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2005年1—12月,我们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68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模型组、生理盐水组、药物治疗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三组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术后3 d、7 d、14 d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缺血皮质中bFGF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通心络胶囊组缺血皮质中bFGF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提高脑缺血大鼠脑组织bFGF的表达,从而减轻局灶性脑梗死引起的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3.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前后,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对31例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同时选用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常规芗治疗作为对照,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均进行认知功能测验,包括MMSE、视觉再认、图片回忆、数字广度和100倒数至1检查项目.根据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分数变化情况来判定通心络胶囊对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的MMSE和视觉再认的分数有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组的MMSE、视觉再认、数字广度和100—1的分数均比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MMSE、数字广度和100—1的分数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上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说明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作为急性期的协同用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与脑血流影响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 2组 ,通心络胶囊加常规药物治疗组 (治疗组 ) 4 5例 ,常规药物治疗组 (对照组 ) 4 5例。观察 2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血流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6 .7%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73.3% (P <0 .0 5 )。治疗后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 (均为P <0 .0 1) ,但治疗组 (8.4 2± 2 .2 8)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 (12 .4 5± 2 .6 4 )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 .0 1) ;治疗后 2组脑血管搏动指数和血管阻力指数明显改善 (P <0 .0 1) ,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组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脑血流量 ,且用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发病72小时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30天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结果 治疗组治疗30天后,中国率中量表(c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佳,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能有效降低血液粘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过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5例患者,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不仅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与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根据病情给予脱水剂、神经保护剂、阿斯匹林等治疗,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0.4mL腹壁皮下注射,ql2h,连用10d,加用通心络胶囊1.14g,每日3次,连用15d;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5d。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分别为43.2% vs 21.4%,P〈0.001;93.2% vs 54.7%,P〈0.001)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81±4.02 vs 15.21±3.43,P〈0.01)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与通心络胶囊能明显协同改善急性期脑梗死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并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管理模式联合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住院患者2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3倒)和联合治疗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卒中单元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简式Fugl-Meyer法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O.01);联合治疗组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O.01)。结论卒中单元联合通心络胶囊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心络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2月~2010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通心络胶囊,疗程14d,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对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刚性指数、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4%(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21/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5.364,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高、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含量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全血高、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治疗脑梗死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滞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下同)水平变化以及给予通心络胶囊口服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入组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通心络组,分别在住院时和治疗后2月时检测外周血hs-CRP浓度,并与40例年龄和性别相当的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hs-CRP浓度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入院时常规治疗组和通心络组外周血hs-CRP水平为8.6±0.9mg/L,8.4±0.8mg/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0.7±0.5mg/L;经过治疗后通心络组外周血hs-CRP浓度1.3±0.2 mg/L,相对于常规治疗组hs-CRP浓度3.4±0.4 mg/L降低更明显.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hs-CRP水平增高,对其进行检测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通心络胶囊,会使脑梗死患者得到更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通心络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及文献复习,了解通心络发挥作用的病理生理基础及作用环节。方盛对照组15例,基础治疗加脑复康0.8g,tid,共4w,治疗组:基础治疗加通心络4粒,tid,共4w,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以神经功能恢复,致残率低、致残程度小,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通过消除体内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减轻脑缺血后的炎症性损伤及微小循环障碍等,从而保护脑组织、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及梗死体积,改善血脑屏障,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通心络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心络胶囊以大补元气之人参为君药 ,使气旺血行 ,以虫类药的血肉之质、动跃攻冲之性 ,深入隧络、攻剔痼结之淤滞为特点 ,在中风的预防、急性期和恢复期的疗效方面均有其独特的功效 ,具有降酯、降压、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腹主动脉及髂动脉内皮剥脱术后内膜增生等作用。对脑梗死恢复期 -肌肉痉挛、肌张力增高 ,腱反射活跃期也有明显疗效。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本组病例均选自我科近 6个月来门诊及住院病人。诊断标准按照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病例随机分为 2组 ,各 4 0例。治疗组 :男性 2 3…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2例,2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连服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血清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hs-CRP均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结论:通心络胶囊可减轻急性脑梗死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即抗血小板或抗凝、调脂治疗、脑保护、防治并发症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疗程均为30d。2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石(IL-6)浓度、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治疗30d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2组血清hs—CRP、TNF-α、IL-6浓度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治疗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辅治急性脑梗死,相比单一西药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一日3次,共4周。结果相比对照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同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治疗外加服通心络胶囊对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刘晓利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6):423-424,427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协同阿司匹林(ASP)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对照组)与阿司匹林加通心络胶囊组(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血栓素B2(TXB2)含量。结果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PAGM、TXB2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ACI患者联合应用通心络胶囊和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PAGM、TXB2水平,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病的最常见类型,致死、致残率高,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自2005年1月~2008年1月,本院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0例入选病人均符合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且经头颅CT或MRI 证实为脑梗死. 相似文献
20.
通心络对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心络胶囊是吴以岭教授根据中医络病理论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由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冰片等组成,具有益气通络,搜风解痉、止痛等作用[1]。众多研究表明该药具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可以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1,2]。本研究主要了解通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