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包皮过长是男性常见疾病,在基层官兵多有发生,常因大强度军事训练及个人卫生较差,出现包皮、龟头炎,包皮水肿,尿路感染等并发症[1] ,严重影响官兵的生活质量及正常训练.包皮环切术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手术[2] ,但传统的包皮环切术时间长、出血量大、术后易发生感染[3].基层支队卫生队条件有限,手术器械不全,故包皮环切术难以...  相似文献   

2.
包皮环切术是泌尿科常见手术.但有时因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甚至会给患者造成难以恢复的严重损害。既往传统手术容易出现出血、感染及包皮淋巴性水肿、线结残留及痛性勃起等并发症,临床医生做了多种手术改进,方法各异。2006年5月~2009年6月,我科在传统术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良,采用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与包皮环切器包皮环切术共治疗包皮过长263例,两种手术方法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3~2005年我科使用自制包皮环切器,行CO2激光包皮翻转术,治疗包皮过长患者200例效果佳,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改良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单纯包皮过长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辉  何和平 《人民军医》1998,41(4):206-207
自1993年4月以来,我们采用改良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单纯包皮过长16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16例均为单纯包皮过长,即在阴茎充血勃起时包皮仍能完全上翻且不发生嵌顿。年龄20~32岁,平均24岁,其中已婚6例。1.2 手术方法 主要改良点是将切口移至阴茎根部,只切除外板而不损伤内板。具体操作步骤:(1)首先根据包皮过长的长度设计切口:用甲紫于阴茎根部划1周作为近端切口标记,再将过长包皮向阴茎根部近端切口拉拢作假设吻合,以能充分暴露龟头为宜,不可太紧,用甲紫于假设吻合线划1周作远端切口标记;(2)患者取仰卧位,采用阴茎根…  相似文献   

5.
朱迪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7):831-832
目的:探讨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方法:对130例包皮过长患者采用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结果: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可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避免损伤包皮系带,防止包皮环切术后继发包皮过短,具有出血少、痛苦小、疤痕小、包皮边缘无损伤等优点。结论: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能有效治疗包皮过长,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Snodgrass联合去上皮组织瓣双重覆盖术、带蒂包皮内板术两种方法对尿道下裂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病史、体格检查确诊尿道下裂40例,其中Snodgrass联合去上皮组织瓣双重覆盖术18例,带蒂包皮内板22例,分析比较治疗效果。结果Snodgrass联合去上皮组织瓣双重覆盖术,15例一次手术成功,出现术后并发症尿道瘘3例,冠状沟处尿瘘2例.原尿道开口处尿瘘1例,成功率为83.33%,带蒂包皮内板术22例,13例一次手术成功,出现术后并发症尿道瘘9例,冠状沟处尿瘘5例,原尿道开口处尿瘘4例,成功率为59.09%。两组一次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nodgrass联合去上皮组织瓣双重覆盖术在小儿尿道下裂中成功率明显优于其他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改进包皮环切手术的麻醉、环剪、缝合、打结等方面的技术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采用传统及改进方法行包皮环切手术的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病人治愈率均为100%,但改进方法组病人痛苦小、省事省时,病人满意度高。结论包皮环切术之改进方法切实可行,特别适合于好哭闹的小儿。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比较两种包皮去除环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25例患儿行圣环切除(A组),445例患儿行CBV钟式包皮去除环切除(B组)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在包皮环脱落时间、术后感染率、术后疼痛情况等方面优于A组(P〈0.05),但其手术时间长于A组(P〈0.05)。结论在小儿包皮去除环中,CBV包皮去除环效果优于圣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袖状法包皮环切并改进缝合方法的手术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包皮环切的理想术式。方法 对 51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采用袖状法包皮环切并间断缝合少许皮缘的方法手术。结果 51例患者,术中出血 1~5ml。术后反应性水肿 6例,占 11. 8%,无切口出血或形成血肿,无包皮切除过多或过少病例,术后 2周 48例患者缝线自动脱落, 3例患者需拆线 2~3针,切口全部甲级愈合。结论 该术式具有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缝线可自动脱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立体定向放疗结合全脑照射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和预后,同时观察服用替莫唑胺(TMZ)与放疗结合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脑转移瘤患者5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一组为全脑照射(WBRT)+立体定向放疗(SRT,伽玛刀),共35例,一组为单纯SRT,共17例。全脑放疗分次剂量为1.8~3.0 Gy/次,1 次/d,5 次/周,总剂量DT30~40 Gy,WBRT+SRT组全脑后伽玛刀补量采用45%~75%等剂量曲线包绕PTV,边缘剂量12~15 Gy,中心剂量20~30 Gy。单纯SRT组分次立体定向放疗采用45%~75%等剂量曲线包绕PTV,边缘剂量36~40 Gy,中心剂量70~80 Gy。随访1~2年。所选52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放疗期间及放疗后服用替莫唑胺胶囊,同步化疗组化疗方案为:口服替莫唑胺75 mg/m2,1次/d,直至放疗结束,放疗结束后再服用3~6个月,剂量改为150 mg/m2结果 放射治疗后1~3个月,复查CT/MRI显示总有效率(CR+PR)为84.62%,WBRT+SRT组有效率为88.57%,SRT组有效率为76.47%;肿瘤的6个月及1年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2.10%和85.20%。WBRT+SRT组的平均生存期13.2个月,中位生存期11个月;6个月生存率为71.40%,12个月生存率为54.30%,18个月生存率为14.30%。SRT组的平均生存期10.2个月,中位生存期9个月;6个月生存率为41.20%,12个月生存率为23.50%,18个月生存率为5.88%。替莫唑胺+放疗与单纯放疗的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0.00%和56.30%、60.00%和37.50%、10.00%和12.50%。结论 WBRT+SRT治疗脑转移瘤总体上优于单纯SRT治疗。放疗+TMZ联合治疗与单纯放疗相比,替莫唑胺在放疗过程中服用可提高患者生存率,不良反应无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2.
瘤周水肿是脑肿瘤最常伴发的征象,能加重占位效应,产生一系列神经症状。应用伽玛刀治疗脑肿瘤时,射线作用于瘤体的同时,对瘤周水肿区也能起一定作用。通过测量治疗前后瘤周水肿的改变可以评价水肿对伽玛刀的反应。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瘤周水肿区的应用也将成为鉴别肿瘤类型,甚至良恶性程度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对比分析商环包皮环切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6例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行传统包皮环切术86例(传统组)和商环包皮环切术80例(商环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商环组手术时间(4.78±1.11)min,术中出血量(1.06±0.23)ml,术后疼痛VAS评分(1.09±0.72)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且商环组在术后出血、感染、包皮畸形发生率等方面也低于传统组(P〈0.05),但术后阴茎水肿发生率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商环包皮环切术操作简单、微创、安全,患者痛苦小,较传统包皮环切术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γ-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with γ-knife,γ-SBRT)配合热疗及替吉奥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疗效。方法2012年6月—2013年4月,收治54例胰腺癌患者,30例行γ-SBRT配合热疗,24例行γ-SBRT配合热疗及替吉奥治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总的有效率为79.6%(43/54)。γ-SBRT配合热疗的1年生存率为30.0%、中位生存期为9.4个月,γ-SBRT配合热疗及替吉奥的1年生存率为41-7%、中位生存期为12.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γ-SBRT配合热疗及替吉奥治疗局部中晚期胰腺癌是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安全,多数患者能耐受治疗。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包皮切除术后尽快美观愈合手术创面的方法。方法:通过本单位5年来对包皮切除术人员用传统凡士林纱布包扎创面临床病历的回顾与用湿润烧伤膏包扎创面愈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用湿润烧伤膏包扎切口创面在愈合时间、消肿速度、疼痛情况及切口愈合美观程度方面均优于传统凡士林纱布包扎法。结论: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包皮切除伤口是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Most knife assault victims attending hospital have slash-type wounds, mainly to the face, with fewer over the upper limb and trunk. Only 11% have multiple wounds. Sixty seven male soldiers were asked to slash a vertical human-sized target with a blade. The method of slashing was recorded for each. Approximately, half used multiple strikes, most attacked at the height of the upper torso. This differs from patterns of knife injury seen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mechanics of fighting in which the victims fend off strikes or disengage is the likely explanation for these differences.  相似文献   

19.
癫痫的X刀治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X刀治疗继发性癫痫(SEp)和原发性颞叶癫痫(ITLEp)的方法。方法 使用24hEEG、CT、MRI对继发性癫痫灶定位,应用X刀损毁致痫灶治疗SEp40例;毁损剂量20~30Gy。应用X刀毁损杏仁核治疗ITLEp病人30例;毁损剂量140Gy;准直仪7~10mm;采用140Gy一次和分两次毁损治疗(每次间隔24h)。结果 40例SEp病人和30例ITLEp病人X刀治疗后4~24个月随访:50例病人癫痫发作完全停止(SEp32例,ITLEp18例);20例病人发作减少50%以上;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X刀毁损SEp致痫灶及杏仁核,可安全有效地治疗SEp和ITLE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