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D40、CD40L和sCD40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在诱导抗原呈递细胞、T细胞的活化与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探讨这三种分子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中的发病机制,以及多种CD40结合药物,如CD40L三聚体(CD40LT)、CD40单抗和CD40L阳性细胞目前作为免疫治疗药物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CD40、CD40L和sCD40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在诱导抗原呈递细胞、T细胞的活化与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探讨这三种分子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中的发病机制,以及多种CD40结合药物,如CD40L三聚体(CD40LT)、CD40单抗和CD40L阳性细胞目前作为免疫治疗药物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多种肿瘤免疫疗法相继应用于临床,标志着癌症治疗已迈入免疫治疗时代。CD8+ T细胞是抗肿瘤免疫中发挥主要效应的细胞群,频繁出现在已被临床批准使用的肿瘤免疫疗法中。鉴于外泌体的循环稳定性和低免疫源性等优势,携带多种亲代毒性效应物的CD8+ T细胞衍生外泌体可能是未来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一个新方案。本文着重对CD8+ T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分子CD99、FKBP5、FLJ13576在原发性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肿瘤转移相关分子CD99、FKBP5、FLJ13576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结果:CD99、FKBP5、FLJ13576在原发性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2%、60%和48%,而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8%、24%和16%,表达水平也明显不同。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CD99、FKBP5和FLJ13576 3种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周组织(P<0.05)。结论:肿瘤转移相关分子CD99、FKBP5、FLJ13576在肾透明细胞癌原发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可能与肾细胞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检测肾细胞癌的新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5.
斯婷  陆滢  李枫林  裴仁治 《浙江医学》2017,39(8):670-673,678
CD300a(IRp60)是CD300糖蛋白家族的一种I型跨膜抑制性受体,在细胞内外刺激因子作用下与磷酸酶配体结合,磷酸化细胞质尾部内嵌于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s)中的酪氨酸残基,调控胞内信号活动。CD300a广泛表达于髓系以及淋巴细胞表面,且因细胞类型及分化程度不同而差异性表达,参与调节细胞的一系列功能。另外,CD300a异常表达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疾病预后关系密切。本文结合目前研究成果,就CD300a在血液系统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包括CD300a的结构、在不同血细胞中的功能与调节及其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6.
CD99分子是细胞黏附分子的一种,参与细胞黏附、凋亡过程及肿瘤细胞的迁移、浸润、侵袭,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与正常组织相比,某些肿瘤中CD99出现异常表达,这对于肿瘤的鉴别诊断、转移潜能判断、治疗和预后估计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D277~(+/-)备选抗原递呈细胞(APC)在γδT细胞识别抗原中的限制性递呈作用。方法将流式分选的结核患者胸水或脐带血中的γδT细胞,用CFSE标记后与CD277~(+/-)备选抗原递呈细胞按1∶1比例混合培养,加或不加HMBPP或多肽E7刺激,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增殖情况;以Transwell小室共培养法研究细胞相互接触对其增殖的影响。结果磷酸化抗原HMBPP或结核特异性多肽E7的体外刺激作用下,结核患者胸水和脐带血中的CD277~(+/-)的备选抗原递呈细胞都可引起γδT细胞不同程度的活化增殖,且CD277~+细胞的活化作用强于CD277~-细胞。不同个体来源的单核细胞系的备选APCs相对于淋巴细胞系的备选APCs更容易引起γδT细胞的增殖,其中以CD1a~+CD277~+CD14~-CD1b~-CD1c~-的细胞的抗原递呈效应最为明显,且通过小室实验证实了γδT细胞的增殖过程需与APCs相接触来实现。结论 CD277分子对γδT细胞识别不同抗原有一定限制性递呈作用,需进一步研究相关分子机制从而为γδT细胞的抗结核免疫机制以及相关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抑制性T细胞功能亚群,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在维持机体的免疫自稳和免疫耐受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CD4+CD2+5Treg能通过相同的机制削弱机体的抗肿瘤效应。在乳腺癌、卵巢癌、肺癌以及肝癌等多种实体肿瘤和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和肿瘤局部微环境中,CD4+CD25+Treg比例增高,且数目与患者肿瘤进展程度和预后、生存率呈负相关,是免疫治疗的新的有效靶点。现就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环氧合酶2对CD4+CD2+5Treg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的调控及作用方式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是近年新定义的一类CD4+效应T细胞,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不同的免疫背景下,Th17细胞表型存在可塑性。这种可塑性与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肿瘤免疫中作用的双向性密切相关。进一步明确Th17细胞表型重塑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细胞因子的结构及功能,将有助于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根据McAb共刺激PBLs在不同抗体和不同时间里淋巴细胞的形态变化,找出免疫治疗的最佳时间。方法 用McAb抗CD3,CD28 CD80激活健康人的PBLs,对各组不同时间段的淋巴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将淋巴细胞作用于肝癌细胞后BEL-7402。结果 CD3及CD28 CD80除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外,也能使淋巴细胞活化,细胞表现为胞体增大,细胞器增多,具有粗大的绒毛和突出伪足,并可见单核细胞吞噬活跃;CD28 CD80McAb组PBLs72h后作用BEL-7402肝癌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现象。结论 本研究对肿瘤的T细胞治疗有重要意义,为肿瘤生物治疗用药时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华医学杂志》2022,(22):1699-1702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癌症免疫治疗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靶向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或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单克隆抗体在临床试验和临床应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并且当治疗有效时可产生持久的临床反应, 已经成功获批应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但是, 因为其总体的应答率不高, 仅使部分患者受益。因此, 亟需探索新型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并且探究其作用机制进一步发展肿瘤免疫疗法。CD112R是免疫细胞表达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受体, 与肿瘤细胞表达的 Nectin-2/Necl 家族配体(CD112)相互结合, 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是新一代的抑制性免疫检查点。本文将对CD112-CD112R轴的分子结构与在肿瘤免疫反应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探讨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刘晓蕊  王健 《广东医学》2016,(18):2840-2843
肿瘤是机体在多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殖,在基因水平上丧失正常调控,与正常组织存在明显异型性差异的新生物,目前尚缺乏特异性根治方法。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是一群由多种细胞因子( IFN-γ、IL-1、IL-2和anti-CD3)联合诱导的以CD3+和CD56+T细胞为主的异质细胞,通过细胞毒性T细胞( cytotoxic T lymphocyte ,TTL)溶细胞效应和细胞凋亡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并能消除术后微小残留病灶,防止癌细胞扩散与肿瘤复发,是一种新型的过继免疫治疗方法中的主要功能细胞[1-2]。本文围绕CIK细胞对呼吸、消化、血液系统肿瘤细胞的抑杀作用、免疫调控及对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自体瘤苗应用前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应用自体瘤苗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并探讨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1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实验治疗组:20例,术后行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同时行常规化疗。实验对照组:21例,术后行常规化疗。并以正常人群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实验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 、CD4 、CD8 细胞百分率、CD4 /CD8 比值及NK细胞活性。结果:41例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实验治疗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 细胞百分率、CD4 /CD8 比值显著性下降,CD8 细胞百分率显著性升高(与正常人群比较)。实验治疗组治疗后CD3 、CD4 细胞百分率、CD4 /CD8 比值显著性升高,NK细胞活性显著性增加,CD8 细胞百分率显著性下降;实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变化(自身比较)。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是低下的,自体瘤苗治疗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自体瘤苗治疗与化疗有协同作用,并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可以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辅助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CD47是一种广泛表达于细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是细胞逃逸固有免疫监视的重要检查点之一。其参与调控的信号通路以及表达水平的改变在免疫调节、病原感染以及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逐步被人们所认识。本文从CD47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CD47与配体整合素、凝血栓蛋白1以及信号调节蛋白结合所作用的信号转导过程,病原体感染促进宿主CD47表达及CD47在不同感染免疫应答的作用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对未来CD47靶向免疫治疗在感染相关肿瘤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热激蛋白70(HSP70)家族是一类重要的应激蛋白,在肿瘤免疫中发挥免疫佐剂的功能,可协同抗原呈递细胞(APC)、αβT细胞、γδT细胞和NK细胞的作用。通过分子载体的作用将抗原肽呈递APC表面,激活CD8^+T细胞,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HSF70对开发肿瘤疫苗也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综述HSF70分子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来血液肿瘤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靶向治疗药物的使用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其完全缓解率及长期生存率已有很大提高。但是肿瘤细胞耐药、复发、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血液肿瘤患者的长期无病生存及治愈。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肿瘤的免疫逃逸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打破肿瘤的免疫耐受、激活机体免疫来杀伤肿瘤成为当前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主要方向。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 cells)是天然免疫系统的主要效应细胞。NKG2D是NK细胞主要的激活性受体,与配体结合后可激活NK细胞和T细胞,杀伤有NKG2D配体表达的肿瘤细胞。因此,NKG2D及其配体的相互作用在肿瘤免疫监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近年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本文围绕NKG2D受体及其配体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其在血液肿瘤免疫中的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CD47与肿瘤免疫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肿瘤细胞能够被T、B、NK细胞所清除,这表明一个健康的免疫系统对新生肿瘤生长的调控是至关重要的.在肿瘤免疫中,肿瘤细胞可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使肿瘤得以发生与发展.CD47是一种广泛表达于细胞膜表面的免疫球蛋白样蛋白质,近来,研究发现其上调是回避吞噬作用的另一种机制,肿瘤细胞可通过这一机制逃避免疫监视作用[1-5].本文就CD47的结构功能及其表达调控,并对CD47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及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异种抗原免疫续贯瘤内注射对瘤荷小鼠的治疗作用,以及该方法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使用异种抗原免疫续贯瘤内注射的方法处理小鼠,观察肿瘤的大小,分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及各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 各组小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CD3+T细胞数量没有统计学差异。免疫后治疗组中的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以及CD3+CD4+CD25+T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54%、22%和2.91%,其中CD4+与CD8+的比值为2.49,这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1)。结论 异种抗原续贯瘤内注射方法可以增加肿瘤微环境中效应细胞的数量,减少CD3+CD4+CD25+T调节细胞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应。 【关键词】异种抗原 免疫治疗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9.
金悦  陈虎  张斌 《医学综述》2012,18(10):1453-1455
WT1基因在小儿肾癌中首次被发现,随后的研究中大量数据显示WT1基因在血液系统肿瘤和实体瘤中存在高表达,这提示WT1作为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的可行性。树突状细胞(DC)在诱导肿瘤抗原特异性效应和记忆性细胞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人体内呈递抗原的能力,使其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础。随着目前DC研究的不断进步,以WT1为靶点的DC肿瘤疫苗也日趋成熟,有的已成功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B淋巴细胞是人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细胞,在机体发挥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关于B细胞与肿瘤免疫逃逸的研究进展迅速.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B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通过多样化的机制发挥差异性作用.三级淋巴结构中的B细胞促进肿瘤的免疫杀伤作用,而调节性B细胞促进肿瘤的免疫逃逸.靶向B细胞的抗体药物是肿瘤免疫治疗潜在的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