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非传染病,象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患病率明显增加。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由1980年的0.67%上升到1996年的3.21%,增加了近5倍,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病。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人的90%左右,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多伴有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倾向表现为甘油三脂(TG)显著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非糖尿病人群无显著差异,但低密度脂蛋白(LDL)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血脂异常治疗进展(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成斌 《中国医刊》2004,39(10):2-4
4 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治疗 4.1 血脂控制目标根据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及ATP-Ⅲ的建议,糖尿病被视为冠心病等危症,其血脂控制目标应与冠心病患者相同,因此,成人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应达到如下目标:即LDL-C<100mg/dl(<2.6mmol/L)、TG<150mg/dl(<1.7mmol/L)、HDL-C>45mg/dl(>1.5mmol/L)男,>50mg/dl(>1.28mmol/L)女;若TG>200mg/dl(>2.3mmol/L),非HDL-C<3.4mmol/L.  相似文献   

3.
66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情况及其与血糖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5~2006年住院的6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异常的分析,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相比有明显的脂类代谢异常;2型糖尿病患者的HDL—C降低,TG、TC、LDL-C升高,预示着糖尿病患者存在并发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应有效地控制血脂水平,降低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洛伐他汀对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治疗作用。方法 :82例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 ,并连续服用洛伐他汀 8wk ,对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洛伐他汀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显著 (P <0 0 1) ,且副作用发生率低而轻微。结论 :洛伐他汀对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调节作用疗效肯定 ,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
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较高,而其中血脂异常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近年来引起高度重视。有个别报道,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的比例高达70.9%。国际上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已有力证明了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使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率下降。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我们用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并血脂异常2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32例伴有血脂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辛伐他汀10~20mg/晚,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3个月、12个月分别测量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结果: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辛伐他汀治疗3、12个月后空腹血糖较服用辛伐他汀治疗前有下降(P<0.05),12个月后胰岛素敏感性有改善(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下降(P<0.05),3、12个月后血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P<0.001).结论:辛伐他汀在降低血脂的同时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 ,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生活上的不便以及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 ,常导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 ,最多见的病理性心理障碍为抑郁 ,严重的抑郁可影响糖尿病的发展、治疗、康复及预后 ,甚至导致自杀等严重后果。本研究主要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状况发病情况 ,对有关因素进行分析 ,并进行干预。对象与方法一、对象1999年 1月~ 2 0 0 1年 8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的 2型糖尿病患者 6 8例 (门诊患者 38例 ,住院患者 30例 ) ,诊断符合1985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 2 9例 ,…  相似文献   

9.
采用回顾分析法对门诊和(或)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62例,随机分为血脂康组和辛伐他汀组。血脂康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59±7.6)岁。辛伐他汀组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1±9.3)岁。两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状况。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北京三甲医院与15个城区社区联合开展糖尿病纵向管理项目基线数据库中的331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析其血脂情况。血脂异常的诊断根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结果①3316例中男性1329例,女性1987例,平均年龄(65±10)岁。75.6%(2506/3316)患者至少有一种血脂异常,其中男性72.5%(964/1329),女性77.6%(1542/1987);②高TG血症、高Tc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41.9%(1388/3316)、48.1%(1595/3316),31.5%(1043/3316)患者LDL-C水平升高,21.2%(703/3316)患者HDL-C水平降低;血脂异常患者中已接受降脂药治疗者575例(22.9%),有血脂异常史者1393例TG、总TC、LDL-C和HDL-C的达标率分别为48.0%(669/1393)、17.4%(242/1393)、30.9%(430/1393)和75.8%(1056/1393);③血脂异常组患者BMI、腰围、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尿酸水平均较高;④超重、血糖控制未达标组有较高的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79.0%(1678/2125)、78.9%(1756/2227);⑤回归分析显示,血脂异常与性别、年龄、糖化血红蛋白、BMI均相关。结论北京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血脂异常人群中接受降脂药物治疗率很低。血脂异常与年龄、BMI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关。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除控制血糖外,还应重视脂代谓十紊乱。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海玲  荣海钦 《医学综述》2009,15(23):3626-3629
2型糖尿病患者常存在高脂血症,大约有50%合并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也较高,高脂血症可以先于高血糖出现,但更多则是伴随糖代谢紊乱而作为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本文回顾了糖尿病伴血脂异常的可能机制及药物干预方法,多项研究均证明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积极调脂治疗能显著减少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脂康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4月在天津市红桥区咸阳北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6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安慰剂治疗;治疗组3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脂康胶囊口服,疗程为2个月,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血脂康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血脂异常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梅 《吉林医学》2011,32(25):5226-5227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将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29例,B组为2型糖尿病无合并脑梗死患者29例),并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1、ApoB,比较两组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间TG、TC、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HbA1c、ApoB、ApoA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异常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应积极采取干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据第60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年会报道,2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佛罗里达州糖尿病中心研究表明:青少年2型糖尿病5年发病率从8.7 %上升至19.9 % ,平均诊断年龄13.5岁,以每年18%的速度递增[1]。随着DM的发展,在各种因素如年龄、DM病程、血糖控制质量、饮食控制、血压水平、吸烟以及遗传易感性等的影响下,DM患者易形成各种DM的血管并发症,包括DM大血管并发症、DM肾病(DN)、DM视网膜病变(DR)、DM神经病变及DM足/DM下肢病变。多年的研究和观察表明,DM血管并发症是DM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在DM进程中,尽管对其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但大量的国内外研究已经证实了血脂代谢异常是DM患者出现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2型DM患者大约有40.50%~50 %合并血脂异常[2]。CaramoriML等研究提示,多条代谢途径(包括血脂代谢)的紊乱与DM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关[3]。为了进一步认识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笔者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对2型DM血脂代谢异常与其血管并发症的关系作...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据第60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年会报道,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 smellitus,T2DM)的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佛罗里达州糖尿病中心研究表明:青少年T2DM5年发病率从8.7%上升至19.9%,平均诊断年龄13.5岁,以每年18%的速度递增^[1]。随着DM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何敏 《吉林医学》2011,(21):4507-4508
<正>在无心血管疾病病史的糖尿病患者中突发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危险性与已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非糖尿病患者相等。糖尿病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即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而仅仅血糖控制未能完全地消除糖尿病患者过高的冠心病危险性,则  相似文献   

17.
18.
益气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9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经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证明,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因此,单控制血糖并不能完全防止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用益气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在防治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及高血压的并发症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改萍 《吉林医学》2012,33(17):3613-3614
目的:探讨降糖治疗对伴有血脂异常的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后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伴有血脂异常的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经过治疗后,本组患者FPG、HbAlc、TC、TG与LDL-C有明显下降(P<0.05),HDL-C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伴血脂异常的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单纯控制血糖可改善血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佟雨红 《中外医疗》2012,31(2):25+27-25,27
目的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T2DM)伴血脂异常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担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给予血脂康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分别测定2纽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2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胆目肆、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2姐患者的血甘油三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较服药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服药前升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较服药前明显降低(P〈0.05)l2组的胰岛素敏感指数都较服药前提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o.05),2组患者用药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脂康能有效地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停有的血脂异常,疗效肯定副他用小植辑临庆箍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