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HPV L1壳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409例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PV L1壳蛋白的表达。结果 HPV L1壳蛋白在NILM、ASCUS、ASC-H、LSIL、HSIL和AG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54%、49.24%、18.18%、43.90%、18.18%、0%,ASCUS/LSIL组和ASC-H/HSIL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L1壳蛋白在慢性宫颈炎、CIN1、CIN2、CIN3、SCC和宫颈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11%、42.19%、30.23%、26.09%、0%、0%,CIN1组、CIN2/3组、SC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L1壳蛋白在HR-HPV DNA负荷量0~9.9、10~99.9、100~999.9、1000~pg/ml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17.24%、36.72%、51.77%,除0~9.9与10~99.9pg/ml组比较,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 L1壳蛋白阴性表达对高级别CIN(≥CIN2)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62%、37.98%、54.09%、61.72%。结论 HPV L1壳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呈下降趋势,随病毒负荷量的增加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L1壳蛋白及高迁移率家族蛋白(HMGA1)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至少2年同一型别高危HPV阳性的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4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42例及宫颈鳞状细胞癌(SCC)5例为研究组,慢性宫颈炎20例为对照组。采用非同位素核酸分子杂交与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测定HPV L1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HMGA1的表达。结果 101例患者中,HPV L1阳性表达率为31.68%(32/101),对照组、LSIL、HSIL和SCC HPV L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12/20)、44.12%(15/34)、11.90%(5/42)和0(0/5),其中对照组与HSIL和SCC组比较,LSIL组与HSIL和SC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宫颈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GMA1的阳性表达率为43.56%(44/101),对照组、LSIL、HSIL及SC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0.00%(4/20)、20.59%(7/34)、66.67%(28/42)和5/5。其中对照组与HSIL和SCC组比较,LSIL组与HSIL和SC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宫颈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而呈降低趋势,而HMGA1蛋白阳性表达率呈升高趋势,对子宫上皮内瘤变的检测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L1壳蛋白筛查HPV阳性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温州市人民医院的妇女212例,收集宫颈脱落细胞并行HPV L1壳蛋白检测、HPV DNA分型、TCT(液基细胞学)及阴道镜下活检,比较HPV阳性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中HPV L1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212例细胞学标本中HPV L1壳蛋白阳性率为33.9%,其中未见上皮内病变/恶性细胞组(NILM)、无明确诊断意义的鳞状上皮细胞病变组(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LSIL)、不能排除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ASC-H)、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HSIL)中阳性率分别为47.1%、35.1%、54.2%、29.2%、16.1%,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HSIL组与LSIL组和NIL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进行数据合并后,LSIL/ASCUS组与ASC-H/HSI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78例宫颈细胞学异常患者中,宫颈低级别病变和宫颈高级别病变的HPV L1壳蛋白阳性率比较,在ASCUS组(P=0.000)、LSIL组(P=0.004)中均有差异,在ASC-H组(P=0.127)、HSIL组(P=0.515)中均无差异。HPV 16/18感染患者的HPV L1壳缺失同宫颈高级别病变有更紧密的关系(P=0.003)。结论: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L1壳蛋白检测在HPV阳性妇女的子宫颈病变筛查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能成为一种合适的分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人乳头瘤病毒L1(HPV L1)壳蛋白联合高危型HPV(HR-HPV)分型、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妇女1094例为对象,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组,比较各组HPV L1壳蛋白表达水平、HR-HPV和TCT检测阳性率。结果TCT检测阳性率与HR-HPV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共检出正常或炎症179例(对照组)、CIN 1组26例、CIN 2组44例、CIN 3组40例和宫颈癌组21例,宫颈癌组的TCT检测阳性率和HR-HPV阳性率最高,HPV L1壳蛋白表达水平最低(P<0.05)。HPV L1壳蛋白联合HPV分型、TCT检测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AUC值分别为0.897和0.804(P<0.05)。结论HPV L1壳蛋白、HPV分型和TCT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宫颈上皮组织中STMN 1、P16及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联合上述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宫颈活检或锥切的宫颈标本共150例(其中宫颈炎组织、LSIL组、宫颈癌组织各30例,HSIL 60例),分别检测STMN 1、P16及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TMN 1蛋白主要在细胞浆内阳性染色,为弥漫性或小片状分布,呈浅黄至棕黄色渐变,STMN 1阳性率分别为宫颈炎组23.33%(7/30)、LSIL 60.00%(18/30)、HSIL 93.33%(56/60)、宫颈癌组100%(30/30),呈正相关趋势,STMN 1在LSIL与在HSIL的表达有显著差异(Diff=23.68,Q=5.26,Q3.633)。结论联合STMN 1、P16及Ki67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后,较单一免疫组化检查可以更有效的筛选CIN级别,进而提升病理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端粒酶的活化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CIN和69例宫颈癌中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的表达,以原位杂交法检测HPV16、18的表达,并以18例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hTERT无表达,HPV16、18阳性率5.6%(1/18);CIN中hTERT阳性率50%(26/52),HPV16、18阳性率51.9%(27/52),CIN组与对照组比,两者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宫颈癌组hTERT阳性率87.0%(60/69),HPV阳性率84.1%(58/69),宫颈癌组与CIN和对照组比,两者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hTERT与宫颈癌分期、组织来源、细胞分化及有无淋巴转移等均无关.无论是CIN还是宫颈癌,hTERT阳性者HPV16、18感染率均明显高于hTERT阴性者,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端粒酶的活化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不论是CIN还是宫颈癌阶段端粒酶表达率的高低均与HPV感染率高低呈正相关关系,HPV16、18可能是端粒酶活化的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7.
董颖 《生殖与避孕》2012,32(6):417-422
目的:评价宫颈薄层液基细胞检测(TCT)联合高危型HPV基因分型检测在绝经后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筛查的价值。方法:选取TCT检查结果异常,包括意义不明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和鳞状上皮癌(SCC)的163例绝经后妇女为研究对象,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16、18、31、33、45、52、56、58)分型,并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学诊断作为诊断金标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不同年龄段绝经妇女TCT结果异常的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HPV分型检测阳性者80例,感染率49.1%,随着TCT检查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HR-HPV感染率亦逐步增加,与低级别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163例TCT异常患者中,病理学诊断阳性51例(CINⅠ级24,CINⅡ级9例,CINⅢ级6例,宫颈浸润癌12例),阳性率31.3%(51/163)。随着TCT检查宫颈癌变级别的增高,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阳性率逐步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宫颈炎组中HR-HPV阳性40例,感染率35.71%,宫颈CIN阳性组中HR-HPV阳性29例,感染率74.4%(其中CIN I级70.8%,CIN II级77.8%,CIN III级83.3%),宫颈浸润癌组中HR-HPV阳性11例,感染率91.7%,随着宫颈病变病理级别的升高,HR-HP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P<0.01)。⑤TCT联合HPV检测、单独HPV检测对CIN及宫颈癌筛查的敏感度均高于TCT检查,分别为96.1%、78.4%、66.7%(P<0.01)。TCT联合HPV分型检测、单独HPV检测对CIN及宫颈癌筛查的假阴性率低于TCT检测,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3种筛查方法的特异度、假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CT联合高危型HPV基因分型检测在绝经后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负向调控因子p21WAF1/Cip1和p27Kip1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CIN)中的表达特点。方法:选择妇科门诊宫颈疾病专科就诊患者163例,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负荷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确诊,并用活检组织行p21WAF1/Cip1和p27Kip1免疫组化检测,比较慢性宫颈炎、CINⅠ-Ⅲ及宫颈癌各组间HR-HPV负荷量和p21WAF1/Cip1、p27Kip1表达差异。结果:各病理类型病变(共5组)的HR-HPV阳性率分别为:慢性宫颈炎38.46%(15/39),CINⅠ80%(12/15),CINⅡ81.82%(18/22),CINⅢ93.33%(56/60),宫颈鳞癌88.89%(24/27)。慢性宫颈炎HR-HPV DNA负荷量明显低于其他4组(M=0.56pg/ml,P<0.01),CINⅠ~Ⅲ及宫颈癌4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p21WAF1/Cip1和p27Kip1阳性表达率在CINⅠ~Ⅲ及宫颈癌4组间无显著差异(CINⅠ40.00%、60.00%,CINⅡ54.55%、54.55%,CINⅢ56.67%、70.00%,宫颈癌51.85%、77.78%,P>0.05),但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5.13%、17.95%,P<0.01);p21WAF1/Cip1和p27Kip1表达增强与HR-HPV DNA负荷量升高和宫颈病变进展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s)分别为:p21WAF1/Cip1:0.27、0.34,P<0.01;p27Kip1:0.30、0.46,P<0.01。结论:p21WAF1/Cip1和p27Kip1表达增强与宫颈病变进展密切相关,对宫颈HR-HPV持续感染及高负荷量患者可行p21WAF1/Cip1和p27Kip1检测以预测细胞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癌(54例)、CINⅠ(10例)、CINⅡ(20例)、CINⅢ(25例)和正常宫颈组织(20例)中Galectin-1蛋白的表达,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检测HR-HPV感染情况,分析Galectin-1与CIN及HR-HPV的关系。结果:Galectin-1蛋白在正常宫颈、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20.0%、40.0%、56.0%、48.1%,随着CIN病变程度的加重,Galectin-1蛋白阳性表达逐渐增强;宫颈癌和CINⅡ、CINⅢ的Galectin-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CINⅠ(P<0.01),宫颈癌与CINⅡ、CINⅢ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中Galectin-1蛋白阳性表达在有否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有否HR-HPV的感染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lectin-1蛋白表达增强与宫颈病变的进展有一定关系,HR-HPV可能通过诱导宫颈上皮高表达Galectin-1而促使宫颈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L1蛋白在官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涂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2006年9月-2008年9月间,在中日友好医院就诊的官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且其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榆测HPV DNA结果均为阳性,同时有组织病理学诊断的患者共274例.其中,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为ASCUS 105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19例、不除外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9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6例、官颈鳞癌5例;组织病理学检查(作为金标准)诊断为炎症9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85例、CIN Ⅱ 55例、CIN Ⅲ 32例、官颈鳞癌6例.对此274例患者的官颈涂片,采用伞反应抗体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HPV L1蛋白的榆测,分析其对官颈病变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 274例患者中,组织病理学检杏诊断为炎症的组织中HPV L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9.8%(67/96),CIN Ⅰ为83.5%(71/85),CIN Ⅱ为41.8%(23/55),CIN Ⅲ为3.1%(1/32),宫颈鳞癌为0(0/6),除CIN Ⅲ与官颈鳞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不同病变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学检查诊断为LSIL的细胞中HPV L1蛋白阳件表达率(75.6%,90/119)最高,其次为ASCUS细胞(63.8%,67/105)和HSIL+宫颈鳞癌细胞(9.8%,4/41),3者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1例未经治疗的ASCUS、LSIL患者中,55例HPV L1蛋白阳性表达者中无一例疾病进展,16例HPV L1蛋白阴性表达者疾病进展的发生率为19%(3/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V L1蛋白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涂片中的表达情况可以帮助了解宫颈的病变程度,预测宫颈病变的发展趋势,尤其对细胞学检查诊断为ASCUS和LSIL的患者可协助指导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11.
子宫颈癌p53抑癌基因突变与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多重引物PCR和巢式引物PCR,对同一宫颈癌组织中p53基因(第6~8外显子)突变以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进行相关性研究。并与正常宫颈组织进行对照。结果:38例宫颈癌组中,2例有p53第7外显子突变。其中1例伴有HPV16感染,2例伴有HCMV感染。宫颈癌组HPVI6、18DNA的阳性率为63.2%(24/38),HCMVDNA为84.2%(32/38)。21例对照组中,HPV16、18DNA和HCM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4.8%和38.1%(P<0.005)。HPV16、18阳性的子宫颈癌中,87.5%伴有HCMV感染。对照组中,无一例同时检测出HPV16、18和HCMV者。提示:宫颈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并不常见,其突变与HPV16、18感染无显著关系。宫颈癌与HPV16、18关系密切,HCMV可能与HPV协同作用,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和宫颈癌的关系密切,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PV16最易导致宫颈鳞癌,HPV18最易导致宫颈腺癌。HPV16/18致癌机制主要是通过病毒基因组中致癌蛋白E6,E7与抑癌基因p53和pRb结合,E6抑制p53的活性,E7灭活Rb基因的活性,致肿瘤发生。常用的HPV检测方法有原位杂交法(ISH)、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聚合酶链反应(PCR)等。针对HPV16/18的预防和治疗性疫苗成为研究热点。综述HPV16/18型和宫颈癌关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一种癌前病变,可分为CINⅠ、CINⅡ和CINⅢ。国内对CINⅡ及以上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术后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影响复发的因素较多,包括切缘阳性、宫颈管诊刮阳性、机体免疫力降低、高龄等。人乳头瘤病毒(HPV)与CIN复发的关系尚不十分明确,但基本能够确定HPV持续感染可增加CIN复发率,且HPV亚型和HPV负荷量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综述HPV对CIN复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女性人群中感染率较高,与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关系密切。目前公认HPV是引起上述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子宫颈癌是一种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全世界每年约有四十七万新发病例,并导致23万人死亡。随着分子生物学与流行病学的发展,对HPV的检测和治疗成为预防子宫颈癌的重要手段。HPV疫苗研究及临床应用也进入崭新的时代。对HPV与子宫颈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江苏省南京地区2000例已婚女性宫颈上皮细胞中23种HPV感染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宫颈上皮细胞标本取自江苏省南京市扬子石化集团公司的2000例已婚女性,采用基因扩增及基因芯片技术对其宫颈上皮细胞进行23种HPV基因型别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2000例已婚女性宫颈上皮细胞标本中检出HPV感染者205例,HPV总感染率为10.25%(205/2000),其中单一型别阳性检出率为8.80%(176/2000)。单一型别感染中HPV43型33例,其阳性检出率为1.65%(33/2000),是最主要的感染型别;其次HPV58型22例,其阳性检出率为1.10%(22/2000)。混合型HPV感染29例,其阳性检出率为1.45%(29/2000);其中HPV16型混合感染占34.48%(10/29),是混合型感染的主要型别;其次是HPV43型混合感染占31.03%(9/29)。29岁以下、30~39岁、40~49岁和50岁以上HPV感染率分别为10.00%、7.24%、11.45%和12.96%。结论:HPV43型、58型单一型别及16型和43型的混合型是感染南京地区2000例已婚女性的主要基因型别,且发病人群呈现低龄化趋势。基因芯片技术可检测出宫颈上皮细胞标本中的多种HPV基因型,对女性宫颈癌的预防及病因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宫颈鳞癌中Cyclin E的表达和HPV16感染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yclin E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3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进行Cyclin E与HPV16的检测,并与宫颈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宫颈组织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宫颈组织无Cyclin E表达,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仅有少量袁达(11.11%),宫颈鳞状细胞癌有58.52%表达(P<0.001),且与HPV16感染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高危HPV感染是宫颈癌的重要病因,HPV感染通过多种途径改变了细胞的周期性调控,诱发细胞周期GI-S期检测点异常,引起细胞恶性增生,HPV感染与Cyclin E异常表达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Study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parental attitudes and beliefs about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cervical cancer, and HPV vaccin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dia.

Design

Cross-sectional.

Setting

Mysore, India.

Participants

Parents of school-going adolescent girls.

Interventions

Parents completed a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Main Outcome Measures

Attitudes and beliefs about HPV, cervical cancer, and HPV vaccine.

Results

A total of 1609 parents from urban (n = 778) and rural (n = 831) area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Most of the parents had never heard about HPV (73.6%), did not know that their daughters could get an HPV infection (62.7%) or cervical cancer (64.1%) in the future, and believed that HPV vaccine was not effective (67.1%). Parents living in the urban area were more likely to believe that HPV infection (adjusted odds ratio [aOR], 2.6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43-5.06) and cervical cancer (aOR, 2.68; 95% CI, 1.83-3.91) could cause serious health problems than those living in the rural area. The odds of agreeing that HPV vaccination will make girls sexually active was lower among urban than rural parents (aOR, 0.55; 95% CI, 0.33-0.94).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parents i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their beliefs about susceptibility of their daughter to HPV infection or cervical cancer, and beliefs about the safety and ability of HPV vaccine to protect against cervical cancer.

Conclusion

Rural parents might be reluctant to recommend behaviors that can help prevent HPV infection and cervical cancer such as HPV vaccination for their daugh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