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胰岛素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患者的MSCT表现.结果 胰岛素瘤CT平扫大多数表现为等密度,2例为稍低密度,1例为稍高密度,1例为囊实性.增强扫描肿瘤实体部分均有强化,大多数动脉期强化程度高于门脉期,1例门脉期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延迟扫描强化程度均有减退.结论 胰岛素瘤有特征性的MSCT表现,MSCT对胰岛素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韦炜  程涛  罗英姿   《放射学实践》2009,24(4):422-424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MSCT表现。方法:对16例经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MS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扫描1例未发现病灶。胰岛素瘤CT平扫:大多数表现为等密度,1例为高密度,1例为囊实性。增强扫描:实体部分均有强化。11例动脉期强化程度高于门脉期;4例门脉期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延迟扫描强化程度均有减退。结论:胰岛素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SCT有助于病变的显示。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平扫为等密度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螺旋CT( spiral CT,SCT)多期增强扫描表现,探讨SCT多期增强扫描对此类HCC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经手术病理、肝穿刺活检或临床随访证实的CT平扫呈等密度的HCC 14例(占同期702例HCC的1.99%),回顾性分析这类HCC 的SCT多期增强扫描的强化方式及CT征象.结果 14例HCC 的SCT平扫均呈等密度影(假阴性).SCT多期增强扫描表现为"速升速降"型强化的4例,3例可见肿瘤假包膜形成;动脉期仍为等密度,门脉期及延迟期呈低密度影的4例;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癌灶均呈低密度影的2例;动脉期瘤灶明显强化,门脉期、延迟期表现为等密度的3例;平扫为等密度、多期增强扫描显示动静脉瘘及门静脉癌栓的弥漫型肝细胞癌1例.结论 CT平扫可能会漏诊等密度的肝癌病灶,可疑患者需行增强扫描检查;SCT多期增强扫描能显示平扫为等密度的HCC的血供特点,对其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所有的病例均经穿刺病理证实.5例行CT扫描,1例行MRI平扫. 结果 CT平扫表现为肝内低密度灶,1例出现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均呈不均匀环形强化,4例中央部位出现结节样强化;门静脉期全部病例由周边向中心强化,强化范围扩大;延迟期病灶密度稍高于或等于正常肝实质.1例MR表现为肝内多发结节,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部分结节呈环形强化,部分结节呈全瘤均匀强化,延迟期全部结节呈全瘤强化. 结论 本病的CT与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5.
赵国礼  程红岩  龙行安 《放射学实践》2008,23(11):1220-1222
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NN)的螺旋CT及高场强MRI表现,提高对SNN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34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NN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其中10例行螺旋CT平扫和3期动态增强检查,20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CT发现11个病灶,MRI发现23个病灶。CT平扫示病灶均呈低或稍低密度,6例中央可见星芒状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无明显强化,延迟期4个病灶有边缘强化。MRT1WI示23个病灶均为低或稍低信号,10个病灶中心见点状、星状更低信号;T2WI示5个病灶呈稍低信号、18个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未见明显强化,8个病灶门脉期及延迟期边缘强化。16个病灶中心更低密度/信号区均未见强化。结论:CT平扫和动态增强及MRI能较好地反映SNN的影像学特点,提高了对SNN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岛素瘤(Insulinoma)的CT和MRI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10个病灶)胰岛素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CT 5例,MRI 3例),其中CT行平扫与增强三期扫描,MRI包括平扫单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T2 WI、脂肪抑制T2 WI、双回波T1 WI和肝脏快速容积采集技术(liver acquisi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LAVA)T1 WI增强序列和脂肪抑制T1 WI动态增强序列.结果 胰岛素瘤良性5例(单发3例,多发2例),恶性单发合并钙化1例.CT检出3例5个病灶(检出率55.6%).2例钙化,1例平扫为等密度,增强扫描明显强化,于动脉期显影最佳,2例漏诊.MRI检出3例7个病灶(检出率100%).平扫肿瘤在T1 WI上呈低或稍低信号,T2 WI上呈高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轻度或中等强化,在动脉期强化相对明显;另有1例多发2个病灶CT漏诊,MRI能够清晰显示2个病灶;1例多发4个病灶CT显示3个而MRI显示4个.结论 胰岛素瘤作为富血供肿瘤,无论CT或MRI均在动脉期强化明显,对于临床怀疑胰岛素瘤者应减小扫描层厚和间隔(以<5.0 mm为宜).CT和MRI两种扫描方式相结合,前者对钙化敏感,后者可以发现CT平扫和增强扫描均为等密度的肿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期增强扫描对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PT)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结果证实的SFPT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分析肿瘤的发生部位、大小、形态、密度、与周围组织关系及多期增强的强化特点,对其临床及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8例病灶均为单发病灶,左侧10例,右侧8例。病灶最大径为0.8~7.5cm(中位3.2cm),5.0cm者6例,3.0cm者7例。18例病灶均行CT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CT平扫稍低密度者5例,等密度6例,混杂密度7例(钙化3例,坏死4例)。增强扫描均匀强化者8个;"地图样"不均匀强化者10个;12例动脉期未见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轻中度强化;4例动脉期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静脉及延迟期强化程度更高;2例动脉期呈中度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稍减低。结论 SFTP在CT上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多期增强扫描能反应病变强化特点,对于术前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螺旋CT对12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进行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动脉期25~30 s,静脉期55~60 s,180 s后延迟扫描。结果CT平扫10例呈低密度或稍低密度,其中5例病灶中心可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影,2例呈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9例明显强化,其中4例强化均匀,5例强化不均匀,其内平扫不规则更低密度影斑痕强化不明显,3例可见供血动脉,2例病灶边缘有斑块状强化,1例强化不明显。静脉期6例呈稍高密度,4例为等密度,2例为高低混合密度影。延迟期12例均低于肝脏密度呈较低密度。结论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具有特征性,且较准确,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脏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肝脏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血管肉瘤3例(巨块结节型2例,弥漫多结节型1例),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2例内部见云絮状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巨块结节型主灶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弥漫多结节型呈结节状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均呈持续向心性强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平扫以等密度为主,夹杂条带状低密度区;3例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下降,另1例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增高,延迟期强化度减低.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CT平扫呈较均匀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不规则环形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增高且向中央扩展,延迟期肿瘤均匀强化且程度降低.结论: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并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肝脏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率,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CT表现特点。方法 :14例均经病理证实为FNH,术前均行MS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4例均为孤立性病变,平均直径3.2 cm,平扫呈等或略低密度,密度均匀。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显示明显强化;静脉期9例强化程度高于肝实质,5例等于肝实质;延迟期6例略高于肝实质,4例等于肝实质,4例为低密度。9例病灶中心区CT平扫显示低密度瘢痕,动脉期均无强化,延迟期7例强化。结论:FNH的CT表现典型,充分认识其CT表现,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期扫描及后处理对胰岛素瘤检出的价值。方法:13例手术证实的胰岛素瘤均行MS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观察各期肿瘤增强程度及检出率。结果:13例CT平扫肿瘤均为等密度,动脉期及门脉期肿瘤与胰腺实质密度差为24HU与29HU,动脉期、门脉期及实质期肿瘤的检出率分别为84%、100%及62%。结论:MSCT多期成像对胰岛素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门脉期在检出肿瘤方面略优于动脉期扫描,MSCT薄层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有助于显示肿瘤的空间位置及其与血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和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和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20个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FNH的CT和MRI表现特点,并与病理对照(CT检查12例,MRI检查10例,4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病灶大小1.8~13.5cm;CT检出11个病灶,CT平扫病灶均呈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示除中心疤痕灶外,所有病灶均明显增强,6个病灶周边见增粗、扭曲的动脉;门脉期示病灶呈稍高密度,延时期示6个病灶呈稍高或等密度,5个病灶呈稍低密度;5个病灶的中央疤痕均延时增强。MRI检出12个病灶,病灶均呈稍长或等T1及T2信号;增强动脉期示病灶明显增强,门脉期及延时期呈稍高或等信号,7个病灶的中央疤痕延时增强。结论:CT和MRI能够显示FNH的血供特点及病理特征,动态增强扫描是诊断FNH最有效的影像学手段,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和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nodularhyperplasia,FNH)的CT和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18个病理证实的FNHCT和MRI表现特点并与病理对照(CT检查8例,MRI检查10例,2例同时做CT和MRI检查)。结果:病灶大小2.0~14.5cm;CT检出9个病灶,CT平扫病灶均呈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示除中心疤痕灶外,所有病灶均明显增强,4个病灶周边见增粗、扭曲的动脉;门脉期示病灶呈稍高密度,延时期示5个病灶呈稍高或等密度,4个病灶呈稍低密度;4个病灶的中央疤痕均延时增强。MRI检出11个病灶,病灶均呈稍长或等T1及T2信号;增强动脉期示病灶明显增强,门脉期及延时期呈稍高或等信号,5个病灶的中央疤痕延时增强。结论:CT和MRI能够显示FNH的病理特征及血供特点,提高对FNH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侧肾上腺淋巴瘤CT、MRI动态增强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双侧肾上腺非霍杰金淋巴瘤6例。其中继发性非霍杰金淋巴瘤5例,原发性非霍杰金淋巴瘤1例。男4人,女2。年龄35~75岁,平均63岁。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1例行MR平扫和增强检查。所有病例影像资料均经2名高年医师在不知道病理结果的情况下分析阅片,分别确定病变大小、形态、边缘、密度以及强化程度,以及是否伴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果:12个病灶中,6个病灶呈椭圆形,肿块形4个,2个病灶呈肾上腺增生改变。肿瘤直径3.9~8.0cm。10个病灶CT平扫密度均匀,2个病灶密度不均匀,其中一个病灶内可见坏死。平扫CT值为24.1~35.2HU,平均25.5HU;CT动态增强动脉期病灶轻度强化,10个病灶均匀强化,2个病灶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条状、网格状强化。动脉期CT值28.3~44.7HU,平均31.6HU。门静脉期继续强化,门静脉期CT值36.4~64.6HU,平均48.7HU。MR扫描T1WI信号为均匀稍低信号,T2WI扫描信号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3例伴腹膜后淋巴结肿大。2名医师诊断正确4例,2例误诊。结论:双侧肾上腺非霍杰金淋巴瘤密度相对均匀,坏死少见或范围较小,CT、MR动态增强呈轻~中等程度进行性延迟强化,强化较均匀。肾上腺淋巴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术前CT、MR动态增强扫描有利于确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胰腺癌的MSCT征象。结果本组18例小胰腺癌中,肿瘤位于胰头钩突部16例,胰颈部2例;肿瘤4例形态不规则,12例呈圆形或椭圆形;肿瘤最大径为12~30mm不等;CT平扫等密度10例,稍低密度8例;增强扫描16例肿瘤动脉期边缘轻度不均匀强化,呈明显低密度,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相对低密度;2例肿瘤三期均呈等密度;9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内外胆管扩张,17例伴胰管扩张。术前MSCT诊断正确16例,漏诊2例,诊断正确率为88.9%。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是诊断小胰腺癌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腺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细胞腺瘤的CT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细胞腺瘤CT表现。结果10例肝细胞腺瘤平扫表现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与正常肝组织分界欠清;动脉期表现为高密度影,在门脉及延迟期,8例为等密度,2例为略低密度影,肝细胞腺瘤动脉期平均CT值明显高于门脉及延迟期。结论CT增强扫描对该病诊断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肝腺瘤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腺瘤的螺旋CT表现。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确诊的9例10个肝腺瘤的螺旋CT平扫和增强三期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表现。结果9例10个肝腺瘤的平扫及增强螺旋CT表现如下:病变边界光滑清晰,无明显分叶。位于肝右叶7个,左叶3个。平扫呈等密度1个,均匀略低密度4个,不均匀低密度2个,混杂密度3个。4个病灶周围环以低密度假包膜,包膜完全2个,不完全2个。2个病灶诊断为急性出血,1个为亚急性出血,4个病灶中心可见坏死,2个病灶内可见脂肪变性。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除出血、坏死和脂肪变性部分呈均匀明显强化8个,有2个病灶肿瘤实质部分呈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病灶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4个病灶周围包膜平扫和动脉期呈低密度,门脉期或延迟期呈轻度强化。结论螺旋CT特别是三期增强扫描对肝腺瘤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肝癌少见强化方式的影像分析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的不典型强化的肝癌C T资料。结果21例中,小肝癌9例,结节型10例,巨块型2例。平扫17例呈低密度,4例呈等密度,瘤内密度均匀16例,5例密度不均匀。多期增强检查21例中,动脉期5例呈低密度,等密度4例,高密度12例。门脉期7例呈高密度,10例呈等密度,4例病灶呈低密度。延迟期1例呈高密度,2例呈等密度,18例呈低密度。结论 M SC T的多期增强扫描能反映出肝癌少见的强化方式,对其诊断及鉴别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胆管细胞型肝癌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宁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10):1238-1240
目的探讨CT增强及延迟扫描诊断胆管细胞型肝癌的价值。方法对21例经病理证实的胆管细胞型肝癌做了CT平扫、增强及延迟扫描。结果CT平扫全部病灶为低密度,其中14例为囊性,7例为实质性且病灶内见胆管扩张。增强扫描14例囊性病变中有10例出现病灶边缘不连续的较薄环形增强,3例连续环行强化,门静脉期13例均无变化;1例无增强表现。7例实质性病变在增强1 m in后病灶轻度强化,3~8 m in后病灶出现延迟增强,密度等于或大于同层肝组织,扩张的胆管无变化。结论CT增强扫描囊性病灶边缘连续或不连续的薄环形强化且门静脉期无变化,实质性病灶延迟强化及病灶内胆管扩张是胆管型肝癌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