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苗勒管激素在辅助生殖技术中预测卵巢反应性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nti-Mllerian hormone,AMH/MIS)在辅助生殖技术中预测卵巢反应性的价值。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80例第一次接受IVF-ET治疗的患者,于启动周期月经第2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AMH水平;电化学免疫发光法测定基础血清FSH、LH、E2、T、PRL。同时用超声诊断仪为卵巢窦卵泡计数。记录促性腺激素总量、获卵数等。结果:(1)卵巢低反应组(n=14)与正常反应组(n=66)基础AMH水平分别为0.38±0.27ng/ml、2.10±1.2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获卵数与基础血清AMH、窦状卵泡数(AFC)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6,0.577,与FSH、FSH/LH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5,-0.52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项指标对获卵数的影响按序依次为基础血清AMH、AFC、FSH、FSH/LH、年龄;(3)基础血清AMHROCAUC为0.961。卵巢低反应的基础血清AMHCut-off值为0.562ng/ml时,其灵敏度可达96%、特异性86%,阳性预测值92.3%,阴性预测值97%。结论:辅助生殖技术中基础血清AMH水平与目前临床常用指标相比,预测卵巢反应性的诊断价值最高,且灵敏、简便、经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育龄期女性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与卵巢反应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第一周期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患者1445例,在启动周期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AMH水平,用超声诊断仪检测卵巢窦卵泡计数(AFC),并结合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等因素,计算其在卵巢低反应组(获卵数≤3个)和卵巢高反应组(获卵数>15个)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Spearman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均显示,获卵数与AFC和AMH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年龄和方案选择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获卵数与BMI无明显相关性(P>0.05)。预测卵巢低反应时,AFC和AMH的AUC(分别是0.926和0.883)明显大于BMI和年龄的AUC(分别是0.454和0.181),AMH预测值为1.47μg/L,AFC的预测值为8个。预测卵巢高反应时,AFC和AMH的AUC(分别是0.764和0.759)明显大于BMI和年龄的AUC(分别是0.433和0.389),AMH的预测值为3.35μg/L,AFC的预测值为14个。结论:育龄期女性血清AMH水平与获卵数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能独立预测患者的卵巢反应性,且联合超声检测AFC可指导临床医生合理选择促排卵方案,获得优质胚胎,有效指导其生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升高的原因和对体外受精(IVF)促排卵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1次行长方案助孕的PCOS患者(n=158)和排卵正常的卵巢多囊样改变(PCOM)患者(n=256)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获卵数”分组,获卵数≤5个,为低反应组,获卵数6~14个为正常反应组,获卵数≥15个为高反应组,比较各组间治疗后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PCOM组和PCOS组的血清AMH值、窦卵泡数(AFC)、血清AMH/AFC比值(AMH×100/AFC总数)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促性腺激素(Gn)使用总量和Gn使用时间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COM组中,随着AMH水平、AFC总数及AMH/AFC比值的增加,卵巢低反应者也增加。PCOS组中,卵巢反应低下组较正常反应及卵巢高反应组具有更高的AMH水平、AFC总数及AMH/AFC比值。结论 PCOS患者高血清AMH水平可能并不仅仅是因为窦卵泡数量增多的累加效应,同时可能是单个窦卵泡异常过多分泌所致。AMH异常升高可能影响卵巢对Gn的敏感性,但其作用机制仍需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抗米勒管激素(AMH)又被称为米勒管激素的抑制物质或抗缪勒管激素,是一种二聚体糖蛋白,属于多肽生长因子和组织生长因子β家族的一个成员。在女性,从胚胎3个月起由卵巢粒层细胞产生,从青春期开始分泌增加,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发挥自分泌和旁分泌功能[1]。AMH反映的是卵巢中小卵泡非周期性连续生长状态。可作为临床上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及女性生育能力的指标[2]。目前评价卵巢储备的指标有窦卵泡计数(AFC)、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基础黄体生成激素(LH)、FSH/LH、AMH等。大量研究表明,AMH与年龄、促性腺激素(Gn)负相关,与AFC、获卵数、受精数、优胚数正相关,目前AMH已被认为是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基础抗苗勒管激素(AMH)和抑制素B(INHB)与卵巢储备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卵巢储备功能不同的1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正常组41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组39例,卵巢功能减退(DOR)组38例,卵巢早衰(POF)组30例。检测4组患者的血清基础AMH、INHB、卵泡刺激素(FSH)、E2、黄体生成激素(LH)、孕酮(P)、催乳激素(PRL)、睾酮(T)水平及窦卵泡数(AFC),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AMH和INHB水平在PCOS组最高,在POF组最低,AMH和INHB水平在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AMH和INHB与AFC、E2、T呈正相关(P0.001),与FSH、LH呈负相关(P0.001)。AMH和INHB呈正相关(P0.001)。结论:血清AMH和INHB水平与卵巢储备功能密切相关,结合窦卵泡计数及基础内分泌指标的检测能更准确地评估卵巢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6.
抗苗勒氏管激素(AMH)预测卵巢储备功能及反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对卵巢储备功能及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利用ELISA法对228例不孕症患者基础血清AMH蛋白水平(bAMH)进行检测,其中71例初次接受IVF-ET治疗的患者,分别检测IVF周期中FSH注射后各阶段的血清及卵泡液中AMH蛋白水平,分离并采用RT-PCR检测卵巢颗粒细胞AMH mRNA相对含量。结果:①228例不孕症患者bAMH水平与窦卵泡计数成正相关(r=0.907,P<0.01),与患者年龄、初潮年龄、初潮至就诊的年数成负相关(r=-0.833,P<0.01;r=-0.580,P<0.01;r=-0.783,P<0.01)。②71例接受IVF-ET治疗的患者,bAMH与在FSH注射后各阶段血清AMH水平无明显差异(t=0.042,P>0.05;t=0.278,P>0.05;t=0.255,P>0.05)。③血清、卵泡液AMH蛋白表达及颗粒细胞AMH mRNA相对含量与卵巢反应性有关,卵巢低反应组(获卵数≤5个)与正常组(获卵数>5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获卵数与bAMH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527,P<0.01)。颗粒细胞AMH mRNA相对含量与成熟卵数、受精卵数显著相关(r=0.479,P<0.01,r=0.529,P<0.01)。⑤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bAMH蛋白水平较其他患者显著增高(t=3.173,P<0.01)。结论:AMH的表达不受促性腺激素作用的影响,bAMH水平与患者卵巢的储备功能及卵巢反应性有关,可以作为评价卵巢储备功能及预测促排卵中卵巢反应性的血清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抗缪勒管激素(AMH)、雌二醇(E2)、窦卵泡数(AFC)对不同海拔女性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50例)及西藏昌都市人民医院(58例)就诊的妇科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海拔女性的AMH、E2、HIF-1α、FSH、LH与AFC的水平。结果 海拔越高,卵巢储备指标的水平越高。结论 不同海拔地区女性卵巢储备功能指标不同。且海拔越高,指标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中对超促排卵最具临床价值的卵巢储备功能测定指标。方法:将2003.10-2004.10间,105例接受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的年龄、基础FSH值、基础窦卵泡数、卵巢体积和卵巢基质血流测定指标与IVF超排中卵巢的实际反应进行对比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年龄、FSH与获卵数呈非常显著负相关,与促性腺激素(Gn)注射支数呈显著正相关;窦卵泡数、卵巢体积与获卵数呈非常显著正相关,与Gn注射支数呈非常显著负相关;其中以基础窦卵泡数与卵巢反应关系最为密切。卵巢基质血流与卵巢反应无显著相关。结论:年龄、基础FSH值、阴道超声测量基础窦卵泡数和卵巢体积均能预测超排时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刺激的反应性,并有简便、经济之优点,其中以窦卵泡计数的预测价值最高,窦卵泡计数不仅可用于卵巢低反应的预测,还可预测卵巢反应过激,而年龄与基础FSH仅在预测卵巢低反应中较为敏感,卵巢基质血流对预测卵巢反应的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脱氢表雄酮(DHEA-S)及维生素E(Vitamin E)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DOR患者100例(实验组)和卵巢功能正常的64例健康女性(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中脱氢表雄酮DHEA-S、Vitamin E、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孕酮(P)、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及双侧卵巢窦卵泡数(AFC)。结果:实验组血清中Vitamin E与LH水平高于对照组,AM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中Vitamin E与AMH呈负相关,而在实验组中DHEA-S与E_2呈负相关。结论:DOR组患者中Vitamin E水平增高,DHEA-S与E_2呈负相关,这为DOR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后,血清抑制素B(INHB)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卵巢反应性和IVF-ET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观察124例行IVF-ET患者.超促排卵均采用GnRH-a+重组卵泡刺激素(rFS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黄体期长方案.观察指标: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水平、卵泡刺激素(FSH)与黄体生成素(LH)比值、GnRH-a降调节后INHB水平、双侧卵巢内总窦卵泡数(AFC)及双侧卵巢体积.卵巢反应性评价指标为获卵数.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logistic同归分析评价各激素水平与卵巢反应性及IVF-ET结局的关系,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INHB水平预测获卵数的准确率,通过敏感度、特异度计算并确定其诊断临界值.结果 INHB水平与AF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35,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NHB水平与bFSH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239,P<0.01),与AFC(r=0.435,P<0.01)、获卵数(r=0.861,P<0.01)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年龄、FSH/LH比值、卵巢体积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nRH-a降调节后,INHB水平的最大AUC为0.933(95%CI为0.878~0.988),将INHB水平为15 ng/L作为临界值时,其预测卵巢反应性的敏感度为95.5%,特异度为50.0%.结论 INHB水平足预测IVF-ET中卵巢反应性的最佳指标之一,INHB水平下降是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早期指标,但对IVF-ET结局无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基础抑制素B(basal inhibin B,bINHB)、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年龄、窦卵泡计数(AFC)对于体外受精中卵巢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首次施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患者796例,于促排卵开始前1个月,测定月经第3日血清bINHB、bFSH水平,B超测定当日卵巢内AFC,分别比较其与获卵数的相关性。结果:bINHB、AFC与获卵数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147和0.661;bFSH、年龄与获卵数呈负相关,r分别为-0.239和-0.355,均P<0.001。按|r|值行相关性排序,bINHB、bFSH、年龄、AFC与获卵数相关性递增。结论:bINHB、bFSH、年龄、AFC均可以预测卵巢反应性,AFC是预测卵巢反应最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不同年龄段不孕患者控制性超排卵中卵巢低反应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不孕患者超排卵过程中卵巢低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不同年龄段患者卵巢低反应的相关因素及比较各预测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424个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周期。按年龄分为4组,比较各组卵巢低反应的发生率及妊娠率;logistic回归分析基础FSH、基础LH、基础E2、窦卵泡数(AFC)、卵巢容积和BMI等与卵巢低反应的相关性,并根据回归结果计算联合指标的ROC曲线。结果 18~30岁组不孕患者卵巢低反应率为9.0%(77/852),基础FSH与AFC联合预测卵巢低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31~35岁组卵巢低反应率为19.7%(172/871),基础FSH、基础LH、AFC联合预测卵巢低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9;36~40岁组卵巢低反应率34.9%(190/545),基础FSH、卵巢体积、AFC和年龄联合预测卵巢低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41岁组卵巢低反应率为69.2%(108/156),AFC预测卵巢低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9。结论随着年龄增大,卵巢低反应发生率增加、妊娠率下降;不同年龄段预测卵巢低反应的指标不同,综合多指标的预测价值较单一指标预测价值高,建议综合多个有效指标评估卵巢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13.
叶子  王菁  刘嘉茵  马翔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4,40(3):213-218
目的:探究基础黄体生成素(bLH)及不同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比值水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20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首次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灵活方案促排卵,接受IVF/ICSI治疗的424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bLH水平不同分为正常bLH组(LH≤10 U/L,316例)和高bLH组(LH>10 U/L,108例);同时根据LH/FSH比值水平不同分为低比值组(LH/FSH≤1,227例)、中比值组(10.05)。(2)不同LH/FSH比值组患者比较,高比值组AMH和窦卵泡数(AFC)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促排卵情况方面,高比值组获卵数、移植胚胎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妊娠结局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活产与bLH、 LH/FSH比值无关(P>0.05),与移植胚胎数有关(P<0.05)。结论:bLH水平和LH/FSH值升高可能会影响PCOS患者促排卵结果(如获卵数和HCG日子宫内膜厚度等),但与辅助生殖的活产率未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徐冰  李路  陆湘  吴煜  高晓红  孙晓溪 《生殖与避孕》2010,30(7):449-452,486
目的:探讨患者基础FSH/LH比值及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时降调后hCG注射日血清LH水平对IVF-ET结局的影响及与COH各参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进行IVF/ICSI-ET助孕、应用GnRH-a长方案降调节的不孕妇女,共427个周期。结果:ROC曲线显示FSH/LH比值与IVF-ET临床妊娠率无明显相关性;FSH/LH≥2与FSH/LH<2组间虽然临床妊娠率无差异,但FSH/LH≥2组Gn用量增加,获卵数少,优质胚胎数少,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CG注射日血清LH≥0.65IU/L者妊娠率(55.8%)明显高于LH<0.65IU/L者(24.6%)。结论:基础FSH/LH比值增高能较早反映卵巢储备功能并指导超排方案及Gn用量;降调节后卵泡晚期(hCG注射日)的LH水平过低(<0.65IU/L),将会导致临床妊娠率下降。  相似文献   

15.
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同表型个体间的差异导致卵巢对促性腺激素(Gn)呈现不同反应,进而影响辅助生殖技术(ART)结局,因此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前预测不同表型PCOS患者卵巢反应及ART结局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优化ART结局。抗苗勒管激素(AMH)现被认为可辅助诊断PCOS,且在不同表型PCOS人群中升高程度不等,现有研究认为AMH水平可能与高雄激素血症或高雄激素临床表现(HA)、稀发排卵或慢性无排卵(OA)和超声监测多囊卵巢形态(PCO)均相关,但与PCOS 3个诊断依据相关性的强弱仍无统一观点。AMH对不同表型PCOS患者在COH过程中的卵巢反应有一定的预测价值,高水平AMH有高OHSS风险及低Gn量使用倾向。然而,AMH可能仅对PCOS部分表型的ART结局具有预测意义,其中,存在PCO的PCOS表型组可能有低Gn量使用倾向,存在HA的PCOS表型组可能获得优质胚胎数更多,但具体预测值或预测范围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确定。探讨AMH对不同表型PCOS在COH中的卵巢反应和ART结局的预测价值,可能对临床医生针对PCOS患者制定个体化方案、优化ART治疗的妊娠结局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定坤丹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导致月经后期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用中成药定坤丹,对照组用西药克龄蒙,均治疗3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卵泡刺激素(FSH)、FSH/黄体生成激素(LH)、抗苗勒管激素(AMH)、平均卵巢体积(MOV)、窦卵泡计数(AFC)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83.87%,治疗后组间中医临床证候的疗效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 8)。激素水平和MOV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基本相当,但定坤丹在改善AMH及AFC方面优于克龄蒙。结论定坤丹对肾虚型月经后期卵DOR患者治疗效果好,能有效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增大平均卵巢体积,增加窦卵泡计数,促进月经来潮,进而恢复和改善卵巢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对女性卵巢储备和卵巢反应,以及男性精液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拟行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患者,根据采卵前1周内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为病例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阳性)和对照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阴性)。对于女性患者,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均衡两组基线后,比较两组抗穆勒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窦卵泡数(AFC),促性腺激素剂量和应用时间,以及大卵泡数等。对于男性患者,通过单臂研究观察比较感染前后精液参数,包括精液量、总活力、前向运动力、精子浓度、精子总数以及正常形态精子率等。结果:新型冠状病毒抗体阳性患者共有120例,其中女性70例,男性50例。对于女性患者,匹配基线后,对照组260例,病例组65例,两组的卵巢储备(AMH、FSH、AFC)和卵巢反应(促性腺激素剂量、促性腺激素应用时间和大卵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男性患者,共有26例患者在感染前后均进行精液检测,感染后正常形态精子率相较感染前降低(P=0.00...  相似文献   

18.
卵巢低反应专家共识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卵巢低反应(POR)是卵巢对促性腺激素(Gn)刺激反应不良的病理状态。POR诊断标准满足以下3条中的2条即可:1高龄(≥40岁)或存在卵巢反应不良的其它危险因素;2前次IVF周期卵巢低反应,常规方案获卵数≤3个;3卵巢储备下降[窦卵泡数(AFC)5~7个或抗苗勒管激素(AMH)0.5~1.1μg/L]。其病因主要与年龄、遗传和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在IVF助孕中建议采用常规的Gn RHa长方案、Gn RHa短方案和Gn RHA方案进行促排卵,也可采用非传统的微刺激方案、自然周期方案等方法。另外,使用生长激素(GH)、雄激素(A)、雌激素、口服避孕药(OC)等及中医中药来预处理有利于患者治疗结局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及卵泡液(follicular fluid,FF)中抗苗勒管激素(AMH)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与COH结局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因输卵管因素和/或男方因素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周期,随机分为长方案组(n=38)和非降调节组(n=38)。长方案组和非降调节组分别于前一月经周期第2或第3日(基础日)、降调节期间月经第2或第3日、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Gn启动第5日(Gn5)、诱发排卵日(h CG注射日)、取卵前1日和取卵后3 d抽取外周静脉血。取卵日收集直径≥18 mm(大)、14~17 mm(中)、14 mm(小)的FF。结果降调节后血清AMH水平在Gn启动日较基础日显著升高,2种COH方案随外源性Gn使用时间的增加血清AMH降低;随卵泡直径增大,FF中AMH降低。Gn5血清AMH与获卵数、MⅡ卵数和可利用胚胎数相关性最强,中FF的AMH与窦卵泡数(AFC)、Gn用量和可利用胚胎相关性较好。结论降调节显著升高AMH水平,增加可募集AFC及改善卵泡发育同步化,提示可依此调整Gn用量,外源性Gn使用后AMH水平逐渐降低;Gn5血清AMH水平可预测IVF/ICSI-ET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功能不全(POI)和正常对照组三组间的表达差异。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的18-40岁育龄期100例女性进行血清AMH、女性激素及窦卵泡数(AFC)测定。结果 PCOS组AMH水平最高、POI组最低。PCOS组T、E2明显高于POI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明显高于PO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OI组FSH、LH水平高于PCOS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COS组AFC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OI组AF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1)。AMH水平与AFC、E2、T间呈明显正相关,与年龄、FSH及LH间呈明显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AMH水平随年龄呈下降趋势;年龄增长,卵巢储备功能随之下降;PCOS组患者的AMH高于正常水平,且在三组间处于最高水平;AMH水平在三种不同卵巢储备功能患者人群中有明显差异,且与年龄、女性基础激素及AFC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