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调查产后妇女盆底器官脱垂的情况并探讨人口学特征、运动习惯和产科等因素对盆底器官脱垂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产后6~8周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同仁医院产后门诊做常规体检的产妇852例。采用自填问卷方式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产科信息、孕前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等信息,并由妇科医生进行盆底器官脱垂的检查。结果:852例产后6~8周产妇中84.25%有阴道脱垂,55.61%的产妇为Ⅰ度脱垂,28.64%的产妇为Ⅱ度脱垂,未发现Ⅲ度或Ⅳ度阴道脱垂。仅有5例有Ⅰ度子宫脱垂。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显示,巨大儿(OR 2.469,95%CI 1.029~5.927)、产次≥2次(OR 2.730,95%CI 1.929~3.864)、阴道分娩(OR 43.257,95%CI25.505~73.353)、紧急剖宫产(OR 2.139,95%CI 1.266~3.615)是影响产妇阴道脱垂的高危因素。结论:产后6~8周的产妇轻度阴道脱垂的比例较高。阴道分娩、巨大儿和多产次对阴道脱垂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初产妇足月阴道分娩后产后早期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后6~8周复诊的经阴道足月分娩的初产妇1 216例。同时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评分,按评分结果分为POP组(644例)和对照组(572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产科因素与产后早期发生POP的相关性。结果:在1 216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中,POP的发生率为52.96%(644/1 216);POP组的年龄、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以及产钳助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组产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体质量增加量、产时BMI、第二产程时间、是否会阴裂伤和是否会阴侧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年龄28岁的产妇相比,年龄≥36岁的产妇产后早期POP的发生风险显著升高(OR=2.352,P=0.010,95%CI:1.222~4.526);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 000 g的产妇相比,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为3 500~3 999 g和≥4 000g的产妇产后POP的发生风险均显著增加(OR=2.039,P=0.000,95%CI:1.385~3.003;OR=2.676,P=0.007,95%CI:1.303~5.495);与自然分娩的产妇相比,行产钳助产的产妇产后POP发生风险显著升高(OR=1.760,P=0.019,95%CI:1.097~2.823)。结论: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POP的发生与年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以及产钳助产有关。阴道分娩产后POP发生率高,应加强产妇盆底疾病的预防及重视产后康复训练,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产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常规会阴侧切对女性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横断面研究2014年6~9月于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门诊进行产后6~8周复查者267例,其中侧切组102例,非侧切组165例。产后6~8周,对产妇的临床症状、盆底功能进行检查评估。结果:侧切组的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SUI)、会阴疼痛、Ⅰ类肌肌力、疲劳度损伤发生率及阴道动态压力异常率分别为13.7%、12.7%、76.5%、93.1%和79.4%,均明显高于非侧切组(6.1%、3.0%、64.8%、73.5%和6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产妇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生率为100%,侧切组与非侧切组的POP、Ⅱ类肌肌力及疲劳度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侧切和自然分娩均对女性盆底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会阴侧切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损伤较重,不能对产妇近期盆底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期实施盆底门诊干预在足月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12月建卡有顺产意愿的单胎初产妇按照建档顺序单双数分组:单数组进行产科门诊常规管理及盆底门诊干预(凯格尔运动联合会阴按摩)200例(研究组),双数组进行常规产科门诊管理20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阴道炎发生率、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产科裂伤情况、阴道助产率、会阴切开情况、分娩结局及分娩前及产后42天会阴体、生殖裂孔长度、阴道宽度及其他阴道分娩并发症(尿潴留和产褥期痔)等情况。结果:最终研究组纳入87例,对照组104例。研究组会阴切开率、会阴完整率、阴道助产率、会阴Ⅰ度和Ⅱ度裂伤率、产后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42天生殖裂孔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炎发生率、第二产程时间、阴道壁裂伤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产伤率、尿潴留和产褥期痔、产后阴道宽度及会阴体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实施盆底门诊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足月初产妇经阴道分娩造成的伤害,并且未增加新生儿分娩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初产妇足月阴道分娩后产后早期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后6~8周复诊的经阴道足月分娩的初产妇1 216例。同时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评分,按评分结果分为POP组(644例)和对照组(572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产科因素与产后早期发生POP的相关性。结果:在1 216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中,POP的发生率为52.96%(644/1 216);POP组的年龄、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以及产钳助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组产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体质量增加量、产时BMI、第二产程时间、是否会阴裂伤和是否会阴侧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年龄<28岁的产妇相比,年龄≥36岁的产妇产后早期POP的发生风险显著升高(OR=2.352,P=0.010,95%CI:1.222~4.526);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 000 g的产妇相比,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为3 500~3 999 g和≥4 000g的产妇产后POP的发生风险均显著增加(OR=2.039,P=0.000,95%CI:1.385~3.003;OR=2.676,P=0.007,95%CI:1.303~5.495);与自然分娩的产妇相比,行产钳助产的产妇产后POP发生风险显著升高(OR=1.760,P=0.019,95%CI:1.097~2.823)。结论: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POP的发生与年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以及产钳助产有关。阴道分娩产后POP发生率高,应加强产妇盆底疾病的预防及重视产后康复训练,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产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体重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产科行阴道分娩,并于产后6~8周来院检查盆底功能的200例孕足月初产妇,其中新生儿出生体重3500~<4000g者100例(研究组),2500g~<3500g者10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及盆腔脏器脱垂(POP)发生情况,POP-Q评分系统中的9项指标测试结果,盆底肌电评估结果及盆底超声结果。结果:研究组的孕前BMI、第二产程时间、会阴撕裂率、会阴侧切率、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OP-Q评分系统测定结果显示,研究组的pb、Aa点、Ba点、C点、D点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产后阴道前壁脱垂、子宫脱垂、SUI发生率(53%、9%、33%),均高于对照组(33%、2%、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肌电评估结果显示,研究组前静息值、后静息值、快肌收缩最大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后阴道最大压力和盆底肌电值与产科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经阴道分娩且产后12周盆底肌力为零的产妇341例,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阴道最大压力和盆底肌电值与产科因素的关系。结果 341例产妇阴道最大压力中位数为11.06 cm H2O(6.26 cmH2O,17.42 cm H2O),盆底肌电值中位数为6.00 mV(3.76 mV,9.40 mV)。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娩方式(P阴道最大压力=0.025;P盆底肌电值=0.026)和新生儿体质量(P阴道最大压力=0.003; P盆底肌电值=0.002)与阴道最大压力和盆底肌电值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生儿体质量和会阴切开术可能会影响产妇盆底肌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功能障碍、阴道收缩力、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足月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分娩方式差异分为三组:会阴侧切组(n=41)、顺产组(n=40)和剖宫产组(n=39),对比三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阴道收缩力、性功能的差异。结果三组产妇产后6周、3个月盆底肌力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产后6周、3个月阴道收缩力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会阴侧切组、顺产组产妇恢复性生活的时间明显短于剖宫产组(P 0.05)。顺产组、剖宫产组产妇会阴水肿率明显低于会阴侧切组(P 0.05)。结论分娩中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和限制会阴侧切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获得中国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电生理指标及盆腔器官脱垂分度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自2011年10月在广西、广东、河北、河南、山西5省开展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在产后6周对产妇基本情况、产科情况及盆底电生理指标和盆腔器官脱垂分度(POP-Q)数据进行采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入组1327例初产妇,产后6周的盆底电生理指标显示,Ⅰ类肌肌力3级以上的占47.5%,Ⅱ类肌肌力3级以上的占43.6%,盆底动态压力为(61.8±29.2)cmH2O。A3反射正常率为66.7%。分娩时会阴裂伤(OR=1.48;95% CI 1.11~1.97)和工作体位以站位为主(OR=1.57;95% CI 1.06~2.33)是发生Ⅰ类肌早期肌力下降的危险因素。盆底障碍性疾病家族史是Ⅰ类肌和Ⅱ类肌疲劳度异常的危险因素。盆腔器官脱垂分度中,第二产程延长是后壁Ap点(OR=10.02, 95% CI 1.88~53.49)和Bp点 (OR=5.57, 95% CI 1.19~26.01)下移的危险因素,会阴裂伤是中盆腔C点( OR=1.54, 95% CI 1.14~2.09)和D点(OR=2.61, 95% CI 1.51~4.53)下移的危险因素。结论 约半数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电生理指标处于受损状态,会阴裂伤和家族遗传史是其危险因素。第二产程延长和会阴裂伤是产后早期POP-Q分度位点下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河南郑州地区产后6~8周复查妇女盆底功能及盆底功能障碍(PFD)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产后6~8周复查的4 000例产妇,统计盆底肌异常筛出情况,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盆底肌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①盆底肌纤维、肌纤维疲劳度、盆底动态压异常分别占62.25%、21.40%、65.00%;②产次、第二产程、助产、会阴撕裂、孕期体重增加、新生儿出生体重是产后盆底肌肌力异常、盆底肌疲劳度异常、盆底肌动态压异常的共同危险因素(P 0.05),年龄、BMI、分娩方式为产后盆底肌肌力异常的危险因素(P 0.05);BMI、分娩方式是产后盆底肌动态压异常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河南郑州地区产后6~8周妇女盆底肌电生理异常率较高,年龄、产次、产前BMI、孕期体重、分娩方式、产程、侧切、助产、新生儿体重均为盆底肌电生理异常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疗法在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产后42~60天的妇女,有产后尿失禁或盆底器官脱垂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127例,其中能在医院接受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的87例患者为治疗组,其中的35例完成了2个疗程;而无法在医院接受治疗,在家进行Kegel锻炼法的40例患者为锻炼组,6~8周后来医院复查。并分别比较两者治疗或锻炼前后、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的盆底肌收缩力的恢复情况及疗效。结果: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两组1个疗程治疗前后比较,快速收缩力和持续收缩力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持续收缩力增长值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锻炼组(P0.05);而快速收缩力增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P0.05)。4治疗组2个疗程的快速收缩力优于1个疗程(P0.05),持续收缩力与1个疗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产后Kegel锻炼法、电刺激加生物反馈对提高盆底肌收缩力均有效,但电刺激加生物反馈优于单纯的盆底肌肉锻炼,疗程长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2.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解剖学静动态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静动态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及正常女性盆底解剖结构改变,探讨盆底特定解剖学异常是否与PFD有关,为盆底重建手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确诊为PFD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PFD组),其中盆腔器官脱垂(POP)24例,压力性尿失禁(SUI)10例,POP合并SUI12例;同期选取正常女性14例为对照组。采用静动态MRI进行盆底扫描。比较两组髂尾肌、耻尾肌及耻直肌静动态面积、肛提肌裂孔静动态宽度、膀胱尿道后角、LH线及M线长度、肛提肌角等参数值的变化。结果:PFD组患者静态髂尾肌、耻尾肌、耻直肌的面积大于动态,肛提肌裂孔宽度在静态时小于动态(P<0.05)。而对照组以上参数值在静动态下无明显改变(P>0.05)。PFD组患者膀胱尿道后角、LH线、M线均大于对照组,肛提肌角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MRI能清楚显示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肛提肌的形态及功能异常与PFD有关。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评价对于处在不同绝经状态下轻度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女性,进行盆底肌锻炼干预对其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盆底中心就诊的中老年轻度(Ⅰ~Ⅱ期)POP患者(年龄45~65岁)共计16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殖衰老分期系统(STRAW+ 10)将其分为绝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与盆底肌收缩力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产后42~60天有产后尿失禁(UI)或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妇女为研究组(102例),其中UI患者66例(UI组),POP患者36例(POP组);另选择同期产后复查的正常产妇100例为对照组。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一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肌电图描记法对UI组、POP组和对照组的盆底肌力进行评估。结果:1研究组的年龄、分娩前体重指数(BMI)、新生儿体重、阴道分娩率及有腹压增高史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2研究组肌电图持续收缩值和快速收缩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3研究组中UI组的快速收缩值明显低于POP组和对照组(P0.01),研究组中POP组的持续收缩值明显低于UI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产后PFD的发生可能与年龄、分娩前BMI、新生儿体重、阴道分娩等因素有关;产后PFD与盆底肌收缩力下降有关,其中POP可能与Ⅰ类肌力下降有关,而UI可能与Ⅱ类肌力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女性盆底肌力通过电刺激治疗前后的变化,探索其变化的机制。方法:经阴道顺产妇女55例及剖宫产的妇女65例分别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电刺激治疗者)及对照组(自行缩肛提肛运动康复训练),比较不同分娩方式电刺激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的改变。结果:①顺产研究组经过电刺激治疗后盆底肌力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1),顺产研究组治疗前后肌力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剖宫产研究组经过电刺激治疗后盆底肌力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5),剖宫产研究组治疗前后肌力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均有影响,盆底肌电刺激康复治疗对产后女性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妇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及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等,严重影响中老年女性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近年来全球大部分国家开始重视该疾病,我国也已将预防女性PFD等工作作为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PFD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且诊断上临床大多以患者的主要症状作为依据。生物力学最早应用于骨科及整形外科,现逐渐应用到妇产科领域。生物力学方法的应用为PFD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评估提供新的参考标准。尤其是阴道触觉成像系统(vaginal tactile imaging,VTI)能可视化地获取阴道壁的压力,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盆底生物力学精准评估新技术。综述生物力学在PFD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Prolift(Prolift Pelvic Floor)和AMS(AMS Peep Connection Tool)两种盆底修复系统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差异。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2010年1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POP患者,随机分为Prolift组和AMS组,Prolift组29例,AMS组31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尿管留置时间、残余尿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尿困难、会阴部下腹坠胀、网片暴露、阴道壁膨出等术后并发症在2组患者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Prolift组患者的疼痛及性生活质量下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MS组(P<0.05)。结论:应用Prolift和AMS两种盆底修复系统治疗POP,均能实现盆底解剖重建和功能恢复,但AMS比Prolift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再生育对盆底肌的影响和产后盆底康复干预最佳时间。方法:通过对门诊产后42天常规健康检查的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盆底功能检查,产后3月、6月、1年盆底肌力随诊,共入组产妇426例,其中初产妇325例为初产组,二次分娩的经产妇101例为再生育组,观察比较两组盆底肌力受损情况(≤Ⅱ级),分析再生育与初产之间差异。结果:1产后42天,再生育组盆底肌Ⅰ类肌力受损率低于初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类肌力受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产后3月、6月、1年两组盆底肌力受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再生育组盆底肌力受损率各相邻时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天与产后6月盆底肌力受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初产组盆底肌力受损率产后42天、3月、6月3个时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月和产后1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对盆底Ⅰ类肌纤维近期损伤比再生育大,再生育盆底肌的恢复过程相对初产妇缓慢。需重视产后6月内盆底肌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