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梁建艳 《微创医学》2006,25(3):408-410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治疗对慢性盆腔痛镇痛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6例慢性盆腔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采用骶管阻滞治疗,对照组37例用芬必得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明显缓解,且起效快、完全缓解及缓解持续时间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P<0.01).结论骶管阻滞镇痛疗效优于芬必得,且无明显副作用,可作为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痛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
骶管阻滞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上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范围广泛的慢性下腹痛 ,腰骶痛、极度的疲劳感、白带过多、痛经和某些神经衰弱等症状 ,且多伴有经前乳房胀痛、膀胱刺激症状、阴道坠痛、肛门坠感等 ,经全身或妇科治疗效果欠佳 ,我院应用骶管阻滞治疗 6 0例 ,取得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9年 4月— 2 0 0 1年 2月我院门诊就诊的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 12 0例 ,随机分为二组 ,观察组 6 0例 ,对照组 6 0例 ,均为女性 ,年龄 2 0~ 5 5岁 ,病程 5个月~ 10年。排除泌尿、肛肠、腰椎部疾病。2 治疗方法与结果2 .1. 治疗方法 观察组用药配方 0 .5 %利…  相似文献   

3.
梁建艳 《右江医学》2006,34(1):36-37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将97例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患者采用骶管阻滞治疗,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常规妇科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6.0%,对照组治愈率42.6%,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骶管阻滞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治疗慢性肛门直肠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6例慢性肛门直肠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骶管阻滞治疗,对照组采用坐浴、口服及外用药物等综合治疗。观察两组在疗效方面的差别。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骶管阻滞治疗慢性肛门直肠疼痛,操作简单、安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治疗妇女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骶管阻滞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采用骶管阻滞治疗的152例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152例患者经骶管注入含0.5%布比卡因5 mL、当归液2 mL、山莨菪碱10 mg、地塞米松5 mg、维生素B1100 mg、维生素B650 mg、维生素B12500μg的复合液,用0.9%氯化钠稀释到20 mL,每周一次,四次为一疗程,观察疗效并加以分析。结果:应用骶管阻滞治疗妇女盆腔淤血综合征取得满意效果,临床治愈率84%,有效9%,好转7%,无1例出现局部和麻醉阻滞并发症。结论:骶管阻滞疗法是当前治疗妇女盆腔淤血综合征行之有效的一种麻醉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汤文喜  王世端 《医学综述》2005,11(11):1041-1043
骶管阻滞是小儿外科最常用的术中及术后镇痛方法。对行腹部和下肢手术的患儿,全麻时复合骶管阻滞行术中和术后镇痛安全可靠。用于年幼儿它容易操作,成功率高。骶管阻滞的主要缺陷是单次注射局麻药后作用时间太短。向局麻药添加增效剂能延长单次阻滞的镇痛时间。现将目前小儿骶管阻滞镇痛用药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骶管阻滞治疗坐骨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坐骨神经痛是因原发性或继发性损害所引发的 ,沿着神经传导通路及分布区域的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1] 。我院疼痛科自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1月对 36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采用骶管阻滞治疗 ,取得较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6例患者 ,男 2 0例 ,女 16例 ,年龄 2 2~ 71岁 ,平均 4 7岁 ;病程短于 1年者 2 5例 ,病程超过 1年 11例。患者就诊时主诉沿坐骨神经走行区疼痛 ,活动受限 ,部分患者伴行走困难 ,甚至肌肉萎缩。X片检查 :常有腰骶椎椎间盘突出 ,骨质增生。2 治疗方法与结果2 .1 治疗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 ,患肢在下 ,两膝抵…  相似文献   

8.
急性腰扭伤多采用硬膜外用药治疗,效果虽好,但操作复杂且并发症多,患者不易接受。为了寻找疗效高、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97年以来选用骶管阻滞治疗急性腰扭伤67例。现报告如下。 1 治疗方法采用常规骶管麻醉穿刺法,穿刺成功回吸无脑脊液及血后即可注药。药物为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10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左右,缓慢注入骶管。平卧10~20分钟,患者无下肢麻木、无力等不良反应即可下床活动。疗程视病程长短及治疗效果而定。一般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对慢性盆腔炎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81例慢性盆腔炎症患者行骶管阻滞治疗。结果 一次性治愈率为28.3%,一次性好转率为64.1%,一疗程后治愈率为61.7%,好转率为33.3%。结论 骶管阻滞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疼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11.
12.
改良骶管阻滞下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一种有效补救措施,长期以来,人工流产是在无有效镇痛条件下实施的。近年来,我们采用在改良骶管阻滞下行人工流产术,能有效镇痛,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100例基本条件相同,均无椎管内阻滞禁忌症,心功能Ⅰ...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术后疼痛,本文在骶管阻滞局麻药中加入吗啡2mg用于术后镇痛,结果:镇痛显效率86.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并发症32%。提示:骶管中加入小剂量吗啡用于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骶骨标本第一骶孔的解剖学特点,为第一骶前孔神经阻滞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50例骶骨标本进行测量,包括左、右第一骶后孔与骶正中嵴的距离,第一骶前后孔的深距,并确定穿刺进针的最佳角度.结果 左、右第一骶后孔与骶正中嵴的距离分别为(23.6±1.4)mm和(23.5±1.8)mm.左、右侧第一骶前、后孔深距分别为(26.1±2.8)mm和(25.4±2.6)mm.最佳进针角度,左侧:与冠状面和矢状面夹角分别为(82.3±2.6)°和(8.3±1.1)°;右侧:与冠状面和矢状面夹角分别为(83.9±2.9)°和(9.2±1.5)°.结论 第一骶前孔神经阻滞穿刺点宜选择距骶正中嵴旁开25~30 mm,角度以与冠状面82°~84°、矢状面8°~10°较易穿刺成功.  相似文献   

15.
坐骨神经痛是由多种原因使坐骨神经受损,沿坐骨神经径路及其分布区引起疼痛的一种综合征。此痛较常见。临床上常见的是坐骨神经在其走行中遭受邻近组织病变的刺激或压迫所致。也有50%-8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引起坐骨神经痛。近几年来,我院采用骶管神经阻滞为主,辅用中成药治疗坐骨神经痛,取得了临床比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痹痛灵对慢性盆腔痛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慢性盆腔痛患者34例采用痹痛灵胶囊治疗(观察组)、32例用芬必得(对照组)作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对照组患者也有缓解,但观察组在起效时间、完全缓解时间、缓解持续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副作用发生率观察组12%,明显低于对照组44%(P<0.01)。结论 痹痛灵胶囊镇痛疗效优于芬必得,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7.
由于肛门,会阴部神经丰富,肛门直肠手术后康复时间长,术后疼痛常造成极大的痛苦。本院选择骶管阻滞,以低浓度利多卡因、曲马多或吗啡-东莨菪碱合剂行术后镇痛,结果总结如下。 1 治疗方法 各组术前均不用药,取俯卧位,行骶管穿  相似文献   

18.
我院在1993年5月至1996年5月采用直入法骶管内麻醉12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本组125例  相似文献   

19.
我年轻的时候,双侧下腹和腰骶部常常感觉疼痛,夏天症状好转。冬天加重。[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阻滞对治疗慢性盆腔痛的疗效。方法对56例慢性盆腔痛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盆腔痛是多种因素导致的,连续硬膜外阻滞对治疗慢性盆腔痛的疗效明显有临床意义。结论慢性盆腔痛是一种综合因素所导致的疾病,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对疼痛缓解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