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正伟 《中医研究》2014,(12):29-30
目的:观察安卧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心脾两虚型失眠90例给予安卧汤(人参、白术、甘草、当归、熟地黄、白芍、远志、酸枣仁、茯神、龙眼肉、龙骨、牡蛎、五味子、木香、陈皮),1d 1剂,分2次口服,14剂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结果:痊愈66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93.3%。结论:安卧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归脾汤加味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3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玉珍  王英姿 《陕西中医》2008,29(5):524-525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味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确诊为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患者运用归脾汤合刺五加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痊愈17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3%。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经临床观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归脾汤(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党参、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1d1剂,分早晚2次温服。同时给予体针治疗,取穴:神门、三阴交、安眠穴、脾俞、心俞、隐白。手法的频率及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min,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普唑仑片,0.4mg/次,睡前半小时口服。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72.92%。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失眠积分(PSQI)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能有效改善失眠,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安神胶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门诊患者按掷骰子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入睡困难、心急、焦虑用阿普唑仑,0.4~0.8mg/次,睡前30min口服;睡眠不深、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眠、早醒予氯硝西泮0.5~4mg/次,睡前30min口服。治疗组40例益气安神胶囊,2g/次,3次/d;心理干预措施。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多导睡眠监测、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4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痊愈7例,有效1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2.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安神胶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赵氏雷火灸结合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雷火灸及针刺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4%;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1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结合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64例,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百会、四神聪、内关、神门、心俞、脾俞,三阴交、足三里),30 min/次,1次/d;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治疗(神门、心、脾、肾、内分泌、交感),3~5次/d。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5.00%(24/3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方面,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我院脑病门诊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口服归脾汤加减方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安眠汤治疗心脾两虚、痰热内扰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失眠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每晚1 mg,睡前30 min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安眠汤(生黄芪、党参、炒酸枣仁、煅龙骨、煅牡蛎、首乌藤、合欢皮、茯神、远志、乌梅、当归、龙眼肉、黄连、半夏、郁金、石菖蒲),1 d 1剂,1 d 2次,午后及睡前服。两组均治疗14 d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7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7.14%。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安眠汤治疗心脾两虚、痰热内扰证失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神阙隔物灸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予神阙隔物灸法治疗,对照组口服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睡眠质量,治疗前后PSQI评分。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总有效率、睡眠质量评定总有效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SQI量表各维度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阙隔物灸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韩宪丽 《山西中医》2011,27(12):27-2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中药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4例,显效17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对照组基本痊愈1例,显效10例,有效2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1.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归脾汤加减疗法,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远高于对照组的68.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失眠和戒除镇静剂成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患者症状中医辨证分型(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和心胆气虚5型)给予药磁渗透辅以经络导平和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给予认知行为治疗。两组伴有神经症者,辅以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65例,好转39例,无效20例,有效率为79.4%;对照组痊愈20例,好转51例,无效54例,有效率为56.8%。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失眠疗效确切,对治疗慢性失眠和戒除安定类等镇静剂的成瘾有明确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地巴唑10 mg,3次/d,维生素B1 10 mg,3次/d;肌肉注射维生素B12 0.1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两组都以7 d为1疗程,共治疗4疗程。结果:4疗程后,治疗组痊愈58例,有效2例,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39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有效率8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心绞痛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加用益气活血汤,每日1剂,由许昌市建安医院制剂室制成每袋200 mL的药液,每天2次,每次1袋,早晚饭后温服。2组均以28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0例,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0%;对照组40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6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辨识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9例给予中医综合辨治方案,对照组27例口服艾司唑仑治疗。治疗14天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3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中医综合辨识治疗方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确切,适合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归脾汤合耳穴压豆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收集符合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患者36例,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给予归脾汤合耳穴压豆。对照组给予地西泮、谷维素、维生素B1。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18例中治愈6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0.89%。对照组18例中治愈4例,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2.22%。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归脾汤合耳穴压豆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归脾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型不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用归脾汤加减配合耳穴贴压,对照组单纯耳穴贴压,选穴及治疗方法均同治疗组,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治愈6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8.9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膏摩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采用骨摩配合耳穴压豆法进行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进而评价疗效。结果:临床痊愈5例(17.9%)、显效8例(28.6%)、有效13例(46.4%)、无效2例(7.1%),总有效率为92.9%。结论:膏摩配合耳穴压豆法治疗失眠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杨茜  张捷 《江苏中医药》2021,53(4):63-6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每周一、三、五各针刺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选取心俞、脾俞穴进行埋线治疗,每2周1次.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疗程结束后)匹兹堡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味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归脾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治愈24例,显效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临床治愈17例,显效2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总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总睡眠时间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总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心悸症状改善明显(P〈0.05)。结论:归脾汤加味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