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根治术的肿瘤安全性、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施行的44例腹腔镜辅助和32例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I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近期临床疗效.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8例中转开腹,中转率为18.2%.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腹部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方面有优势,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清扫数目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分别为(14.45±2.07)、(14.00±2.22)枚;肠管安全切缘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分别为(4.16±1.20)cm、(3.69±1.18)c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腹腔镜手术组9例,开腹手术组8例,无显著性差异.随访6~36个月,开腹手术组1例死于局部复发并肝转移,余所有患者无切口种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具有微创优势,临床短期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75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行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75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同期73例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与71例开腹手术(开腹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分类、ASA(手术危险程度)分级、术中指标、术后恢复、术后并发症.结果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疾病分类、术前合并症、ASA(手术危险程度)分级上均无显著性差异.腹腔镜组、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85.20±40.12)min、(190.50±45.3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5.36±50.28)ml、(210.42±90.51)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3.15±1.65)d、(5.48±2.46)d,进食流质时间分别为(4.38±2.19)d、(6.13±1.98)d,住院时间分别为(9.45±1.24)d、(14.57±3.8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开腹手术组无手术相关死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9%(17/73)和43.2%(32/71)(P<0.01).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具有微创的优点,对于75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安全、可行,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老年人结直肠肿瘤较好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手术疗效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根据患者意愿将6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35)和开腹手术组25例,分析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并发症、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相较于开腹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镇痛药使用比例低、术后住院时间短以及盆腹腔引流量少,2组相比具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2.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开腹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2.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0%.2组患者手术相应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性功能评分降低较小,与术前相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患者术后性功能评分降低显著,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性功能评分降低程度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88.6%,相较于开腹组总有效率为80.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应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可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恢复快,性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显著,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右半结肠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9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传统开腹手术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但住院费用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上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9%,开腹手术组为31.1%,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术后复发、转移以及术后2年内生存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半结肠癌采用腹腔镜根治术临床治疗效果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一期切除治疗直肠癌合并肝转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3例直肠癌合并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在行腹腔镜直肠癌切除的同时,行肝转移瘤切除,并与同期18例开腹一期切除直肠癌及肝转移瘤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全部患者术后均定期全身化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行直肠癌切除和肝转移瘤切除,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50±45)min和(342±38)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75±96)ml和(590±85)ml(P<0.01),住院时间分别为(12±1.5)d和(16±2.5)d(P<0.05).腹腔镜组有1例患者手术中输血200 ml,而开腹手术组平均术中输血(500±100)ml(P<0.01).腹腔镜组患者的1、3、5生存率分别为82.6%、43.5%和8.6%,开腹手术组分别为77.8%、38.9%和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一期切除直肠癌合并同时性肝转移癌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患者的生存期与开腹一期切除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随机对照研究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TME的可行性及短期治疗效果.方法 将69例Duke分期A或B期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腹腔镜和常规开腹TME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110.8±31.34)h、(84.41±28.41)ml、(2.59±0.99)d,而开腹手术组分别为(133.94±21.01)h、(143.94±34.18)ml、(4.0±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问无显著性差异.腹腔镜手术组保肛率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85.7%vs.61.8%,P<0.05).中位随访39.5年,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组局部复发分别2例、1例,远处转移分别2例、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手术后肛门直肠功能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于手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采用肛管直肠压力测定方法和徐忠法肛门功能检测标准进行肛门直肠功能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肛门排便功能明显下降,其中以术后3个月内肛门功能最差,术后6个月、12个月肛门功能逐渐恢复。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最大收缩时间、肛管直肠抑制反射消失数在术后3个月、6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组间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后早期肛门功能明显下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肛门功能可逐渐恢复。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保肛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Miles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腹腔镜组(54例)和开腹组(66例)。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Miles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采取传统开腹Miles直肠癌根治术。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但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Miles术治疗直肠癌的远期临床疗效相同,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速度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适于临床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9.
高鹏飞 《现代肿瘤医学》2017,(14):2265-2269
目的:回顾性研究腹腔镜根治术及传统开腹Dixon术在直肠癌中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124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组(68例)和传统手术组(56例).腹腔镜组患者首先置入腹腔镜,然后在腹腔镜辅助下进行肠段的切除和吻合;传统手术组首先在下腹部做切口,然后对游离出的直肠进行肠段的切除和吻合,并在术后进行5年随访.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远期疗效以及5年累积生存率等.结果:与传统手术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71.33±38.41) min]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162.87±31.44) ml]及术后腹腔引流量[(140.57±42.33) ml]明显降低,肛门排气时间[(2.37±0.42) d]和住院时间[(10.16±2.27) d]缩短;在随访中发现,与传统手术组患者相比,腹腔镜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以及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而且腹腔镜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以及性、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较传统手术组患者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累积生存率(77.9%)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术相比传统开腹Dixon术,其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少,生存率更高,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早期卵巢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早期卵巢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6个月采用卵巢癌治疗功能总体评价量表(FACT-O)、SCL-90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共82例患者数据被纳入研究,其中腹腔镜组患者36例,开腹手术组4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术后1个月腹腔镜组患者SCL-90评分中躯体化、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6个月腹腔镜患者的躯体化以及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1个月腹腔镜组患者的FACT-O量表中生理状况、社会关系、机体功能以及生命质量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FACT-O各项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相对开腹手术在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心理状态及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复发率以及对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9至2017-4入我院行直肠癌手术者,结合辅助检测及肛诊选取吻合口距肛缘小≤3cm的患者,划分为吻合口距肛缘≤1cm、1-2cm、2-3cm三组,随访时间为12-50月,评价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排便功能及随访期间复发率。结果 三组患者的复发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术后3个月排便功能的评价中,吻合口位置越低,肛门功能评分越低(P<0.05),术后1年,各组的肛门功能明显升高,3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并不增加直肠癌患者复发率,然而对于吻合口距离肛缘≤1cm者,术后排便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排便功能逐渐恢复,术后1年3组排便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对淋巴结清除术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了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95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其中保留LCA 47例(研究组),不保留LCA 4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转开腹率、预防性回肠造口、游离脾曲)、术中淋巴结清扫情况(肠系膜根部淋巴结清扫数、阳性淋巴结检出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腹胀腹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和肿瘤复发转移、5年死亡率、无肿瘤进展(PFS)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转开腹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回肠造口比例、游离脾曲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检出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排气时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但研究组首次排便时间、腹痛腹胀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0% vs 10.42%,P<0.05),切口感染、尿潴留、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肿瘤复发率、转移率、5年死亡率、无进展生存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LCA可提供吻合口良好血供,避免术中回肠造口、游离脾曲术,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对淋巴结清扫术无影响,不增加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12例患者分为2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组(LAP组)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组(OP组),每组60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指标,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含量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LAP组与OP组相比,手术时间无差异性,但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吗啡用量、术后镇痛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有差异性(P<0.05);腹胀排气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血清中胃动素和胃泌素有差异性(P<0.05);并发症发生率也有差异性(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可以减小手术创伤,加快恢复胃肠道功能,可能与提高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研究直肠癌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发生术后感染的情况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入住我院的68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已确认需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开腹组:选择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组:选择使用腹腔镜手术)。根据所采用的术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患者各34例,在术后对所有患者的恢复情况、感染情况以及免疫功能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要短于开腹组,而且其术中出血较少,肛门开始排气时间也较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次实验中,手术后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发生,开腹组的总感染率为32.35%,腹腔镜组的总感染率为11.76%,开腹组感染率明显要高于腹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和7 d腹腔镜组的患者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干扰素-γ、白介素-2水平明显要高于开腹组,而白介素-10水平要比开腹组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较于开腹手术方式具有较低的术后感染率,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也较小,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对患者胃肠功能和肛肠动力学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和肛肠动力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GAS、MTL、VIP等指标水平呈先降低后上升的“正V”趋势,在术后第1天和第7天明显低于治疗前,但是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比较稳定,在第14天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而对照组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RP、MSP、HPZ、MTV均在2周内明显降低,1个月后又开始逐渐升高,RRP和AIRT则先升高后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时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PWF水平无明显变化。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来说对患者的胃肠功能和肛肠动力学造成的影响更小,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马景玲  徐军  于洁 《现代肿瘤医学》2019,(23):4230-4233
目的:探究肠液回输对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直肠前切除并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后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做预防性回肠造口,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肠液回输。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肛门功能、Wexner大便失禁评分及生活质量调查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及术后6月时观察组患者肛门直肠功能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月、3月、6月Wexner大便失禁评分均逐渐减小(P<0.05),且术后3月、6月观察组Wexner大便失禁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月各生活质量评分与术后1月、3月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3月、6月各生活质量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液回输可有效改善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直肠前切除并预防性回肠造口术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对8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开腹胃癌根治术,共48例)和腹腔镜组(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共38例).对2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和术前1d、术后1d和术后7d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腹组(P<0.05).与手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7天外周血CD3、CD4+以及CD8+均显著下降(P<0.05);而CD4+/CD8+术后第1天与术前比较显著下降,术后第7天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7天腹腔镜组各外周血免疫功能指标均高于开腹组(P<0.05).2组患者术后第1天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CRP显著上升(P<0.05);在术后第7天,腹腔镜组CRP与术前比较显著上升(P<0.05),且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开腹组患者IgA、IgG、IgM等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术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提高围手术期患者的外周血免疫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8.
张玲 《现代肿瘤医学》2020,(17):3024-302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保留自主神经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8月到2017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男性直肠癌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44例,所有患者都给予保留自主神经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术后排尿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完成手术,并没有采取中转开腹术,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14 d,在肺部感染、腹腔脓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3.0%,而对照组高达20.5%,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3个月,评定患者排尿功能,观察组有70例Ⅰ级、26例Ⅱ级、4例Ⅲ级,无Ⅳ级;而对照组有8例Ⅰ级、20例Ⅱ级、10例Ⅲ级以及6例Ⅳ级,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保留自主神经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能促进术后排尿功能恢复与预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张伟  唐文慧  赵磊 《癌症进展》2020,(5):489-49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效果,及其对患者肛门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数表法将9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肛门直肠指标、肛门失禁量表(Wexner)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排粪频率均高于本组术前,肛管静息压(ARP)、直肠最大耐受容量(RMTV)和肛管最大收缩压(AMSP)均低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患者术后排粪频率高于对照组患者,ARP、RMTV和AMSP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Wexner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87%(5/4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26%(1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0,P﹤0.05)。结论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近期肛门功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