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郝军  李庆明 《中医药学刊》2006,24(7):1385-1385
脑心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应用心可舒片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疗效,通过病例分析对心可舒片的临床应用及其组方原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曹忠义  张秀玲 《中医药学刊》2006,24(6):1161-1161
心可舒是新一代冠心病治疗首选中药。应用心可舒片治疗42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经3个月的临床观察,显示心可舒片能有效的控制心绞痛发作,缓解临床症状,增强心功能,改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等作用。  相似文献   

3.
心可舒是新一代冠心病治疗首选中药。应用心可舒片治疗42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经3个月的临床观察,显示心可舒片能有效的控制心绞痛发作,缓解临床症状,增强心功能,改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心可舒片治疗脑心综合征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可舒片治疗脑心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随机分组,与西药常规治疗进行对照。结果:心可舒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76·7%。结论:心可舒片对急性脑血管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评价心可舒片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方法:将120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心可舒片和通脉养心丸,疗程1个月,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性为65%,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电图有效率有显著性,并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心可舒片对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吴立明 《中医药学刊》2008,26(2):436-437
目的:观察心可舒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18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心可舒片和复方丹参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服用心可舒片3个月后,心绞痛和冠心病及其它症状明显好转(P〈0.01);心电图改变也明显好转(P〈0.01);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心可舒片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伴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可舒片对冠心病心绞痛伴有焦虑症患者临床症状、焦虑状态、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内科门诊心绞痛伴有焦虑症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标准心脏内科药物治疗和加服心可舒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和焦虑状态。结果治疗组服用心可舒片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和冠心病及焦虑症明显好转(P〈0.01);心电图改变也明显好转(P〈0.01)。结论心可舒片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伴心电图改变的疗效明显优于单传统心内科药物治疗,同时能明显缓解焦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口服心可舒片,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6.7%,中医证候、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明显改善。结论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心可舒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5例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按2∶1随机分为心可舒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25例),心可舒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心可舒4片,每日3次,口服4周,结果心可舒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P<0.05,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永家 《中医药学刊》2006,24(2):375-376
应用心可舒片与复方丹参片随机对照治疗106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辩证为心血瘀阻证的病人,经2个月的临床观察,显示心可舒能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缓解心血瘀阻症候,改善心肌缺血,控制过早搏动及一定的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1.
75例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按2:1随机分为心可舒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25例),心可舒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心可舒4片,每日3次,口服4周,结果心可舒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P〈0.05,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应用心可舒片与复方丹参片随机对照治疗106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证的病人,经2个月的临床观察,显示心可舒能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缓解心血瘀阻症候,改善心肌缺血,控制过早搏动及一定的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可舒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高血压1级和2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口服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心可舒片。用药一月后观察中医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一月后,中医临床症状治疗组显效率53.33%,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率43.33%,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可舒片对高血压中医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心可舒片作为一种临床常用中成药物。在临床中已有十余年经验,临床疗效颇佳。用途逐渐广泛,现代医家多有报道。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冠心痛“双心治疗”就显得尤为迫切,笔者多年来应用心可舒片对冠心痛进行治疗,观察其“双心效应”的临床作用,心可舒片的双心效应,是指心可舒片既有治疗冠心病的作用,同时又有改善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和神志反应的功能。心可舒片选用纯植物药物,合理选择,独特组成。不合冰片,对中焦脾胃运化无影响;不含虫类药物,避免了重金属蓄积、异体蛋白过敏的风险。且其组成药物经基础药理研究证实符合冠心病的二级防治ABCDE原则,可满足冠心痛患者长期安全用药的需求。既可缓解冠心病症状,改善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临床症状,又可缓解冠心痛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又具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体会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其它心脏疾病患者,只要中医辨证属于气机拂郁、血瘀滞结之证者,皆可应用心可舒片进行治疗,关键在于药量的控制,需根据症情的变化,及时调整用量,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6.
郭璟 《中医药研究》2012,(10):1252-1253
目的观察心可舒片治疗更年期妇女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9例。对照组予谷维素25mg,每天3次,阿替洛尔(氨酰心安)12.5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心可舒片,每次4片,每日3次,2个月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服用心可舒片2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心悸、气短、心前区疼痛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过度换气的缓解没有明显优势,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可舒片治疗更年期妇女心脏神经官能症有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心可舒片是治疗冠心病常用的纯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观察到许多患者经心可舒片治疗后眩晕、颈部僵硬等症亦有改善。2010年—2011年我院用心可舒联合丁咯地尔随机治疗颈性眩晕8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心可舒片干预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的分子机制,对于心可舒片二次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用整合药理学平台对心可舒片干预AS的关键靶点和通路进行预测,探究其干预AS的分子机制。结果通过建立心可舒片"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网络进行预测和分析,得到相关有效成分80个,确定了B4GALT4、B4GALT2、PRKCD、GCK、GNB1等关键靶点,明确了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激素、神经系统、雌性激素和趋化因子等富集通路与其抗AS作用相关。结论心可舒片通过对PI3K/Akt/eNOS和Raf/MEK/ERK途径的共同调节,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从而达到干预AS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5例金志刚,周端,顾仁樾林钟香,何燕,陈琼关键词:心可舒片,冠心病心绞痛心可舒片是由丹参、葛根、三七、木香、山植等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舒心降压作用。主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症、高血压、早搏及上述病症引起的胸闷...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单味黄芪与心可舒联合治疗慢性心肌缺血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慢性心肌缺血患者,男22例,女13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3.7岁,其中TC增高20例,TG增高16例,应用黄芪,每日50g,水煎服,同时口服心可舒每次4片,每日三次,3个月为一疗程,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脂改善情况。结果:黄芪与心可舒联合治疗慢性心肌缺血在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脂改善方面疗效均显著。联合治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黄芪与心可舒联合治疗慢性心肌缺血合并高脂血症疗效满意,且服用方便,费用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