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26例,在使用常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剂等治疗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口服,采用自身对照观察比较用药前、治疗后8周心脏指标变化,评估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8周后显效9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88%.无效2例,占12%.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王红梅 《上海医药》2012,33(11):26-27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26例,在使用常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剂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口服,采用自身对照观察比较用药前、治疗后8周心脏指标变化,评估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治疗8周后显效8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88%,无效3例,占12%.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26例,在使用常规利尿、扩管、ACEI、强心剂等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缓慢递增剂量,采用自身对照观察比较用药前、治疗后8周心脏指标变化,评估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纳入统计范围25例.治疗8周后显效8例...  相似文献   

4.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衰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合适剂量。方法 选择不同病因慢性心衰患者40例,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缓慢递增剂量,8周后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及安全剂量。结果 40例患者中,心功能提高1级以上32例,有效率80%,美托洛尔耐受量为高心病最大,心肌病最小。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安全有效,病因不同,剂量有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8周.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高于对照组的72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8周.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高于对照组的72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防治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A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10mg/次,2次/d,缬沙坦80mg/次,1次/d,口服,疗程8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及心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新房颤动复发率为10.71%,对照组为2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心功能(NYHA)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数,并可降低心房颤动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黄芃菲  卢成志 《天津医药》2022,50(9):993-997
目的 分析小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慢性肾脏病1~3期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2例心力衰竭合并慢性肾脏病1~3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50 mg,2 次/d治疗,1~2周后其中1组增加剂量至100 mg,2次/d。部分患者因无法耐受目标剂量而减量,最终根据实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加用卡维地洛和缬沙坦,疗程6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14例、有效25例和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显效9例、有效21例和无效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药组方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就诊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给予西医标准治疗(袢利尿剂、螺内酯、β受体阻滞剂)+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50例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组方。在治疗4周后,对比2组患者治疗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结果 经过4周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疗效及证候积分、NT-proBNP、LVEF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医常规治疗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能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1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160mg,口服,1次/d,连用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能提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究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缬沙坦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口服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后LVEF、LVD、LVS及SV等超声心动图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确切,且患者耐受性好,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缬沙坦、硝酸甘油治疗的效果。方法:116例高血压病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利尿、硝酸甘油扩血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缬沙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4d后的临床疗效、运动耐量、B类利钠肽(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83%,明显优于对照组79.31%(P〈0.05);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BNP和LVEF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缬沙坦、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病伴冠心病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和射血分数,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卡托普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 min步行实验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1%)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心室重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贾艳彩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0):2780-278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40%,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10 mg/d,试验组给予贝那普利10 mg/d,缬沙坦80 mg/d.治疗随访8周,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左室内径、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变化.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均改善,左房及左室内径均减少.以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组疗效更明显.结论 贝那普利可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缬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7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行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40例行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6.7%(P〈0.05)实验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可改善超声心动图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129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芪参益气滴丸试验组(64例)和对照组(65例)。6周后进行心功能疗效、超声心动图指标观察,并评估其安全性。结果心功能疗效试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7.8%和79.7%,对照组分别为33.8%和73.8%,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超声心动图指标:2组LVEF、FS、SV和CO与试验组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P<0.01),试验组LVEF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