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3.
应用外套管针行腋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5年2月~1986年3年,用外套管针行腋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操作方法病人术前准备、体位及穿刺点的确定与单次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法相同,穿刺前先用手指摸清腋动脉最清楚搏动点,用龙胆紫定位后,手指向近侧移动摸清动脉的走向,便于套管沿动脉进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院对32例上肢手术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经斜角肌间沟注射局麻药物作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男21例,女11例,年龄15~80岁,ASAⅠ~Ⅱ级。行断指再植术8例,断腕再植术2例,上肢严重挤压伤清创术12例,肱骨骨折内固定术9例,肩关节置换术1 相似文献
5.
6.
7.
动静脉留置针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单次臂丛神经阻滞不能满足时间较长的手术,我科采用动静脉留置针用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不受手术时间限制,麻醉阻滞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作者最近采用动静脉穿刺套管针进行腋路臂丛阻滞。操作方法为以盛10m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并连接一20G×33mm套管针,另一手在腋窝顶点扪及腋动脉搏动后进针,进针方向与腋动脉平行,并与皮肤呈20°角,刺破腋鞘时有突破感,回抽无血液流出,轻推注生理盐水无阻力,证实针进入腋鞘,将穿刺针引针前端退至套管内,然后继续推进,同时轻推注生理盐水无阻力,示针仍在鞘内。拔出引针,注1.2~1.5%利多卡因含1/20万肾上腺素,成人35ml,小儿8mg·kg~(-1),每注5ml 相似文献
9.
10.
神经刺激器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利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 ,可以提高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和质量 ,同时能避免为寻找异感而引发的损伤神经和腋动脉引起的并发症。本试验观察了利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行上肢手术的病人 3 0例 ,ASAⅠ~Ⅱ级 ,年龄 15~ 84岁 ,男 16例 ,女 14例。臂丛阻滞方法为腋路法 ( 2 0例 )或肌间沟法 ( 10例 )。局麻药用 0 9%利多卡因及 0 1%丁卡因合剂 4 0ml,加 1∶2 0万肾上腺素。神经刺激器为德国贝朗公司生产STIMUPLEXDIG型 ,刺激电极与注药针头合为一体。方法 常规… 相似文献
11.
12.
13.
近年来由于显微外学的进展,单次臂丛阻滞已不能适应手术的需要。我院从1982年6月至1984年8月根据文献上的成功经验,对两具尸体解剖观察,临床实施35例连续臂丛阻滞,报告如下: 我们在临床应用前在两具尸体上解剖双侧臂丛神经共四次。在解剖前先行臂丛神经穿刺置管,由导管 相似文献
14.
杨淑茹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1981,(3)
腋路血管旁臂丛神经阻滞自 Burham 氏1958年首次应用以来,已被肯定。其特点是无需寻找异感,只要向包裹着臂丛神经及腋动脉的管状筋膜鞘(腋鞘)内注入适量的局麻药,使之充满于鞘内,即可收到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该法虽然简便,但掌握针尖是否确实进入腋鞘的感觉往往有困难。本文作者为了使穿刺针在通过腋鞘时易于感觉穿透感,研究了用钝针行腋路血管旁臂丛神经阻滞的方法。经多年试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笔者应用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进行断指再植手术,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9~48岁。采用斜角肌间沟径路13例,腋路2例。手术时间:7~8小时6例,5~6小时4例,3~4小时4例,2~3小时1例。术后留置导管9例,留置时间3~5天。 相似文献
16.
17.
18.
神经刺激器在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神经刺激器可准确定位臂丛神经,提高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和安全性.神经刺激器于1912年首次用于实施经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1962年,Greenblatt首次将便携式神经刺激器应用于临床.神经刺激器根据用途可分为两类:一类专为周围神经刺激定位而设计的周围神经刺激器(peripheralnerve stimulator,PNS),如Stimuplex(B.Braun);另一类兼用于神经刺激定位和评价神经肌肉功能,如Digistim 3(NeuroTechnology),Digistim 3 plus(NeuroTechnology),Innerva-tor(Fisher&Paykel),Sparkie(Dupaco)等.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