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郁斌  施燕 《上海医药》2012,33(15):22-23
膝骨关节炎(简称膝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损坏为主要病理特征的退行性骨关节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久坐后膝关节僵硬加重,稍活动后好转;上下楼或自椅子上站起时困难,关节内有不稳感,有时活动关节还可感觉到磨擦音。晚期可有膝关节肿胀,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膝OA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以女性肥胖者多见。  相似文献   

2.
1.1 一般资料 本组74例(79膝),男17例,女57例,年龄31~67岁,平均41.2岁。左膝32膝,右膝47膝,平均病程4.2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肿痛,休息及对症处理后缓解,活动后症状加重。27膝有外伤史,关节弹响24膝,关节间隙有压痛77膝,股四头肌萎缩22膝,19膝关节轻度内翻畸形。关节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的限制,其中42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X线摄片显示根据Ahlbaek分类均为Ⅰ~Ⅱ级,轻度骨赘存在。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活动十分频繁,也就容易发生劳损而导致退行性骨关节炎。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也可因创伤(膝、髌骨、半月板、膝关节脱位等)、关节畸形(膝内翻、外翻)、关节疾病(炎性关节病变,内分泌紊乱,缺血性坏死)等而引发。它常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尤其是它伸直到一定程度时),上、下楼梯疼痛明显,或突然活动时发生刺痛,一般运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减轻,伸直、弯曲膝关节受限(此过程可有捻发音),下蹲困难,并常伴有腿软欲跌现象。严重者可出现下肢肌肉萎缩、关节积液以及滑膜炎。  相似文献   

4.
尹洁琳 《北方药学》2011,8(1):91-91
膝关节周围骨折后创伤本身及手术对关节结构及伸膝装置的破坏,不可避免地发生伸膝装置与关节粘连,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一般都需要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才能恢复良好的关节功能。目的: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对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后关节囊切断松解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膝关节屈曲畸形的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膝后软组织松解的合适途径.方法 对12例膝关节不同程度屈曲畸形的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中对较难松解的后关节囊采用横形切断或局部切除的方法,对合并内翻畸形的膝关节通过去除胫骨平台内侧骨赘甚至部分骨质,以达到内侧副韧带长度满足截骨后膝关节间隙矩形化.手术前后按HSS评分系统进行评定,术后随访9~38个月.结果 术前平均HSS评分为38.8分,最后一次随访时平均HSS评分为83.1分.优:4膝,良:7膝,可:1膝.术后在疼痛、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对屈曲畸形的膝关节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时,通过横断或局部切除后关节囊松解方法既能达到屈膝间隙和伸膝间隙的平衡,又能保持软组织平衡与关节稳定.  相似文献   

6.
膝反张是膝关节控制能力较差或关节周围肌张力异常导致的膝关节后撤,不能负过大的重力,是脑性瘫痪偏瘫患儿当中最为常见的下肢异常姿式之一,膝反张又称为膝过伸,引起膝反张的原因有3种:①膝关节本身骨性变化导致膝关节位置不正常;②负重情况下,膝关节控制能力较差,表现为膝关节本体感觉消失;③关节周围肌张力较高时也可导致膝关节过度伸展。大多脑瘫患儿膝反张的主因是肌张力不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P)后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23例,共28膝,术后实施规范的康复训练的效果。包括肌力、关节活动度、步态等。结果随访6~12个月,本组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均得到缓解,按照HSS膝关节评分,优24膝,良3膝,优良率为96.4%。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合理的康复训练有助于达到手术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炎是膝关节的常见疾病,主要可分为骨性膝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创伤性膝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joint osseous arthritis,KOA)是指膝关节关节面软骨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退变及结构紊乱,伴随软骨下骨质增生、软骨剥脱,从而使关节逐渐破坏、畸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症膝关节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手术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症膝关节疾病的患者78例。其中9例(11膝)为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3膝)为创伤性关节炎,76例(91膝)为严重骨性关节炎,合并外翻急性患者5例(5膝),并内翻急性38例(47膝)。进行了10个月~2年(平均10个月)的随访,应用标准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疗效果良好者优者64例,良好者11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6.2%。患者在术后疼痛及关节活动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降低。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重症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第三代牛津膝单髁系统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对28例行第三代牛津膝单髁关节置换(U K A组)和44例行全膝关节置换(T K A组)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比例、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范围。结果与TKA组相比,UK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比例减少,术后7 d及1个月时膝关节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范围提高( P<0.05或P<0.01);而两组末次随访时膝关节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范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髁膝关节置换术能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输血率,并且在术后早期的恢复及功能锻炼中有显著优势,更容易为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关节手术水平的提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以成为许多膝关节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能有效解除膝部疼痛,纠正关节畸形,改善关节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科予2008年收治1例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患者双膝关节肿胀,局都皮肤表面色素沉着,关节间隙压痛,右膝关节活动范围屈85°伸15°,左膝关节活动范围屈70°伸20°,右下肢长度较左下肢短1.5cm,左侧浮髌试验(+),右侧(-),双足活动范围尚可,足背动脉搏动有力。人工全膝置换术是一种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术后优良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SH)治疗膝骨关节炎(OA)及其护理。方法 常规膝关节腔注入SH。根据膝OA患者的特点,治疗前详细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做好心理护理,治疗前准备;治疗后除观察惠肢情况外,加强全身情况观察,早期行股四头肌肌力和关节活动的功能锻炼。结果 62例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膝关节肿痛症状减轻或消失,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后未出现关节内血肿、感染、过敏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SH为治疗膝OA安全有效的方法,良好的护理干预和循序渐进的康复功能锻炼,保证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重度膝骨关节炎引发的关节功能障碍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目前治疗膝关节严重疾患、解除膝关节疼痛、重建膝关节功能的主要手段.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应用TKA治疗骨关节炎(OA)患者118例(132膝),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自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采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7例(82膝),男11例,女56例;平均年龄63.9岁;左膝23例,右膝19例,双侧同时置换25例。对置换术后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并观察并发症。结果:依据评分标准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1],67例患者中优60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8.5%。术后患者在膝关节疼痛、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治疗晚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具有切实可靠性,其术后疗效的关键主要是术前对适应证的了解,假体的选择,手术的熟悉程度及术后正确的康复训练。其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行双侧同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双侧膝关节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3月至2009年1月23例双侧同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例,其中骨性关节炎18例,类风湿关节炎5例。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6个月,平均38个月,采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HSS)评定临床疗效[1]。结果术前评分平均31分,术后平均89.4分;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术前平均76°,术后平均105°;手术效果评定:优34膝(73.9%),良9膝(19.6%),可3膝(6.5%),差0膝,手术优良率93.5%。所有患者术后在疼痛、关节功能、活动度、畸形及稳定性方面均有明显改善,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双侧同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双侧膝关节疾患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闫明  陈德生  王志强 《天津医药》2007,35(10):789-790
感染后的膝关节大部分发展成为骨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甚至完全强直。如感染发生较早,还能导致关节发育不良,骨、软组织的结构异常。人工全膝关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方稳定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疾患的优点及术中、术后应注重的一些问题。方法2003年10月至2009年7月,共计PSKA21个膝,男6例,女11例,其中双膝4例。年龄54~78岁。术前诊断全部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有骨质缺损4膝。术前X线膝关节测量膝内翻畸形17例,膝外翻1例,屈曲畸形21例,有膝关节手术史4膝。21例随访2~60个月,平均30个月。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百分评分系统进行评估[1]。结果术前平均62分,术后平均89分,活动范围术前平均89°,术后平均115°,其中优14膝,良5膝,中1膝,差1膝。手术优良率90.0%。结论PS-KA可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和最大屈曲度,并限制其向后半脱位。它不但用于原发的膝关节疾病,还应用于膝关节手术后的患者。髌骨并发症在PSKA最常见,对于骨质疏松者,术中髌骨强力翻转易导致髌腱止点撕脱、上移,术后伸膝无力应予重视。强调术后的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24例407膝膝骨关节炎疼痛患者,临床分期为软组织损害型:关节内轻中度病损型;关节内重度病损型.分别进行保守综合治疗,关节镜治疗及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结果:平均随访71个月,优良率79.1%.结论: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炎疼痛进行分期,而后选择适当疗法,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为膝关节肿瘤、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所致疼痛、强直、关节功能严重障碍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目前。TKA在临床已广泛开展,取得了显著疗效,这不仅依赖于手术技巧的提高、关节置换材料和工艺的不断改进,更离不开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和规律系统的康复训练。我院自2000年至今,共完成TKA58例(79膝),其中双侧同期置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14例,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刘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3):1964-1966
目的 总结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手术患者进行统一的术前指导、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而康复训练的强度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耐受程度.结果 本组18例患者(19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均手术顺利,术后3天可下地负重,3天后在助行器的辅助下行走;出院时采用HSS评分,14例术膝在85分以上,4例在70 ~ 85分之间,1例69分,优良率94.7%;膝关节屈伸功能恢复理想,最大ROM125.~0.~0°,最小ROM100°~5°~0°.出院后1、3、6个月复查均无关节粘连、疼痛等并发症发生,6个月后所有术膝关节活动范围恢复好,稳定性佳,下肢力量恢复好,HSS评分均达85分以上,满足了患者日常生活所需的关节活动范围.随访1~2年,术膝功能恢复、无膝关节畸形及假体松动,生活质最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加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是手术成功、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