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某市某中学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暴发事件进行调查,查找危险因素和传播途径,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包括病例定义及搜索,描述性分析,病例对照研究,食品卫生学调查。采集留样食物、部分病例和全体厨工肛拭子、环境表面拭子样本进行4种常见致病菌检测。结果根据病例定义搜索到68例疑似病例,分布在25个班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行曲线呈持续同源暴露模式,临床表现以腹泻(92.6%)、腹痛(58.8%)、呕吐(23.5%)为主。饮食史调查显示56例病例均进食食堂早餐后发病。病例对照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售卖汤河粉、汤米粉、炒米粉的设备为可疑设备(OR=4.3,95%CI:2.3~8.1)。实验室在早餐河粉及6名疑似病例肛拭子中检出蜡样芽胞杆菌。结论该起食物中毒系蜡样芽胞杆菌污染食物导致。建议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监督与管理,定期进行厨工卫生培训,严格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和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酒泉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1-2]。方法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标准》和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要求对市售食品进行采样检测。对酒泉市几个主要的集贸市场、超市、酒店、街头市售的食品共采集7大类,进行8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2012年共对450份样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检测,检出致病菌92株,检出率20.44%(92/450)。沙门氏菌检出率0.50%(2/400),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37.33%(56/15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1.50%(6/40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出率1.33%(4/300),阪崎肠杆菌检出率4.00%(2/50),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22.00%(22/100)。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志贺氏菌全年未检出。结论 2012年酒泉市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希望卫生监督部门加大对食品流通、销售和餐饮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六安市叶集区某学校一起食物中毒暴发事件进行调查,查找危险因素和传播途径,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对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调查对象的餐次、食物品类和进食份量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危险餐次和中毒食物。对学校食堂晚餐留样食物、部分病例吐泄物、厨工肛拭子、食堂器具表面拭子等样品进行5种常规致病菌的实验室培养检测,同时对肉烧菜豆中皂苷和植物凝集素检测。结果 2014年1月20日在学校食堂进食晚餐共有776人,共搜索到79例疑似病例,罹患率为10.2%(79/776)。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20日在学校食堂进食早餐和(或)中餐的学生均未发病,79例病例均进食过学校20日食堂晚餐,提示20日学校食堂晚餐为可疑餐次;食用肉烧菜豆和肉烧豆腐的师生发病风险分别是未食用者的32.08和2.22倍(OR=32.08、2.22),其他食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叉生分析结果显示,单独食用肉烧菜豆为发病危险因素(OR=22.67,95%CI:3.86~223.99)。食用肉烧菜豆的剂量反应关系分析显示,随着进食肉烧菜豆的数量增加,病例发病的可能性亦增大,且趋势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在20日晚餐样本和环境样本中未检出5种常规致病菌。结论该起食物中毒系因菜豆烹调不当所导致。建议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卫生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管理措施及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原因,为今后采取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环境卫生学、进餐情况、实验室检测等进行调查分析,并依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及《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原则》进行判定。结果发病学生共同食用的中毒餐次为5月10日午餐和晚餐,在炖鸡腿和茶叶蛋中检出蜡样芽孢杆菌核酸阳性(HBL毒素型),平板计数培养中炖鸡腿蜡样芽孢杆菌1.5×10~5CFU/g,茶叶蛋蜡样芽孢杆菌1.2×10~5CFU/g,1名学生呕吐物中检出蜡样芽孢杆菌核酸阳性(HBL毒素型)。中毒食品为炖鸡腿及其它被污染的食物。结论该事件为食用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炖鸡腿、茶叶蛋及其它被污染的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一起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探讨其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病人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肛拭粪便样本、剩菜中均检出蜡样芽孢杆菌。结论这是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宁夏地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提高该区食源性疾病预警控制能力。方法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标准,对2006-2013年全区8个监测点采集的13大类样本共计7 453份进行检测。结果致病菌检出样本数共计359份,总体污染率为4.82%,检出致病菌种类包含沙门氏菌(8.36%)、金黄色葡萄球菌(36.21%)、副溶血性弧菌(11.14%)、单增李斯特菌(18.38%)、大肠杆菌O157(0.84%)、阪崎肠杆菌(1.67%)、蜡样芽胞杆菌(22.28%)、创伤弧菌(0.56%)、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0.56%)。13大类样本检出率分别为肉制品11.76%、动物性水产品9.73%、即食食品3.75%、速冻米面制品10.62%、非发酵豆制品0.95%、婴儿配方奶粉6.91%、奶制品/蛋制品2.96%、特色食品2.67%、焙烤食品0.67%,膨化食品、冷冻饮品、果蔬类和饮用水类均未检出。结论宁夏地区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主要存在于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速冻米面制品和婴儿配方奶粉中,其中速冻米面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率较高、肉制品和动物性水产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率较高,婴儿配方奶粉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情况较严重。建议继续加强全区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工作,同时强化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措施,降低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2008年6月20日,吉林省东丰县猴石镇某酒店招待集体就餐发生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共有48名就餐者先后发病,最短潜伏期约4小时,最长潜伏期10小时30分,发病呈单峰型分布。主要症状为恶心(占52.08%)、呕吐(占10.42%)、腹痛(占89.58%)、腹泻(占83.33%)。中毒餐次确定为6月20日午餐。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致病菌检测及菌落计数),依据WS/T82——1996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确定本次食物中毒为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8.
李勇  李仁波 《当代医学》2008,14(23):177-177
2008年6月20日.吉林省东丰县猴石镇某酒店招待集体就餐发生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共有48名就餐者先后发病,最短潜伏期约4小时.最长潜伏期10小时30分.发病呈单峰型分布.主要症状为恶心(占52.08%)、呕吐(占10.42%)、腹痛(占89.58%),腹泻(占83.35%).中毒餐次确定为6月20日午餐.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致病菌检测及菌落计数).依据WS/T 82--1996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确定本次食物中毒为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宝鸡市食品样品中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BC)的污染状况,为食品监管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T 4789.14—200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孢杆菌检验》中的方法采集宝鸡市2018年1月—2020年12月辖区内的187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6类187份食品样品检出33株蜡样芽孢杆菌,阳性检出率为17.65%。各类食品样品中均检出蜡样芽孢杆菌,且不同类型食品样品中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99,P=0.021),其中麦片等冲调谷物阳性检出率最高(32.56%),中式凉拌菜检出率最低(6.67%);一年四季均检出蜡样芽孢杆菌,第二、第三季度阳性率最高,但不同季度蜡样芽孢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0,P=0.707);蜡样芽孢杆菌阳性样品含菌数在6类食品样品中的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7.248,P=0.004),其中含菌数10~2 CFU/g的16份,占阳性菌株的48.48%,含菌数10~4 CFU/g检出数占阳性菌株的6.06%。结论宝鸡市各类食品样品中均有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特别关注麦片等冲调谷物食品的污染,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以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绵阳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污染途径,初步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根据((2012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提供的微生物检验标准操作程序对2012年3—12月采集的8大类食品共计360个样品进行沙门菌、志贺氏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0157:H7、阪崎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0104:H4、大肠埃希氏菌计数,除大肠埃希氏菌计数外共计8种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结果360个样品中除大肠埃希氏菌以外,共检出致病菌30株,检出率为8.3%(30/360)。其中沙门菌检出3株,检出率0.9%(3/320);单增李斯特菌检出5株,检出率1.9%(5/26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3株,检出率0.9%(3/330);蜡样芽孢杆菌检出18株,检出率15.7%(18/115);阪崎肠杆菌检出1株,检出率2.5%(1/40)。未检出肠杆菌0157:H7、大肠杆菌0104:H4和志贺氏菌。其中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最高(15.7%)。结论绵阳市2012年某些食品存在一定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凉拌菜、熟肉制品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单增李斯特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食源性疾病的潜在高危致病菌。卫生监督执法部门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3年至2017年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规律和流行特点, 为制定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和统计报告资料, 对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共报告2 519起, 发病18 681例, 死亡257例, 病死率1.38%.食源性疾病暴发好发于三季度.报告起数、发病人数家庭和死亡人数最多, 其次是单位集体食堂.主要致病因素植物性, 主要致病菌是沙门菌 (38.89%) 、蜡样芽孢杆菌 (38.89%) 、金黄色葡萄球菌 (11.11%)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5.56%) 和变形杆菌 (5.56%) .结论2013年至2017年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性和植物性, 主要场所是家庭和单位等集体食堂.应加强家庭、单位等集体用餐人群的食品卫生管理, 避免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梧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掌握发生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按照GB/T4789、GB4789相关国家标准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规定的监测方法,对样本进行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生化鉴定。结果 2009~2012年共检测食品701份,检出致病菌121株,总检出率17.26%。其中沙门氏菌的检出率4.42%(31/701),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29.41%(30/102);创伤性弧菌的检出率10.78%(11/10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4.64%(24/517);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1.03%(6/585),阪崎杆菌的检出率4.21%(4/95),蜡样芽胞杆菌的检出率15.79%(15/95),未检出空肠弯曲菌、EHEC 0157:H7和志贺氏菌。13类食品样品中,致病菌阳性率最高为生畜肉65.00%(26/40);其次为冻水产品46.75%(12/26),第三为生吃水产39.47%(30/76)。结论梧州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结果可为梧州市食品安全预警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汉中市2018—2021年食品样品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BC)的污染状况,为食品监管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GB 4789.14—2014)的方法,采集汉中市2018年1月—2021年12月辖区203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8类203份食品样品检出46株蜡样芽孢杆菌,阳性检出率为22.66%。各类食品样品均有蜡样芽孢杆菌检出,不同类型食品样品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92,P>0.05),其中外卖配送餐中阳性检出率最高(31.82%),学生午餐检出率最低(10.00%);第2季度和第3季度蜡样芽孢杆菌阳性检出率最高,不同季度蜡样芽孢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7,P>0.05);蜡样芽孢杆菌阳性样品含菌数在8类食品样品的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9,P<0.05),含菌数<102CFU/g的32份,占阳性菌株的69.57%,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承德市餐饮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状况及其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为食源性致病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2020年在街头摊点、小吃店、超市、饮品店、饭店、快餐店采集的熟制米面制品、寿司、饮料、甜品4类183份餐饮食品,按照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孢杆菌检验》(GB 4789.14—2014)第一法平板计数法进行蜡样芽孢杆菌计数,并采用PCR法对分离鉴定的19株蜡样芽孢杆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餐饮食品蜡样芽孢杆菌的检出率为10.4%,寿司和熟制米面制品蜡样芽孢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5.0%和18.0%。不同流通环节中街头摊点和小吃店蜡样芽孢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8.2%和28.2%,超市、饮品店、饭店、快餐店未检出蜡样芽孢杆菌。19株蜡样芽孢杆菌检出携带毒力基因菌株14株,其中6株携带呕吐型肠毒素cer和ces检出率分别为21.1%和15.8%。8株携带腹泻型肠毒素HblA、nheA、nheC检出率分别为10.5%、26.3%、31.6%。结论 承德市餐饮食品存在蜡样芽孢杆菌污染情况,有一定的生物安全风险,有关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一起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按照卫生部制定食源性疾病调查登记表和GB/T4789《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进行.结果 受检样品有米饭1份,包子1份,热干面原料1份,呕吐物2份.其中有1份呕吐物中检出蜡样芽胞杆菌.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是1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 2012年10月17日某高级中学出现多例以腹泻、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病例,查找本次事件的发生原因,控制事件发展。方法对食物中毒者剩余食物进行病原学检测,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6日的晚餐(X2=6.36,P=0.01)是可疑餐次,青瓜炒蛋为可疑食物(X2=5.82,P=0.02)。16日晚餐13种食物中,有9种食物检出蜡样芽胞杆菌。16、17日两日早餐、中餐的部分食物中也检出蜡样芽孢杆菌。厨师、食物加工工具、器皿中均检出蜡样芽孢杆菌。血清学分型,结果均为蜡样芽孢杆菌10型。结论这是一起持续暴露模式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7.
广西环江县2011~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环江县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和2012年共采集环江县食品样本10类186份,对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阪崎肠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0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9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186份食品中,检出食源性致病菌9株,总检出率4.8%。婴幼儿食品的污染情况最为严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率为15.6%,其次是熟肉制品,检出率为9.4%,熟制米面制品检出率为4.5%,其它食品未发现食源性致病菌。结论蜡样芽胞杆菌对环江县食品的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阪崎肠杆菌。婴幼儿食品、熟肉制品、熟制米面制品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潜在高危食品。  相似文献   

18.
唐广心  黄薇 《大家健康》2013,(13):67-68
目的 2012年10月17日某高级中学出现多例以腹泻、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病例,查找本次事件的发生原因,控制事件发展。方法对食物中毒者剩余食物进行病原学检测,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6日的晚餐(X2=6.36,P=0.01)是可疑餐次,青瓜炒蛋为可疑食物(X2=5.82,P=0.02)。16日晚餐13种食物中,有9种食物检出蜡样芽胞杆菌。16、17日两日早餐、中餐的部分食物中也检出蜡样芽孢杆菌。厨师、食物加工工具、器皿中均检出蜡样芽孢杆菌。血清学分型,结果均为蜡样芽孢杆菌10型。结论这是一起持续暴露模式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017—2020年扬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7—2020年扬州市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7—2020年扬州市共上报30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累计发病人数423人,累计死亡病例1人,病死率为0.24%。暴发时间集中于第3季度(73.33%);暴发场所以饭店(酒店)为主(60.00%);原因食品主要为水产动物及其制品(23.33%)、肉与肉制品(10.00%)。在明确致病因素的22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31.82%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其次为变形杆菌(13.64%)、亚硝酸盐(13.64%)、蜡样芽胞杆菌(9.09%)、砷化物(4.55%)等。结论 2017—2020年扬州市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有其特有的流行特征,相关部门可据此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进一步减少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监测大连市主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本市的大型超市、农贸市场、餐饮店和专卖店等随机采集11类食品,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2008,对采集样品分别进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志贺氏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共监测肉制品、生食动物性水产品、海产品、焙烤食品等11类样品740份,检出食源性致病菌36株,总检出率4.86%(36/740).其中副溶血性弧菌9株,检出率7.5%(9/120);蜡样芽胞杆菌2株,检出率3.3%(2/60);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检出率2.9%(18/620);沙门氏菌5株,检出率0.73%(5/68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2株,检出率0.59%(2/340);志贺氏菌未检出.结论大连市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较严重,其中海产品、生食动物性水产品、熟制米面制品、婴幼儿食品、冷面、凉拌菜是主要受污染食品;应加强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防止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