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脊柱骨质疏松和转移瘤致压缩性骨折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随访证实的骨质疏松性骨折34例及病理证实的转移性骨折26例,所有病例均行低场MRI(0.35T)T1WI、T2WI及脂肪抑制T2WI扫描,部分行Gd-DTPA增强扫描.数据统计采用χ2检验.结果:压缩椎体后缘成角、内见残留正常骨髓信号多见于骨质疏松性骨折(P<0.01);压缩椎体后缘膨隆、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附件受累及椎旁软组织肿块多见于转移性骨折(P<0.01).结论:MRI对鉴别骨质疏松性和转移性压缩性骨折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RI在脊柱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5例经临床证实的脊柱转移瘤病例的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X线平片及CT相比,MRI能发现更多的椎体异常并提供更多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信息。结论 在脊柱转移瘤的早期诊断中MRI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这对于原发肿瘤的TNM分期及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也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脊柱转移瘤的MRI诊断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MRI在脊柱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5例经临床证实的脊柱转移瘤病例的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X线平片及CT相比,MRI能发现更多的椎体异常并提供更多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信息。结论 在脊柱转移瘤的早期诊断中MRI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这对于原发肿瘤的TNM分期及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也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场强下磁共振诊断脊柱转移瘤的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永磁型0.35T磁共振机,扫描序列使用自旋回波序列T1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WI加权扫描及自旋回波序列T1WI增强扫描,方位包括矢状位、冠状位、横断位。结果36例中发现脊椎转移瘤累及151个椎体,其中胸椎79个(52.3%),腰椎44个(29.1%),骶椎23个(15.2%),颈椎5个(3.3%)。大部分T1WI加权图像上病变椎体可表现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病灶见强化;少数T1WI、T2WI加权图像上病变椎体均表现低信号,增强后病灶无强化或轻度强化。结论磁共振检查是脊柱转移瘤可靠的影像诊断手段,可评价其转移途径、生长方式与累及范围。  相似文献   

5.
詹孔才  邹艳 《中国当代医药》2012,(24):108-110,113
目的提高对椎体转移瘤骨折与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MRI鉴别要点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2年4月本院所发现的25例椎体转移瘤骨折和33例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MRI影像表现。比较此两类病理性质不同的椎体骨折的MRI影像差异。结果椎体转移瘤骨折常为单发,病椎呈多发或跳跃式分布,骨折的椎体以压缩变形多见,常累及椎体的附件,伴有椎旁软组织肿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以连续性多椎体骨折多见,椎体骨折以双凹状和楔状变形为主,较少累及附件,较少出现椎旁肿胀,邻近诸椎体通常伴有骨质疏松的信号异常;两种骨折均较少累及椎间盘。T1WI发现早期肿瘤侵犯是首选序列,T2WI及STIR对于骨折线走行显示较好;骨折的椎体信号早期改变均不具有特征性,到慢性期骨质疏松性骨折T1WI信号增高,有一定特征性。结论常规MRI征象有助于鉴别诊断椎体转移瘤与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强  刘勇 《青岛医药卫生》2007,39(4):282-283
目的探讨MRI在脊柱转移瘤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分析40例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脊柱转移瘤MRI表现,分别进行SE序列T1WI和T2WI扫描,其中20例行增强扫描。结果40例中,肿瘤侵犯胸椎17例、腰椎10例、颈椎8例、多椎体受肿瘤侵犯5例。原发肿瘤中,肺癌14例,肝癌8例,结肠癌4例,食管癌4例,膀胱癌2例,乳腺癌2例,前列腺癌3例,宫颈癌3例。结论MRI对评价脊柱转移肿瘤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和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脊椎转移瘤的低场强MRI鉴别诊断并分析其MRI征象,以提高脊椎转移瘤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50例脊椎转移瘤患者进行MRI检查,观察脊椎转移瘤在MRI表现。归纳其影像表现的差异。结果50例中,共累及146节椎体。单个椎体12例,多个椎体38例。108节椎体前后缘隆突。29节椎体压缩性骨折,有软组织肿块22例,软组织肿块常以破坏区为中心生长。146节病变椎体中,108节椎体前后缘隆突。29节椎体压缩性骨折,有软组织肿块22例,软组织肿块常以破坏区为中心生长。结论MRI检查在诊断脊椎转移瘤及与其他脊椎病变的鉴别诊断中更敏感、更具特异性,结合临床资料可以和其他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8.
崔安明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1379-1380
目的 探讨低场磁共振成像(MRI)对单椎体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27例单椎体转移瘤的MRI表现.结果 15例病变位于椎体中后部,12例病变位于整个椎体,累及椎弓根10例,发生病理性骨折9例;溶骨型破坏10例,成骨型破坏7例,混合型破坏10例.结论 低场MRI能够比较准确早期诊断单椎体转移瘤.  相似文献   

9.
<正>脊柱椎体压缩骨折是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因较多如骨质疏松、外伤、原发或者继发肿瘤等。对于不同病因骨折临床的治疗方式截然不同,因此对于鉴别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病因就显得尤为重要。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软组织分  相似文献   

10.
脊柱是恶性肿瘤骨转移最常累及的部位[1],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MRI具有三维成像、高软组织分辨率和敏感性高等特点,且无辐射损害,目前已成为唯一对骨髓变化作出影像分析的无创性检查方法[2]。本组搜集整理诊断明确的37例脊柱转移瘤进行分析,重点探讨MRI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秋莉 《中国当代医药》2014,(1):136-137,140
目的评估低场MRI对膝关节隐匿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手术证实、X线和CT检查未见异常的86例膝关节外伤患者的低场MRI的相关影像学表现。结果86例中骨挫伤61例.T1WI呈低信号,T2WI和STIR则呈高信号;隐匿性骨折25例,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STIR则呈清晰高信号。结论低场MRI能准确显示膝关节外伤的病变特点和严重程度,可避免误诊和漏诊。MRI是膝关节外伤后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脊柱单发性转移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单发性脊柱转移瘤的MR表现.结果单发性脊柱转移瘤的MR表现为: 94.4%(17/18)的椎体在T1WI表现为低信号,5.6%(1/18)表现为混杂信号;83.3%(15/18)椎体在T2WI表现为高低不等的混杂信号,其余均显示为高信号;单个椎体破坏时多伴有椎体附件受累,椎旁软组织形成,但相邻椎间盘仍然保持完整;伴有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灶表现为““上下内凹““的盘状,而非典型的楔状变.结论低场磁共振是诊断脊柱单发性转移瘤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四肢关节专用MRI诊断疲劳性骨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经临床诊断或随访证实的疲劳性骨折的X线和MRI影像资料.结果 46例数字化X线摄影均未见明确骨折线,而MRI不仅能显示疲劳性骨折的骨折线,而且能显示骨折周围骨髓腔、软组织的水肿和出血,骨膜反应等变化.骨折线在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TSE-T2WI和GE-STIR为诊断骨挫伤的最有价值的序列.17例骨膜反应中,12例T2WI表现为包绕骨皮质的环形等或略高信号,5例为低信号.结论 四肢关节专用MRI对疲劳性骨折能作出早期诊断,对临床鉴别诊断和早期干预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陈兵  夏春华  汪亚军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9):1447-1448,1586
目的总结探讨颅内环状强化转移瘤在超低场强MRI增强扫描的特点。方法对2004年8月至2006年5月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颅内环状强化病灶的增强MRI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颅内病灶共有60个。其中转移瘤15例,共52个病灶。环状强化39个,均匀结节状强化13例,伴有软脑膜强化2例。1例脑脓肿患者,3个病灶均呈环状强化。1例脑囊虫病患者.3个病灶呈环状强化并壁内偏心头节强化。2例胶质瘤患者,1例Ⅱ级星形细胞瘤轻微环状强化,1例Ⅲ级间变性胶质瘤呈花瓣状环形强化。结论颅内环状强化转移瘤MRI表现的特殊形态为诊断提供重要信息。同时结合病史、年龄和部位,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做出正确诊断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并比较MRI与CT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敏感性及病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脊柱转移瘤患者27例CT及MRI影像学检查资料,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脊柱转移瘤临床诊断敏感性、受累椎骨节数、椎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各种病变例数、压缩骨折节数等。结果 MRI检查患者脊柱转移瘤临床敏感性明显高于CT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患者受累椎骨节数、椎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各种病变例数均明显高于CT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压缩骨折节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诊断脊柱转移瘤较CT检查临床检出敏感性高,对于病变情况有较好诊断阳性率,可作为临床首选影像学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1月对3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通过比较手术前后及术后6个月随访时(即末次随访)疼痛程度(VAS评分)、日常活动能力、止痛药使用情况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术前VAS评分(8.52±1.13),术后为(2.48±1.04),末次随访时为(2.73±1.08);止痛药使用评分术前为(2.86±0.82),术后为(0.63±0.21),末次随访时为(0.51±0.22);活动能力评分术前为(2.74±0.68),术后为(1.05±0.34),末次随访时为(1.12±0.27);椎体前缘高度术前为(13.98±4.62),术后为(22.56±4.34),末次随访时为(22.03±4.93)。随访六个月无并发症发生。各指标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末次随访时与术后第二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恢复伤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低场MRI FLASH-T1 WI、STIR、SE-T1WI、TSE-T2WI四种序列成像对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检出率。方法经病理证实的35例脊柱转移性肿瘤,采用低场MRI FIASH-T1WI、SE-T1WI、TSE—T2WI、STIR序列成像作分析评价。结果FLASH—T1WI对脊柱转移性骨肿瘤检出敏感性97.7%(168/172),特异性44.4%(8/18),总符合率91.7%(176/192);STIR检出敏感性90.5%(153/169),特异性60.8%(14/23),总符合率87%(167/192);SE-T1WI检出敏感性88.6%(140/158),特异性41.2%(14/34),总符合率80.2%(154/192);TSE-T2WI检出敏感性82.3%(130/158),特异性41.7%(15/36),总符合率75.5%(145/192)。结论低场MRIFLASH-T1WI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检出率敏感性、总符合率较高,可作诊断该病的首选序列,但特异性有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2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骨折部位椎体过伸复位,实施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前后应用疼痛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28例患者术后疼痛立即减轻,椎体高度基本恢复,后凸畸形改善。结论闭合复位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地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带来的疼痛和矫正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