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构建带有survivin启动子的pGL3Basic真核表达载体,探讨survivin启动子在HeLa细胞中的特异表达活性。 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survivin启动子,插入pGL3Basic载体,构建携带survivin启动子的pGL3Basic真核表达载体(pGL3Basic/ Surp)。纯化pGL3Basic/ Surp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和正常血管内皮细胞ECV304,48 h后收集转染细胞与荧光素酶底物反应,检测荧光素酶活性。 结果: 成功克隆1 kb survivin基因启动子,并构建了携带有survivin基因启动子的pGL3Basic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后的Hela细胞荧光素酶活性为2074.2±78.5,而ECV304荧光素酶活性为9.7±1.1。 结论: 成功克隆的survivin启动子在HeLa细胞中表现出较高的肿瘤特异性活性,为进一步开发肿瘤的靶向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克隆hTERT启动子核心序列,研究hTERT启动子/SV40增强子在食管癌细胞中的联合转录活性。 方法 以人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hTERT启动子核心片段;将其分别插入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质粒pGL3-Basic和pGL3-Enhancer中,构建hTERT启动子调控的表达载体pGL3-hTERTp和由hTERT启动子/SV40增强子联合调控的表达载体pGL3-hTERTp-SV40en,将上述重组质粒分别瞬时转染食管癌细胞Eca-109、EC1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用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检测转染细胞中荧光素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并以此计算hTERT启动子和hTERT启动子/SV40增强子在各种细胞中的转录活性。结果 克隆出长213 bp的hTETR启动子核心片段,DNA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hTERT启动子的碱基序列完全一致;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GL3-hTERTp和pGL3-hTERTp-SV40en;hTETR启动子在食管癌细胞Eca-109和EC1中均有转录活性,在MRC-5细胞中无明显转录活性;hTERT启动子/SV40增强子在食管癌细胞Eca-109和EC1中的转录活性显著高于hTETR启动子的单独转录活性。结论 hTERT启动子在食管癌细胞中具有靶向性转录活性,SV40增强子能显著增强hTERT启动子在食管癌细胞中的转录活性,有可能作为肿瘤靶向性基因治疗的转录调控元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深入研究MTS1基因β启动子的转录激活与E2F1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阐明该转录水平的调控机制。方法:用PCR定点突变方法或酶切连接法,构建β启动子0.38kb SacⅡ-Sac I酶切片段中E2F1 A,B,C任意2个位点或3个位点均突变的pGL3重组质粒。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瞬时转染法,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转染MTS1基因双等位缺失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检测pGL3重组质粒中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结果:构建的E2F1 A,B,C结合位点突变的重组质粒经Sac I或Nae I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得到证实。与E2F1位点野生型重组质粒比较,突变型重组质粒在Jurkat细胞中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量减少,以3个位点均突变的重组质粒为明显。结论:构建的E2F1 A,B,C2个或3个结合位点均突变重组质粒成功,可通过基因转染用于研究MTS1基因的功能试验中;MTS1基因β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可能与E2F1转录因子的反式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鉴定HeLa细胞中调控ezrin基因基本启动子活性的顺式作用元件,探讨ezrin基因在HeLa细胞的表达调控机制。 方法 采用碱基定点突变实验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检测在HeLa细胞中Sp1结合位点(-75/-69, 相对于转录起始位点)和AP 1结合位点(-64/-58)对人ezrin基因基本启动子活性的影响;采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MSA)实验,检测ezrin基因基本启动子区序列与HeLa细胞核蛋白提取物的特异性结合活性。 结果 在HeLa细胞中,单独删除和置换Sp1结合位点或AP 1结合位点,ezrin基因基本启动子活性降低50%左右;同时置换Sp1结合位点和AP 1结合位点,启动子活性几乎完全丧失。ezrin基因基本启动子序列能够与HeLa细胞核蛋白提取物相结合。 结论 HeLa细胞中,Sp1结合位点和AP 1结合位点为ezrin基因基本启动子区的重要转录调控元件,有可能存在某种转录因子与之结合,激活ezrin基因转录。  相似文献   

5.
目的:鉴定ezrin基因在HeLa细胞中的主要转录调控区,初步研究ezrin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嵌套缺失技术构建一系列以ezrin基因翻译起始位点上游不同长度DNA序列作为报告基因启动子的重组pGLB质粒,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检测启动子的转录活力,并利用在线分析程序预测ezrin基因主要转录调控区的潜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获得一系列含不同长度ezrin基因5′侧翼区序列的重组pGLB质粒;当ezrin基因5′侧翼区序列从-1324截短到-890时,转录活力降低约80%,从-146截短到-32时,转录活力几乎完全丧失;在-1324/-890和-146/-32区,存在大量的Sp1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论:在HeLa细胞中,ezrin基因的-1324/-890和-146/-32区是主要的转录调控区。Sp1可能是调控基因转录的重要转录因子。  相似文献   

6.
hTERT转录调控区克隆及在人癌细胞的转录特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邵敏  张波  廖松林  侯琳 《肿瘤》2002,22(6):470-474
目的 通过克隆人癌细胞中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基因上游转录调控区并观察其在不同人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中的转录活性 ,探讨人hTERT基因在细胞癌变中的激活机制。方法 用PCR方法克隆HeLa和PG癌细胞hTERT基因转录调控区 ,并进行DNA序列测定 ;将转录调控区重组于荧光酶报告载体 ,瞬时转染人癌细胞HeLa、PG、2 93和正常人二倍体细胞 2BS后 ,测定荧光酶活性以确定调控区转录活性。结果 于人HeLa和PG癌细胞分别克隆hTERT基因转录起始点附近 6 36bp(- 5 31~ 90 )和 95 0bp(- 5 31~ 40 4 )的转录调节区 ,其序列与GenBank人hTERT启动子序列相同。将两转录调控区分别重组于荧光酶报告载体pGL2 ,得到pGL2 6 36和pGL2 95 0 ,并同时构建了pGL2 X(- 5 31~ - 2 72 )和pGL2 S (第一内含子区 )。瞬时转染细胞后发现 :pGL2 6 36和pGL2 95 0在癌细胞中的转录活性明显增高 ,而在人二倍体 2BS细胞中几无转录活性。重组体pGL2 S和pGL2 X在端粒酶阳性肿瘤细胞中的转录活性明显降低 ,pGL2 S的转录活性略高于pGL2 X。结论 人HeLa和PG癌细胞中hTERT转录调控区无基因突变并高度保存 ;hTERT调控区具有癌细胞特异性转录调节活性 ,表明hTERT转录水平的激活与端粒酶阳性及细胞癌变密切相关 ;hTERT上游 2 72为其核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2F1对XRCC1启动子的调节作用及其意义.方法:PCR扩增XRCC1启动子序列克隆至pGL3-Basic荧光报告载体上,与E2F1或突变的E2F1(132E)表达载体分别同时转染Sao2细胞;从基因Bank中调取XRCC1启动子序列和E2F结合位点序列分析其相关性;设计引物逐渐从5'端删除与E2F结合位点相关的序列,将PCR产物分别克隆至pGL3-Basic荧光报告载体上,转染至Sao2细胞.细胞裂解后与β-gal反应液一同保温,570 nm处读取吸光度值.结果:XRCC1与E2F1共转染后,可以诱导XRCC1荧光强度的增加;XRCC1启动子序列5'端-819~-803与E2F结合位点相关,删除5'端序列使荧光强度减少.结论:E2F1作用于XRCC1启动子序列,上调XRCC1转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E2F1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新抗原基因MLAA-34的转录调控作用。方法: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及定点突变技术分析E2F1 对MLAA-34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通过凝胶迁移实验(EMSA)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验证E2F1是否与MLAA-34启动子核心区直接特异性结合。构建E2F1真核表达载体和干涉载体,转染U937细胞,RT-PCR 和Western Blot检测MLAA-34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变化。结果:转录因子E2F1对MLAA-34基因表达具有调控作用,E2F1结合序列点突变后,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升高(P<0.01),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增高。EMSA和ChIP实验,从细胞内、外水平分别证明E2F1可与MLAA-34启动子直接结合而发挥调控作用。在过表达试验中,E2F1的增加可下调MLAA-34的表达(P<0.05);在干涉试验中,E2F1的降低可上调MLAA-34的表达(P<0.05)。结论:转录因子E2F1可与MLAA-34基因启动子上的转录调控区结合,并抑制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中MLAA-34基因的转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PNE5的A结构域(AD)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激活核因子κB(NF-κB)转录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用PCR法扩增AD序列,将其构建EGFP-N1载体上,在真核细胞中表达融合蛋白AD-GFP。以连有κB序列和表达水平受κB序列调控的荧光素酶基因的质粒为报告基因载体,将EGFP-N1、AD-GFP质粒分别与报告基因共转染到HEK293细胞中,经TNF-α处理后,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测定荧光素酶的活性,检测它们对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构建了AD-GFP质粒;A结构域能够显著抑制NF-κB转录活性(P<0.05);AD对NF-κB转录活性的抑制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CPNE5的A结构域能够剂量依赖性抑制NF-κB的转录激活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增强因子(LEF-1)截短亚型对宫颈癌HeLa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PCR方法从人淋巴结cDNA文库中克隆LEF-1截短型的编码基因,将其插入pCDNA3.1/V5-His载体中构建截短型LEF-1的真核表达质粒,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cDNA3.1-Δ-LEF-1转染HeLa细胞,G418筛选稳定表达目的基因的细胞株,Western blot鉴定目的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转染后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胞周期变化,以及CXCR4的表达情况;细胞外基质实验检测细胞的黏附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成功构建截短型LEF 1真核表达质粒,获得稳定表达LF-1截短亚型的HeLa细胞株,目的基因稳定表达,转染后的细胞增殖速度减慢,凋亡增加,细胞阻滞在G0/G1期,迁移能力降低,CXCR4的表达降低。结论LEF-1截短亚型可以抑制HeLa细胞增殖和迁移,而这种调控作用可能和CXCR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全基因组相关联研究发现了染色体10q11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10993994与前列腺癌的遗传易感性相关,本研究探讨rs10993994影响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的可能机制,即研究rs10993994对前列腺癌细胞微精液蛋白β(microseminoprotein beta,MSMB)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MSMB基因的启动子序列,由于位于序列中间的SNP位点rs10993994有2种等位基因(T/C)可能,合成2条启动子MSMB promoter-T和MSMB promoter-C。将2条启动子通过酶切的方法导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 vectors)中,筛选阳性克隆后,将携带启动子的质粒转染入前列腺癌细胞PC-3和LNCaP中,最后通过荧光检测仪检测重组质粒中启动子的转录活性。结果:成功合成2条启动子序列:MSMB promoter-T和MSMB promoter-C;分别将启动子序列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重组,形成重组质粒pGL3-MSMB promoter-T和pGL3-MSMB promoter-C。在前列腺癌细胞PC-3中,重组质粒MSMB promoter-C组的相对荧光度为2.27±0.39,显著高于重组质粒MSMB promoter-T组(0.57±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前列腺癌细胞LNCaP中,重组质粒MSMB promoter-C组的相对荧光度为1.70±0.32,显著高于重组质粒MSMB promoter-T组(0.37±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质粒pGL3-MSMBpromoter-C的转录活性强于重组质粒pGL3-MSMB promoter-T的转录活性;rs10993994可以影响到MSMB基因启动子的启动转录活性,rs10993994位点上等位基因胞嘧啶(C)较胸腺嘧啶(T)更能促使MSMB基因转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研究p53家族调控细胞凋亡的机制,构建并鉴定插入人Puma基因的启动子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人类HepG2细胞中扩增Puma启动子的含p53反应元件的180bpDNA片段,插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中。经测序确定所扩增的DNA序列;将其转染人人类肺腺癌141299细胞中,双报告基因实验检测荧光素酶活力。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Puma启动子序列正确,活性检测显示构建的报告基因具有启动子活性。结论克隆了含p53反应元件的Puma启动子,成功构建了人类Puma启动子报告基因,为p53家族凋亡通路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LCRG1基因的调控机制至今不清楚,本研究拟克隆LCRG1基因的转录起始区上游序列,寻找与其表达有关的调控序列。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LCRG1基因5′端调控区域的启动子活性区域,采用PCR方法从人基因组DNA中扩增LCRG1基因5′端调控区域1.776kb(-1191bp~ 585bp)片段,并将其构建到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3basic载体中。与内参照质粒PhRL-SV40共转染COS7细胞,通过双荧光素酶活性检验测定其启动子活性。结果:成功扩增LCRG1基因5′端调控区域1.776kb(-1191bp~ 585bp)片段,测序正确;pGL3-1776启动子活性大约为阳性对照组pGL3-control的0.16倍,为阴性组pGL3basic的35倍。结论:成功克隆LCRG1基因5′端调控区域1.776kb(-1191bp~ 585bp),该片段具有启动子活性。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构建UGRP1基因启动子的定点突变表达载体.材料与方法:以插入UGRP1基因正常启动子的质粒pGL3-UGRP1(-112G)为模板,用重叠延伸PCR定点诱变技术,对-112位点的碱基进行定点突变,并构建定点突变表达载体.结果:DNA测序表明,UGRP1基因启动子-112处的碱基已由G突变为A,成功实现定点诱变.结论:重叠延伸PCR定点诱变技术高效、简便.pGL3-UGRP(-112A)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112G/A多态性对该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克隆人类生存蛋白(Survivin)核心启动子,研究Survivin启动子在人类淋巴瘤细胞Ramos和健康人肝脏细胞Chang Liver中的转录活性。方法 以人类肠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Survivin启动子987 bp片段,将其通过酶切位点连入pGL3-Basic载体构建pGL3-Survivin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法转染Ramos和Chang Liver 细胞,通过检测荧光素酶表达水平,比较Survivin启动子在这两种细胞中的转录活性。结果 成功克隆出987 bp的Survivin启动子;双酶切、PCR检测和DNA测序证实pGL3-Survivin载体构建成功;荧光素酶活性检查显示:Survivin启动子在Ramos细胞中的转录活性为阳性对照CMV启动子活性的4.5 %,明显高于在Chang Liver细胞中的0.19 %,在淋巴瘤细胞中具有较高特异性,且在淋巴瘤细胞中的活性明显高于阴性对照pGL3-Basic的0.086 %。结论 Survivin启动子在淋巴瘤细胞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以作为淋巴瘤细胞基因转染的肿瘤特异性启动子使用。  相似文献   

16.
17.
陈衍  刘文超  贾军  秦鸿雁  韩骅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12):1485-1488
目的:克隆人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S启动子的序列,构建重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FAS,并分析其在几种肿瘤细胞中的转录活性,为其作为肿瘤靶向基因治疗的工具提供依据。方法:以人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FAS启动子区680bp活性序列,经测序鉴定正确后,克隆至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enhancer中,构建成重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FAS。将pGL3-FAS通过脂质体转染胃癌细胞系SGC-7901、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人乳腺癌细胞系SKBR3、人肝癌细胞系HepG2以及NIH3T3成纤维细胞系中,应用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测定荧光素酶活性,通过内参校正得到相对转录活性。结果:成功扩增出大小约为680bp的FAS启动子序列,经测序鉴定与Genebank报道的一致。经酶切鉴定,成功构建重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FAS。瞬时转染pGL3-FAS,发现其在SGC-7901、Hela、SKBR3、HepG2细胞中均具有较强的荧光素酶活性,且荧光素酶活性高于强启动子SV40驱动的pGL3-control载体;而在正常成纤维细胞中,转录活性较低。结论:FAS启动子在肿瘤细胞中具有强转录活性,而在正常细胞中转录活性很低,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为肿瘤靶向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利用肿瘤特异性启动子增强肿瘤细胞中治疗基因的转录选择性是达到基因治疗靶向性的有效途径。人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在大部分肿瘤细胞中呈特异性高表达,有可能成为肿瘤特异性启动子。本文扩增了hTERT基因启动子并分别克隆于报告基因重组质粒pEGFP-1和pGL3-Basic,检测并证实hTERT启动子在乳腺癌细胞MCF7中的特异转录活性。方法:采用套式PCR法扩增hTERT启动子,将其分别克隆到含报告基因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重组质粒pEGFP-1和含Luciferase的重组质粒pGL3-Basic,经脂质体分别转染人乳腺正常上皮细胞系HBL100和乳腺癌细胞MCF7,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的表达情况,并测定两种细胞中荧光素酶转录表达差异。结果:与正常细胞HBL100相比,hTERT启动子在MCF7细胞呈现强的绿色荧光表达;荧光素酶活性检测与其一致,hTERT启动子在MCF7乳腺癌细胞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RLU/U值(33784)约相当于HBL100细胞中(2400)的15倍。结论:hTERT启动子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具有很强的特异性,为进一步开发肿瘤的特异性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