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 CIP2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行手术切除或支气管镜活检、临床资料完整的94例小细胞肺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距病灶≥2 cm的组织)标本,分析CIP2A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CIP2A mRNA在94例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7.605±1.893,与40例癌旁组织(1.041±0.7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CIP2A蛋白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2.8%,与癌旁组织(1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CIP2A高表达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9.88个月,低于低表达患者(20.9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CIP2A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化疗药物敏感性和生存时间均有关(均P<0.05)。结论 CIP2A 的表达情况与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CIP2A检测有望作为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FHIT基因失表达与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14例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以6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和15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为对照)中FHIT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Fhit蛋白失表达率为48.3%,而癌旁正常肺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失表达率为0.0%,其差异有显著性(P=0.000)。(2)Fhit蛋白在鳞癌中失表达率为61.3%,腺癌的失表达率为33.3%,差异有显著性(P=0.034)。(3)Fhit蛋白在有吸烟史患者失表达率明显高于无吸烟史者(P=0.001)。(4)Fhit蛋白在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区失表达率为78.6%,与癌旁正常肺组织及肺良性病变组织相比,其差异有显著性(P=0.000)。结论(1)Fhit蛋白失表达是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频发事件。(2)Fhit蛋白失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学亚型和吸烟史有关。(3)Fhit蛋白失表达可能与肺癌早期发生及环境致癌过程有关,Fhit蛋白有望成为肺癌早期检测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survivin、VEGF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20例肺良性组织中survivin、VEGF基因的表达。结果survivin、VEGF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为61.1%(44/72)、79.2%(57/72)显著高于肺良性组织10.0%(2/20)、15.0%(3/20)(P〈0.05)。survivin基因表达与肺癌患者的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和五年生存率密切相关(P〈0.05)。VEGF基因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五年生存率和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P〈0.05)。survivin、VEGF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VEGF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二者的检测将助于肺癌的诊断、评估肺癌患者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肺耐药蛋白(LRP)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EnVision二步法,检测7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35例相应癌旁正常肺组织中HER-2和LRP的表达情况,并结合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ER-2和LR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4%、72.9%,均分别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的表达(P〈O.05)。HER-2在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6.0%,在鳞癌中为15.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间无明显差异(P〉0.05);LRP在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4%,在鳞癌中为66.7%(P〉0.05)。LRP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2、LRP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检测两者有助于该癌化疗药物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王海峰  陈晓峰  丁嘉安  高文  周逸鸣  陈乾坤 《肿瘤》2006,26(10):920-923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中nm23 mRNA表达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53例肺癌标本,44例(癌旁)正常肺组织,用RT—PCR方法检测标本中nm23 mRNA的表达水平,根据手术、病理和影像学结果判断有无转移并确定分期,就nm23 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变量之间进行分析。结果:nm23 mRNA在肺癌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3.4%(23/53)和40.9%(18/44),P〉0.05;在低分化、晚期、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其nm23 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nm23 mRNA表达阳性和阴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3个月和46个月,其表达量与患者的预后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nm23 mRNA的表达与肺癌的分化、转移及病理分期有关,但尚无足够证据显示其与肺癌的预后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VEGF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1130例手术标本检测VEGF的表达状态。结果:1130例NSCLC石蜡标本中,VEGF阳性率为64%,不同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VEGF表达与NSCLC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COX回归显示:VEGF是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VEGF阳性患者手术后死亡的相对危险度是VEGF阴性患者的2.10倍(似然比检验,P〈0.05)。结论:VEGF表达状态是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VEGF阳性表达的肺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趋化因子和B7分子联合应用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SSTR)亚型SSTR2A、SSTR5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STR2A、SSTR5和EGFR3种蛋白在62例NSCLC组织标本和7例癌旁肺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预后随访。结果:在62例NSCLC组织中,SSTR2A蛋白阳性表达30例,占48.3%;SSTR5阳性表达44例,占70.9%。SSTR2A、SSTR5蛋白表达与NSCLC的TNM分期有密切相关(P〈0.05),但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与否、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P〉0.05)。同组中,EGFR蛋白在癌旁肺组织中无一例表达,而在NSCLC组织中有35例阳性,占56.4%;EGFR蛋白的表达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与否、肿瘤组织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差异(P〉0.05)。SSTR2A、SSTR5蛋白表达与EGFR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SSTR2A、SSTR5蛋白阳性表达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64.5%和65.9%,阴性表达者为45.2%和22.2%,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EGFR蛋白阳性表达者的3年生存率为30.8%,阴性表达者为69.4%,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SSTR2A、SSTR5和EGFR的表达能提示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行为,三者的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及预后的评估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毅  潘铁成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9):1681-168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缺氧诱导因子-2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2 alpha,HIF-2α)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IF-2α和VEGF的表达。结果:4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IF-2α和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78%(35/45)和75.56%(34/45),10例正常肺组织中HIF-2α不表达,VEGF阳性仅1例。HIF-2α和VEGF的表达结果显示: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显著性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有显著性相关(P〈0.05);HIF-2α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HIF-2α和VEGF联合检测对于肺癌的预后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Twist和VEGF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wist和VEGF蛋白在61例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选取61例配对的癌旁组织和13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Twist和VEGF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8%和77.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P<0.05)。Twist和VEGF表达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Twist与VEGF在NSCLC组织中呈正相关(r=0.738,P<0.01)。NSCLC中Twist阳性与阴性表达者的1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3.3%和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与阴性表达者的1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4.5%和85.7%,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wist和VEGF高表达的NSCLC患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两者可能在NSCLC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0例NSCLC患者的病变肺组织(肺癌组)以及10例正常或肺良性疾病患者肺组织(对照组)livin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2者与肺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以及2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00例NSCLC组织中livin表达阳性率为68.0%、survivin为62.0%,而在正常和癌旁组未检出阳性结果;livin的表达与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组织分化差,淋巴结转移者livin表达率高(P〈0.05).62例survivin阳性样本中有38例livin呈阳性。结论:livin和survivin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survivin和淋巴结转移的密切关系表明它的高表达可能反映患者较差的预后。livin基因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一个靶基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前列腺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选取81例确诊前列腺癌患者及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52例。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染色,观察两种组织中VEGF、MVD的表达情况,并分析VEGF与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与MVD之间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69.14%)显著的高于前列腺良性增生组(28.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MVD计数为(36.7±8.2)显著高于前列腺良性增生组(19.3±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具有显著关联(P<0.05)。VEGF表达阳性的癌组织中MVD(40.3±7.5)显著多于VEGF表达阴性的癌组织(28.7±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VEGF高表达,MVD生成增多,VEGF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的关系,VEGF阳性表达患者的MVD增生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51)。对照组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生活质量改善、VAS评分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改善的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下降的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稳定的例数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VAS评分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腹泻、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恶心呕吐、脱发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在无、轻度、中度、重度发生率上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在重度疼痛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发生率(P<0.05),无、轻度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疼痛临床效果显著,具有重要临床研究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 Stathmin 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135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癌旁肺组织中 Stathmin 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小细胞肺癌组织中 Stathmin 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肺组织(P <0.05),Stathmin 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结论:Stathmin 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Stathmin 基因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62例NSCLC组织和16例肺的良性瘤样病变组织中的VEGF和KDRmRNA的表达,并对血管进行染色、计数。结果:62例肺癌组织中46例有VEGF的表达(占74·29%),阳性表达位于肿瘤细胞胞膜及胞质;KDR mRNA在49例中有阳性表达(占79·03%),阳性表达位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肿瘤细胞胞膜及胞质。VEGF和KDR mRNA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VEGF和KDR mRNA阳性表达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VEGF和KDR的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可能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NSCLC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5.
Wang L  Li X  Li Y  Xue YW 《癌症》2005,24(7):823-826
背景与目的研究发现,Survivin在大多数肿瘤中有表达,但在成人组织不表达或低表达,且参与肿瘤血管形成。本研究中我们主要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鄄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癌旁及肺良性病变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值,并探讨三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鄄P)法检测96例NSCLC组织中Survivin、VEGF及MVD。分析Survivin、VEGF及MVD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Survivin、VEGF、MVD间的相互关系。结果NSCLC组织中Survivin阳性率69.8%(67/96),明显高于癌旁(16.1%)和肺良性病变组织(0%)(P<0.01),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VEGF在肺癌、癌旁、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2.9%(70/96)、45.2%(14/31)和25.0%(5/20)(P<0.05),其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肺癌、癌旁、肺良性病变组织中MVD值分别为24.44±7.79、19.37±5.26、11.83±6.25,且MVD值的高低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Survivin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VEGF、MVD密切相关,随着Survivin强度的增加VEGF分级及MVD值亦增加。结论不同性质的肺病变组织中Survivin、VEGF的表达水平和MVD值不同,NSCLC中Survivin表达明显增高,其表达与肿瘤分化、分期有关;Survivin的过度表达与NSCLC的血管生成有关,细胞凋亡与血管生成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ERCC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CC1蛋白在1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分析ERCC1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预后的相关性。同时留取这160例术中标本进行原代培养,检测其对DDP的药物敏感性及与ERCC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ERCC1蛋白主要在细胞核中呈现棕黄色颗粒。肺癌组织ERCC1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块大小及病理类型均无相关性;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显著相关。ERCC1高表达患者预后差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MTT结果显示在DDP敏感组中ERCC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DDP耐药组中ERCC1阳性表达率。结论 ERCC1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同时又是提示DDP耐药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陈家宽  姜涛 《现代肿瘤医学》2016,(23):3745-3748
目的:探索DDX17在非小细胞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DDX17的表达情况。分析DDX17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以及DDX17对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DDX17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其表达高低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和病理分期显著相关。随着肺癌分期提高,DDX17的表达也增加。DDX17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6个月和38个月(HR 3.15,95%CI 2.036~4.8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DDX17的表达、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和是否接受辅助化疗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独立的生存预后不良指标。结论:DDX17高表达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是独立的预后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恶性胸水中雌激素和NOK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胸外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行软式胸腔镜检查并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40例,通过软式胸腔镜对入组患者进行胸腔探查并获取组织标本。确诊后所有患者均接受基于铂类的联合方案进行全身化疗。方法:主要评价胸水中雌激素和NOK表达水平对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结果:NOK 蛋白和ER的表达在不同的淋巴结转移(P=0.02、P=0.01)和TNM 分期(P=0.01、P=0.0)中具有显著的组间差异;在不同的性别(P=0.35、P=0.26)、年龄(P=0.21、P=0.33)以及组织学类型(P=0.14、P=0.11)中未见明显组间差异;NOK 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总生存期较阴性者短;ER阴性的肺癌患者较ER阳性的肺癌患者生存时间更长;NOK与ER的表达正相关;Cox回归分析显示,NOK蛋白和ER的表达以及TNM 分期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胸水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胸水中雌激素和NOK表达阳性预示着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水患者较短的总生存期,且ER与NOK的表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肺癌组织端粒酶亚基的表达及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肺鳞癌组织标本135例和癌旁组织标本12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不同肺组织中FGFR1和VEGF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肺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Cox多因素分析.结果 肺鳞癌组织标本中FGFR1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肺鳞癌组织中,FGFR1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VEGF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FGFR1及VEGF均为肺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肺鳞癌患者的FGFR1和VEGF表达水平升高,并在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