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评估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腹腔化疗在Ⅱ、Ⅲ期结直肠癌术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标准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108例,分为腹腔植入缓释氟尿嘧啶组35例和对照组73例(常规处理),腹腔植入组在根治性手术过程中术野植入缓释氟尿嘧啶,对照组仅行常规处理,两组患者术后按NCCN指南进行诊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局部并发症、化疗毒副反应以及2年内复发转移情况和2年无病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局部并发症和化疗毒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24个月至51个月,2年无病生存率比较,腹腔植入组为85.71%,对照组为6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复发转移率比较,腹腔植入组为14.29%,对照组为3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植入组2年总生存率为94.3%,高于对照组83.6%,但差异未达统计学差异.结论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腹腔化疗在Ⅱ、Ⅲ期结直肠癌术中应用安全有效,在2年内复发转移以及2年无病生存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膨式覆膜金属支架在治疗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胃镜下对17例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患者进行自膨式覆膜金属支架植入治疗。结果:所有患者一次植入成功,恢复正常饮食。1例支架脱落后重新植入。总治愈率为94.1%。全组术后均出现轻度的胸骨后疼痛不适或胃液反流的症状,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自膨式覆膜金属支架植入是内镜下治疗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迎春  金爱山  陈诗 《肿瘤学杂志》2015,21(10):843-847
摘 要:[目的] 评价术后辅助化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连续收集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联合≥4次CIK治疗的65例患者为CIK治疗组,采用1∶1方法,并按照病理分期、肿瘤部位、年龄等因素选择同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单纯接受辅助化疗的65例患者为对照组。随访截止至2014年5月。t检验、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观察终点为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 CIK治疗组1、2、3、4、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2%、55%、43%、34%、30%,而对照组分别为63%、31%、27%、20%、19%(P<0.05)。CIK治疗组中位DFS明显优于对照组(27个月vs 16个月,P<0.05)。CIK治疗组1、2、3、4、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94%、80%、72%、66%,而对照组分别为95%、84%、63%、53%、45%(P<0.05)。CIK治疗组中位OS明显优于对照组(74个月vs 54个月,P<0.05)。CIK治疗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亚组分析显示,≥9次治疗的患者OS优于<9次的患者(P<0.05)。[结论]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联合CIK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预后,且增加CIK治疗次数可以使患者更大程度获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缓释氟尿嘧啶应用于大肠癌根治术中的疗效.方法:结直肠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术中于瘤床等处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每例总计800mg.术后对每位患者连续随访监测36个月,评价其用药后不良反应、复发转移率、生存率等疗效指标.结果:术中联合应用缓释氟尿嘧啶并未增加对造血、免疫、肝肾等的不良反应;且术中联合应用缓释氟尿嘧啶后明显降低了治疗组使用者的局部与全身复发转移率,提高了生存率,治疗组复发转移率以及生存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术中联合应用缓释氟尿嘧啶是一种安全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缓释氟尿嘧啶应用于大肠癌根治术中的疗效。方法:结直肠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术中于瘤床等处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每例总计800mg。术后对每位患者连续随访监测36个月,评价其用药后不良反应、复发转移率、生存率等疗效指标。结果:术中联合应用缓释氟尿嘧啶并未增加对造血、免疫、肝肾等的不良反应;且术中联合应用缓释氟尿嘧啶后明显降低了治疗组使用者的局部与全身复发转移率,提高了生存率,治疗组复发转移率以及生存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术中联合应用缓释氟尿嘧啶是一种安全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97例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结直肠癌切除术后2周开始FOLFOX方案全身化疗.治疗组在结直肠癌切除术中及术后经门静脉和肝动脉化疗泵行5-Fu肝脏局部灌注化疗,全身化疗和其余治疗同对照组.[结果]两组治疗后病灶数目和大小均减小,CEA、CA199均降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33.7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2%、42.8%和10.6%,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21.8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0%、19.7%和0,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门静脉和肝动脉灌注化疗对于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恶性胆道梗阻内镜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恶性胆道梗阻采用内镜介入治疗方法 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8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进行内镜下介入治疗,置入单根塑料支架42例,双根塑料支架10例,金属支架26例,15例于金属支架内置入125I粒子行腔内近距离照射治疗.结果 77例患者一次性支架置入成功,1例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TC)联合ERCP支架置入成功,术后2周塑料支架组平均总胆红素降至68.92 μmol/L,金属支架组降至64.15 μmol/L,125I粒子组降至61.13 μmol/L.术后随访,1年后125I粒子置入患者86.7%引流有效,内镜与超声复查,肿瘤病灶无扩大,未见周围淋巴结转移;另外两组引流通畅率分别为1.9%、27.3%.结论 内镜介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方法 有效,疗效满意,合并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内镜下放置覆膜食管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癌性梗阻成功植入率的影响。方法选取75例晚期食管癌癌性梗阻患者,进行内镜下放置覆膜食管支架治疗方法,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放弃内镜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支架置入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存期以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采用内镜下放置覆膜食管支架治疗的患者成功植入率为97. 33%,患者吞咽困难问题得到明显缓解。进行内镜下放置覆膜食管支架治疗的观察组,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8. 67%、89. 33%、69. 33%,放弃内镜治疗的观察组分别为53. 3%、36. 67%、23. 33%,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 <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QOL)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 <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放置覆膜食管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癌性梗阻成功植入率高,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近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对结直肠癌生存率的影响,评价PCNA和MVD对于其远期疗效的预测意义。方法:选择ⅡB、Ⅲ期的结直肠癌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手术)68例和对照组(直接手术)60例,并分别测定化疗前活检及手术切除后癌组织PCNA和MVD的表达情况,比较两组1、3和5年生存率及PCNA及MVD的表达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5.3%、85.9%和44.6%,对照组分别为92.6%、75.9%和22.0%,1和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48.0与40.8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3.0与4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共37例,对照组共4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转移者PCNA及MVD表达高于无复发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存时间≥36.0个月的患者化疗后PCNA及MVD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结直肠癌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安全可行,能提高远期生存率;PCNA及MVD的检测可以作为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后远期疗效的客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周鸿鲲  秦运升  张杰 《肿瘤学杂志》2021,27(12):1050-1054
摘 要:[目的] 比较分析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引导下胆道金属裸支架联合腔内射频消融和单纯胆道覆膜金属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纳入自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因恶性胆道梗阻在嘉兴市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金属裸支架联合腔内射频消融组)28例和对照组(金属覆膜支架组)35例,比较两组间手术前后胆管狭窄处内径大小变化,术后第7 d总胆红素变化,术后3个月、6个月肿瘤大小、肿瘤增大幅度、术后生存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两组胆管最狭窄处内径均较术前明显增宽,术后第7 d总胆红素明显下降,术后3个月、6个月肿瘤均较术前增大,术后6个月肿瘤增大幅度、术后并发症等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肿瘤增大幅度分别为(4.67±1.94) mm和(6.05±1.35) mm,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03 d(95%CI:125~372 d)和244 d(95%CI:119~347 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恶性胆道梗阻致黄疸患者,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引导下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可改善患者黄疸情况,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同时安全性与单纯支架置入术相当,可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伴胆管梗阻的介入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43例原发性肝癌伴胆管梗阻患者,13例行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检查,30例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24例行胆管内支架置入术,39例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结果]所有原发性肝癌伴胆管梗阻患者均经PTC或ERCP等影像学检查获得正确诊断。24例患者分别置入了8枚塑料内支架和16枚金属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患者术后1周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由术前(287±42)μmol/L降(101±50)μmol/L(P〈0.05)。39例患者成功地进行了TACE治疗。[结论]PTC和ERCP检查对原发性肝癌伴胆管梗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胆道内支架置入术与TACE等介入治疗是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胆道引流方式对高位恶性胆道梗阻(malignant high biliary obstruction, MHBO)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随访MHBO患者164例,其中行胆道完全外引流18例(A组)、胆道单支架植入并对侧外引流48例(B组)、胆道优势侧引流34例(C组)、胆道双支架植入64例(D组),观察术后近、远期疗效。结果 4组患者术前ALT、AST、TBIL、DBIL与术后第3、7、14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组间比较,A、B、D三组下降程度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患者术后第14天的组间比较,D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A、B、C三组,B组高于A、C两组,A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患者术后第21天TBIL均值与术前比较,D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A、B、C三组,B组高于A、C两组,A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患者术后生存期比较,D组中位生存期为(355.00±22.21)天,远高于A、B、C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胆道双支架植入实现了胆汁的充分内引流,对迅速消除黄疸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明显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了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金属胆道支架和支架联合125I 粒子腔内照射治疗对胆管癌引起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无法根治手术的胆管癌引起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52例,先行支架置入,根据是否置入125I 粒子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化常规、瘤体最大径、最小径、再出现黄疸时间、生存时间等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经治疗1 、3 、6 个月后两组肝功能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比较两组术后1 个月胆红素降低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比较两组术后3 、6 个月与术前,术后3 个月与1 个月,术后6 个月与3 个月胆红素降低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治疗后治疗组瘤体明显减小,对照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2.83± 1.57)个月,24个月总生存率为38.46% ;对照组为(8.89± 1.0)个月,24个月总生存率为11.5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经皮金属胆道支架联合125I 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较单纯支架置入治疗,在具有相同减黄效果同时,亦可有效抑制胆管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支架通畅时间。同时内装施源式有利于更方便观察疗效、调整粒子位置、追加治疗剂量及放射材料的回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治疗胆管癌的效果。方法60例胆管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切除治疗,治疗组采用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2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前的血清总胆红素值都呈现为高位状况,术后都明显降低(P<0.05),同时术后治疗组的血清总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胆漏、低氧血症、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为16.7%,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治疗胆管癌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能促进胆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远期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恶性高位胆道梗阻患者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方式对术后近远期疗效影响,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8例恶性高位胆道梗阻患者,比较单侧引流(68例)和双侧引流(40例),左右肝管是否相通,引流材料对近期胆红素下降值和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三组术后3—5天胆红素的下降值明显,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36个月,单侧组和双侧组、单枚引流管与单枚支架生存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恶性高位胆道梗阻以右侧入路单侧引流为主,生存期预计大于3个月,放置胆道支架,否则置入胆道引流管。  相似文献   

16.
胆管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5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经皮肝穿刺肝胆管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3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置入胆管支架治疗,术前及术后1周复查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22例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结果 共置入55枚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内支架,其中2例各置入2枚胆道支架,技术操作成功率100%。术前及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有显著差异(P=0.021,P=0.018),支架置入后行TACE者中位生存期(39.2周)明显高于未行TACE组(17.3周),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均能缓解。结论 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支架治疗对解除胆道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者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 Enteral stenting is used increasingly as a palliative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t ornon malignant obstructions. This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endoscopic stent implantation forpalliation of acute colorectal cancer obstruction in critical patients. Methods: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prospectively with 8 patients suffering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acute bowel obstruction with severe co-morbiddiseases that caused them to be inoperable. They were treated by semi-elective stent insertion after primaryresuscitation. Gentle dilation of stricture with balloon or buginage was performed under fluoroscopy andcolonoscopy in gastrointestinal ward without complete preparation. Then an uncovered self-expanding metalstent was inserted over guide wire in the location of the tumor. Results: Endoscopic stent implantation could besuccessfully performed in six patients. In early days after stent insertion; general condition of patients graduallyimproved, and symptoms of acute obstruction was relieved. In two of the cases stent was inserted with difficultydue to very tortuous and complex strictures. Complications of stenting in this study were very rare. Displacementof stent after successful insertion was not seen . Of our studied patients, two died after 2 months, one after 4months and three of them after 7-8 months. The cause of death in these patients was advanced metastatic lesionin liver, lung, bone and severe underlying disease such as heart failure. Conclusion: Endoscopic stent implantationseems to be an effective and safe palliative approach for management of emergency conditions of acute colonicobstruction in inoperabl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相似文献   

18.
徐远  曲智锋  王培  王鑫 《癌症进展》2021,19(7):721-724,736
目的探讨肠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性。方法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90例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分为支架置入组(n=48)和常规手术组(n=42),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肠道恢复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肿瘤根治性切除率、姑息性切除率、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狭窄段直径和梗阻缓解率。对所有患者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支架置入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常规手术组患者,肠道恢复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手术组患者,肿瘤根治性切除率高于常规手术组,姑息性切除率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手术后,支架置入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低于常规手术组患者,血清ALB水平高于常规手术组患者(P﹤0.05)。手术后,支架置入组患者的狭窄段直径大于常规手术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梗阻缓解率均为100%。支架置入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手术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和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急诊手术,肠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显著,解除梗阻及清除淋巴结更加彻底,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导丝导管置换在晚期食管癌内镜支架置入中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晚期食管癌合并食管狭窄患者90例,按摸球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单纯经胃镜直视下食管支架植入,观察组接受内镜下导丝导管交换技术联合X线食管支架植入。观察两组患者支架植入相关并发症、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支架植入成功率、扩张直径、住院时间。结果:随访6个月,两组术后胸痛、食管出血、食管穿孔、支架移位、发热、再狭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总支架植入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吞咽功能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支架植入成功率、扩张直径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内镜下导丝导管交换技术联合X线食管支架植入应用在晚期食管癌合并食管狭窄患者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支架置入成功率,改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