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传统的包皮环切术是从包皮背侧纵行切开后 ,再分别向两侧环形切除包皮。常常切口不整齐 ,两侧不易对称 ,致外形不太美观。作者从 1993年~ 2 0 0 1年应用钳夹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患者 80例 ,包茎患者 30例 ,取得了良好效果。1 一般资料8年来作者共治疗包皮过长 80例、包茎 30例 ,年龄 6岁~ 72岁。其中院外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法术后系带侧保留过长 2例。包皮左侧保留过长 1例。包皮切除过少、包皮口瘢痕挛缩狭窄致包茎加重 2例。2 手术方法常规备皮、消毒铺巾 ,阴茎背部神经阻滞麻醉。于阴茎冠状沟以远 0 .5cm的包皮外板皮肤上用龙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560例.针对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不同病情,设计切除包皮的长度.于包皮内、外板做两个互相平行的环行切口,将两切口间皮条用小圆头刀锐性剥离,保留完整的阴茎浅筋膜及浅层血管淋巴管网,并保留完整的包皮系带.结果 560例患者术中出血少、切口边缘整齐,术后伤口无水肿,无继发出血及感染,切口瘢痕少,阴茎外形美观.结论 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不损伤阴茎浅层血管和淋巴管,并保留了完整的包皮系带.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改良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62例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改良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疗效。方法 对62例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患者行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先用美蓝于阴茎根部标记出切口线,将包皮向上推移至完全暴露龟头,并标记出另一切口线以确定环行皮肤切除范围。沿手术画线环形切除一条阴茎皮肤。保留完整的包皮肉膜以保护血管和淋巴网.分层缝合切口。结果 62例受术者术中无括动性出血.术后无继发性出血、血肿及继发感染。伤口肿胀轻.消肿快,外形美观,伤口缝线可自行脱落。无拆线痛苦。结论 改良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精细易行,并发症少,疗效满意.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我院在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采用阴茎延长术和包皮环切术治疗阴茎短小并包皮过长、包茎58 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包皮内外板定位法环切术368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包皮内外板定位法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的临床效果及合并蹼状阴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珐采用包皮内外板定位法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312例(合并蹊状阴茎38例),包茎56例(合并蹼状阴茎13例),观察其临床效果。砖秉368例患者术中出血少,切口整齐,术后无继发性出血及感染,切口瘢痕少,均一期愈合,阴茎外形美观。站论包皮内外板定位法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患者,尤其是合并蹼状阴茎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225例。术中先于保留冠状沟宽度的包皮内板作一个环形切口,按阴茎勃起长度确定保留外板位置,分四象限法切除多余包皮,保留完整的包皮系带,不保留阴茎浅筋膜。结果225例术中出血少,切口整齐,术后伤口水肿轻微,无继发性出血及感染,均一期愈合,阴茎外形美观。结论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的疗效,回顾分析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可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避免损伤包皮系带,防止包皮环切术后继发包皮过短.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能有效治疗包皮过长,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包皮去除环行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应用包皮去除环行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65例.术中消毒,阴茎根部局麻或无麻醉;将包皮后褪,内环置于冠状沟处,然后将多余的包皮复位,用外环将包皮卡在内环凹槽处;结扎弹力线2根,每根2-3圈.结果 65例术中出血极少,切口整齐,术后伤口无水肿,无继发性出血及感染,均一期愈合,切口瘢痕少,阴茎外形美观.结论 应用包皮去除环行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治疗较传统包皮环切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不同环切术式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2-2012年,共收治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1 008例,包茎349例,包皮过长659例.行常规剪刀法包皮环切术216例,袖套法包皮环切术452例,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术87例,包皮环切吻合器切除术253例.结果 改良术式(袖套法、根部法)手术时间比传统术式(剪刀法)长10min左右,改良术式出血量少,阴茎水肿少,无发生出血或血肿形成.传统术式并发症有56例出现阴茎水肿,17例发生出血或血肿,3例发生感染.用包皮环切吻合器手术时间短,而水肿时间长.结论 严格掌握不同术式的适应证,根据患者情况灵活选择术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婚后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刘碧健 《医学综述》2014,(3):575-576,F0003
目的探讨袖套式与传统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阴茎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重庆市合川区妇幼保健院及重庆市合川区钱塘中心卫生院收治的300例小儿阴茎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传统式包皮环切术组和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组,传统式包皮环切术组采用传统式包皮环切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组采用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情况。结果传统式包皮环切术组与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组的手术时间[(46.6±8.3)min vs(32.8±7.7)min]、术中出血量[(11.9±2.5)mL vs(7.5±1.6)mL]、术后疼痛持续时间[(46.7±10.7)h vs(23.7±6.4)h]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并发症情况看,传统式包皮环切术在出血或血肿、伤口感染、阴茎水肿、包皮畸形、外形不美观、硬结形成、伤口粘连、伤口裂开等并发症共计125例次,并发症率为83.3%;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相对应的并发症共60例次,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阴茎包皮过长及包茎临床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李少康  周珍花 《吉林医学》2011,(29):6203-6204
目的:探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05例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结果:有2例术后第4~5天因夜间阴茎勃起,未处理,出现少许包皮脱出环外,切口裂开,致伤口延期愈合。103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术后阴茎外形美观。结论: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微创、无需缝合、患者痛苦少、便捷、美观、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自2004年10月~2005年8月我们为35例包皮过长和不完全包茎者施行一种改良包皮环切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5例均为正常男性,年龄6~51岁,其中单纯包皮过长16例,不完全包茎者12例,完全包茎者7例。1.2 手术方法:1%利多卡因在阴茎根部做一周的皮下浸润麻醉。在阴茎勃起状态下,环行标记冠状沟在包皮表面位置,并沿标记线环行仅切开皮肤,一定勿切阴茎浅筋膜,外  相似文献   

13.
保留内板袖套式包皮环切术8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松  胡道虎  宗林  赵先诚 《四川医学》2007,28(2):202-203
目的探讨保留内板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保留内板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80例。针对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不同病情,设计切除包皮的长度。在直视下于包皮内、外板作两个互相平行或不平行的环行切口,将两切口间皮条用小圆头刀锐性剥离,保留完整内膜及皮下浅层血管,并保留完整的包皮系带。结果78例术中出血少、切口边缘整齐,术后伤口无水肿,无继发出血及感染且均一期愈合,切口瘢痕少,阴茎外型美观。并使阴茎腹侧过度屈曲的外观上有了明确改善。针孔样包茎二期手术容易进行且并发症少。结论保留内板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治疗老年人包皮过长和包茎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老年人(68~78岁)行包皮环切术。结果:30例患者1期愈合,阴茎自然美观,不适感消失,无并发症,术后痛苦少,恢复满意,患者性生活满意度提高。结论:包皮环切术治疗老年人包皮过长和包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一种全新的手术方法,从而最大可能地避免常规包皮环切手术所带来的并发症。方法:在传统术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良,采用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环切多余的阴茎根部皮肤,术中注意保护阴茎背侧浅静脉,从而达到根治包皮过长的目的。结果:本组80例,年龄8~64岁,平均年龄32.4岁,均为包皮过长,采用该法均取得满意疗效,术后无1并发症。结论:采用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是一种全新的手术方法,手术方法简单,无特殊并发症,疗效佳,临床上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杨钊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2):990-991
目的探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及吸收性缝线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及吸收性缝线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800余例。术中先确定患者包皮系带长短,是否需要延长系带,再分别行包皮内、外板环形切口,将两切口间包皮条剪开,用电刀沿包皮条剥离,保留完整内膜,重建包皮系带。结果800余例术中出血极少,切口整齐,术后伤口无水肿、伤口感染、伤口裂开,阴茎外形美观。结论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及可吸收性缝线对包皮过长、包茎患者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小儿包茎和包皮过长分别采用包皮环扎法与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方法174例包茎和包皮过长患儿按手术方式分为包皮环扎组85例与包皮环切组89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外观情况。结果包皮环扎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包皮环切组,外观良好率高于包皮环切组,术后愈合时间长于包皮环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包皮环扎法治疗小儿包茎和包皮过长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创缘整齐美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殷祖进  邓天桃 《吉林医学》2013,(29):6099-6100
目的:探讨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茎与包皮过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比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与包皮过长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茎与包皮过长手术时间短,不需止血,愈合后外观美观,但费用较高,愈合时间较长,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有相关要求的患者可选择吻合器。  相似文献   

19.
包茎、包皮过长是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阴茎畸形。传统的包皮环切术式,术后易出血、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伤VI恢复时间长,患者痛苦大。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根据阴茎解剖学基础及传统术式术后并发症的研究,对146例包茎及包皮过长的患者采取改良包皮环切及术后加压包扎等细节处理,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付强  钟志刚 《九江医学》2006,21(4):62-63
包皮过长或包茎可引起阴茎头炎、包皮炎及湿疣,甚至诱发阴茎癌。所以,包皮过长或包茎者,应尽早行手术切除。但手术操作不当(特别是传统的包皮环切术)常可致术中出血较多,包皮系带损伤,术后创口出血、血肿、水肿及感染等并发症。笔者于2002~2005年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