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裘玲霞 《吉林医学》2006,27(3):314-314
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可伴有心悸.胸闷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时会造成心理压力。临床上多使用化学合成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副作用较大。近年来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尽管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有效减少其发生,但长期应用可能会增加患者死亡率.故应用必须谨慎。  相似文献   

2.
室性早搏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常为器质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临床上Ⅰ~Ⅳ类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有治疗室性早搏的作用。但是,循证医学证实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致心律失常、心脏外毒副作用等不良反应,而不适合长期应用。参松养心胶囊是目前较常用的抗心律失常的中药。本研究对其抗心律失常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及致死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尤其是猝死发生率的升高已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对于绝大多数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是基础和首选的治疗方法,也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方法。因此,正确认识及处理心律失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西药存在各种不足,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明显增高。射频和外科手术治疗,因其技术难度大,费用高,临床上难以普及,目前采用药物治疗心房颤动仍是主要方法[1]。本研究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房颤动152例,现将其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淑刚 《医学综述》2006,12(18):1151-1152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常见心脏急症之一,特别是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房颤,患者常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须紧急处理。胺碘酮是临床常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我们对我院急诊科应用胺碘酮治疗的16例快速心律失常病例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Framingham等[1]报道,房颤发病率约0.5%,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其中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6%以上.尽管规范使用华法林的疗效优于阿司匹林或氯砒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但华法林导致的出血并发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本文旨在探讨华法林治疗老年非瓣膜病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室性早搏可见于正常人及心脏病患者,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严重者可影响血流动力学效应,出现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引起猝死。因此,正确认识室早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的存在着不足,如致心律失常作用等。稳心颗粒是临床长期使用不增加病死率的药物之一。2003年9月-2006年8月,我们使用稳心颗粒、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冠心病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轻者可无症状或感心悸、气短、胸闷,重者可引起短阵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危及生命.临床常用的抗室早药物(IB或IC类抗心律失常药)因其致心律失常作用、负性肌力作用而增加病死率[1];胺碘酮长期应用毒副作用较大,患者依从性差.目前主张药物首选β-受体阻滞剂减轻症状[2].  相似文献   

9.
心律失常是心脏病中常见的临床表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可以危及生命。利用外源性电流代替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各种快速心律失常,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以迅速获得疗效和转复率高等优点,又可避免大剂量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所引起的各种毒性反应和副作用,是治疗和抢救某些严重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之一。现将哈医大一院近年来108例行电复律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其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芪双参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后心律失常1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后遗症心律失常,为临床常见。西药抗心律失常药物多有不良反应,不宜患儿久用,或停药后心律失常又复出现。我们自1993年3月~1997年10月,根据本病特点,自拟黄芪双参汤为主加减治疗17例,收到满意疗效。1一...  相似文献   

11.
室性早搏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甚至引起猝死。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有一定的致心律失常副作用,发生率约5%-10%。我们应用步长稳心颗粒联用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8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单独发生,也可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并发症。临床上常用胺碘酮等药物来治疗,但抗心律失常药可致心律失常或使原有心律失常加重[1],长期应用可增加病死率。我院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1—2013年门诊、住院治疗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患者共80例,均结合病史、症状、心电图、辅  相似文献   

13.
<正>室性早搏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发生猝死。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室性早搏药物存在各种不足,寻求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长期使用的抗室性早搏药物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稳心颗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之一,可导致脑卒中、心功能不全,并使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增加,同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有限,长期服用并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对于药物治疗不佳及对抗心律失常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导管消融术治疗是较好的选择,其更能严格的控制心率以及维持窦性心律,并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及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导管消融术在肺静脉电隔离基础上治疗心房颤动,亦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心律失常可见于正常人及心脏病人,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老年人中很普遍,尤其是室性早搏,心律失常严重可影响血流动力学效应,出现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引起猝死。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心律失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一些不足,寻求疗效好且毒副作用少,长期使用不增加死亡率的心律失常药物,是国内外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稳心颗粒是近年国家批准生产的第一个治疗心律失常的中药新药制剂。2002年10月~2003年12月,我们在临床使用后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炙甘草汤治疗63例心律失常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是由于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方面的异常所导致,为各种心脏病的常见并发症。为提高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毒副作用,笔者采用炙甘草汤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心律失常是冠心病常见并发症,严重者可影响血液动力学效应.危及生命,引起猝死。目前临床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许多不足,本文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孙立宏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2):114-114,120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75例及其疗效。方法:75例心律失常患者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长期服用步长稳心颗粒(27g/d),时间≥18个月,对心电图、临床症状情况和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常规服用稳心颗粒治疗后,其抗心律失常疗效明显。不仅在减少心律失常次数、心电图ST-T改变及一些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作用明显,患者心律失常的复发率、再住院率也均明显降低。结论:长期服用步长稳心颗粒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抗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尤其对功能性心律失常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长江 《右江医学》2009,37(5):582-583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血管急诊之一,尤其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造成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危及生命,此时终止心律失常为首要任务。胺碘酮具有广泛、多种而独特的电生理效应和药理作用,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我院急诊科对4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心律失常是心脏疾病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重度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Holter监护,药物浓度测定,程序电刺激等技术的临床应用,使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日益活跃,为正确选择,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提供了方便。国际、国内已研制了大量新抗心律失常药物,它们均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小等优点,由于这些药物的不断更新,完善、为心律失常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本文拟就国内外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进展,从临床的角度加以评估。 (一)琥珀酸西苯唑啉它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根据Vaughan—Williams的分类,为第一类药物。但亦有第三和第四类的特性,对早期或晚期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以及强心甙,乌头碱或电刺激诱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