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蒋士卿教授认为肺癌病机为正虚痰瘀,病理因素以痰瘀为多,主张扶正培本、适时祛邪为基本治则,治疗多以益气养血、温肾健脾、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等为法,临床处方用药常以千金苇茎汤为主方,辅以肺癌专药金荞麦、炒白芥子、露蜂房等,辨证灵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报》2019,(11):2353-2357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张培彤教授治疗小细胞肺癌用药规律。方法:利用"名老中医经验数据仓库及分析挖掘平台"中的实时在线分析技术、复杂网络方法等,对用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核心处方为黄芪、陈皮、醋鸡内金、炒山楂、山萸肉、炒杜仲、茯苓、炒白术、露蜂房、桃仁、冬瓜子、生薏苡仁、芦根、瓜蒌、桔梗、甘草、山慈菇、白花蛇舌草、当归、地龙、三棱、莪术、浙贝母、知母。用药以味甘、性平者为主,归经以脾、肺、肝三经居多,中药功效以清热、解毒、健脾、化痰、散结为主。结论:张培彤教授治疗小细胞肺癌从正气不足、痰热瘀阻的病机入手,重用甘平之剂,解毒散结并举;应用浙贝母、知母配伍解毒祛邪。  相似文献   

3.
徐筱青  张润顺  王达洋 《中医学报》2019,34(11):2353-2357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张培彤教授治疗小细胞肺癌用药规律。方法:利用"名老中医经验数据仓库及分析挖掘平台"中的实时在线分析技术、复杂网络方法等,对用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核心处方为黄芪、陈皮、醋鸡内金、炒山楂、山萸肉、炒杜仲、茯苓、炒白术、露蜂房、桃仁、冬瓜子、生薏苡仁、芦根、瓜蒌、桔梗、甘草、山慈菇、白花蛇舌草、当归、地龙、三棱、莪术、浙贝母、知母。用药以味甘、性平者为主,归经以脾、肺、肝三经居多,中药功效以清热、解毒、健脾、化痰、散结为主。结论:张培彤教授治疗小细胞肺癌从正气不足、痰热瘀阻的病机入手,重用甘平之剂,解毒散结并举;应用浙贝母、知母配伍解毒祛邪。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复杂网络算法对周仲瑛教授和赵景芳教授治疗肺癌辨证用药的个性差异进行比较,为总结与传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数据支撑。  方法  采集周仲瑛教授和赵景芳教授治疗肺癌的门诊电子病历,借助复杂网络算法对两位名老中医的病历数据构建“证-证”和“证-药”复杂网络图谱,以分析两者肺癌辨证用药经验的个性化差异。  结果  通过分析复杂网络图谱,发现两位名老中医对肺癌的辨证均有气阴两虚证, 不同之处为周仲瑛教授还有痰瘀郁肺、热毒痰瘀、癌毒走注、痰瘀互结等证的辨证;而赵景芳教授常辨证型为肺脾气虚、痰热蕴肺、脾虚痰湿、肝郁脾虚等证。周仲瑛教授治疗肺癌的常用药物有北沙参、南沙参、麦冬、山慈菇、泽漆、太子参、仙鹤草、猫爪草、白花蛇舌草、炙僵蚕等;而赵景芳教授常用药物为党参、炒白术、制半夏、茯苓、太子参、南沙参、北沙参、陈皮、薏苡仁、猪苓、谷芽、麦芽、炙枇杷叶等。  结论  周仲瑛教授辨治肺癌从癌毒学说出发,强调癌毒的辨治;赵景芳教授辨治肺癌基于微调平衡理论,以培土生金法为治疗肺癌的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5.
文章总结了朱佳教授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分析了肺癌的病因病机,包括烟毒袭肺,邪毒侵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正气亏虚等;痰瘀互结,癌毒阻肺,气阴两虚是肺癌的病机。痰、瘀是第二病理产物,既是邪毒侵肺,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正气内虚,产生肺癌的致病因素。癌毒阻肺是肺癌发生的关键,是肺癌的致病之根,病变之源。肺阴亏虚贯穿于肺癌的始终。扶正、祛邪、固护是肺癌的治疗原则。扶正是指益气养阴,温煦阳气。祛邪包括宣肺祛痰,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化瘀通络,以毒攻毒等。固护是指疏肝理气,调理脾胃。文中详细介绍了朱佳教授治疗肺癌的经验方肺消瘤散,其组方配伍工整,有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祛湿化痰,疏肝理气等功效。  相似文献   

6.
益气养阴解毒法是王瑞平教授治疗中晚期肺癌最常见的方法。王瑞平教授从肺癌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经验用药阐述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理论思想和临证经验,揭示气阴亏虚、癌毒内结贯穿中晚期肺癌发病始终,益气养阴解毒法是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重要治法。其中,益气、养阴需辨证使用,解毒需分清癌毒性质——热毒、痰毒、瘀毒,分别运用清热、化痰、祛瘀等方法。运用益气养阴解毒法治疗中晚期肺癌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刘文峰教授认为,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以正虚为主,病机关键为气血亏虚,运行不畅,痰瘀痹阻脉络,筋脉失养,治疗中应补虚泻实、标本兼顾.药用自拟荣络镇痛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著名呼吸病专家周平安教授在临床中运用益气解毒法治疗肺痹咳嗽之临证经验。周平安教授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咳嗽根据其证候特点在中医学概念中应命名为“肺痹咳嗽”,而在辨证治疗过程中须重视肺痹咳嗽患者病久肺气虚损、痰瘀毒蕴的基本病理要素,认为该病气虚运化无力则生痰致瘀,痰瘀搏结日久而内蕴毒邪,提出应以益气解毒法为纲领治疗,擅用黄芪、金银花、当归、甘草、浙贝母、瓜蒌皮、穿山龙、石韦等益气解毒之要药来干预IPF咳嗽。选取周平安教授在既往临床治疗IPF咳嗽中的一经典临证医案,详细分析案例中患者病情转归过程中的各阶段用药思路,对周平安教授以益气解毒法应对IPF咳嗽的辨证治疗经验进行分析总结,为中医药防治特发性肺纤维化咳嗽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果烈教授认为胸痹的病机为本虚标实,同时各有侧重,本虚尤重心脾,标实尤重痰瘀。临床治疗以补心运脾、化痰逐瘀为大法,同时随症灵活加减用药,重视生活调摄。中药采用黄芪、太子参、麦冬配合陈皮、半夏、白术以心脾同调,正气得复;瓜蒌皮、瓜蒌仁配合丹参、川芎以痰瘀同治,浊邪得消。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报》2019,(12):2504-2506
肺癌的形成起于气,成于血,终于痰瘀毒,肝肺两脏在生理病理上息息相关,临证治疗肺癌应注重调理肝肺。根据发病部位:中心型肺癌多气郁毒热,木火刑金,治之以佐金平木;周围型肺癌多气虚气郁,津停痰瘀,治之以疏肝理肺。从邪气因素之气血痰瘀毒角度分析,理气为治疗肺癌的根本,理气重在理肝肺之气,肝肺气机通利,则气行、痰化、瘀散、毒解。调肝理肺法为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贯穿肺癌的治疗始终,临证时应灵活掌握具体方法,辨清病因病机,明确相应证候,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扶正与祛邪兼顾。  相似文献   

11.
陈信淳  陈道中 《医学综述》2009,15(12):1827-1830
心肺移植术已成为终末期心肺衰竭的一种首要治疗方法。心肺供体的保护是心肺移植的主要环节,关系到手术的成败以及术后的心肺功能。鉴于心肺保护的重要性,对供体保护的研究广泛开展,而保护心肺供体关键在于保护技术的发展和保护液的改进。本文对心肺移植中心肺保护的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咳嗽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花宝金认为肿瘤为全身性疾病,临床上病理改变以"虚、瘀、痰、毒、湿"最为多见。从补肺益气、清热肃肺、温肺化饮、甘寒生津、泻肺利水、金水相生、清肝泻火、运脾化湿八个方面总结了花宝金治疗肺癌咳嗽的经验。列举验案一则说明之。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指原发于支气管黏膜和肺泡壁的恶性肿瘤,现代医学认为肺癌恶性程度高,难以治愈。西医药物治疗、放化疗往往副作用明显,且疗效并不理想。中医药通过对肺癌病因病机的研究,在审证求因、辨证施治思想的指导下,从整体观出发,根据患者症状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在肺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改良的心肺危险指数 (CPRI)在预计术后并发症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3年1月至2003年10月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切除患者118例 ,分析其并发症 ,并分析改良的心肺危险指数在预计肺癌切除手术风险中的价值。结果 :全组118例病人 ,40例出现心肺并发症 (33.89 % ) ,血胸3例(2.54 % ) ,其它并发症7例 (5.93% )。按CPRI分级 ,CPRI≥4级者22例 ,其中20例出现心肺并发症 ,与CPRI<4级的有明显差异。结论 :肺癌术后近期并发症主要为心肺方面并发症 ,CPRI在估计术后并发症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意在探寻溃疡性结肠炎(UC)不同分期、病情程度中肺功能损伤的特点,联系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1年3月,北京、上海、河南、江苏等地三甲医院门诊及住院符合UC诊断且无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UC一般资料、症状、舌脉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同时对病人进行肺部症状采集(咳嗽、气短、胸闷、咯痰、咯血)、肺功能检查。结果本研究症状调查共纳入261人,58.6%的UC病人会出现胸部症状,其中气短者占39.9%、咳嗽者28.4%;肺功能调查共纳入199人,199人中63.3%肺功能均有改变,其中活动期占53.3%,轻、中度者占53.8%;受损类型以气流受限(54.8%)、弥散量下降(51.6%)等异常较明显。结论绝大部分UC病人均会出现胸部症状、肺功能异常,气短、咳嗽症状明显,肺功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气流受限、弥散量下降、残总比升高等异常,且常与UC的活动性及病变程度相关,以活动期和轻、中度病患肺功能改变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养阴清肺解毒法配合伽玛刀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确诊为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6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伽玛刀治疗和对症处理;观察组31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养阴清肺解毒法辨证施治。3个月后观察癌瘤病灶变化情况、生存质量(KPS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瘤体缓解率(CR+PR)33.33%,稳定率(CR+PR+NC)93.33%;对照组分别为20.69%、93.10%;两组癌瘤病灶变化情况无明显差异。KPS评分提高率分别为73.33%、24.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在改善咳嗽、气急、咳痰、胃纳、乏力、口干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养阴清肺解毒法配合伽玛刀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助于稳定病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肺主气属卫,卫气源于肾而固于肺。若因肺气虚,无力助脾宣发五谷形成卫气,也无力推动卫气循行,则卫气不足,循行失常,导致失眠的发生。若肺宣发肃降无权,津液运行乏力,水道不通,液聚为痰,痰郁化热,痰热扰心,出现心烦不寐之症,肺失肃降,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肝郁化火,肝火上炎而急躁不寐。肺藏魄,人的精神意识活动分属于五脏,当脏腑功能失调,令神不安于舍即产生不寐。此外,肺与心、肝、脾、肾等脏腑的相互作用亦与不寐有关。但是,临床上从肺论治不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不寐从肺论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可以完善中医治疗不寐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脏腑相关理论是中医的特色理论之一,在历代医家的众多医籍中均有所论述。通过研习《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载的肺痹和肠痹医案,从症状表现、病因病机以及治法方药等方面,分析叶天士临证时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认识和应用。研究发现,"肺与大肠相表里"所论之肺与大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不仅存在肠病可及肺、肺病可治肠,反之亦存在,且并不存在情况的多寡问题,只是肺与大肠所主不同,在不同疾病不同证型中,会有所侧重而已。肺病与肠病之间互相影响的情况是存在一定发生条件的,而且肺病治肠、肠病治肺亦非在所有肺病和肠病中都适用,不可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19.
益肾健脾清肺化痰法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症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有效治疗途径。[方法]运用益肾健脾清肺化痰方治疗本病36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32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6.67%,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显效率46.67%,总有效率73.33%,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肾健脾清肺化痰法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肺癌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中医学认为正虚是其发生发展的基础,扶正培本法作为肺癌的中医治则,再配合手术、放化疗等西医治疗方法起到的减毒增效作用,已在肺癌治疗中得到较好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