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影响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相关预后因素并建立预后预测模型。方法:选择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55例,收集相关预后因素并进行随访。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计算预后指数(PI)。结果:经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发现肿瘤侵犯深度、脉管侵犯为独立预后因子,其OR值分别为:2.719、3.341;由此建立预后预测模型:h(t,x)=h0(t)exp(1.000X3+1.206X7),计算PI=1.000X3+1.206X7;利用ROC曲线原理,当PI≤3.21时,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后3年预后结局较好。结论:肿瘤侵犯深度、脉管侵犯为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重要的预后指标,由此建立的预后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为临床医师对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个体预后结局估计提供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相关预后因素并建立预后预测模型。方法:选择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55例,收集相关预后因素并进行随访。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计算预后指数(PI)。结果:经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发现肿瘤侵犯深度、脉管侵犯为独立预后因子,其OR值分别为:2.719、3.341;由此建立预后预测模型:h(t,x)=h0(t)exp(1.000X3+1.206X7),计算PI=1.000X3+1.206X7;利用ROC曲线原理,当PI≤3.21时,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后3年预后结局较好。结论:肿瘤侵犯深度、脉管侵犯为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重要的预后指标,由此建立的预后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为临床医师对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个体预后结局估计提供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3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客观性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性别、术后并发症、体重指数(BMI)、体表面积(BSA)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位置、病理类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女性、术后出现并发症、BMI﹤22 kg/m2、BSA﹤1.6 m2是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的客观性独立危险因素(P﹤0.05).主观性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对生命的态度、家庭经济情况、病情保密、家庭支持、不良反应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医困难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生命绝望、家庭经济困难、不对病情保密、无家庭支持、无法耐受不良反应是影响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的主观性独立危险因素(P﹤0.05).接受化疗患者病死率为2.78%(2/72),低于拒绝化疗患者的12.07%(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3,P=0.038).结论 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的主观性及客观性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医护人员可根据具体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与前白蛋白比值(FPR)对行根治性切除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住院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纳入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术后随访,观察5年总生存情况,研究术前FP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通过ROC曲线分析法确定FPR的最佳截断值,并根据FPR的最佳截断值将纳入的患者进行分组。采用χ2检验法分析不同研究组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别分析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ROC曲线分析得到术前FPR的最佳截断值为21.34,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脉管浸润、CEA、CA199、FPR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脉管浸润、术前CEA>5 n...  相似文献   

6.
朱涛  王伟 《现代肿瘤医学》2021,(24):4353-4356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22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n=63例)和无并发症组(n=157例)。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220例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63例(28.64%)术后发生了并发症;两组年龄、性别、BMI、术前有合并疾病、肿瘤位置、TNM分期、肿瘤直径、手术时间、PNI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术前合并疾病、肿瘤位置、手术时间和PNI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低PNI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可通过PNI评估患者术前营养状况,必要时术前予以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7.
高王军  李福广 《癌症进展》2016,14(9):910-912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收治的86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43例,开腹组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有所降低,其中腹腔镜组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肺部感染、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能够减少患者出血量,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旨在探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一线化疗后不同疗效分组的生存差异, 以期更好地指导化疗方案的选择。  方法  研究纳入了接受一线化疗的232例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 按化疗最佳疗效先后分为疾病未进展与疾病进展组, 化疗有效与疾病稳定组, 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 并分析影响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mOS)为21.10个月, 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为9.17个月。一线化疗疾病未进展组与进展组的mOS分别为23.57个月和10.67个月, mPFS分别为10.83个月和2.83个月,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疾病稳定组与化疗有效组的mOS分别为23.57个月和24.30个月, mPFS分别为10.57个月和10.87个月,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35, P=0.985)。原发病灶是否根治性切除、病理分级、复发转移病灶局部处理、化疗后疾病进展情况是影响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接受一线化疗后, 疾病进展时有必要更换化疗方案, 而近期疗效获得稳定的患者则无需更换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错配修复缺陷导致的微卫星不稳(microsatellite inistability,MSI)状态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及化疗敏感性有重要作用,但在晚期肠癌中研究较少。该研究探讨微卫星不稳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采用XELOX或FOLFOX为一线化疗方案的Ⅳ期肠癌患者的原发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hMSH6和hPMS2的蛋白表达,分析微卫星状态与患者临床特征、预后及化疗反应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113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未发现MSI与患者总体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以及化疗敏感性存在相关。亚组分析中我们发现79例原发灶姑息性切除的患者中,MSI 患者(22例)较MSS患者(57例)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明显延长(19.9个月vs 7个月,P=0.005),但MSI与OS无关(P=0.07)。对该79例患者预后行Cox多因素分析显示,MSI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3,MSS/MSI,HR=2.079)。此外,该群患者的MSI状态与疾病控制率(59.1%vs 31.6%,P=0.025)相关。结论:在原发灶姑息性切除的Ⅳ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微卫星不稳定状态与无疾病进展时间和化疗的疾病控制率呈正相关,因而有必要对该群患者进行微卫星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射频热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单纯化疗组和化疗联合射频热疗组,两组化疗方案基本相同,联合射频热疗组,同时给予射频热疗2,次/周6,0 min/次,两组治疗前后行疗效评定。结果化疗联合热疗组治疗有效率(44.11%)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35.29%),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仍是与化疗相关的副反应,如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周围神经毒性,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化疗联合射频热疗组临床受益率(58.82%)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32.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大肠癌患者,采用化疗联合射频热疗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和临床受益,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孔维 《实用癌症杂志》2016,(7):1126-1129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化疗对晚期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晚期结肠癌肝转移患者102例,将采用手术切除联合化疗的3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单纯采用化疗的67患者纳入对照组。随访3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开始至肿瘤病灶进展的时间( TTP),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的1、2、3年累积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共化疗160个疗程,平均4.57个疗程,TTP为14个月;对照组患者共化疗359个疗程,平均5.35个疗程,TTP为8个月,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贫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6.5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2.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6%,57.1%和42.9%;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6%,44.8%和34.3%。其中1年生存率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2、3年生存率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不会增加化疗的不良反应,可以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存率。有手术指征的晚期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结肠癌患者200例,均经过病理组织学的检查并确诊。使用随机对照性研究,把所有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108例)。治疗组采用西妥昔单抗结合Folffox4的化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只用Folffox4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4.3%(50/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0%(40/108)。2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含肝肾功能的损坏、骨髓的抑制、呕吐、腹泻、过敏、神经毒性和过敏等,但多数都是轻微型,不影响继续治疗。治疗组皮疹的发生率比对照组高,但经皮疹治疗后不影响后续治疗。结论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MCRC,疗效显著,值得在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化疗联合DC-CIK治疗大肠癌伴肝转移的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将58例大肠癌伴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静脉化疗联合DC-CIK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介入栓塞化疗.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远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近期、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24例(82.8%)治疗后1~3天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肝区疼痛以及肝功能损伤,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在1~2周恢复.2组患者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栓塞化疗联合DC-CIK治疗大肠癌伴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姑息性旁路手术与根治性手术治疗高龄壶腹周围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高龄壶腹周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根据手术方式随机抽取122例,分为根治性手术组试验组(62例)和姑息性旁路手术组对照组(6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及随访中并发症情况、分析两组的中位生存期和1年、3年、5年的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和输血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4.2%)明显高于对照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1,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1±0.2)年和(0.6±0.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性旁路手术治疗高龄壶腹周围癌各有利弊,临床上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李亮亮 《实用癌症杂志》2016,(11):1857-1859
目的 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以期为一线化疗方案失败的晚期大肠癌患者提供治疗方案.方法 将48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方案化疗,观察组进行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对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优于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化疗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直肠癌患者采取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实验组采取术前新辅助FOLFOX4方案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的基本情况;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TNM分期的变化;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癌胚抗原(CEA)及糖链抗原(CA19-9、CA242、CA724)等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肿瘤直径、总体费用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实验组治疗后分期有所降低,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CA724均下降(P<0.05).实验组患者根治率、保肛率、生存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直肠癌患者采取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能够降低临床分期,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根治率、保肛率、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231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生存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Ⅱ期和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的生存情况和评价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月~2001年3月行根治术的Ⅱ期和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2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指标为无瘤生存期和生存期.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13年,中位无瘤生存期为1.49年,仍未达到中位生存期.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数目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因素,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根治手术范围、有无脉管瘤栓、是否行术后辅助放化疗对生存率无影响.结论:Ⅱ期和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的无瘤生存期和生存期仍不理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胸腔镜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后肺功能、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5例,依据随机原则并结合患者选择意愿将患者分为2组:胸腔镜联合化疗组(n=65),单纯化疗组(n=60).计算随访时患者生存时间或患者死亡时间,并计算3年随访期间的死亡率.患者整个治疗结束后4周行肺功能检测.随访患者KPS评分,取其生存期限内的KPS评分的平均值.结果 随访患者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期和生存率,胸腔镜联合化疗组患者优于单纯化疗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联合化疗组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单纯化疗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KPS评分在55~85分之间,胸腔镜联合化疗组患者优于单纯化疗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胸腔镜联合化疗后,其肺功能、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优于单纯化疗后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长期随访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院1964年4月~1976年12月根治性切除结直肠癌363例,且随访满10年以上,随访率为97.2%。本组包括结肠癌140例,直肠癌223例。根据Dukes分期法,A期1.7%,B期63.1%,C期35.2%。全部病例均施行根治性切除术,手术死亡率为0.8%(3例)。根治术后5年,10年,15年和20年生存率分别为61.5%,51.9%,48.6%和38.9%。本文对363例结直肠癌进行了临床分析,并将术后生存10年以上的180例和10年内死亡的183例进行比较,以求发现影响术后长期生存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患者年龄、癌瘤部位、病期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远期疗效最重要的因素。此外,作者通过对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提出几点提高疗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