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线粒体膜电位(MMP)是细胞损伤最敏感的指标之一,也是中医药(TCM)临床干预心脏功能的潜在靶点之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十分复杂,常累及心肌和其他各个脏器,且大多呈现慢性发展、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TCM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不良反应小、耐药性低、整体论治的独特优势,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改善预后。近年来,从线粒体功能探究心血管疾病的机制成为了研究热点,而MMP与线粒体作用机制密切联系。大量研究表明,TCM通过MMP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可能通过调节能量代谢、改善线粒体结构功能、抑制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等途径发挥作用,可以有效干预心血管疾病发展,保护患者心功能,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死率。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TCM干预MMP调节心血管疾病机制的研究文献,重点从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糖尿病心肌病、肺动脉高压等疾病角度进行系统梳理,总结了目前TCM通过影响MMP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现状。研究发现,大部分中药复方、单味中药、有效部位及中药单体可以通过调控MMP,达到改善线粒体功能发挥保护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而相关临床试验证据及MMP的中医理论研究较为缺乏,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以期后续更好地为TCM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红蓝方( HLD) 对肺癌 A549 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并基于线粒体凋亡途径探讨其效应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 HLD 处理人肺癌 A549 细胞,使用 CCK-8 检测细胞毒性及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 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检测线粒体膜电位; 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内线粒体 B 淋巴细胞瘤-2( Bcl-2) 家族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HLD 可明显抑制肺癌 A549 细胞的增殖,破坏线粒体膜电位,提高细胞内 ROS 水平,显著提高 Bcl-2 家族促凋亡蛋白 BimEL、BimL、Bax、Bok、Noxa 水平,降低抗凋亡蛋白 Bcl-2 水平以及 Mcl-1磷酸化水平,促进 A549 细胞凋亡。结论: HLD 可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促进 A549 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刘自尧  杨芳  赵崇妍  杨鹏硕  连增林  史新元 《中草药》2019,50(12):2922-2927
目的研究异乌药内酯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F-7细胞,分为对照组及不同浓度异乌药内酯处理组。采用MTT实验检测异乌药内酯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和TUNEL染色法检测异乌药内酯对MCF-7细胞周期、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异乌药内酯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MCF-7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能够将MCF-7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诱导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上调cleaved Caspase-3和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诱导MCF-7细胞的凋亡。结论异乌药内酯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畸、致死的主要原因。目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尚未阐述清楚,可能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微循环功能障碍、代谢异常等相关。近年研究发现,周围神经细胞凋亡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常见的细胞凋亡途径有线粒体通路、死亡受体通路和内质网通路,三者共同调控机体的细胞凋亡过程。中医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疗效明确,具有整体调节、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优势。研究表明,中药活性成分及复方可通过调控周围神经细胞凋亡信号通路达到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随着研究的深入,细胞凋亡途径可能成为继氧化应激后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新药研究的又一潜在靶点。因此,本文即以细胞凋亡为切入点,结合三条细胞凋亡途径相关的信号通路,综述了近年来中药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防治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胃癌(GC)是一种发生于胃黏膜上皮组织并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的消化道肿瘤,其死亡率居于恶性肿瘤第3位。虽然近年来医疗技术水平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现今通过手术、化疗及靶向治疗等方法依然无法有效遏制GC进展。GC的发病机制异常复杂,与肿瘤微环境、慢性炎症及免疫逃逸等密切相关,其中肿瘤细胞的凋亡减少是GC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凋亡是指在特定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由基因所引起的细胞自行终止生命的过程,对于保持内环境稳定有着重要意义。研究人员发现,在GC状态下,线粒体内源性凋亡、内质网应激及外部死亡受体等凋亡途径,受多条信号通路及基因的调控,共同导致GC细胞凋亡率下降,从而促使GC病情的进展。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协同增效及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及特色。大量研究表明,作为中药有效成分的多糖类成分,其具有抑癌、控制血糖、抗炎、抗氧化损伤、抗病毒等生物活性,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有效抑制GC的恶化,逐渐成为GC药物研发的热点。然而,目前尚未发现对中药多糖诱导GC细胞凋亡系统的、细致的综述报道,故该文对中药多糖促进细胞凋亡干预GC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中药多糖干预GC的基础研究、新药研发与临床应用提供理...  相似文献   

6.
线粒体功能障碍可引起线粒体ATP生成减少、Ca2+超载、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活性氧(ROS)生成及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最终导致细胞凋亡,从而加重MIRI损伤。因此,在治疗中通过保护线粒体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增加ATP生成,提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膜通透性转化,防止钙超载等对减轻MIRI损伤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及整体调节的优势特点,其能够抑制钙超载,减少ROS产生及降低膜电位水平等多重治疗,从而减轻线粒体膜结构的破坏,为MIRI损伤后线粒体的整体保护及寻找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方向和新的靶点。笔者拟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线粒体结构的改变及中医药对其调节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u)对骨肉瘤细胞系U-2OS/MTX300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 V/PI染色检测凋亡;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色素C的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凋亡途径;持续活化Akt瞬时转染、Western blot检测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槲皮素可明显抑制耐甲氨蝶呤骨肉瘤细胞U-2OS/MTX300生长,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nnexin V/PI可明显检测到细胞凋亡;进一步发现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下调线粒体膜电位,促进细胞色素C向胞浆释放及抑制Akt磷酸化来实现。结论:槲皮素可显著抑制耐甲氨蝶呤骨肉瘤细胞系U-2OS/MTX30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与线粒体凋亡途径及抑制Akt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β-谷甾醇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β-谷甾醇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8,Caspase-9,Bcl-2,Bax,tBid,cytochrome c的表达.结果:β-谷甾醇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并诱导其凋亡;上调细胞Bax及tBid表达,下调细胞Bcl-2表达;诱导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等蛋白酶原表达逐渐降低而激活的大片段表达逐渐增加;胞浆中cytochrome c表达逐渐增加而线粒体中的cytochrome c表达逐渐减少.β-谷甾醇对正常肝细胞QSG7701的生长及凋亡相关蛋白几乎没有影响.结论:β-谷甾醇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线粒体途径及膜死亡受体途径诱导该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杨梅树皮素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杨梅树皮素(myricetin,MYR)对人肝癌HeptG-2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研究MYR对人肝癌HepG-2的抑制生长;荧光染色和电子透射电镜观察HepG-2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研究MYR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及诱导凋亡作用,罗丹明123单染观察MYR对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caspase 3,9试剂盒检测MYR对人肝癌HepG-2细胞内caspase3,9活性的影响.结果:MYR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IC_(50)为58.6617 mg·L~(-1);MYR作用72 h后,HepG-2细胞呈现典型细胞凋亡特征,细胞周期阻滞于G_2/M期,凋亡率最高为64.73%.同时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caspase3,9活性增加.结论:MYR对人肝癌HepG-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大花红景天抗氧化应激的物质基础及分子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首先考察大花红景天肠吸收液对过氧化氢(H2O2)所致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形态、凋亡的影响,发现大花红景天肠吸收液可增加细胞存活率、维持细胞形态和减少细胞凋亡。在此基础上,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从红景天中筛选出与氧化应激相关化合物133个,其中化合物靶点数目排名前20%的成分有26个,富集在43个与氧化应激功能和通路相关的核心靶点,并构建出"成分-靶点-通路-功能"网络图。结果发现,大花红景天通过红景天苷、没食子酸乙酯、儿茶素等主要成分干预细胞凋亡相关过程,如细胞死亡、一氧化氮代谢过程、氧化应激应答、线粒体机制、氧化还原过程及氧化还原相关酶的活性等生物学过程发挥H9c2心肌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该研究揭示了大花红景天抗氧化应激的主要药效物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反映出中药大花红景天多成分、多靶点、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为大花红景天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后续系统实验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左归丸对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的MC3T3-E1细胞凋亡的保护效应,探讨其作用机制是否与其干预线粒体途径有关。方法:以成骨细胞MC3T3-E1为研究对象,制备左归丸含药血清,建立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成骨细胞MC3T3-E1氧化应激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t-BHP组,左归丸+t-BHP组,补佳乐+t-BHP组。孵育24,48,72 h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左归丸含药血清对t-BHP诱导MC3T3-E1细胞存活的影响;孵育48 h后,采用吖啶橙溴乙啶(AO/EB)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核变化,采用罗丹明123荧光染色法观察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析线粒体蛋白家族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t-BHP组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5,P0.01),细胞凋亡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与t-BHP组比较,左归丸加t-BHP组促进暴露于t-BHP诱导的MC3T3-E1氧化损伤细胞的存活(P0.01),48 h者尤佳,逆转细胞凋亡情况,提高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上调Bcl-2蛋白表达(P0.05),抑制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P0.01)。结论:左归丸含药血清能够抗t-BHP诱导的MC3T3-E1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干预线粒体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李泽争  王利  曹爱丽  彭文 《天津中医药》2018,35(10):778-782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SV)对高糖诱导足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高糖诱导作为足细胞损伤模型,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为5 mmol/L低糖培养液(LG);模型组为30 mmol/L高糖培养液(HG);RSV干预组:HG+5μmol/L RSV;HG+10μmol/L RSV,培养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足细胞的凋亡情况;DHE探针观察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生成;激光共聚焦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及线粒体内ROS合成;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caspase 9的表达情况。[结果]与HG组相比,RSV可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荧光探针结果显示,RSV干预后细胞内及线粒体ROS生成明显低于HG组;JC-1染色显示,与HG组相比,RSV干预可显著提高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RSV干预浓度的提高,caspase 3、caspase 9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V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13.
介绍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提出针灸作为PD常用替代疗法的作用机制研究新思路。本文通过实验动物本身、实验方法、观察指标及作用靶点等方面综述了该领域研究现状。认为针刺可以通过对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抑制细胞凋亡、改善氧化应激、调节免疫异常、抗兴奋毒性作用以及调节线粒体功能紊乱等方面缓解帕金森病症状,干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退化,减轻药物副作用。通过新技术方法的采用,今后的研究将更加规范和深入。  相似文献   

14.
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近年研究发现,中药针对改善线粒体功能以防治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动物实验方面,基于线粒体功能障碍与阿霉素心脏毒性的病理机制、干预措施仍是研究热点。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主要通过减少活性氧产生和释放、调控氧化酶活性、介导信号因子表达以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发生发展;促进心肌组织中的底物利用、激发ATP酶活性、改善脂质代谢和糖酵解紊乱以提高线粒体能量供给;推动钙离子流动转出、减少载体蛋白单向摄入、稳定膜电位转移、提高线粒体膜通透性以缓解细胞内钙负荷;介导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转录因子、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等定位表达以增加线粒体融合与减少过度裂变,调节Bcl-2、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等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以平衡细胞凋亡与自噬。线粒体内部各个生物过程交叉相连,共同维持心脏细胞的正常运转。中药成分丰富,靶点众多,中西医结合治疗为恢复线粒体功能、减轻阿霉素心脏毒性提供了关键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王莹  刘乐天  杨柳  王海燕 《中国现代中药》2015,17(12):1263-1266
目的:研究血竭素高氯酸盐(Dracorhodin Perchlorate,DP)抗乳腺癌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四甲基噻唑蓝法分析60μmol·L~(-1)DP作用不同时间后,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细胞形态学分析、细胞核形态学分析和DNA片段化分析确定细胞凋亡的发生;Rhodamine123染色分析细胞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检测细胞凋亡相关特别是线粒体相关蛋白表达。结果:60μmol·L~(-1)DP时间依赖性地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DP抑制细胞生长通过诱导MCF-7细胞凋亡来实现;DP诱导细胞凋亡时,其活化了线粒体通路蛋白caspase-9,剪切了DNA损伤修复蛋白PARP;进一步研究发现DP诱导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是其降低了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正常膜电位细胞百分比93.11%;DP处理后正常膜电位细胞百分比37.45%);而线粒体上Bcl-2、Bcl-XL表达减少,Bax、Bak增多是DP改变线粒体膜电位的主要原因。结论:DP通过调节线粒体通路来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对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PHB)表达的影响,研究PHB蛋白在心肌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组分为正常对照组、氧化应激组、丹参酮ⅡA高、中、低剂量组、siRNA组、siRNA+氧化应激组、siRNA阴性对照组。采用差数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乳鼠心肌细胞,以200μmol·L-1过氧化氢作用2 h模拟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心肌细胞在氧化应激前给予丹参酮ⅡA(1×10-4,5×10-5,1×10-5 mol·L-1)预先干预24 h。采用PHB特异性的siRNA干扰心肌细胞PHB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Ca2+]i及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PH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氧化应激组心肌细胞经200μmol·L-1过氧化氢作用2 h后,PH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凋亡率显著增高,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与氧化应激组比较,丹参酮ⅡA可呈浓度依赖性显著降低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及细胞凋亡率,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HB蛋白表达水平。与siRNA阴性对照组比较,siRNA组心肌细胞内PHB蛋白表达可被显著抑制,且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结论:PHB蛋白在心肌细胞氧化应激中可代偿性增加,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丹参酮ⅡA可减少氧化应激损伤心肌细胞内PHB蛋白表达,其机制可能与丹参酮ⅡA减轻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减少心肌细胞自身代偿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氧化应激是机体促氧化物产生和清除之间出现失衡的一种状态,被认为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在代谢过程中,高血糖、高血脂导致线粒体产生大量活性氧,其可损坏线粒体功能,引起氧化应激反应。氧化应激则通过抑制胰岛素分泌;促进β细胞凋亡;降低胰岛素基因表达水平;阻断胰岛素作用通路,导致胰岛素抵抗等方式诱导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文章从氧化应激诱导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机制及单味中药干预抗氧化应激反应研究等3个角度进行综述,希望对2型糖尿病氧化应激发病机制有更完善的认识,并为抗氧化中草药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烟酰胺对白介素-1β(IL-1β)诱导HEK-293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EK-293细胞,将HEK-293细胞分成6组,在培养基内加不同浓度的IL-1β、烟酰胺干预。干预3 d后噻唑蓝(MTT)检测、Annexin V-PI染色、caspase-3、8、9活性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ATP浓度及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 应用烟酰胺的MTT吸光度明显升高,凋亡细胞比例明显降低,caspase-3、8、9活力降低,ATP浓度明显增加,ROS水平明显减少;线粒体膜电位红绿荧光比值明显增加。结论 体外条件下, 烟酰胺促进HEK-293细胞的增殖并抑制IL-1β诱导的HEK-293细胞凋亡,其对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可能主要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从而改善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是指大脑血流供应中断后再次恢复血流供应致使大脑组织正常生理结构遭到破坏,神经功能代谢损伤加重的现象。CIRI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主要涉及细胞凋亡、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自噬、内质网应激等生物学过程。现阶段,西医治疗CIRI手段有限,但中医药在防治CIRI方面却有着独特优势,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进行干预,从而降低病死率及改善功能障碍。PERK及其下游蛋白是内质网应激中一条诱发细胞凋亡、调控细胞自噬的信号通路,与CIRI有着密切联系。近年来在中医药防治CIRI中PERK是重要靶点之一,且取得一定成果。因此,本文对PERK信号通路在CIRI中的防治作用及中医药干预作用进行综述,为中医药在CIRI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又一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20.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创伤类疾病,脊髓损伤后会出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二便障碍等后遗症,一直是医学界治疗难点。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包括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及轴突再生等,各病理过程相互影响、错综复杂。针刺治疗脊髓损伤具有多角度、多靶点的治疗优势,能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后遗症的临床症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针刺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发现针刺可通过抑制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改善氧化应激、减少细胞凋亡、促进轴突再生等方面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