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根据临床症状来诊断,病因学尚未完全阐明,临床疗效欠佳,因此医生和患者都迫切地探求一种另类疗法.最近几年,大量的研究对于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潜在的机制进行了探讨.本研究主要就文献资料中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认为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并且有一定前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部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烧心等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超过3个月.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但由于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迄今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药物,且易于复发.笔者2001~2006年采用柴胡胃舒汤加减治疗本病50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是指一组由非器质性原因引起的慢性或间歇性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痛、上腹胀、餐后早饱、食欲不振、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或其他有关的胃肠道症状.我们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海峰  张景  王京奇 《北京中医药》2010,29(10):781-782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口服柴胡疏肝散加味汤剂并随证加减,对照组口服吗丁啉,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常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上腹痛、腹胀、喛气、恶心和呕吐、泛酸等常见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腹胀和烧心等症状的改善上,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是指上腹痛、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的不适消化不良症状[1],经生化、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发作时间每年超过1个月[2]。近年来,我国功能性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特点,为明确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表现有上腹痛、上腹胀、嗳气、反酸、早饱、烧灼感、纳差、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表现及失眠、疲劳、焦虑烦躁等全身症状。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不仅有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还存在不典型全身症状,诊断应遵循排除性诊断原则,综合分析,避免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消化道常见症候群,罗马Ⅲ[1]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定义为上腹部烧灼感、上腹痛、早饱、餐后腹胀等一系列源于胃十二指肠的症状.半夏泻心汤用甘草、白芍、党参来使得运化得健,脾气得升,用黄芩、黄连来泻热降逆,用半夏辛开散结.笔者检索了近5年来公开发表的临床研究文献,希望能够基于半夏泻心汤为主的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Meta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主要临床表现在胃部和肠道,不少患者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笔者于2008年3月~2010年12月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33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情缠绵,严重者影响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临床上,应用消痞健胃合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满意疗效.通过观察消痞健胃合剂及西沙比利对FD患者胃动素、胃泌素及临床症状方面的变化,以探讨消痞健胃合剂治疗FD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sia,FD)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常见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习呕吐等,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单纯西药治疗,效果多不理想.本研究采用舒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习,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运用中药健胃消胀颗粒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sia,FD)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常见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习呕吐等,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单纯西药治疗,效果多不理想.本研究采用舒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四磨汤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建华 《中草药》2008,39(6):899-900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消食止泻贴佐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50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辅以消食止泻贴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食欲减退、食量减少、嗳气腹胀、恶心呕吐、大便稀薄等症状改善的时间以及总疗程的差异.结果:观察发现两组患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食止泻贴佐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明显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高疗效,方法独特简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sia,FD)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常见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习呕吐等,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单纯西药治疗,效果多不理想.本研究采用舒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参苓白术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艳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9):970-970,987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参苓白术散、对照组予吗丁啉口服。结果治疗组能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结论参苓白术散能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症状与中医学"痞满""嘈杂""胃脘痛"相类似。脾主运化水液功能失调所致脾虚湿困证不仅会引起下消化道的泄泻,还与早饱、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和上腹部烧灼感等上消化道不适症状有关系。因此,认为水液代谢紊乱能够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并且为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健脾理气的同时注重运用化湿药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系指存在被认为源自胃十二指肠区域的症状,且无任何可以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临床上消化不良可单独出现或组合出现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部疼痛、上腹烧灼感等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一个月或在十二月中累计超过十二周.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消化不良指具有消化不良症状,经检查无任何可以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临床综合征,在世界范围内很普遍的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评价方式有多种,量表是近年来逐渐被重视和广泛使用的工具。利兹消化不良问卷是评价消化不良症状的合格的症状特异性量表,是评价消化不良症状轻重和发生频率的优势工具。将利兹消化不良问卷作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指标评价有效、可行,并能减轻社会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20.
根据消化不良症状的病因,将消化不良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FD是指存在被认为源自胃十二指肠区域的症状,且无任何可以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1]。电针治疗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方法[2]。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研究探讨了临床护理路径在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过程中的辅助作用。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因功能性消化不良在武汉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