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明辉  徐静  蒋茜 《吉林医学》2011,32(22):4519-4522
目的: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pSilencer3.1-H1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真核细胞稳定表达,为进一步应用于RNAi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方法:应用PCR方法从pEGFP-C1标准质粒中获得GFP基因片段,在克隆载体中鉴定、测序;用DNA重组技术将片段定向插入RNAi常用载体pSilencer3.1-H1质粒中,构建pSilencer3.1-H1/GFP重组表达载体,经PCR及酶切鉴定后,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HCT-8真核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GFP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3.1-H1中正确插入了GFP基因片段,并在人结肠癌HCT-8真核细胞中稳定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pSilencer3.1-H1/GFP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pSilencer2.1质粒载体构建人类乳头瘤病毒6b型L1衣壳蛋白HPV6bL1短发夹shRNA质粒重组体,并进行序列分析,为探索尖锐湿疣基因抗体防治研究治疗的新途径打好基础.方法 用DNA重组技术将针对人HPV6bL1基因的不同部位所设计的3对设计有小发夹结构的2对DNA序列.经退火成互补双链,再克隆至pSilencer2.1-U6 neo质粒载体中构建重组体,转化DH5a菌株,提取质粒行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了HPV6bL1shRNA质粒重组体.结论 HPV6bL1 shRNA质粒重组体的成功构建为研究尖锐湿疣基因靶向抗体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survivin基因短发夹状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对宫颈癌细胞survivin 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合成2对survivin特异性微小片段RNA引物(s1、s2),退火连接后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其分别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 2.1-U6 neo,酶切、鉴定测序后,经脂质体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半定量RT-PCR检测survivin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survivin shRNA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2.1-s1和pSilencer2.1-s2,G418筛选24 d后出现阳性克隆,转染pSilencer2.1-s1和pSilencer2.1-s2的HeLa细胞中,survivin表达呈现不同程度下调,pSilencer2.1-s2的干涉效果较好.结论:成功构建并筛选出干涉效果较好的survivin shRNA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载体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建立糖皮质激素受体(GR)基因阻断的人U937巨噬细胞株模型.方法构建两个针对GR的RNAi重组表达载体,分别命名为pSilencer 3.1-GR1和pSilencer 3.1-GR2,经测序确认后,转染人U937巨噬细胞株.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法检测地塞米松作用后GR转录激活功能的变化.结果经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两个针对GR的RNAi表达载体(pSilencer 3.1-GR1和pSilencer 3.1-GR2);转染pSilencer 3.1-GR2可明显降低细胞内GR mRNA的丰度及GR蛋白表达,细胞内GR转录激活功能明显降低;转染pSilencer 3.1-GR1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结论成功地构建并筛选出一个高效且特异阻断GR表达及功能的RNAi质粒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功能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siRNA载体上构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报告基因,此重组质粒用于抗大肠癌的进一步研究。方法: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与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Silencer3.1-H1的重组体(pSilencer3.1-H1/GFP),并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技术,将其导入人大肠癌细胞。结果:GFP基因的PCR扩增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目的片段大小与预期一致。重组pGEM-GFP克隆插入序列经测序鉴定结果与GenBank报道一致。重组质粒pSilenc er3.1-H1/GFP用NruⅠ和PstⅠ双酶切后可见2条电泳带, 3 500 bp为pSilencer3.1-H1 质粒片 段,700 bp左右为GFP片段,以PCR分析此插入序列也获得约700 bp的泳带,与预期一致。此重组质粒转染大肠癌细胞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视野内发绿色荧光的细胞。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报告基因的重组质粒pSilencer3.1-H1/GFP,此重组质粒可进一步用于抗大肠癌的研究,方便转染效率的直观观察,有利于流式细胞仪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设计并构建靶向mdr1基因shRNA真核表达质粒.方法:以mdr1为靶基因设计具有短发夹结构的模板寡核苷酸,退火形成互补双链结构,再克隆至pSilencerTM 3.1-H1 neo载体,构建重组的短发夹shRNA表达载体.采用酶切法和测序法鉴定.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电泳后显示有66 bp模板寡核苷酸片段和4.3 kbp的线性化的pSilencerTM 3.1-H1 neo载体片段.重组子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中的mdr1基因cDNA序列相符.结论:重组靶向mdr1基因shRNA表达载体构建正确,为进一步转染耐药的肿瘤细胞逆转肿瘤耐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KDR 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Ⅱ(VEGFR2),又称激酶功能区受体(KDR)的pSilencerTM3.1 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表达载体,并在前列腺癌细胞PC3中观察其干扰效果. 方法: 设计针对KDR基因编码区的寡核苷酸链,体外退火后克隆入经BamH Ⅰ, HindⅢ双酶切线性化的干扰载体pSilencerTM3.1-H1 neo中,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和DNA系列测定. 以脂质体法将pSilencerTM3.1-H1 neo空载体和3个(pSilencer3.1-KDR1, pSilencer3.1-KDR2和pSilencer3.1-KDR3)重组质粒分别导人PC3前列腺癌细胞系. 72 h后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各实验组前列腺癌细胞内KDR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 结果: 经酶切鉴定及DNA测序,重组质粒中已插入了目的基因片断. 转染KDR-siRNA的前列腺癌细胞,72 h后,而以pSilencer3.1-KDR3的抑制KDR mRNA及蛋白表达效果最为有效,其抑制率约为55%. 结论: 成功构建了针对KDR的RNA干扰表达载体pSilencer3.1-KDR1, pSilencer3.1-KDR2和pSilencer3.1-KDR3, pSilencer3.1-KDR3能有效抑制KDR在前列腺癌细胞中表达,为将其进一步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HIV-1 Tat真核表达质粒,为研究Tat在HIV-1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pCV1(tat and rev)质粒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HIV-1 Tat基因,克隆至p cDNA3.1( )表达载体,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体。重组质粒转染ECV304细胞,用RT-PCR、转染HIV-1 LTR荧光报告基因的方法检测tat基因的表达及活性。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pcDNA3.1( )-Tat重组质粒。重组体转染ECV304细胞,建立稳定表达细胞株,应用RT-PCR可检测到Tat基因mRNA的表达;荧光仪检测Tat蛋白可明显促进荧光素酶在ECV304细胞内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HIV-1Tat真核表达载体,并建立了HIV-1 Tat内皮细胞稳定表达细胞株。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人尿酸盐转运蛋白1(hURAT1)基因5’UTR区荧光素酶表达重组体。方法PCR扩增包含hURAT1基因启动子最小功能单位和5’UTR区域在内的DNA片段,克隆至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basic,构建hURAT1 5’UTR区表达重组体。重组体经双酶切后测序进行鉴定。结果克隆获得的590 bp的DNA序列与GenBank报道的一致,且插入方向正确。结论成功构建了含hURAT1基因5’UTR区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可用于后续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方淑环  龚青 《重庆医学》2012,41(33):3504-3505,3508
目的构建转录因子NF-κB的RNA干扰(RNAi)质粒,为研究NF-κB参与的细胞信号通路及以其为靶点的基因治疗提供稳定转染的RNAi质粒。方法设计针对NF-κB的shRNA特异性序列,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克隆到pSilencer 1.0-U6表达载体,EcoRⅠ和ApaⅠ双酶切及DNA测序鉴定重组克隆;脂质体转染RNAi重组载体至前列腺癌细胞PC-3后,Western blot分析各组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双酶切和DNA测序证实shRNA正确插入pSilencer 1.0-U6质粒;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质粒对照组比较NF-κB转染组细胞NF-κB表达明显下调。结论成功构建人NF-κB基因RNAi质粒,为研究NF-κB参与的细胞信号通路提供了稳定转染细胞的干扰质粒,为靶向NF-κB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shRNA降低p62基因表达对人宫颈腺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具有沉默p62表达的慢病毒载体短发夹RNA(shRNA)序列,采用Polybrene将其转染入宫颈腺癌HeLa细胞中(shRNA组),设立shNC作为阴性对照组,另设未加慢病毒转染载体的空白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检测各组相对空白对照组的p62基因相对表达量;采用CCK-8实验检测3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集落克隆形成实验检测3组细胞的克隆形成率。结果:沉默p62基因表达的宫颈癌HeLa细胞成功构建;shRNA组p62mRNA相对空白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为(0.18±0.08),而shNC组的p62mRNA相对空白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为(1.01±0.12)(t=9.97,P<0.01);shRNA的干扰效率为81.00%;shRNA组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增殖速度变慢(P<0.05),克隆形成率减少(P<0.01)。结论:p62基因沉默后,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速度变慢。p62基因在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针对HIF-1α基因的短发夹干忧RNA真核表达质粒,探讨低氧条件下其对卵巢癌SKOV3细胞定植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siRNA设计原则,结合psilencer 2.1-U6-neo质粒特点,针对HIF-1α基因设计并合成2条寡聚DNA片段,退火后将其克隆人DSilencer2.1-U6-neo质粒中,采用脂质体法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人卵巢癌SKOV3细胞。缺氧培养后,应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HIF-1α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体外侵袭实验检测SKOV3细胞的定植和侵袭能力。【结果】成功构建的HIF-1α的短发状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卵巢癌SKOV3细胞,低氧条件下细胞HIF-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下降;同时SKOV3细胞在软琼脂中形成的克隆数和穿透Matrigel膜的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构建的HIF-1α短发状siRNA真核表达载体,下调卵巢癌SKOV3细胞HIF-1α基因表达,卵巢癌细胞的定植和侵袭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设计能够有效抑制livin基因表达的小干扰RNA,构建针对livin基因的siRNA重组表达载体。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设计并合成具有基因特异性的一组寡核苷酸片段,克隆到pSilencerTM3.1-H1hygro载体,并经BamHI/EeoRI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livin的siRNA序列成功地克隆到表达载体中。结果经BarnHI/EcoRI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人livin的siRNA序列成功地克隆到表达载体pSilencerTM3.1.H1hygro中,构建了表达载体,测序分析证实插入序列正确。结论成功构建了livin表达载体,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RNA干扰技术(RNAi)建立稳定性BIRC7基因沉默的Jurkat实验细胞模型。 【方法】应用pSilencer 4.1-CMV neo 构建BIRC7 shRNA 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将载体导入Jurkat 细胞,利用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shRNA 细胞后,行RT-PCR 和Western blot 等技术检测细胞BIRC7表达水平。 【结果】成功筛选出分别携带二种重组shRNA表达的Jurkat细胞系。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转染BIRC7 shRNA的细胞BIRC7 mRNA表达下降约>70%,BIRC7蛋白表达减少>60%。生长曲线显示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倍增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增加。【结论】稳定转染重组BIRC7 shRNA表达载体能有效干扰BIRC7基因表达,表明RNAi技术可以成为研究BIRC7基因功能的有效工具。BIRC7有可能成为白血病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克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B亚型包膜糖蛋白gp120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进一步为制备自行设计的以λ噬菌体作为载体的HIV核酸疫苗奠定基础。方法以克隆好的HIV-1B亚型U26942全基因质粒DNA作为模板,根据Genbank中gp120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并在引物的5'端分别引入BamHⅠ及XhoⅠ酶切位点,特异性地扩增gp120基因。TA克隆后经双酶切、测序等鉴定重组质粒,再经双酶切、连接构建含gp120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鉴定分析pcDNA3.1( )/gp120。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HepG2细胞,经G418压力筛选建立稳定转染gp120基因的细胞系,用RT-PCR及Westernboltting检测其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重组质粒经BamHⅠ、XhoⅠ双酶切成5.4kb与1.44kb的片断,表明表达载体pcDNA3.1( )中插入了gp120基因片断,测序结果表明编码框正确。RT-PCR及Westernblotting证实稳定转染gp120基因的HepG2细胞系中有该基因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HIV-1B亚型包膜糖蛋白gp120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gp120,并在HepG2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多药耐药衍生胃癌细胞系TRF2表达,观察其对Rapl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pSilencer3.1-H1载体要求构建TRF2siRNA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染SGC7901/ADR和SGC7901/VCR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Rapl表达。结果成功构建TRF2 siRNA真核表达载体能显著抑制耐药细胞TRF2表达,siRNA转染细胞中Rapl表达明显降低。结论TRF2调控Rapl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RNA干扰(RNAi)对卵巢癌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FR)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效应.方法 体外合成EFR的DNA模板序列和pSilencer 2.1-U6neo质粒构建编码shRNA的表达载体,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将其转染到人卵巢癌Sov-3细胞,采用半定量RT-PCR、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转染前后Sov-3细胞EFR基因的变化;采用AnnexinV/PI双染色标记的流式细胞仪检测siRNA诱导的细胞凋亡,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阻滞.结果 成功构建pSilencer-EFR短发卡状siRNA真核表达载体;靶向EFR的序列特异性的siRNA可以有效抑制Sov-3细胞EFR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分析显示,Sov-3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细胞周期出现明显的0/1期阻滞.结论 RNAi沉默EFR表达可以诱导卵巢癌Sov-3细胞凋亡,并使卵巢癌Sov-3细胞停滞在0/1期,RNAi可作为研究卵巢癌发生发展机制和基因治疗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8.
王燕  吴冰  苏海川  刘丽  林芳  张惠中 《医学争鸣》2005,26(24):2223-2225
目的:构建人stathmin基困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探讨其对HeLa细胞中stathmin基因表达的干涉作用.方法:将合成的siRNA寡核苷酸链退火形成双链,连接入经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的pSilencer4.1-CMV neo真核表达载体,酶切及测序鉴定.脂质体法转染重组质粒入HeLa细胞,G418筛选后RT—PCR检测其对stathmin基因mRNA的干涉效果.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siRNA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转染HeLa细胞后,RT—PCR显示所构建的干涉stathm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成功地抑制了目的基因的表达,HeLa细胞中stathmin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成功构建了人stathmin基因的RNA干涉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S1和pSilencer—S2,并在HeLa细胞中有效地发挥了对stathmin基因表达的干涉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大鼠δ阿片受体(delta opioid receptor,DOR)基因小发卡RNA(shRNA)及人前脑啡肽原基因(hu-man preproenkephalin gene,hPPE)双表达慢病毒载体并鉴定。方法根据大鼠DOR mRNA序列设计shRNA并合成包含正、反义靶序列的互补DNA链,退火后插入至shRNA表达载体pENTR/U6vector中,构建shRNA表达质粒,并转化至感受态细胞DH5α,抽提质粒后进行测序。合成hPPE基因序列并插入到表达载体pcDNA3.1(+)中,转化至感受态细胞DH5α,挑取多个单克隆进行测序验证。将hPPE插入已构建成功的pENTR/U6-shRNA载体中,再与慢病毒载体pLenti7.3/V5-DEST重组,构建慢病毒载体pLenti-CMV-hPPE-U6-shRNA并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验证,保留测序验证正确的LR重组质粒。用构建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CMV-hPPE-U6-shRNA和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病毒,并测定滴度。结果经测序验证重组质粒pENTR/U6-shRNA、pcDNA3.1(+)-hPPE和慢病毒载体pLenti-CMV-hPPE-U6-shRNA均构建成功。大鼠δ阿片受体基因小发卡RNA及人前脑啡肽原基因双表达慢病毒包装成功,病毒滴度为1×107 TU/mL。结论大鼠DOR基因小发卡RNA及人前脑啡肽原基因双表达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为研究DOR和hPPE在吗啡耐受中的作用机制及探求更加合理的镇痛方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