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辅导的效果,为改善患者的干预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8例,随机分为心理辅导组和常规组各34例。常规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心理辅导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辅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干预满意率。结果 干预后,心理辅导组SAS、SDS、PSQI、SF-36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辅导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82%,低于常规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0 1,P<0.05)。心理辅导组护理干预总满意率为97.06%,高于常规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 0,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辅导的效果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患者护理干预满意率高,值得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人文关怀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产妇临床护理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从高唐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产妇中抽取88例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抽样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联合人文关怀。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情绪变化,并比较两组不良事件、护理投诉、护理表扬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事件、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27%、0.00%,低于对照组的15.91%、13.64%;研究组护理表扬发生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61.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科病房产妇的常规护理中引入人文关怀可改善产妇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状态,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产妇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急救措施,分析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对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接收的94例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47例常规护理干预患者纳入常规组,另47例整体护理干预患者纳入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总满意率以及干预前后SDS、SAS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常规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7.87%,高于常规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同时辅以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救治疗效,减轻患者负面心理情绪,降低焦虑和抑郁,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研究组(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包括危险因素辨识评分、风险预警评分、风险处理评分、护理满意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危险因素辨识评分、风险预警评分、风险处理评分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研究组患者发生2例护理不良事件,对照组患者发生9例护理不良事件,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外科护理时,必须正确识别护理不安全因素,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以此加强安全管理效果。合理应用预见性护理以及安全隐患处理,能够有效保障血管外科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手术室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月在高唐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细节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细节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术后并发症和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率、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细节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52 8,P<0.05)。细节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6%,低于对照组的2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92 9,P<0.05)。细节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节组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能有效减少手术室风险事件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中老年精神疾病住院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以提升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精神病医院住院的中老年精神疾病患者94例,依据护理形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安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风险发生率及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26%,低于对照组的1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5,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0.64%,低于对照组的3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1,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老年精神疾病住院患者实施安全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风险,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充分维护患者的安全,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  相似文献   

7.
陈美娟 《现代养生》2022,(20):1785-1787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对ICU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就诊的11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健康教育、病房管理、基础护理、专科操作、护理文书书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73%低于对照组的29.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9.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人文关怀能改善ICU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乳腺纤维瘤患者围术期实施整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借鉴经验。方法 从2020年1月—2022年1月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因乳腺纤维瘤入院的患者中随机选择4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形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整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后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评分。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57,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9,P<0.01)。研究组生理、环境、自身生活质量、心理、自身健康情况、社会关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围术期整体化护理,可以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职业病患者的护理安全风险因素及相关管理对策。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间收治的职业病住院患者70例为该次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患者。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分析护理安全风险因素,并实施相关针对性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81%显著低于常规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4.29%显著高于常规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5)。结论对职业病住院患者进行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并给予相关针对性护理管理策略,可以有效降低职业病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强化心理护理联合细节护理在老年腰椎骨折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医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70例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术后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强化心理护理联合细节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干预后为出院时)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表(JOA)、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JOA中感觉、上肢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JOA中感觉、上肢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HAMD、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HAMD、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天津市宁河区中医医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8例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手术室细节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各项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安全质量评分为(91.45±6.52)分、护理人员职业素质评分为(94.15±4.14)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安全质量评分为(85.36±6.14)分、护理人员职业素质评分为(75.81±2.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9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71%;研究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为0.00%,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手术患者手术室细节护理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升手术室护理安全性,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确保患者满意度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讨个体化护理在甲状腺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6年5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如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等。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32.5%,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护理中,可明显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疾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在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5 月—2022 年 5 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 60 例老年患者,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细节护理组各 30 例,常规护理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细节护理组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细节护理组手术时间、术中紧急事件发生次数及住院时间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状态 SAS、SDS 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细节护理组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节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3.33%,低于常规护理组的 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细节护理组护理总满意率为 96.67%,高于常规护理组的 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5,P<0.05)。结论 手术室细节护理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并稳定老年患者术中心理状态,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细节管理在预防保健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预防保健科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案。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4月天津市宁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案,研究组患者采用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87 6,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 3,P<0.05)。结论 细节管理在预防保健科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是临床上常用的优质护理管理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措施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的效果体会,为临床提供可参考经验。方法选择2022年4—10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收治的10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记录患者相关临床指标、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使用VAS量表、MMES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医院自制护理质量评价量表,评估患者护理效果、认知能力(MMES)、风险事件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住院、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MMES、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MMES、SAS及SDS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MMES评分高于对照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1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临床护理水平积累经验。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SV、LVEF、LVEDV、6MWD等心功能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5)。观察组WHO-QOL-BREF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1,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指标,并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率的提高,值得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干预模式的效果,为提升手术室的服务质量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5月在高唐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干预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及总体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在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38.46%;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干预模式可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概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患者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8年1—12月间来该院精神科治疗的1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随机分为86例对照组与86例研究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研究组在基础护理上采用品管圈活动。结果研究组的相关指标(常规操作、护患沟通、病情知晓、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意外伤害、服药差错、沟通不良、跌倒等)为13.9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49%,研究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4.88%,低于研究组的97.67%,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70.93%)低于研究组的90.70%,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中采用品管圈活动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还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将不同护理模式应用于神经内科接受治疗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分析安全预警护理在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88例患者,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安全预警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44例。其护理方法分别为安全预警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安全预警护理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8%,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预警护理组护理护理满意率为97.7%,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为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过程中应用安全预警护理的不仅降低多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也获得了患者和家属较高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明显,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食管癌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为食管癌患者的康复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20年4—9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8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接受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术后各康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各康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33±3.52)分,高于对照组的(81.26±3.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心理,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