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103例。结果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人路全切垂体瘤97例(94.2%)。术后平均住院天数5.5天,无手术死亡病例,2例术后脑脊液漏,1例经再行手术修补,1例经腰穿置管平卧治疗后自愈。结论对蝶窦气化较完全的患者,经鼻蝶窦手术入路创伤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单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垂体腺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显微镜下经单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颅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单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显微镜与神经内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4例垂体瘤患者,将采用显微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神经内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含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手术前后血清相关激素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均增加,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和泌乳素含量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尿崩症、垂体功能低下和手术部位渗血情况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手术治疗垂体瘤,神经内镜优于显微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神经内镜下经鼻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于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行内镜下经鼻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84例垂体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垂体瘤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1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促使神经内镜下经鼻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已成功用于垂体瘤的治疗,但入路角度的微小偏差可能导致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本研究评价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并讨论术中应用神经导航的优点和不足。方法:2001年8月至2007年12月,我科30例垂体瘤患者经鼻蝶应用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下确认到达鞍底的路径和解剖中线,手术切除肿瘤。回顾性分析30例病史、影像学资料、术中应用CT和/或MRI影像资料的导航方法、并发症的发生及随访资料。结果:收录的病例中肿瘤全切21例(70%),次全切除9例(30%),其中4例在随访期间复发。术中脑脊液漏3例(10%);术后一过性尿崩12例(40%),持续性尿崩1例。大部分病例术后症状改善,无神经血管并发症,没有因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使经鼻蝶手术入路定位更准确,减少手术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但MRI、CT导航在定位上各有优势和缺陷,两项技术融合使用可能成为垂体瘤导航手术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微创手术方案经鼻蝶治疗垂体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160例垂体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经鼻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全切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一周各激素回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全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一周各项激素水平基本回落至正常范围或略微高于正常范围内,回落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分别为15.0%和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瘤患者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治疗虽然手术时间略长,但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恢复较快,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58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内镜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手术前均进行影像学和血液内分泌激素检查,术后随访0.51年。结果在内镜辅助下,肿瘤全部切除41例(70.7%),大部分切除11例(19.0%),小部分切除6例(10.3%),所有患者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在内镜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创伤小,临床疗效显著。手术过程中认真操作和科学处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经单侧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显微手术技巧及术后处理。方法对12例经CT扫描和MRI检查确诊为垂体瘤患者,采用经鼻蝶入路切除肿瘤。术中将扩鼻器直抵蝶窦前壁,将鼻中隔完整地推向对侧,凿除蝶窦前壁骨质,经鞍底切除肿瘤。结果行肿瘤10例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术后病人恢复快,省时易行,对于位于鞍内和大部位于鞍内的垂体瘤是一种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显微镜和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应用和优缺点。方法对24例经CT扫描和MRI检查确诊为垂体瘤的患者在显微镜或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直视下予以切除。结果显微镜组:10例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内镜组:11例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两组患者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经鼻蝶垂体瘤手术中具有良好的深部照明及全景化的视野等优点,较显微镜下经单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过程中更微创,提高了肿瘤的全切率,但两种术式都应该熟练掌握,根据不同的患者灵活地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乐陵市人民医院共收治需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66例,33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瘤(观察组),另33例经额下或翼点传统入路切除垂体瘤,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住院天数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与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瘤具有简便、微创、高效、住院时间短、准确性高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垂体瘤手术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器联合圈套器在胃底黏膜下微小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检查并择期行手术治疗的93例胃底黏膜下微小肿瘤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57例)。观察组采用套扎器联合圈套器辅助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术后均给予质子泵抑制剂(PPI)、抗生素、抑酸等常规治疗,并于术后3个月复查胃镜。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穿孔情况,比较两组肿瘤完整切除率、切缘阳性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估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短[(3068±574)min vs. (4279±731)min],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211±054)ml vs. (365±06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穿孔率、肿瘤完整切除率、切缘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复查胃镜,观察组创面愈合良好,见白色瘢痕,对照组溃疡1例,钛夹残留2例,其余患者创面瘢痕愈合良好,随访期间两组均无复发。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1667% vs. 3684%,P<005)。结论内镜下套扎器联合圈套器应用于胃底黏膜下微小肿瘤的治疗简化了手术程序,缩短了手术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肿瘤完全切除率高,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12.
周甘雨 《癌症进展》2016,14(2):172-174
目的 探讨呼吸训练对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呼吸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残余尿量、尿潴留发生率、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术后留置尿管时间(13.40±4.91)d,观察组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为(14.43±3.72)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残余尿量为(82.97±15.93)ml,观察组残余尿测定结果 为(30.96±13.96)m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例(20%)患者发生尿潴留,1例(3.3%)发生尿路感染,观察组1例(3.3%)发生尿潴留,1例(3.3%)发生尿路感染,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训练有利于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微创手术方式经鼻蝶治疗垂体瘤的效果.方法 选取垂体瘤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法 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8例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为神经内镜组,42例行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为显微镜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神经内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45.09±10.31)ml,少于显微镜组的(77.82±12.06)ml,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21.44±27.63)min、(6.74±1.14)d,均短于显微镜组的(154.67±38.20)min、(10.25±1.4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组患者的肿瘤全切比例为94.74%,高于显微镜组的71.43%(P﹤0.05);神经内镜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89%,低于显微镜组的26.19%(P﹤0.05).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治疗垂体瘤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建议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9月行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手术41例。总结手术前后影像学(CT和MRI)及血液内分泌激素检查,33例(80.5%)病例获得6~24个月的随访。   结果   肿瘤全切除32例(78.0%),次全切除7例(17.1%),部分切除2例(4.9%)。术后复查,内分泌激素不同程度改善。10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嗅觉减退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蝶窦囊肿1例,脑脊液鼻漏3例,长期尿崩症3例,暂时性高热和水、电解质紊乱1例。33例随访患者中,2例在术后2年内复发。   结论   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手术创伤小,显露清楚,术前鼻腔脑棉填塞,术中充分发挥内镜的作用,精细操作处理肿瘤和瘤腔,术后积极合理地治疗并发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内镜切除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直径为2~5 cm胃间质瘤的临床对比分析,探讨消化内镜治疗较大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病理诊断为胃间质瘤的7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内镜组45例,腹腔镜组33例,比较二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及随访等情况。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肿瘤危险程度分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肿瘤直径[(3.13±0.83)cm]较腹腔镜组[(3.67±1.03)cm]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完整切除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镜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均小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8%,较腹腔镜组(6.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术后随访(22.4±15.4)个月,腹腔镜组术后随访(24.7±17.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内镜组均未发生复发、转移和死亡,腹腔镜组1例术后14个月复发,两组在复发、转移及死亡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治疗2~5 cm直径的胃间质瘤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预后和腹腔镜无差异,但是内镜组手术主动穿孔与被动穿孔发生率较高,但均能成功缝合,不影响预后及经济性,内镜下治疗较大直径的胃间质瘤有望成为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之外的方式之一,更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黄慧云  黄兵  王敏捐 《癌症进展》2016,14(9):885-888
目的:研究不同内镜术治疗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内镜术治疗的308例消化道上皮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内镜术式将其分为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组、内镜黏膜挖除术(ESE)组、内镜黏膜剥离术(ESD)组、内镜全层消化道壁切除术(EFR)组。比较4组患者的肿瘤起源、肿瘤直径、一次完整切除率及切除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术后病理或免疫组化情况。结果 EMR组肿瘤起源于固有肌层、黏膜下层、黏膜肌层,ESE组肿瘤起源于固有肌层、黏膜下层,ESD组肿瘤起源于黏膜下层、黏膜肌层,EFR组肿瘤全部起源于固有肌层,各组肿瘤起源部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平均肿瘤直径最小,为(0.68±0.06)cm;EFR组平均肿瘤直径最大,为(2.08±0.53)cm;4组患者平均肿瘤直径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肿瘤一次完整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ESD组和EFR组切除成功率均为100.00%,高于ESE组切除成功率(94.8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FR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100.00%)均高于ESE组(5.13%)、ESD组(7.69%)和EMR组(0.00%);ESE组和ESD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5.13%和7.69%)均高于EMR组(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均无复发情况。术后病理或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平滑肌瘤发生率最高,为71.75%。结论内镜术治疗消化道上皮下肿瘤具有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可按照患者的肿瘤起源情况选择相应的内镜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近期与远期预后状况。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9月在本院诊治的结肠癌患者89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主要观察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术后恢复、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57.36±11.42)ml,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66.38±15.59)min,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06±0.19)d、(20.31±2.16)h和(12.53±1.08)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为8.33%(4/48),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癌细胞转移率、复发率和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康复时间短、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并可达到开腹手术的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癌腹腔镜辅助全胃全切术后实施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术后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与观察组(行"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术后营养状况;同时统计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及术后腹泻、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腹胀、倾倒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B、RBC、TP、HG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5±0.4)h、(317.5±32.6)ml,与对照组[(3.4±0.4)h、(318.1±33.0)ml]比较,其中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腹腔镜辅助全胃全切术治疗胃癌患者后实施"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经蝶手术的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临床纳入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患者59例,手术方案均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观察所有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同时寻找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59例患者中,43例接受了肿瘤全切术,11例接受了肿瘤次全切术,5例接受了肿瘤部分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相关临床症状均较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59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患者术后有53例激素水平有着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并发症方面,16例患者发生尿崩,6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3例患者出现垂体功能低下,8例患者出现低钠血症,8例患者术后存在肿瘤残余.围手术期间,未出现1例患者死亡,亦未出现感染病例.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临床随访,未发现复发者.影响手术疗效因素方面,肿瘤大小、术前生长激素水平、肿瘤侵袭性均对患者手术疗效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P<0.05).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有着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微腺瘤与非侵袭性腺瘤应用该术式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侵袭性腺瘤或巨大腺瘤患者在术后往往需要配合放化疗,以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颅内肿瘤手术患者脑脊液中氨基酸的影响,减轻手术对脑组织的损伤。方法:选取颅内肿瘤手术患者146例,随机分为两组。麻醉前对照组给予同等容积生理盐水,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分别以T0-T8表示麻醉诱导前、切开硬脑膜时、切除肿瘤时、手术结束时、患者清醒、拔管时、术后6h、术后12h以及术后24h,测定不同时间两组患者脑脊液中的Glu(谷氨酸)、Asp(天门冬氨酸)以及抑制性氨基酸GABA(r-氨基丁酸)的浓度,同时记录T0-T3两组患者HR(心率)和MAP(平均动脉压)。结果:T0时两组患者Glu、Asp、GABA、HR以及MAP水平差别不大(P>0.05)。T3-T8时观察组患者Glu分别为(1.55±0.13)μmol/L、(1.67±0.18)μmol/L、(1.51±0.14)μmol/L、(1.40±0.14)μmol/L、(1.30±0.14)μmol/L、(1.27±0.15)μmol/L,Asp分别为(2.14±0.19)μmol/L、(2.44±0.26)μmol/L、(2.14±0.22)μmol/L、(1.97±0.19)μmol/L、(1.67±0.17)μmol/L、(1.45±0.15)μmol/L,GABA分别为(12.69±0.74)μmol/L、(12.45±0.30)μmol/L、(13.68±0.29)μmol/L、(14.97±0.75)μmol/L、(15.53±0.78)μmol/L和(16.31±0.80)μmol/L,Glu、As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GABA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观察组患者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1、T3时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降低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的浓度而升高抑制性氨基酸浓度,并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从而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