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一起肠炎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开展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分型分析,为临床治疗和类似事件处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中毒事件流行病学资料;采集患者排泄物、从业人员肛拭、可疑食品和环境样本,运用PCR方法快速筛查病原菌;采用实验室传统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和病原学鉴定;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对病原菌进行分子分型及同源分析。结果 23份可疑样本中检出8株肠炎沙门菌,其中可疑食品、患者排泄物和环境样本中分别检出4株、2株和2株。PFGE分型结果显示8株肠炎沙门菌DNA条带图谱完全一致,属同一克隆株。结论本起事件为肠炎沙门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PCR快速筛查和PFGE同源分析对食物中毒事件快速判定及有效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实验室检测分析,查明某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为今后防控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参考。方法 针对各县区送检的病人肛拭子或粪便、市场监督管理局送检的食品样本进行食源性致病菌PCR检测、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药敏实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不同菌株之间的同源性。结果 61份临床及食品样本经荧光定量PCR检测,59份为沙门菌阳性,并分离鉴定到59株沙门菌,经血清分型确认均为肠炎血清型,59株肠炎沙门菌的药敏结果大致相同,PFGE带型完全一致。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事件是由于患者食用了经相同肠炎沙门菌污染的食物引起的,通过PFGE基因分型技术,对本次肠炎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成功溯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一起食用凉拌菜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检测、溯源分析和药物敏感试验,查找食物中毒事件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源。方法 采集病例粪便样本22份,食品样本30份,对采集样本进行分离鉴定、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药敏试验。结果 采集的52份样本检测出肠炎沙门菌6株,1株在采集的食品样本芹菜拌花生和腐竹检出,5株在采集的病例粪便标本检出,经PFGE分子分型分析,6株肠炎沙门菌带型相似度均在95.3%以上,为高度同源,耐药结果显示6菌株耐药普一致。结论 此次食物中毒事件是食用被肠炎沙门菌污染的芹菜拌花生和腐竹引起,通过实验室细菌分离鉴定、PFGE对病原菌追溯,快速有效的处置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一起职业院校突发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检测和溯源分析,为突发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集病例粪便/肛拭子样本及剩余食品样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分离和鉴定.提取粪便/肛拭子样本DNA,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沙门菌、志贺菌等病原菌.对检出的沙门菌分离株进行血清学分型、耐药检测及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同时发生在某酒店的两组人群食物中毒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病例对照方法,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疫情共报告96例病例,其中婚宴病例39人,公司庆典病例57人,两人群罹患率分别为10.83%和20.21%。两组人群有相似的临床表现,病例对照结果显示两组人群食谱中吃过扬州炒饭与发病具有较强的统计学关联。112份采集样本中12份肛拭子分离出肠炎沙门菌,其中11株肠炎沙门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图谱类型完全一致。结论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判定这是一起由聚餐引起的肠炎沙门菌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开封市某地区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及同源性分析,研究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技术在食物中毒溯源中的应用。方法参照GB 4789.4-2010的方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采用PFGE分型方法对食物中毒检出菌及实验室收集的其他血清型沙门氏菌进行分子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抗生素耐药性研究。结果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病原学检测证实,开封市某地区的食物中毒事件是一起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共分离到3株肠炎沙门氏菌。分离自该事件病人肛拭子的肠炎沙门氏菌与在开封市某地区鸡肉中分离的肠炎沙门氏菌相似系数为100%。此食物中毒株对所检测药物敏感性较好,只对个别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结论此次食物中毒病原菌为开封市某地区鸡肉中检出率较高的肠炎沙门氏菌。PFGE分型技术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可以进行溯源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大学城一起较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并开展病例一对照研究。应用SPSS11.0对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206例病人(来自3所大学)均出现腹泻、发热、腹痛等胃肠道不适症状;流行病学曲线显示有两个发病高峰,班级及宿舍分布没有明显聚集性。也无明显年龄倾向性。门诊病例比较研究显示4月13日发病人数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病例对照显示某校第二食堂是引起本事件的暴发场所,白切鸡等熟食品是高危食品。食品、工用具、病人、厨工肛拭均检出肠炎沙门菌。结论该起食物中毒事件是由大学城某校第二食堂广泛污染了肠炎沙门菌而引起。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8年江阴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菌的携带情况和菌型分布情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采集的从业人员肛拭子标本增菌后进行平板分离、生化和血清学鉴定。结果检出沙门菌338株,阳性率为0. 614%,其中伤寒沙门菌2株、乙型副伤寒沙门菌1株。沙门菌涵盖9个血清群(亚群) 82个血清型,其中优势血清群(亚群)为E1群,其次为B和C1群,优势血清型为伦敦,其次为罗森和鼠伤寒。结论江阴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携带的沙门菌血清学分型呈多样化,且发现一些较罕见的沙门菌血清型。应加强健康体检和卫生监督管理,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福州市食物中毒沙门菌血清型、耐药性和毒力基因分布情况,为预防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沙门菌检验,测定抗菌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进行耐药性研究,PCR扩增检测毒力基因。结果 18株不同来源的沙门菌中,肠炎沙门菌15株,占83.3%,不同来源的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株不同来源沙门菌多重耐药率为100.0%;红霉素、阿奇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唑啉、头孢西丁耐药率均为100.0%,氨苄西林(AMP)、氨苄西林/舒巴坦、四环素、氯霉素、萘啶酸的耐药率均超过5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种毒力因子(avrA、ssaQ、mgtC、siiD、sopB、spvC、bcfC)的携带率为100.0%,sodC1的携带率为94.4%,sopE1的携带率为88.9%。结论福州市人源性和食源性沙门菌中,肠炎沙门菌是主要血清型,分离株携带多种毒力因子,致病性强,多重耐药现象均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技术分析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病原菌的相关性,从遗传学确定该起事件发生的原因。方法 参照《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WS 271—2007),对采集的肛拭子和可疑食物等样品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和鉴定。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分型,采用Bio Numerics 5.1软件开展相关性分析。药敏试验的方法为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 本起食物中毒事件共分离到4株肠炎沙门菌,分别分离自患者肛拭子(2株)、厨师肛拭子(1株)与可疑食物(1株)。4株分离菌对7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PFGE溯源性分析结果显示,4株分离菌呈现高度同源。结论 本起食物中毒事件由食用被肠炎沙门菌污染的食物所致。分离株的多重耐药性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PFGE分子分型从全基因组的层面分析菌株的遗传学关系,是病原菌溯源研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黎剑华  夏伟  卓菲  杨贵清 《当代医学》2016,(36):196-196
目的:分析一起食物中毒的原因,并对致病微生物作检测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0月深圳市罗湖辖区某医院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对所有患者和食物样本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5例患者的肛拭子标本以及食用所剩下的鸡肉标本中检出肠炎沙门菌。结论这是一起由于吃了受到肠炎沙门菌污染的鸡肉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进食受到沙门菌污染的食物是此次食物中毒的主要途径,需加强食物选材以及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质量控制,以便更好确保食物安全,避免沙门菌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进行病原菌检测、药物敏感试验和同源性分析,查找可疑因素,追溯病因食品,控制污染源,为现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食物中毒相关人员的肛拭子样品11份、食品样品9份、环境样品3份及与此次相关的食源性医院送检肛拭子样品8份,分离培养后对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和PFGE分子分型。结果 31份样品中检出10株肠炎沙门氏菌,其中肛拭子样品中检出8株、食品样品中检出2株,10株菌株高度同源,相似度达到92%以上,且药敏试验结果一致。结论该起食物中毒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传染源为豆沙面包和肉松面包。应充分利用食源性监测网络,更好地服务于公共卫生事件,将损失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50例肠炎沙门菌引起的群体食物中毒病原学检测以及溯源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剩余的食物标本以及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采集后进行研究分析,对病原菌以及致病菌进行分离并鉴定,对50例标本中所分离出的5株肠炎沙门菌菌株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同源性分析,同时对毒力基因invA、ipaB以及sefA使用PCR方式进行检测。结果在3份的患者粪便标本以及2份剩余的食物中标本中,均检测出肠炎沙门菌,血清型为9,12:g,m:-。同时5株肠炎沙门菌经过脉冲场凝胶电泳诊断出的图谱完全一致,同源性显示为100%,invA、ipaB以及sefA毒力基因均被检测出。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由肠炎沙门菌引发,在对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以及食物中毒溯源分析中,脉冲场凝胶电泳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检测。方法分别采集当日食物中毒学生肛拭子45份,当日相关工作人员肛拭子55份,剩余食物共34份,当日砧板、刀等物表涂抹物5份,饮用水样品5份等,样品参照GB/T4789-2003、WS/T.9-1996、WS/T81-1996、GB17012-1997进行检测。结果45份学生肛拭子检出肠炎沙门菌14株,占31.11%,同时在剩余食物凉拌豆芽和海带检出肠炎沙门菌。结论此次食物中毒是由凉拌豆芽和海带引起的肠炎型沙门菌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一起食物中毒进行病原学诊断和中毒原因分析,探讨食物中毒病原菌的快速诊断和溯源的方法。方法对食物中毒病人和环境样品采样,依据改良分子信标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进行病原诊断,然后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病原菌进行溯源。结果5份患者的肛拭子均检出肠炎沙门菌,8份糕点师傅的肛拭子中1份检出肠炎沙门菌,21份可疑食品中2份检出肠炎沙门菌,21份生产加工环境样品中1份检出肠炎沙门菌;PFGE分型得出2种型别,这2种型别仅有一条带的差异。结论改良分子信标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诊断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为传统方法提供检测方向。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病原菌的溯源以及分析菌株之间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柏莲 《医学动物防制》2011,(3):265-265,267
目的寻找食物中毒原因,了解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治和流行病学调查提拱依据。方法对21名到我院就诊患者行大便培养和血培养。用梅里埃生物分析仪进行病原菌的鉴定与药敏试验,同时用血清学试验确证。结果 21份大便培养检出肠炎沙门菌8株。结论本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病原因是食入被肠炎沙门菌污染的食品,对患者及时进行大便培养、血培养和药敏试验,对诊断和治疗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7.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一起家庭婚宴中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为溯源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分析该起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采集患者和食品从业人员肛拭样本及剩余食品和环节样本,采用传统细菌检测的方法进行常规鉴定和血清分型后,对所分离菌株进行PFGE分子分型,用BioNumerics软件对PFGE分型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本次事件报告确诊发病人数为28例,共检出12株副溶血性弧菌,其中从患者肛拭样本中分离出10株,剩余食品样本中检出2株,血清型均为O4∶K8,菌株经PFGE分子分型和聚类分析得到3种带型,3型之间只有2~4条电泳条带的差异,具有高度相似性.结论 此起食物中毒事件由PFGE型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食物引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漳州市常见食物中毒菌株的分子分型特征,分析菌株之间的同源性.方法 采用PCR法、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对漳州地区2016-2019年分离的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型和进化关系分析.结果 21株沙门菌的5种毒力岛基因SPI-1、SPI-2、SPI-3、SPI-4、SPI-5均为阳性,脉冲场凝胶...  相似文献   

19.
楼许柏  马章林 《海南医学》2011,22(15):111-112
目的 探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在沙门菌分型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PFGE方法对一起食物中毒分离出的68株肠炎沙门菌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180份标本经传统生化和血清分型鉴定出的68株肠炎沙门菌,通过PFGE分型后,均产生14条电泳条带,且分子量大小一致.通过BioNumerics软件的数据化处理分析,得到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技术,对一起食物中毒分离的肠炎沙门菌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 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和食品样本,依照相关国标和指南进行菌株分离、生化鉴定、血清分型、PFGE检测、图谱聚类分析.结果 根据患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推测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