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孕产妇猝死28例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28例孕产妇猝死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孕产妇猝死相关因素,为降低孕产妇猝死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根据1992~2001年北京市朝阳区各级医院上报的区妇保所死亡病例和专家评审的资料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孕产妇猝死占该组孕产妇死亡的3/4,孕产妇猝死时间分布于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猝死终末地点集中在二、三级医院。猝死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妊高征。死亡评审结论中可以避免和创造条件可以避免原因集中在提高医疗保健机构和个人家庭知识技能这一环节。与死因相关的高危因素包括医源性因素、疾病因素、社会人文因素。猝死孕产妇流行病学特征是流动人口、农村人口、低文化程度、计划外妊娠多见,并忽视国产期保健。结论 孕产妇猝死具有独立的临床特征,加强高危孕产妇监护、管理,提高急救医学和产科危重症抢救能力,抓住抢救时机,可以降低孕产妇猝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孕产妇死亡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20年间孕产妇死亡原因,提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措施。方法 将我院1983年1月~2002年12月共20年2l例孕产妇死亡资料以产科直接原因和产科间接原因按先后两个10年作为两个阶段对比。结果 经加强孕期保健和孕期并发症、合并症的防治,死亡病种和死亡人群发生了变化,第二阶段产褥感染、妊娠合并先心病无死亡,但又出现了异位妊娠、肺栓塞等新病种。本地人口死亡减少,外地人口死亡上升。结论 拓宽防治工作范围,加强外地人口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保健的系统性和服务质量,加强临床医生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28例孕产妇死亡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8例孕产妇死亡分析深圳市松岗医院妇产科(518105)海飞凤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是衡量围产保健和产科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降低病死率,提高特区社区孕产妇系统管理和产科质量,现将我区28例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回顾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孕产妇死亡原因与...  相似文献   

4.
2001~2006年成都市孕产妇死亡分析及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对孕产妇死亡资料的分析,寻求影响死亡的因素,为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成都市2001~2006年度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年全市孕产妇死亡125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MMR)28.5/10万,其中常住人口平均MMR 21.9/10万,流动人口平均MMR 71.1/10万,孕产妇死亡原因第1位是产科出血,而内科合并症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由第4位上升为第2位.死亡病例中,选择在乡卫生院、家中或个体诊所分娩的占51.38%.结论及时掌握孕情,提高孕期保健覆盖率和保健质量,提高基层产科人员综合知识水平和综合急救能力,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摩洛哥塔扎省孕产妇的死亡原因,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对1999年1月~2002年12月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年中孕产妇死亡31例,死亡率为96.12/10万,15例在家中分娩,占48.39%,28例从未做过产前检查,占90.32%,只有3例有不正规检查几次,3胎以上24例,占77.42%,最多11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产褥感染、子宫破裂、妊娠合并心脏病、梗阻性难产,也有死于妊娠期急性阑尾炎、肝脏疾病及肺部疾病等原因者。结论 塔扎地区必须宣传计划生育,落实避孕措施,开展孕产期保健工作,建立孕产期系统保健的分级管理制度以及转诊系统管理制度,筛选高危妊娠,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对基层产科工作者的能力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才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孕产妇死亡资料分析,建立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塔城地区2005~2010年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塔城地区2005~2010年孕产妇死亡50例,前三位死亡分别是产科出血35例,占70%,合并心脏病4例,占8%,合并肝病3例,占6%。可避免死亡19例,占38%,创造条件可避免25例,占50%,不可避免死亡5例,占10%。结论:加强业务人员培训,做好孕产期保健服务,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建立有效干预措施,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内蒙古自治区孕产妇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及孕产妇系统管理水平,我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孕产妇死亡监测工作,2002年实行全区孕产妇死亡报告制度。每年对孕产妇死亡报告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孕产妇死亡评审,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我区孕产妇的死亡状况。通过近几年监测工作的实施和医疗保健工作的改善,孕产妇死亡率有下降趋势。现将1999年至2005年我区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农村孕产妇保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抽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本院建孕妇保健卡的700名农村孕产妇为调查对象,分析农村孕产妇保健的现状。结果:700名农村孕产妇中进行5次产前检查的人数为653例,所占比例93.3%,住院分娩人数为699人,所占比例99.85%,产后访视人数为536例,所占比例76.57%,产后42天检查人数为439,比率为62.71%。影响农村孕产妇保健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文化水平、活产生育数、经济因素和户籍因素等。结论农村孕产妇保健还处于一个相对滞后的阶段,需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其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46例孕产妇产科出血死亡原因分析,提出降低长春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长春地区13个县(市)、区(开发区),按国家统一要求,填报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死亡调查附卷、报表以及专家评审资料。结果:2002~2010年长春地区死亡孕产妇共144例。其中因产科出血死亡46例,占死亡的31.94%。而在产科出血死亡中,因产后宫缩乏力死亡的孕产妇29例,占产科出血死亡63.04%。因转院途中死亡孕产妇4例,占产科出血死亡8.7%。结论:①加强乡级保健网络建设,提高助产机构质量。②加强基层人员三基培训,提高产科急危重症的诊断、治疗水平,是减少产科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围产保健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围产保健对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作用.方法 对1980年1月~1997年12月在本院分娩者根据围产保健发展的四个阶段分析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并探讨有关因素,包括产前保健、高危妊娠及出生体重,统计各因素的特定围产儿死亡率.结果 1960年到1997年孕产妇死亡率从31.7/105降到16.1/105,死亡原因从产科因素转向内科合并症.围产儿死亡率从1980年的21.2‰降到1997年10.9‰.结论 围产保健可有效降低两个死亡率,两个死亡率不仅是评估围产保健效果的指标,而且是重要的信息反馈及决定措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孕产期保健是指从怀孕开始到产后42天对孕妇、产妇和胎儿、新生儿所进行的系统检查、监护和保健指导及分娩处理等。一个妇女从妊娠开始,经过40周至婴儿娩出的过程中,无论是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都可能遇到一些有害因素,因而造成孕产妇疾病或胎婴儿异常,严重者可导致孕产妇或围产儿死亡。  相似文献   

12.
12年孕产妇围产期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年孕产妇围产期死因分析610041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邱文玉孕产妇死亡率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的卫生水平,尤其是围产期保健和产科质量的指标。为提高产科质量、进一步降低死亡率,现将我院12年来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一般资料1981年1月至1992...  相似文献   

13.
孕产妇死亡率与当地人民的经济、文化、医疗保健、服务水平有直接关系。为了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为降低母婴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应掌握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及分布,以便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据统计,我省从2009年至2010年妇女保健状况统计资料表明共有160例孕产妇死亡,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我市孕产妇死亡状况,分析构成死亡的各种因素,特对我市2000~2003年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孕产妇死亡报告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妇幼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阶段性的妇幼卫生工作重点,从而达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趋势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分析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趋势及其相关因素 ,以进一步加快孕产妇死亡率的下降速度。 方法 对内蒙古、江西等 8个省的农村贫困地区共 2 32个县的孕产妇死亡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 研究地区的平均孕产妇死亡率自 1995年至 2 0 0 0年下降了 5 1.33% ,下降明显 ,但与全国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孕产妇死亡率的下降趋势前中期较中后期下降幅度大 ;孕产妇死亡率的下降速度与经济的增长速度、卫生经费投入的增加及住院分娩率、消毒接生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的增加有关。 结论 建议进一步提高孕产期保健和产科服务质量、改善交通通讯设施以加快孕产妇死亡率的下降速度  相似文献   

16.
农村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研究曾蔚越,许良智,陈彬,杨业州孕产妇死亡与经济、文化、地理环境、社会风俗、生活习惯、医疗保健服务状况关系密切。我国在过去10余年间就孕产妇死亡原因作了大量研究,但与孕产妇死亡相关的因素研究甚少,不能反映孕产妇死亡全貌[1,2]...  相似文献   

17.
本文收集全州2000~2003年4年间126例死亡孕产妇的死亡卡,并由州孕产妇死亡评审委员会按年度对4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了分析评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近年来闵行区围产儿死亡母亲孕产期保健情况,探讨围产儿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按上海市围产儿死亡报告要求对辖区内围产儿死亡进行季度评审,回顾性分析死亡个案母亲孕期保健。结果:225例围产儿死亡中本市户口14例(6.25%),非本市户籍211例(93.75%),孕期保健管理的人数明显增加,管理率明显上升,孕期产检率逐步上升,非本市户籍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呈现下降趋势,但非本市户籍孕产妇的产前检查率及次数仍较低,围产儿死亡个案15.56%母亲存在合并症和并发症。结论:通过政府对妇幼保健管理的重视及管理模式的突破,闵行区的孕产妇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管理效果逐步体现。对降低围产儿死亡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今后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以“孕产妇死亡”、“危险因素”、“影响因素”和“病例对照”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1991 ~2011年关于孕产妇死亡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照纳入与剔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提取数据,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病例4033例,对照14789例.孕产妇死亡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的OR及95% CI分别为:孕产妇文化程度1.400(1.367 ~1.424)、丈夫文化程度3.009(2.023 ~4.474)、家庭经济收入0.200(0.157 ~0.254)、分娩地点4.953 (3.776 ~6.496)、分娩方式5.731(3.795 ~8.654)、胎盘非自然娩出5.070(2.499 ~ 10.287)、妊娠合并症1.812( 1.478~2.221)、人工流产次数1.199(0.376 ~3.825).结论:目前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孕产妇和丈夫文化水平低、在家分娩、剖宫产、胎盘滞留和妊娠合并症,保护因素为高经济收入家庭.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江门市各妇幼保健院(所)和综合医院1985~1992年自妊娠至产后42天死亡的174例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探讨孕产期保健工作的重点。 1 临床资料 1.1 孕产妇病死率:1985~1992年全市活产总数488849例,孕产妇死亡174例(其中属计划内妊娠110例,计划外妊娠64例),平均孕产妇病死率为3.56/万(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