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老年脑梗死患者,对于神经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0年3月—2021年4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按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实施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NIHSS和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蕾 《现代养生》2023,(12):923-925
目的 分析以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健康宣教,而观察组则选择以HAPA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对两组的神经功能及康复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评分、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实施后,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评分、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巴氏(Barthel)指数、上肢及下肢肢体运动功能(Fugl-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Barthel指数、Fugl-eyer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Fugl-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3.
黄小伟 《现代养生》2023,(22):1723-1726
目的 分析基于康复护理理论的体感模拟训练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5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理论体感模拟训练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数据。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NIHSS及MoCA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生活质量评分及Fugl-Meyer量表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心境状态量表(POMS)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4.
兰婷  熊慧敏  黄丽丹 《医疗装备》2022,(13):163-166
目的 探讨上下肢康复训练器联合康复护理对康复期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2例,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上下肢康复训练器,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2个月后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2个月后,两组BB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个月后,两组上、下肢FMA评分及FMA总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下肢康复训练器联合康复护理可提高康复期脑梗死患者的平衡能力,改善肢体功能,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瞿峥艳 《现代养生》2023,(10):777-780
目的 探究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2月,选择医院因脑梗死偏瘫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压疮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跌倒和坠床、疼痛、深静脉血栓)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并比较,分析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感知能力、潮湿程度、移动能力、活动能力、营养摄取、摩擦力和剪切力各项Brade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跌倒和坠床、疼痛数字评分表(NRS)和Caprini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3.94%,较对照组(72.7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江门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以信封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NIHSS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NIHSS和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满意度,并缩短住院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颅脑外伤患者应用分期式护理的临床价值,探究颅脑外伤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同时应用分期式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FMA),患者干预后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情况,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与干预满意程度等指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与上肢、下肢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与上肢、下肢FMA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3.08%;护理满意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应用分期式...  相似文献   

8.
曾利琴 《医疗装备》2023,(8):128-130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78例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留置尿管时间、膀胱功能、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留置导尿管时间短于对照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泌尿系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可促进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减少留置导尿管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龙巧玲 《现代养生》2023,(10):771-773
目的 探究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实施穴位按摩结合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20例,根据组间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穴位按摩结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肢体肌力、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vs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下肢肌力恢复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摩结合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有助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肌力的恢复,且并发症较少,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状态,提高康复水平,探讨中医特色延续护理模式对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中医特色延续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表(SS-QOL)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S-QOL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对大片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大片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和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出院后随访6个月,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护理期间患者癫痫发作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治疗,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癫痫发作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护理前对比差异较小,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相比较对照组较高(P<0.05)。组内护理前与护理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片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别在确诊后24h内、干预7天后、干预1个月后评分和测定血清hs-CRP,另选40名健康体检者检测血清hs-CRP为正常组。结果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组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组治疗7天后和1个月后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组、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组治疗7天后、1个月后hs-CRP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浓度,减轻炎症反应,对改善脑梗死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脑梗死后上肢瘫痪患者运用针灸康复护理效果,为提高患者预后积累经验。方法 抽取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后上肢瘫痪患者,采取随机表格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运用针灸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不良情绪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脑梗死后上肢瘫痪患者针灸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患者焦虑以及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本院2020年11月-2021年4月收治的3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西药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采取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肢体运动功能、自理能力、临床症状积分和脑血流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组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大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口眼歪斜和半身不遂评分均小于治疗前且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流速度、椎动脉血流量均大于治疗前,且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ACTED的康复护理模式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在脑出血(IC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92例I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上采用基于ACTED的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生活质量、再出血率及神经功能。结果 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指数)、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指数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ACTED的康复护理模式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可有效改善ICH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术后再出血率,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使用综合护理方法对脑梗死患者语言及肢体的康复效果,为提高护理质量积累经验。方法 选取于2020年2月—2021年3月在廉江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语言及肢体功能评分、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语言及肢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06,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方法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语言及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黄瑞芳 《医疗装备》2023,(18):158-161
目的 观察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微信平台联合格林模式行连续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95例髋部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取微信平台联合格林模式行连续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出院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自我负担感、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表(HHS)评分、生活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明显负担率高于对照组,轻度负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微信平台联合格林模式连续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减轻患者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联合优质护理干预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改善临床疗效作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河南省荣军医院9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展开心理疏导联合优质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抑郁评分(HAMD)、焦虑评分(HAMA)及干预后2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且护理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干预前,两组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BI、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取心理疏导联合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负性情绪,减轻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强其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其康复,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以提高诊疗质量。方法 筛选2021年1—12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2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8.4%,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脑循环功能治疗仪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针刺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脑循环功能治疗仪联合针刺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损伤评分、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结果:(1)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NIHSS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Barthel指数对比:观察组患者BI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患者NIHSS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