清除,周围脑组织水肿明显缩小。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操作简便,成功率高,降低了病死率、致残率,尤其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小骨窗微创开颅对早期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小骨窗微创开颅血肿显微清除术对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依据头颅CT术前精确摄片定位,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微创开颅,于手术显微镜下清除脑内血肿56例。结果本组56例中,52例术后第5天内复查头颅CT,血肿大部分消失;术后第10天复查CT,血肿基本消失。手术后近期疗效:住院期间死亡6例,放弃治疗5例;生存的45例中,随访3个月,以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分级:ADLⅠ~Ⅲ级39例,占86.6%。结论应用小骨窗微创开颅对高血压脑出血血肿行显微清除术具有损伤轻微、血肿清除完全、脑内减压及时充分、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安全有效的特点,弥补了大骨瓣开颅手术和单纯钻孔引流术的不足,是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和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万森 《华夏医学》2012,25(1):70-72
目的:探讨微创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提供适宜的治疗措施。方法:应用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8例,应用微创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6例。结果:开颅血肿清除抢救成功12例,抢救成功率66.6%。微创血肿清除抢救成功8例,抢救成功率50%;其中出血8h内手术12例,抢救成功4例;4例在出血后3~5d手术均抢救成功。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量大,中线移位明显,特别是伴有脑疝时,应开颅血肿清除。出血早期因微创术有引起再出血的危险,要慎用。出血3d后的患者,出血已停止,血肿已液化,适宜微创血肿清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微创清除术后CT表现预测疗效的价值及指征。方法分析1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前后的临床及CT资料,探讨与预后情况密切相关的术后短期CT影像学征象。结果14例患者术后3日内复查CT,均显示了不同程度的血肿减少、占位效应缓解、中线结构回复及脑内出现气体等征象。治疗后基本治愈3例、显著进步4例、进步5例、无变化2例,残存血量、血肿清除率与手术预后有回归关系,中线结构回复程度、血肿部位术后气体量与预后无明显回归关系。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短期复查CT可以了解血肿清除率、中线结构回复程度及其它相关改变;从术后CT表现推测预后状况必须紧密结合临床资料进行个体化的辨证分析,其中,残存血量、血肿清除率对预测近期疗效较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CT定位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CT定位微创穿刺外引流术,术后经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溶解液化引流血肿。结果:应用CT定位微创穿刺外引流术5d内血肿清除率达90%以上。术后经治疗,随访2-6个月,良好48例,轻残13例,重残3例,死亡1例。结论:CT定位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损伤轻微,清除血肿满意,患者恢复快,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CT定位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4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CH)微创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方法 240例HCH患者在CT辅助下应用YL-1型颅内血肿微创碎吸针清除血肿,加尿激酶等溶解清除。结果血肿基本消除时间3d52例,3~5d118例,6~7d60例,7d10例;术后6个月以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Ⅰ级42例,Ⅱ级94例,Ⅲ级63例,Ⅳ级20例,Ⅴ级5例,死亡16例。结论 CT引导下应用YL-1型血肿碎吸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5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奕添 《广西医学》2010,32(4):445-446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5例,应用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清除颅内血肿,并观察其预后。结果 45例患者术后复查CT显示首次清除血肿达75%以上18例,达60%以上22例,使用2~3次液化剂液化后基本清除血肿;再出血3例,死亡2例。结论应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不能耐受开颅手术患者及急诊抢救。  相似文献   

11.
CT引导下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术前根据CT初定头皮穿刺点并作标记,再行CT扫描修正,钻颅穿刺抽吸血肿,术后辅以纤溶治疗。结果穿刺引流时间14h-4d。治疗40例,术后血肿完全清除8例,清除70%以上29例,清除50%~70%3例。结论微创引流治疗简单、安全、创伤小,能较快清除血肿,解除占位效应。  相似文献   

12.
软通道微创引流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霞 《四川医学》2011,32(5):742-743
目的研究应用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4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CT检查结果,依据血肿的形态、位置、大小并结合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穿刺点、方向,将软通道引流管顺利置入到血肿区域进行液化引流,清除血肿。结果 243例患者出院210例,死亡33例,病死率为13.6%;对出院的156例患者随访半年,以ADL评估神经功能,ADL1为78例(50%),ADL2为41例(26.3%),ADL3为24例(15.4%),ADL4为8例(5%),ADL5为5例(3%)。结论应用软通道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最大限度地清除血肿,避免或减轻并发症,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06~2015-09期间经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结果 根据术后6 h内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清除情况:完全清除27例,次全清除18例,部分清除3例。术后主要并发症:肺部感染、颅内积气、消化道出血,无内镜手术直接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6月随访,按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价患者预后,Ⅰ级21例,Ⅱ级16例,Ⅲ级9例,Ⅳ级2例。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微创性、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骨窗入路治疗高血压丘脑-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及术中术后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121例高血压丘脑-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入路清除血肿,术后CT检查观察疗效。结果术后105例患者血肿清除率达80%~95%,再出血16例,其中12例不需要再次手术,4例出血量大需要再次手术。结论严格掌握小骨窗入路手术指征是把握手术的关键,小骨窗入路治疗高血压丘脑-基底节区出血具有高效,快捷,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36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和护理方法。结果: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的主要护理问题为:颅内压改变、颅内感染和引流不畅。其需要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注意维持颅内压的相对稳定、预防感染并确保引流通畅。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护士要给予精心的护理干预,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施鹏 《吉林医学》2013,34(11):2003-2004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开颅手术组和微创血肿引流组,各为25例。两组患者预先给予基础护理、吸氧、脑保护剂等,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再分别进行开颅手术和微创血肿引流。结果:与开颅手术组作比较,微创血肿引流组预后明显,安全可靠。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血肿引流,可明显提高效果,安全可靠,能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移动式床旁CT(Portable Bedside CT,PBCT)-CereTom在导航引导下锁孔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Supratentorial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方法 56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前使用PBCT-CereTom行CT导航扫描。19例为床旁CT检查,37例为常规CT检查。手术后行CT扫描,了解血肿清除效果。结果 用mRS、GCS以及术后6个月GOS评分:术前GCS平均9分(范围:3~15分),mRS平均4分(范围:2~5分);出院时GCS平均14分(范围0~15分),mRS平均3分(范围0~6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6个月总体生存率:94.64%(53/56)。GOS评分:57.1%(GOS 4~5)恢复良好,28.57%(16/56)合并(GOS 3)重残,8.6%(GOS 2)植物生存,5.7%(GOS 1)死亡;影像学评价:血肿清除率96.9%(范围:77.9~99.4%),血肿清除率〉90%的病例数52例(92.86%)。结论 PBCT-CereTom的导航可以快速实施,并可保证图像质量,其导航引导下的锁孔手术快速、精准、安全和有效;术后实时了解血肿清除程度、血肿腔渗血情况,并可连续追踪观察;特别适合于危重患者的床旁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在超早期行小骨窗开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在超早期行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治疗,效果满意,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2-3d对本组80例患者行头颅CT复查:74例血肿清除率>90%,受压组织复位;6例术后再出血.术后行0.3-2年的随访,依据GCS评分,48例恢复良好,17例中残,10例重残,5例死亡,病死率为6.2%.其中死于消化道出血、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肺部感染等并发症3例,死于脑功能严重衰竭2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血肿清除彻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发生率、致残率及病死率明显降低,安全有效,明显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12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病后6h内及48 h内进行头颅CT检查,根据头颅CT检查结果分为血肿扩大组和非血肿扩大组.分析2组平均动脉压、首次CT检查血肿体积及血肿形态、血肿位置、凝血功能、渗透性利尿剂使用情况.结果:血肿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