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组织中Nectin-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30例卵巢癌、25例卵巢上皮性肿瘤和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Nectin-4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ectin-4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卵巢癌组Nectin-4 mRNA表达水平为0.71±0.12,卵巢良性肿瘤组为0.32±0.09,正常卵巢组为0.30±0.09,卵巢癌组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卵巢癌组Nectin-4蛋白表达水平为3.35±0.52,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1.36±0.41,正常卵巢组1.15±0.44,卵巢癌组织的Nectin-4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卵巢癌组织中Nectin-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不同病理类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病理分化程度、手术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ctin-4 mRNA和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而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仅有微量表达。在卵巢癌组织中,其表达程度与病理分化程度、手术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卵巢癌组织中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各种数据库,寻找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搜集卵巢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本研究要求进行筛选,排除不适合文献,对各项数据进行总结,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最终获得结论。结果:纳入30个研究,其中卵巢癌患者1 472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663例,正常对照组37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Survivin在卵巢癌组和正常对照组[OR=33.70,95%CI(21.41,53.05),P<0.000 01]、卵巢癌组和卵巢良性病变组[OR=12.17,95%CI(9.55,15.53),P<0.000 01]、临床分期Ⅰ-Ⅱ期组与Ⅲ-Ⅳ期组[OR=0.16,95%CI(0.12,0.22),P<0.000 01]、临床分级G1-G2级组与G3级组[OR=0.19,95%CI(0.14,0.26),P<0.000 01]、伴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OR=5.89,95%CI (2.37,14.66),P=0.000 1]、伴腹水组和无腹水组[OR=5.63,95%CI(1.64,19.28),P=0.006]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卵巢癌患者年龄>50岁组和≤50岁组[OR=0.82,95%CI(0.47,1.43),P=0.4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urvivin表达与卵巢癌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明显相关,由此可见其有可能参与卵巢癌的整个过程当中。由于所选择文献相对有限,结论仍需进一步验证,希望有更大样本研究参与其中,获得更可靠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d-1在人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d-1在50例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卵巢癌组织中Id-1的表达率为80.4%,在交界性卵巢肿瘤表达率为30%,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率为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1过表达与卵巢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Id-1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卵巢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Pokemo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肿瘤、3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okemon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卵巢癌临床病例特征的关系.结果:Pokemon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良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中表达,表达率分别为90%、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kemon过表达与卵巢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Pokemon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与卵巢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4(ILT4)表达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0例卵巢癌病理组织中ILT4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其中淋巴结转移组34例,无淋巴结转移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肿瘤组织淋巴结中ILT4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关系。结果淋巴结转移组中ILT4在肿瘤组织和淋巴结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5.7±2.2)%和(17.2±3.7)%,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31.3±6.8)%和(41.3±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ILT4阳性表达率为32.4%,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T4在高、中、低分化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58.3%和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T4表达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与治疗卵巢癌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Livin和Survivin在大肠癌组织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各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ivin和Survivin在60例大肠癌、12例良性肿瘤、12例癌旁组织和6例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Livin在24例癌旁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结果:Livin和Survivin在大肠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是70%、5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表达。Livin在组织分化、临床Duckes分期、淋巴结及远隔脏器转移组与未转移组的表达阳性率未见明显差异,Survivin在组织分化、临床Duckes分期、淋巴结及远隔脏器转移组与未转移组的表达阳性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ivin在癌旁淋巴结阴性与阳性组中的表达分别为0%、83.3%,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Livin和Survivin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Livin的表达与组织分化、临床Duckes分期、淋巴结及远隔脏器转移与否无明显相关性,在淋巴结中的表达可能有重要意义。Survivin的表达与组织分化、临床Duckes分期、淋巴结及远隔脏器转移有明显相关性,Survivin可能成为大肠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和判断切缘是否阳性的指标。Livin和Survivin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诱骗受体3(decoy receptor 3,DcR3)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家族的成员,影响着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本实验研究探讨其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8例正常卵巢组织、29例卵巢良性肿瘤及86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DcR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DcR3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DcR3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Ⅰ-Ⅱ期表达较Ⅲ-Ⅳ期明显减弱;在高中分化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低分化组织;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cR3蛋白表达越强,患者生存时间越短(P<0.05)。结论:DcR3表达水平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肿瘤浸润、转移及预后有关,有可能成为一种卵巢癌肿瘤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卵巢浆液性肿瘤中Survivin和Caspase-3 蛋白的表达水平及相互关系,探讨二者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43例卵巢组织标本中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Survivin蛋白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和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80;P=0.00)。Survivin蛋白在早期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2,P=0.009)。Survivin蛋白在高中分化和低分化的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01,P=0.055)。Survivin蛋白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有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8,P=0.912)。Caspase-3蛋白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6.32,P=0.00),且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 Survivin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呈负相关(r=-0.413, P=0.029)。结论 Survivin和Caspase-3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呈负相关,二者联合检测或可作为卵巢浆液性肿瘤辅助诊断及评价肿瘤恶性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苗卉 《国际肿瘤学杂志》2006,33(12):945-948
目的研究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的差异和不同浓度拓扑替康(TPT)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 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4例上皮性卵巢癌、25例良性卵巢肿瘤及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卵巢癌恶性程度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不同浓度的TPT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SKOV3细胞,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Survivin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与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关,Ⅲ-Ⅳ期的表达率(78.4%)明显高于Ⅰ-Ⅱ期(41.2%)(P=0.007),且肿瘤的分化程度越低,Survivin蛋白表达越强(P=0.027),伴有淋巴结转移者(96,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9.2%)(P〈0.01),伴有腹水转移者(94.7%)明显高于无腹水转移者(51.4%)(P〈0.001),但是与卵巢的组织学类型无荚(P=0.977)。随着TPT浓度的增加,SKOV3中Survivin蛋白表达减少(P〈0.001),各组Survivin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的恶性程度有关,恶性程度越高Survivin蛋白的表达越多.而TPT作用于SKOV3细胞可以抑制其Survivin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卵巢组织中HE4蛋白表达水平,其中47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以下简称卵巢癌组织)、2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结果正常卵巢组织、上皮性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及卵巢癌组织中HE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10.0%(2/20)和74.5%(35/47),卵巢癌组织中HE4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正常卵巢组织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HE4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晚期组(Ⅲ/Ⅳ期)HE4阳性率[89.5%(17/19)]较早期组(Ⅰ/Ⅱ期)[57.1%(16/28)]明显增高(P〈0.05);中、低分化组其阳性率[92.6%(25/27)]较高分化组[65.0%(13/20)]明显增高(P〈0.05);淋巴结转移组其阳性率[72.4%(21/29)]较无淋巴结转移组[38.9%(7/18)]明显增高(P〈0.05)。HE4表达与卵巢癌患者年龄无关(P〉0.05)。结论 HE4表达与卵巢癌临床分期、细胞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HE4可作为预测卵巢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金葡素联合顺铂与顺铂单药治疗恶性胸腹水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0-201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2014)、维普数据库(1990-2014.12)、万方数据库(1990-2014.12)、PubMed (1990-2014.12)、Cochrane Library(1990-2014.12)纳入金葡素联合顺铂(试验组)与顺铂单药(对照组)治疗恶性胸腹水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Jadad改良法制定的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RevMan 5.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100篇,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纳入文献16篇。Meta分析结果:金葡素联合顺铂用药治疗恶性胸腹水有效率上明显优于顺铂单药[OR=2.12,95%CI(1.64,2.74),P<0.000 01],金葡素联合顺铂较顺铂单药组易引起发热[OR=2.26,95%CI(1.36,3.75),P=0.002],但两组在胸闷胸痛[OR=1.09,95%CI(0.55,2.17),P=0.81]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在胃肠道反应[OR=0.34,95%CI(0.18,0.64),P=0.000 7]、白细胞下降[OR=0.27,95%CI(0.16,0.46),P<0.000 01]发生率上金葡素联合顺铂组明显低于顺铂单药组,且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上优于顺铂单药[OR=4.83,95%CI(2.96,7.87),P<0.000 01]。结论:金葡素联合顺铂较顺铂单药组在治疗恶性胸腹水上更为有效,并且毒副反应轻,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依托泊苷联合洛铂(EL)与依托泊苷联合顺铂(EP)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Web of Knowledg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 及 WanFang Data 关于 EL 方案与 EP 方案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RCT)。依据 Cochrane Handbook 5.0.1的质量评价标准进行 RCT 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 RevMan 5.2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 RCT 研究,共计401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在疗效方面,EL 方案与 EP 方案相比,两者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R =1.08,95%CI(0.53~2.21),P =0.82]。在安全性方面,EL 方案与 EP 方案相比,Ⅲ-Ⅳ度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 =0.34,95%CI(0.20~0.58),P <0.0001]。而在Ⅲ-Ⅳ度白细胞减少[OR =0.77,95%CI(0.37~1.63),P =0.50],Ⅲ-Ⅳ度血小板减少[OR =2.81,95%CI(0.74~10.68),P =0.13],Ⅲ-Ⅳ度贫血[OR =0.47,95%CI(0.08~2.67),P =0.40]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L 方案在疗效方面与 EP 方案大致相当,EL 方案消化道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榄香烯注射液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查找自建库至2016年1月公开发表的研究榄香烯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质量评估,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2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中文RCT文献,均为高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榄香烯注射液联合TACE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有效率[OR=2.68,95%CI(1.63,4.40),P<0.000 1]、近期缓解率[OR=2.52,95%CI(1.25,5.08),P=0.010]高于单纯TACE组;而胃肠道反应[OR=1.16,95%CI(0.55,2.46),P=0.69]、骨髓抑制[OR=0.66,95%CI(0.32,1.36),P=0.26]在两组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榄香烯注射液可以提高TACE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顺铂分次给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查找建库初始至2016年4月公开发表的研究顺铂分次给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质量评估,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中文RCT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顺铂分次给药组与单次给药组在近期疗效上无明显差异[OR=0.81,95%CI(0.57,1.15),P=0.24];顺铂分次给药组发生恶心与呕吐少于单次给药组[OR=0.45,95%CI(0.30,0.69),P=0.000 3];而发生骨髓抑制[OR=0.64,95%CI(0.40,1.01),P=0.06]、肾功能下降[OR=0.74,95%CI(0.30,1.82),P=0.51]和神经毒性[OR=0.38,95%CI(0.13,1.12),P=0.08],与单次给药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大剂量顺铂分次给药,在不降低近期疗效的情况下,减轻了化疗相关性恶心和呕吐,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食管切除术后食管胃器械吻合与手工吻合的临床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11期)、Web of Science、CBM、CNKI、VIP 和 WanFang Data。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11月30日,收集器械吻合与手工吻合对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影响的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符合标准的 RCT 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 Rev Man 5.3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纳入19个 RCT 共2558例。Meta分析显示:与手工吻合相比,器械吻合减少了手术时间[MD =-20.75,95%CI(-31.42,-10.07),P =0.0001],减少了吻合时间[MD =-14.91,95%CI(-28.10,-1.72),P =0.03],减少了术中出血量[MD =-12.66,95%CI(-23.91,-1.41),P =0.03];但在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RR =0.77,95%CI(0.57,1.04),P=0.09],吻合口狭窄发生率[RR =1.44,95%CI(0.95,2.19),P =0.09],胃食管反流发生率[RR =1.21,95%CI(0.86,1.69),P =0.28],术后死亡率[RR =1.15,95%CI(0.79,1.66),P =0.47],肺部并发症发生率[RR=1.14,95%CI(0.92,1.43),P =0.24]和术后住院时间[MD =-2.73,95%CI(-6.76,1.30),P =0.18]等方面,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手工吻合相比较,器械吻合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吻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但对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胃食管反流、术后死亡率、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樊璠  白鸽  张建清  杨媚  张莉 《现代肿瘤医学》2016,(13):2073-2078
目的:系统评价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与单纯放化疗相比,治疗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 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ASCO 等会议摘要内容,The New England Oncology 杂志,The Lancet Oncology 杂志及 JCO 杂志等,搜索截止至2015年10月。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应用 RevMan 5.3(Co-penhagen:The Nordic Cochrane Centre,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2013)软件对数据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 RCTs,包含823例食管癌患者。Meta 分析显示,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与单纯放化疗相比,对食管癌患者 ORR[RR =1.08,95%CI(0.88,1.33),P >0.05]、OS[HR =1.02,95%CI(0.77,1.37),P >0.05]的改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不论是食管鳞癌或是腺癌,两组对 OS 的改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HR =0.92,95%CI(0.76,1.11),P >0.05]。并发症中皮疹[RR =16.46,95%CI(3.22,84.07),P <0.05]的发生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基因突变不明的情况下,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与单纯放化疗相比,无论治疗食管腺癌或是鳞癌,均未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有效率和总生存期,且增加皮疹 III 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紫杉醇脂质微球注射液(PL)对荷人肺癌H460瘤株裸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BALB/c-nu裸鼠35只,移植人肺癌H460瘤株制作荷瘤裸鼠模型。实验分为PL6.0、3.0、1.5mg/kg组,阳性对照组(紫杉醇注射液,3.0mg/kg)和阴性对照组(空白脂质化注射液)。采用尾静脉注射方法给药,各给药组均为每周注射2次,连续3周。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并计算肿瘤体积(VT)、肿瘤相对体积(VRT)、肿瘤增殖率T/C、肿瘤质量和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L各剂量组均具有抑制荷人肺癌H460裸鼠肿瘤生长作用。PL6.0mg/kg组对肿瘤生长抑制作用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PL3.0mg/kg组抑瘤生长作用与阳性药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微球注射液对荷人肺癌H460瘤株裸鼠肿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沈静  刘卓刚  杨威 《现代肿瘤医学》2016,(21):3469-3475
目的:评价硼替佐米联合不同化疗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进一步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扩大搜索。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1 62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和沙利度胺(BTD)组较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BD)组缓解率好[OR=1.70,95%CI(1.18,2.44),P=0.005],感染率[OR=1.19,95%CI(0.73,1.94),P=0.48]和3-4级血小板减少率[OR=2.17,95%CI(0.91,5.19),P=0.08]无统计学差异。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和阿霉素(BAD)组较BD组缓解率高[OR=3.79,95%CI(1.28,11.22),P=0.01]。BTD组和硼替佐米联合马法兰和泼尼松(BMP)组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OR=1.42,95%CI(0.96,2.09),P=0.08]。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OR=1.55,95%CI(0.61,3.90),P=0.35]。BAD组和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BCD)组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OR=0.99,95%CI(0.61,1.59),P=0.96],BCD组疗效好于BAD组。结论:硼替佐米三药联合较硼替佐米二药联合效果好,毒副反应基本相同。不同的三药联合方案效果也不同,在BTD、BAD、BCD、BMP这几个方案中,BCD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新近发现的蛋白酪氨酸激酶-7(protein tyrosine kinase-7,PTK7)基因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浸润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PTK7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转移和预后等指标的关系,分析PTK7表达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制备3株卵巢癌细胞系(HO8910、SKOV3、A2780)爬片,并收集14例正常输卵管上皮组织,6例良性浆液性卵巢肿瘤,51例交界性浆液性卵巢肿瘤和97例卵巢浆液性癌组织蜡块,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检测PTK7蛋白的表达,结合相关病理指标,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Kaplan-Meier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TK7在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及A2780中呈阴性表达,在SKOV3中成弱阳性表达。PTK7在92.86%(13/14)的正常输卵管上皮、83.33%(5/6)的良性浆液性卵巢肿瘤、45.10%(23/51)的交界性浆液性卵巢肿瘤和28.87%(28/97)的浆液性卵巢癌中阳性表达。正常输卵管上皮与良性浆液性肿瘤、良性浆液性肿瘤与交界性浆液性肿瘤之间PTK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1,P=0.102)。浆液性卵巢癌与正常输卵管上皮、良性浆液性肿瘤以及交界性浆液性肿瘤之间PTK7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2,P=0.048)。PTK7在交界性浆液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和(或)腹膜转移情况有关(P=0.038,P=0.038),与其发生部位、年龄无关(P=0.088,P=0.896)。PTK7在卵巢浆液癌中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WHO分级、MDACC病理分级有关(P=0.011,P=0.004,P=0.000),与其发生部位、转移情况、肿瘤直径、年龄无关(P=0.326,P=0.524,P=0.588,P=0.584)。卵巢浆液癌中PTK7阳性组的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7)。结论:PTK7在输卵管正常上皮、良性浆液性卵巢肿瘤、交界性浆液性卵巢肿瘤和浆液性癌中表达呈逐步下调趋势。PTK7表达与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的较晚临床分期、高组织分级、预后差呈正相关,可能成为卵巢浆液性肿瘤辅助诊断及临床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