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刘玉清  张涛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746-1747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性病疫情动态,为进一步开展辖区性传播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各医疗机构报送的怀柔辖区性病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辖区累计报告性病303例,发病率为81.23/10万。全年报告性病5种,其中乙类传染病2种:梅毒182例,发病率48.79/10万;淋病33例,发病率8.85/10万。重点监测疾病3种,其中尖锐湿疣75例,发病率20.11/10万;生殖器疱疹11例,发病率2.95/10万;生殖道沙眼衣原体2例,发病率0.54/10万。性病发病顺位从高到低依次为梅毒、尖锐湿疣、淋病、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结论 2011年怀柔区性病报告发病率较高,建议主管部门根据性传播疾病的发病趋势制定怀柔区性病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密云县2005—2009年性传播疾病流行形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北京市密云县2005—2009年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密云县2005—2009年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5年累计报告STD 931例,其中男性522例(56.07%),女性409例(43.93%);男女比例为1.28:1。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年龄组(62.41%);职业主要为农民(36.84%)、家务及待业(18.69%)及其他(10.31%)。年平均发病率为39.02/10万,各种STD发病率依次为:尖锐湿疣(17.77/10万)、淋病(8.80/10万))、梅毒(7.33/10万))、非淋菌性尿道炎(非淋)(3.86/10万))、艾滋病病毒(H IV)感染者(0.80/10万)、生殖器疱疹(0.46/10万)。结论 2005—2009年,密云县性病平均报告发病率虽然呈逐年下降趋势,尤以非淋菌性尿道炎、淋病下降趋势明显,但H IV感染者、梅毒报告发病率升高明显。建议根据STD发病趋势制定密云县性病防治措施,合理分配资源,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5-2013年新乡市梅毒和淋病的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2013年新乡市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梅毒和淋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3年新乡市共报告梅毒和淋病分别为7 609例和2 075例,年报告发病率范围分别为3.52/10万~26.85/10万和2.67/10万~8.69/10万;2006年后梅毒发病上升趋势明显,梅毒报告发病例数超过淋病,其中隐性梅毒报告发病例数增长最快,2008年成为构成比最大的梅毒分型(55.15%);淋病发病率无明显的趋势性;梅毒男性病例多于女性,梅毒和淋病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上人群和20~44岁年龄组,分占全部报告病例的94.19%和72.14%,职业类型均以农民为主。结论新乡市梅毒和淋病流行趋势不同,梅毒为发病率最高的性病,隐性梅素所占比重较大,应加强梅毒等性传播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以有效控制性传播疾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东区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特点和发病趋势,为进一步开展STD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天津市河东区艾滋病、尖锐湿疣、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0年天津市河东区5种性病累计报告1 15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6.41/10万,年均发病率,2009年为66.44/10万,2010年为66.39/10万;艾滋病、尖锐湿疣、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分别为2.35/10万、26.23/10万、27.66/10万、8.80/10万、1.37/10万;男性为83.37/10万、女性为49.24/10万。1 159例中,20~29岁占36.32%,30~39岁占23.38%,工人占17.26%,家务及待业人员占33.91%。[结论]2010年天津市河东区性病报告发病率有下降趋势,但梅毒、淋病及生殖器疱疹报告发病率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南通市崇川区性病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方法对2008—2011年性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4年共报告性病3 283例,年均发病率为128.61/10万,发病率呈先升后降趋势;病种以梅毒(占45.57%)和淋病(占22.24%)为主,梅毒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淋病等其他性病呈下降趋势;发病人群中女性病例所占比例逐年增加;20~59岁(占87.53%)为高发年龄;职业以工人和家务待业居多(60.10%)。结论 2008—2011年崇川区性病疫情处于较高的流行状态,应高度重视性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6.
王成科 《预防医学论坛》2011,(11):1032-1034
[目的]了解绵阳市涪城区2005~2010年淋病和梅毒的流行情况,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涪城区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淋病和梅毒报告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10年,淋病累计发病752例,梅毒累计发病939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9.10/10万和23.85/10万。淋病年均发病率,男性为29.93/10万、女性为7.56/10万(P<0.01);梅毒年均发病率,男性为23.97/10万、女性为23.72/10万(P>0.05)。淋病病例中15~59岁人群占94.95%,农民占19.28%,工人占18.62%。梅毒病例中15~59岁人群占87.33%,农民占15.44%,工人占13.10%。[结论]涪城区2005~2010年淋病发病率呈快速下降趋势,梅毒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刘楠  隋宏 《职业与健康》2012,28(3):341-342
目的了解2005—2010年天津市西青区性传播疾病(STD)流行特征及流行规律,为辖区内进一步开展有效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西青区2005—2010年STD疫情管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0年西青区共报告STD病例1 027例,其中男性633例(61.6%),女性394例(38.4%);男女比例为1.61∶1。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组(66.99%);职业主要集中在其他(22.59%)、家务及待业(20.35%)及工人(16.26%)。年平均发病率为35.44/10万。各种STD发病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梅毒(117.034/10万)、淋病(35.834 9/10万)、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27.769 5/10万)、尖锐湿疣(23.211/10万)、HIV感染(4.55/10万)、生殖器疱疹(1.968 2/10万)、艾滋病(0.617 8/10万)。结论西青区STD总发病率呈现稳中有降趋势,以淋病下降趋势明显,但HIV感染者及梅毒报告发病率升高明显。建议根据该区STD的发病趋势制定STD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北京市房山区2005—2014年淋病和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005—2014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14年北京市房山区报告淋病65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6.50/10万;报告梅毒1 56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5.52/10万。淋病男性发病594人,女性发病59人,以青壮年发病为主,20~49岁共报告548例,职业以农民(38.13%)、商业服务(19.75%)、家务及待业(14.55%)和工人(11.79%)为主。梅毒男性发病759例,女性发病801例,职业以家务及待业(30.06%)、农民(27.44%)、商业服务(13.91%)和离退人员(13.08%)为主,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隐性梅毒占报告病例数的65.29%。结论该区梅毒发病呈上升趋势,淋病发病无明显变化趋势。政府部门和专业防治机构应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控制淋病和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和平区2008—2010年性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宇 《职业与健康》2011,27(22):2580-2581
目的了解天津市和平区2008—2010年性传播疾病的流行态势,并为进一步开展性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本辖区共报告性病病例1 034例,6个街区均有分布,其中男性640例,女性394例,男女比例为1.62∶1;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不到1岁,其中20~49岁年龄组占83.75%。职业主要以家务及待业(18.76%)、商业服务(18.76%)和工人(12.77%)为主。3年的发病率分别为106.27/10万,96.92/10万,59.10/10万,各种性病报告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梅毒(51.22/10万)、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16.20/10万)、尖锐湿疣(10.21/10万)、淋病(6.24/10万)、生殖器疱疹(1.69/10万)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感染(1.69/10万)。结论该地区2008—2010年性病年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病种梅毒下降明显,但是出现了母婴垂直传播病例,造成了二代传播。应当根据本区性病发病的特点和趋势,完善相关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珠海市性病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性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2014—2018年珠海市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5种监测性病病例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 结果 性病报告发病率由2014年的276.70/10万上升到2018年的331.54/10万,年均增幅为4.62%,其中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上升明显,梅毒先升后降。城区街道发病率为455.49/10万,以拱北街道最高;郊区乡镇为180.00/10万,以井岸镇最高,城郊之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性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均呈上升趋势,男女性别比为1.16∶1,其中淋病性别比为12.60∶1,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为0.51∶1。20~39岁为高发年龄段(503.23/10万),50~59岁年均增幅最大(9.08%),梅毒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于梅毒其他年龄段及其他性病同年龄段发病率。职业以家务及待业最多(28.98%)。 结论 2014—2018年珠海市性病疫情总体呈上升态势,疫情具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以城区街道为主,应根据性病疫情发展特征采取相应防控政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漯河市淋病与梅毒的流行特征,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漯河市历年来的淋病与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漯河市自1991年有淋病疫情报告以来,截至2012年底累计报告淋病2391例,淋病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1998年达到最高峰为13.01/10万,之后发病率一直呈下降趋势,2012年降至最低,为0.55/10万,2005年之前梅毒发病率一直低于淋病,2005年疫情有所上升,自2008年以来呈快速上升势头,由1991年的0.08/10万上升到2012年发病率达35.30/10万,1991--2012年累计报告梅毒3566例,2004--2012年隐性梅毒(1699例)占总病例数(3293例)的51.59%。结论漯河市近年来梅毒发病率上升速度较快,隐性梅毒占比重较大,必须加强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对临床医生传染病诊断标准的培训,规范性病的报告,提高疫情报告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绵阳市涪城区2005~2010年淋病和梅毒的流行情况,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涪城区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淋病和梅毒报告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10年,淋病累计发病752例,梅毒累计发病939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9.10/10万和23.85/10万。淋病年均发病率,男性为29.93/10万、女性为7.56/10万(P〈0.01);梅毒年均发病率,男性为23.97/10万、女性为23.72/10万(P〉0.05)。淋病病例中15~59岁人群占94.95%,农民占19.28%,工人占18.62%。梅毒病例中15~59岁人群占87.33%,农民占15.44%,工人占13.10%。[结论]涪城区2005~2010年淋病发病率呈快速下降趋势,梅毒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刘玉清  张卫华  张明清 《职业与健康》2007,23(17):1523-1524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2005年性传播疾病(STD)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怀柔区2005年STD年报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怀柔区2005年STD共报告病例数231例,年报告总人口发病率为70.44/10万,比2004年同期(59.20/10万)增长了18.99%,病例数2004年为189例,2005年增长了22.22%;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2例,未报告AIDS病人;淋病发病率仍居首位,其次是尖锐湿疣、梅毒;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也有病例报告。结论性病、艾滋病在该区呈上升趋势,应加大性病、艾滋病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4.
张武力 《职业与健康》2009,25(2):184-186
目的分析北京市怀柔区2004-2007年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4-2007年8种法定报告STD疫情资料为依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4年监测8种STD中,除软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外,其余6种均有报告,累计报告812例,STD年均发病率为61.19/10万;STD发病率呈逐年下降态势,由2004年的59.93/10万下降至2007年的57.86/10万;病种顺位随年份有所变化,尘锐湿疣由2004、2005、2006年的第2位跃居为2007年的第1位,并且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淋病发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发病率由2004、2005年度第1位下降到2006、2007年度第3位。梅毒发病呈快速增长的趋势;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性发病呈下降趋势,女性发病呈上升趋势;文化程度构成,中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发病总数的65.39%,已婚患者占74.14%;非婚性传播占57.14%,报告病例本市占92.12%。结论北京市怀柔区近年来STD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尖锐湿疣和梅毒发病呈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加强STD防病知识的普及,提倡安全性行为,是控制STD蔓延的有效措施,也是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08—2011年西安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春红  龚建仁  李江博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754-1755,1758
目的分析西安市手足口病的流行和发展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西安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西安市2008—2011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56 22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7.51/10万;死亡13例,年均病死率为0.023%;4年累计报告重症病例362例,重症率0.64%;EV71病毒感染占51.71%。4—7月为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71.13%;0~5岁为高发年龄,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94.97%;病例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6.89%。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07.83/10万;女性为145.42/10万;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居发病率前3位的是城乡接合部的未央区、雁塔区和长安区,年均发病率分别为287.94/10万、229.53/10万和195.36/10万。结论西安市手足口病具有明显的春夏季高发特点,5岁以下儿童为手足口病高危人群,城乡接合部为高发地区。应重点加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加大农村地区的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