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乳腺纤维瘤患者围术期实施整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借鉴经验。方法 从2020年1月—2022年1月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因乳腺纤维瘤入院的患者中随机选择4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形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整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后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评分。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57,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9,P<0.01)。研究组生理、环境、自身生活质量、心理、自身健康情况、社会关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围术期整体化护理,可以提...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择取2021年1—12月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有提升,且研究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17,P<0.05)。结论 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树立正向的心理状态,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分析在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患者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的临床护理情况。方法 择选2019年1月—2020年12月天津市南开医院内镜中心收治的2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常规组130例和干预组135例。常规组患者检查期间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检查期间实行集束化护理策略。回顾性分析两组的配合度、检查时间、护理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满意率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临床总配合度为100.00%,高于常规组的9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52 6,P<0.05)。干预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8.52%,高于常规组的8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69 9,P<0.05)。干预组患者检查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3%,低于常规组的2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49 8,P<0.05)。干预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78%,高于常规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1 8,P<0.05)。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无张力补片修补法对腹股沟疝患者的应用价值,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病例选自2020年4月—2021年5月于天津市永久医院治疗的70例腹股沟疝患者,以奇偶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5例。在常规组中应用传统修补术,研究组患者应用无张力补片修补法。统计两组手术效果、围术期各项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常规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1,P<0.05)。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比较,研究组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7%,低于常规组的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5,P<0.05)。结论 以无张力补片修补法实施治疗,可有效改善腹股沟疝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缩短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同时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升手术效果及促进患者恢复起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多样性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影响及护理满意率。方法 将2020年1—10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宫颈癌患者78例开展回顾性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多样性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指数变化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2 3,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在围术期接受多样性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少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状态,增强患者负性情绪管理能力,稳定患者情绪,正向应对,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体现个性化、人性化,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全程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探究鼻内镜下手术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行鼻内镜下手术患者80例进行本次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5,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4,P=0.007)。结论 给予鼻内镜手术患者全程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患者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患者应用围术期护理的效果,为提高临床治疗水平积累经验。方法 随机抽取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82例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围术期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1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围术期护理组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指标、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围术期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3%,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4,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且围术期护理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较前改善,且围术期护理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护理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7.56%,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2.92...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周围性面瘫治疗中采用针灸护理的临床效果,为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纳入2020年4月—2021年4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7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灸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临床治疗效果、护理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面瘫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2,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9,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ortmann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围性面瘫患者接受针灸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既可促进该疾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及其面部神经功能的恢复,还可在改善其负性情绪的同时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为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临床护理提供帮助。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收治的84例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由计算机随机对患者进行编号,按照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负性情绪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8,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2,P<0.05)。结论 对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预防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的影响,并观察自我认知能力。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1年5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73例,将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36例和研究组37例,参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给予常规干预+认知行为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自我认知能力(对血透的认知、按时用药认知以及合理饮食认知)、干预前后心理应激反应(屈服、面对、焦虑及回避)变化评分、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和本次护理干预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对血透的认知率、按时用药认知率、合理饮食认知率分别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屈服、面对、回避及焦虑心理应激反应评分均有改善,且研究组评分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1%,低于参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2 5,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4.59%,高于参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4 8,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小儿手术中实施安全护理的效果,为小儿手术护理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案。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7月在高唐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开展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术后监护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安全护理,增加了术前访视、人文关怀及心理护理,术中的信息核查、手术信息告知、体温及体位护理、输液护理、器械安全使用、用药护理,术后苏醒期安全护理、详细交接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和患儿家属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1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4,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4,P<0.05)。结论 在手术期间应用安全护理能够确保手术顺利实施,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在无偿献血者的护理工作中,增加人文关怀内容对护理质量以及献血者满意度的价值与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连云港市红十字中心血站进行无偿献血的62例献血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1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献血后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献血后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方案。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统计比较两组对献血后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并调查比较两组献血者的疼痛情况、献血反应、再次献血意愿。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高于参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6,P<0.05)。研究组献血者的中度疼痛率为6.45%,低于参照组的4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97,P<0.05)。研究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48.39%,明显低于参照组的9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25,P<0.05)。研究组再次献血意愿为96.77%,高于参照组的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33,P<...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降低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效果,为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护理提供可靠方法,以提升患者术后生存率及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更好恢复。方法 本次纳入2022年1—10月颅脑外伤手术患者91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参照组46例,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以及生存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APACHE-II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两组患者临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3 0,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PACHE-II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56%,高于参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4 1,P<0.05)。结论 综合护理降低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效果较好,患者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用于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为改善预后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山东省高唐县人民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根据医院标准为患者提供监测生命体征等各项基础护理等。研究组给予心理护理,充分了解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干预、纠正消极因素。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评分、干预依从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强迫、抑郁、敌意、人际关系、焦虑和恐怖等心理健康状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3,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依从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2,P<0.05)。结论 给予脑梗死患者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升干预依从率,获取到更满意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循证医学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以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方法 选取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2018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循证医学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救护效果、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急救时间、胸痛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5)。结论 循证医学护理可有效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胸痛症状,降低临床并发症,护理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肺脓肿患者进行改良式体位引流干预的影响,探究促进肺脓肿有效康复的方法。方法 研究纳入2017年2月—2022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天津康复疗养中心收治的肺脓肿患者7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每组各36例,常规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引流干预以及护理,改良组患者均实施改良式体位引流干预以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以及护理后临床效果、治疗并发症情况、干预满意度情况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改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5)。改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00%,低于常规组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5,P<0.05)。改良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4.44%,高于常规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5)。改良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3.23±2.12)分,高于常规组的(88.23±3.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53,P<0.05)。结论 改良式体位引流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南阳市某医院收治的81例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基于FTS理念的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2组患者均持续护理7 d。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及D-乳酸(D-LA)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血清MTL,SS及D-L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血清MTL水平高于护理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LA水平高于护理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S水平均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SDS及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DS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高于研究组的4.8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08,P=0.058)。结论基于FTS理念的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的负性情绪,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采用连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月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合并气管切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11,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4 5,P<0.05)。结论 连续性护理用于脑卒中合并气管切开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在患者护理满意率提升上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临床中实际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中医饮食护理的效果,探究糖尿病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 纳入2022年4月—2023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中医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营养状况、血糖稳定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营养状况优良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9 0,P<0.05)。观察组血糖稳定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 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为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5 6,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中医饮食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患者经干预后营养状况较好,且利于患者血糖稳定,避免血糖波动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同时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以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及影响,探究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 研究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天津康复疗养中心2018年3月—2022年8月收治的8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预见性护理组各41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预见性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干预前后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及血氧分压(Pa O2)指标变化、呼吸机相关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 预见性护理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aCO2和Pa O2指标均改善,且预见性护理组患者PaCO2和Pa O2指标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低于常规护理组的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5,P<0.05)。预见性护理组护理满意率为97.56%,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0.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