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薏苡仁提取物(康莱特,KLT)注射液对晚期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KLT治疗晚期PHC 52例为治疗组,并以常规对症处理治疗42例蛟期PHC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LS)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3+细胞,CD4+细胞,CD4+/CD8+细胞比值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均<0.05),CD8+细胞无显著性改变(P>0.05),血清sIL-2R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细胞,CD4+细胞,CD4+/CD8+细胞比值及sIL-2R较治疗前无显著性改变(P均>0.05),结论:KLT对晚期PHC患者的免疫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细胞免疫状况及IL-2、IL-6及T细胞亚群与临床的关系。方法ELISA法检测血清IL-2、IL-6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40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及术后7天IL-2产生能力降低,IL-6水平升高,与术后第6疗程化疗结束后4周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术前临床Ⅲ、Ⅳ期患者IL-2活性低于Ⅰ、Ⅱ期患者,IL-6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水平(P<0.05);CD4细胞显著减少,CD4/CD8明显降低,与Ⅰ、Ⅱ期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术后复发的6例患者血清IL-6持续增高。结论 对IL-2、IL-6及T细胞亚群的定期检测有助于观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病情变化,为其预后判断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薏苡仁提取物 (康莱特 ,KLT)注射液对晚期原发性肝癌 (PH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KLT治疗晚期PHC 52例为治疗组 ,并以常规对症处理治疗 4 2例晚期PHC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T LS)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结果 :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3 细胞、CD4 细胞、CD4 /CD8 细胞比值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高 (P均 <0 .0 5) ,CD8 细胞无显著性改变 (P >0 .0 5) ,血清sIL 2R明显降低 (P <0 .0 5) ;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 细胞、CD4 细胞、CD4 /CD8 细胞比值及sIL 2R较治疗前无显著性改变 (P均 >0 .0 5)。结论 :KLT对晚期PHC患者的免疫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术中大剂量放疗对宫颈癌Ⅱb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探讨宫颈癌Ⅱb患者术中大剂量放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的变化。材料与方法:对61例宫颈癌Ⅱb患者(其中28例行术中放疗,33例行单纯放疗)在放疗前后,分别用流式细胞技术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包括CD4、CD8、CD4/CD8)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变化。并与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放疗后,单纯放疗组和术中放疗组间CD4、CD4/CD8、IL-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放疗组明显低于术中放疗组。结论:术中大剂量放疗对宫颈癌Ⅱb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较轻,有利于机体的恢复。7  相似文献   

5.
康莱特对大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术后应用康莱特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2例患者手术后按治疗措施不同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常规化疗组和康莱特组。手术前和术后3周抽静脉血测定并比较T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及CD+4/CD+8)的值并将所有患者术前指标做为患者组同54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患者组术前与对照组相比,CD+3、CD+4、CD+4/CD+8细胞数减少(P<0.01)而CD+8细胞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患者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上升(P<0.01),且不同术后处理组升高程度不同,康莱特组的CD+3、CD+4、CD+4/CD+8较其余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康莱特可显著改善大肠癌患者术后的T细胞亚群值并优于单纯手术和常规术后化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细胞免疫状况及IL-2、IL-6及T细胞亚群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血清IL-2、IL-6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 40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及术后7天IL-2产生能力降低,IL-6水平升高,与术后第6疗程化疗结束后4周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术前临床Ⅲ、Ⅳ期患者IL-2活性低于Ⅰ、Ⅱ期患者,IL-6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水平(P<0.05);CD4细胞显著减少,CD4/CD8明显降低,与Ⅰ、Ⅱ期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术后复发的6例患者血清IL-6持续增高.结论对IL-2、IL-6及T细胞亚群的定期检测有助于观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病情变化,为其预后判断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其影响.方法 对2005年3月-8月在我科行TACE的肝癌患者于治疗前1天、治疗后1周和2周分别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比较,同时采用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治疗前比较.结果 治疗前CD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治疗后1周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略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2周CB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结论 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TACE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随着肿瘤负荷减小,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手术对进展期消化道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 方法 对133例进展期消化道癌患者(分成根治组102例,未切除组31例),在围手术期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NKC)活性的动态检测,并与对照组(无癌者)比较。 结果 术前患者NCK活性、CD 3、CD 4、CD 4/CD 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 8则高于对照组,术后1周患者免疫抑制进一步加重。术后3周根治组NCK活性、CD 3、CD 4、CD 4/CD 8明显高于术前,而未切除组上述指标较术前无明显差异。 结论 对进展期消化道癌,应力争行根治切除,尽量消除肿瘤源性的免疫抑制因子(TDSF)。手术及麻醉本身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暂时性受损,故围手术免疫保护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9.
微波消融治疗对晚期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晚期肝癌患者在微波消融治疗前后机体抗肿瘤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 20例晚期肝癌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分别于治疗前1天及治疗完成后2周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NK表面抗原活性.结果 所有患者肝区胀痛症状均有缓解;治疗后Karnofsky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微波消融治疗后患者外周血的NK活性及CD4、CD8、CD4/CD8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 微波消融治疗对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患者能有效缓解症状,刺激宿主的抗肿瘤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顺式阿曲库铵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中给予2.0~2.5 mg/kg丙泊酚,0.1 mg/kg咪达唑仑,3.0μg/kg芬太尼进行麻醉,并持续给予七氟烷吸入;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推注0.3 mg/kg顺式阿曲库铵进行麻醉。比较2组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明显高于术后24 h和术后48 h的水平(P<0.05);对照组术毕、术后24 h、术后48 h及术后120 h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肌松恢复指数、起效时间、作用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顺式阿曲库铵麻醉,可降低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可作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首选麻醉药物。  相似文献   

11.
肝癌患者脾脏免疫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对16例肝癌病人外周血及脾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1)肝癌患者较对照组外周血CD 3、CD 4细胞及CD4/CD8比值降低,CD 8细胞升高。2)肝癌患者脾静脉血较外周血CD 3、CD 4阳性细胞、CD4/CD8比例明显降低,CD 8显著升高。认为随着病程进展,脾脏不但不起正性免疫作用,反而转向负性免疫状态。同时,还对肝癌患者的脾脏手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方法 :测定 6 0例胃癌患者的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花环率 (C3bRR)、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ICR) ,同时用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T细胞亚群 ,与 4 0例健康献血员的红细胞免疫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作对照。结果 :胃癌患者C3bRR降低 ,ICR增高 ,T淋巴细胞亚群CD4+ 及CD4+ CD8+ 比值都低于对照组 ,不同病理分期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胃癌组C3bRR与CD4 + CD8+ 比值呈正相关。结论 :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 ,两者关系密切 ,并与临床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激活肝癌患者外周血细胞毒性T细胞(CTL)、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1)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以细胞计数、间接荧光表型测定分析肝癌患者DC功能状态;MTT法测定肝癌细胞抗原负载DC介导肝癌患者外周血CTL、TIL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肝癌患者DC表达CD1a、CD80、CD83和HLA-DR等分子水平,DC介导的CTL、TIL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结论:肝癌患者存在DC功能缺陷,致使其介导的CTL、TIL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体外构建热休克蛋白-抗原肽复合的方法,观察其在体外的抗肿瘤作用。方法:用经43℃热处理1小时的人肝细胞悬液,经过裂解液裂解,60%-80%饱和硫酸铵沉淀,用SephadexG-100柱制备,取分子量为70KD组份,Westen blot进行性质鉴定。应用多肽解离液处理该组份,SephadexG-25柱过滤获得未结合多肽的蛋白分子,使其在体外与肝癌抗原肽SLIVHLNEV结合,构建成热休克蛋白-抗原肽复合物。应用此复合物树突状细胞,激活同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产生肿瘤特异性杀伤T淋巴细胞(CTL),应用MTT法检测其对T2细胞及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所得蛋白经电泳及Western blot进行蛋白分子量及性质鉴定为热休克蛋白70。SephadexG-25柱双分离法证实应用上述方法成功构建了肝癌热休克蛋白70-抗原肽复合物,用该复合物负荷树突状细胞在体外可以诱导出较强的肝癌抗原肽物特异性CTL,可以杀伤负荷有该肽的T2细胞及递呈该肽的肿瘤细胞系。结论:体外构建的热休克蛋白-抗原肽复合物可以增强抗原肽诱导CTL反应能力,热休克蛋白是良好的T细胞免疫佐剂,有可能在肿瘤疫苗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肝癌患者病灶局部免疫状况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肝细胞肝癌患者病灶局部免疫状况。方法: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进行肝脏穿刺活检,取出的组织标本用特异性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病灶区域浸润的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Fas-L阳性率,测量阳性细胞占单位面积百分比及阳性细胞直径,以了解病灶局部免疫细胞分布情况。结果:肝癌病灶局部有不同程度免疫细胞浸润,主要为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部分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直径>10μm,一些巨噬细胞有突起,8.0% T淋巴细胞Fas-L表达阳性。免疫细胞浸润程度依次为肝癌被膜下>癌周肝组织>肝癌组织。结论:肝癌患者病灶局部有免疫活性细胞浸润,但限于癌被膜下及癌周肝组织内,癌组织内免疫活性细胞浸润程度低下。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he results from studies on associations of the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T1 (GSTT1) genepolymorphism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risk in Chinese populations are still conflicting. This metaanalysis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in detail. Methods: Eligible reports were recruited into thismeta-analysis from the databases of 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and CBM-disc (China BiologicalMedicine Database). Results were expressed with odds ratios (OR) for dichotomous data, and 95% confidenceintervals (CI) were also calculated. Results: Eighteen investigations were identified for the analysis of associationbetween polymorphic deletion of GSTT1 and HCC, consisting of 2,693 patients with HCC and 4,696 controls.Null genotype of GSTT1 was associated with HCC susceptibility in Chinese (OR=1.53, 95%CI: 1.28-1.82;P﹤0.00001). Conclusion: The GSTT1 null genotype is associated with HCC susceptibility in Chinese.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中晚期肝癌295例,院内死亡51例,死亡率为17.3%。手术组(251)与非手术组(44)的死亡率分别为17.5%和15.9%,死亡时间分别为术后16.2天和入院后20.8天。主要死于休克,肝肾综合征、肝功能衰竭、癌破裂及上消化道大出血等,死因分别为6.8%、6.8%、6.1%6.1%和4.4%。作者建议作好术前肝功能储备的估计,以减少因出血、肝衰及感染等原因造成的死亡。  相似文献   

18.
肝细胞癌(HCC)是癌症相关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大多数HCC患者在癌症晚期被诊断出来。2017年以前,治疗晚期HCC的药物主要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出现,免疫治疗逐渐给此类患者带来新希望。目前,ICIs与其他全身或局部治疗的联合方案已成为治疗晚期HCC最有潜力的策略,其中一些药物已进行大规模临床试验。晚期HCC免疫治疗的主要挑战包括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探索、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管理以及发掘更有效的联合方案等。本文旨在对肝细胞癌ICIs单药或联合用药以及其他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目前研究与临床应用的限制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