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桂芝  郑秋秋 《广西医学》2003,25(11):2317-2317
新生儿脐带处理原则为止血可靠 ,防止感染 ,促进脐带残端及早脱落〔1〕。我院产科自 2 0 0 0年以来对住院出生的新生儿采用二次剪脐方法处理新生儿脐带 ,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从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2月共对 6 5 0 0例出生正常的新生儿进行二次剪脐 ,其中胎龄最大 4 3周 ,最小 36周 ,男性 35 80例 ,女性2 92 0例。1 2 方法 :(一 )气门芯套脐法 (第一次剪脐 ) :新生儿出生时 ,助产士借助血管钳将气门芯套入脐带下缘至平脐轮处 ,用血管钳夹紧气门芯上缘 0 2cm脐带 ,剪去血…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快速剪脐 ,不留残端 ,可减少脐炎的发生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998- 0 1~ 1999- 12我院对 2 4 0 0例新生儿采取快速剪脐 ,高危儿待病情稳定后 3d ,体温正常时剪脐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 10h剪脐。1.2 方法新生儿取平卧位 ,后腰部放置小腹带 1条 ,2 .5%碘酒 ,75%酒精消毒脐根周围 ,范围上至脐根上方 1cm ,下至脐轮周围 2cm ,共消毒 3遍 ,保持剪刀水平沿脐轮剪脐 ,无残端存留 ,创面覆盖无菌纱布 ,小腹带从两侧相对方向包扎 ,压迫止血 ,2h后观察脐部有无渗血 ,剪脐后 2 4h拆去腹带及无菌纱布 ,75%酒…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脐保护带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出生后脐带处理的方法较多 ,我院过去常规采用二次断脐后纱布绷带卷包扎法 ,近年来改用新生儿断脐后使用脐保护带 ,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0年 7月在我院出生新生儿 6 5 4例作为观察组 ,胎龄最大 4 3  相似文献   

4.
沈萍  楼华英 《吉林医学》2006,27(6):613-613
新生儿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极易发生局部感染。有资料表明,在1200例新生儿败血症中,存在脐部感染者占66%-87.5%,且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新生儿脐带有二条动脉。一条静脉,周围有胶质样的高蛋白组织,营养丰富,细菌极易繁殖。为避免减少脐部感染,我院自2000年开始实行新生儿二次剪脐,现将我院2003年的新生儿随机抽180例进行二次剪脐的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10例新生儿剪脐时机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春华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5):55-56,106
目的 探讨新生儿剪脐的适当时机.方法 观察110例新生儿的脐部处理,随机分为潮湿组、干燥组和过干组,分别观察各组剪脐时和剪脐后的出血率、局部分泌物情况和细菌培养以及剪脐前脐带干湿度与出生后时间的关系.结果 干燥组剪脐时和剪脐后出血率显著低于其他组,剪脐后局部干燥率高,细菌培养致病菌阳性率低,脐部愈合时间较短.新生儿出生后28~33h.脐带处于干燥状态的机会最大(占观察例数的73.13%),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结论 我们认为剪脐最合适的时机应以脐带干燥为准,而不能单纯以时间为准.如果从时间安排的角度来看,在新生儿出生后28~33h,大部分脐带属于干燥,此时大部分新生儿可以剪脐.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二次剪脐法与传统剪脐法在产科中预防新生儿脐部病变的疗效。方法将24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传统剪脐法组120例和二次剪脐法组120例,进行随机对照观察试验。结果二次剪脐法在降低新生儿脐炎、脐部出血率和缩短新生儿脐带干燥时间等方面,与传统剪脐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剪脐法在产科中使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焉耆县人民医院妇产科采用新法剪脐1500例新生儿的临床观察.方法将30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新法剪脐组和对照组,各1500例.对照临床效果.结果 新法剪脐组总愈合率在99.2%,对照组愈合率96.8%,新生儿脐部早期愈合和脐带感染方面,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P<0.01).结论 用新法剪脐可减少脐炎的发生率,一般在24小时基本干燥,防止脐带的渗出和出血.  相似文献   

8.
孙涛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10):1265-1266
目的:探讨新生儿再次剪脐技术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能有效预防脐部感染,减少新生儿脐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2010年1~5月至2011年1~5月在我科室出生的正常新生儿各500例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即每日用5%聚维酮碘对脐部常规消毒2次,包无菌护脐带,直至脐带脱落愈合;B组在新生儿出生36~48h行再次剪脐后外敷云南白药粉,暴露脐部。观察两组脐部感染发生率、脐周分泌物、脐带出血、出生15d脐带愈合情况。结果:B组脐部感染发生率、并发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愈合时间较A组缩短(10±4)d,降低了产妇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论:通过新生儿再次剪脐技术在临床应用,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脐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效果好,提高了新生儿护理质量,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缩短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减少新生儿脐部炎性分泌物的产生,防止脐部感染。方法:对符合二次剪脐指证的新生儿,进行二次剪脐后,以75%酒精棉签消毒脐窝及脐周皮肤后,立即用云南白药粉洒于脐窝,并用无菌纱布覆盖。结果:对实施二次剪脐的120例新生儿中,有117例经二次剪脐后,观察无出血及分泌物,脐愈合佳,愈合率为97.5%。3例有少许血性分泌物渗出,愈合延迟,占2.5%。无1例发生感染。结论:新生儿二次剪脐后,断面使用云南白药,可减少脐部分泌物,促进创口干燥,有效防止了新生儿脐部感染。  相似文献   

10.
新法剪脐,顾名思义就是对新生儿进行第二次断脐,新生儿脐部是一个易感染部位,若脐带处理不当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和出血,严重者导致败血症。我们对400例新生儿采用36h和48h进行脐带第二次修剪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6年元月-2007年10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400例,其中足月分娩160例,剖宫产220例,早产儿20例。其中出生48h的新生儿200例为实验组,出生36h小时的新生儿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无宫内感染史,出生时Apgar评分7-10分,出生体重〉2500g。  相似文献   

11.
脐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病情严重者可引起腹壁蜂窝织炎、大腿深部脓肿及败血症等 ,对新生儿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我科 1995年 1月~ 1998年 1月共收治新生儿脐炎 6 9例。占同期4 14例住院新生儿的 16 6 7%。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6 9例 ,男 4 0例 ,女 2 9例 ,胎膜早破 4例 ,产程延长 3例 ,足月儿 58例 ,早产儿 11例 ;日龄 <3天 2例 ,3~ 7天 2 4例 ,8~ 14天 31例 ,>15天 12例 ;体重 <30 0 0 g 14例 ,>30 0 0 g 55例。旧法接生 1例 ,接生员接生 2例 ,住院分娩 6 6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脐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胎儿单脐动脉在产科分娩时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52例单脐动脉(其中7例双胎一胎单脐动脉),在分娩时的临床资料.结果:1.52例单脐动脉分娩方式平产12例,剖宫产38例,引产2例.剖宫产占总数的73%.单脐动脉剖宫产率远远超过普通产科的剖宫产率.2.52例单脐动脉分娩畸形新生儿12例,畸形率23%,心血管畸形7例,新生儿多发畸形2例,新生儿生殖器畸形1例,新生儿肺囊肿1例,新生儿脐部肿块1例,其余40例新生儿,出生后随访均无异常发现.3.分娩时羊水量及产时出血量与普通产妇无明显差异,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体重与普通产妇新生儿平均体重偏低.结论:单脐动脉胎儿易出现胎儿窘迫,必要时可放宽剖宫产指征.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  相似文献   

13.
碘伏联合云南白药在新生儿脐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君 《河北医学》2006,12(4):342-343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炎的简便、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000年至2004年在我院确诊为新生儿脐炎的5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碘伏与云南白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碘伏进行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中治疗起效快,其中2d有效14例,3d后有效10例;无效5例。对照组中有效16例,2d有效4例,3d后有效12例,无效12例。结论:碘伏与云南白药联合治疗新生儿脐炎,可作为无全身症状新生儿脐炎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出生后即行脐静脉插管建立生命通道是治疗、抢救病危新生儿的重要手段 ,我院于 1995~ 1999年采用新生儿脐静脉插管 6 7例 ,对提高围生儿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起到了积极作用。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7例 ,其中早产儿 11例 ,足月儿 4 4例 ,过期儿 12例。顺产 2 3例 ,胎吸 13例 ,臀助娩 13例 ,剖宫产 18例。羊水正常 18例 ,Ⅰ度 7例 ,Ⅱ度 14例 ,Ⅲ度2 8例。脐带绕颈 1周 9例 ,2周 5例 ,3周 3例。1 2 适应证 :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 0~ 3分 5 5例 ,4~ 7分 12例 ,经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等一系列抢救 5~ 2 0分钟…  相似文献   

15.
夏珺  唐新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9):2412-2413
目的:分析3例胎儿单脐动脉(SUA)的妊娠结局并对此类病例复习文献。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发现SUA的孕妇并定期连续观察至入院分娩的3例病例资料,再对近期此类病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1例SUA于孕40周时胎儿死亡;1例SUA因其伴子宫内发育受阻(IUGR)于37周剖宫产分娩,新生儿健康;1例SUA于38+3周自然分娩,新生儿心脏畸形。结论:单脐动脉的病例临床时有发现,这类胎儿多伴有IU-GR,并伴有先天性其他器官发育异常,尤多伴有肾脏和心脏的畸形。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二次剪脐与脐部暴露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新生儿二次剪脐与脐部暴露法在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脐出血方面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方法将新生儿分为二次剪脐法组850例和脐部暴露法组900例,进行随机对照实验.结果 脐暴露法在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脐出血、减少护理工作量等方面与二次剪脐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脐暴露法在产科中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气门芯和脐夹在新生儿脐部结扎中的效果.方法 将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正常足月分娩的新生儿,随机分组,观察组2820例,采用气门芯结扎脐部;对照组2180例,采用脐夹结扎脐部.分别收集记录两组新生儿脐部干洁情况、二次剪脐时间、脐部出血、脐部感染、脐部愈合时间等资料.然后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二次剪脐的时间、脐部干洁情况、脐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脐部出血、脐部感染情况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新生儿采用气门芯结扎脐部断脐方法简单,经济实用,脐部愈合快及感染机会少,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术在NICU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2016年1月-2017年1月采取脐静脉置管的31例危重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高危新生儿中27例导管置入顺利,置管成功率87.1%;导管平均留置时间(9.81±2.1)d;临床并发症较少,仅1例液体外渗后拔除导管置入PICC。结论:经脐静脉穿刺置管术相对简单、安全,而且能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留置时间较长,可避免新生儿反复静脉穿刺,值得NICU中早期推广应用。但也存在相关并发症,尤其是喂养不耐受和感染,故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腹部情况。  相似文献   

19.
<正> 云南白药和利凡诺均为临床常用药,前者有止血作用,后者为外用消炎药。我院婴儿室自1991年1月以来,将上述两种药物粉剂混合,用于新生儿早期(出生后24小时)人工脱落脐带时预防出血及感染,经1104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将其方法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资料分组:(1)人工脱脐用药组(下称人工组):取1991年1月-1991年12月本院新生儿1104例,男554例,女550例,体重2.3-4.6kg,Apgar评分8分以上,脐带结扎方法为气门蕊环形结扎,于出生24小时后常规人工脱落脐带,其残端  相似文献   

20.
脐炎是新生儿常见疾病 ,也是产生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感染途径。治疗脐炎是杜绝细菌进入血液循环的重要环节。自 1 999年以来 ,我们将传统的龙胆紫改为碘酒+诺氟沙星 ,对脐炎患儿进行脐部护理 ,结果发现抗生素外用治疗 ,疗效明显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 1 0 0例均为本病区住院患儿 ,其脐部与脐周皮肤红肿 ,伴脓性分泌物 ,把他们随机平分成两组 ,抗生素组 5 0例 ,男 2 8例 ,女 2 2例 ,龙胆紫组 ,男 2 6例 ,女 2 4例。治疗 抗生素组 :用 3%双氧水清洗脐窝及脐残端 ,至脐窝无泡沫为止 ,然后用 2 %碘酒消毒脐窝及脐根部 ,再将诺氟沙星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